靠回收「三廢」成為「中國銀都」,究竟是什麼神奇操作

2020-12-15 澎湃新聞

靠回收「三廢」成為「中國銀都」,究竟是什麼神奇操作

2020-09-29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9月23日至25日,中國黃金報社聯合牛乾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對「中國銀都」永興縣主要白銀企業展開調研活動。調研團實地了解了白銀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產業鏈中不同環節對白銀價格的影響情況;實地考察了白銀生產成本、利潤、供應、需求等第一手資料,分析印證市場供需主要矛盾;深度解剖白銀經濟現象和背後的經濟本源,尋找宏觀與微觀的必然邏輯。永興縣金銀協會顧問劉啟輝、秘書長李華善等相關人員陪同調研。

永興縣金銀冶煉歷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發展歷史,轄區內現有七區一園,素有「金銀冶煉之鄉」美譽。永興每年白銀產量2000多噸,佔全國白銀產量的四分之一。2019年,永興白銀產量達2680噸左右。

▲永興每年白銀產量2000多噸,佔全國白銀產量的四分之一。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央行普遍降息。在低利率環境下,黃金、白銀價格一路上漲。由於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地緣政治等因素,投資者避險情緒濃厚,白銀價格波動劇烈。未來白銀市場究竟會如何運行,價格是否還會再次創出新高,投資者該如何把握交易機會,中國黃金報社與牛乾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等調研團一行前往「中國銀都」永興開展調研。

9月23日,調研團一行前往湖南福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永興長友銀業有限公司、永興貴研資源有限公司參觀生產線,探討市場變化情況等;9月24日,前往湖南金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郴州雄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參觀生產現場,探討公司生產情況和發展規劃等。

▲前往湖南福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調研。

9月23日下午,調研團與永興縣金銀協會就永興白銀市場開展座談。劉啟輝介紹了永興的白銀髮展歷史和市場變化情況。繼2004年被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銀都」以來,永興縣已連續15年保持全國第一產銀縣,並先後被評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國家稀貴金屬再生利用產業化基地、國家涉重金屬類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理基地、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等。座談會上,綠色礦山推進會副會長宋永莉與與永興縣金銀協會就城市礦產資源合作達成意向,並邀請劉啟輝擔任城市礦產資源專家組主任。

▲調研團與永興縣金銀協會就永興白銀市場開展座談。

永興縣金銀協會現有會員單位40個,2019年協會會員企業從工業「三廢」中綜合回收金銀等稀貴金屬。其中,精深加工企業產品產量粗銀1850噸、黃金1.8噸,綜合回收利用企業產品產量粗銀700噸、黃金3.5噸、粗鉛12.8萬噸,其他稀貴金屬11.75萬噸左右。40家會員單位中有13家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企業躋身湖南省有色金屬行業50強,為國家戰略資源儲備作出了重要貢獻。

▲永興縣形成了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新型循環經濟增長模式,引起全國矚目。

稀有金屬冶煉產業作為永興縣的主要經濟支柱產業,對永興縣經濟發展極為重要。其廢渣綜合回收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多層次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形成了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新型循環經濟增長模式,被中央和地方媒體稱之為「沒有銀礦的銀都」,其循環經濟模式已引起全國矚目。

原標題:《靠回收「三廢」成為「中國銀都」,究竟是什麼神奇操作》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廢物利用撐起「中國銀都」湖南永興千億產業
    魯毅 攝(長江經濟帶沿線行)廢物利用撐起「中國銀都」湖南永興千億產業中新網永興8月2日電 題:廢物利用撐起「中國銀都」湖南永興千億產業記者 魯毅地處湖南省東南部的「中國銀都」永興縣境內沒有任何金屬礦藏,卻是中國第一大白銀產地
  • 湖南郴州這個縣無銀礦,卻花5萬兩白銀造銀樓,還是中國銀都
    永興無銀礦,卻能坐中國銀都‍永興銀樓,目前已經成為了湘南的一大景點,而銀樓的背後是更中國銀都崛起的見證,2002年,在呼合浩特召開的首屆中國白銀年會上,永興以年產白銀1500噸佔全國1/4強的總產量,被業界公認為「中國銀都」。
  • 永興:「中國銀都」轉出一步天地寬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顏石敦 永興縣,被譽為沒有銀礦的「中國銀都」。 近年來,永興以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為契機,強力推進「中國銀都」首選發展戰略,突出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特色,大力推動稀貴金屬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 創新孕育千億產業——永興縣「中國銀都」首選發展戰略側記
    (圖片由永興縣委宣傳部提供)李秉鈞 何慶輝 代志剛 曾 翔「中國銀都」永興縣境內沒有銀礦,卻是中國第一大白銀產地,鉍、碲產量幾乎佔全球一半,鉑、鈀、銦等金屬產量也居中國前列,創造了「無礦開採」的奇蹟。建平臺,培育千億產業集群近年來,永興縣將「中國銀都」品牌發展戰略作為縣域經濟首選戰略,通過搭建產業平臺,整合升級、靠大聯強、科技創新、精深加工,不斷培育千億集群。
  • 【郴州市】創新孕育千億產業——永興縣「中國銀都」首選發展戰略...
    「中國銀都」永興縣境內沒有銀礦,卻是中國第一大白銀產地,鉍、碲產量幾乎佔全球一半,鉑、鈀、銦等金屬產量也居中國前列,創造了「無礦開採」的奇蹟。  永興的稀貴金屬冶煉史可追溯到清朝初期,當時的永興人就掌握了從各類廢物中提鍊金、銀等稀貴金屬的特殊工藝。
  • 這個地方沒有銀礦,卻有著中國銀都之稱,一棟樓耗費白銀五萬兩
    一般盛產銀器的地方都是靠近銀礦產區,但是在我國有一個地方不僅沒有銀礦但是每年的銀產量佔到了全國總產量的1/4,是公認的「中國銀都」湖南永興是業界公認的中國銀都,在這裡有著全國唯一一家以銀為主題的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中國白銀第一坊。
  • 你知道中國銀都是哪裡嗎?
    永興縣是郴州市下轄縣,地處湖南省東南部、郴州市北陲,東鄰資興市,南連蘇仙區,西靠桂陽縣,北接安仁縣及衡陽市耒陽,轄十鎮四鄉二街道辦事處,是郴州市人口第二大縣,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永興為什麼會被稱為中國銀都呢?就是因為永興銀樓的打造,讓中國銀都的名聲大噪,永興銀樓是永興銀業工廠旅遊的一大景點,「中國銀都」的知名度由此更為擴大。永興銀樓耗費5萬兩白銀,動用數十名工匠,歷經百餘天的封閉式構建,一座巧奪天工的中國最大銀樓終於驚豔亮相。
  • 湖南永興「無中生有」創傳奇:循環經濟崛起「中國銀都」
    位於中國銀都白銀藝術博物館內的中國最大銀樓。供圖中新網郴州9月17日電 (記者 魯毅 通訊員 代志剛 曾翔)白銀產量佔全國四分之一、鉍產量全國第一、碲產量全世界第一……在一片「零資源」的土地上,湖南永興人用獨具特色的稀貴金屬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創造經濟傳奇,崛起了一座「中國銀都」。
  • 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 「中國銀都」永興鍛造千億產業
    永興縣一家稀貴金屬綜合回收利用企業。永興縣委宣傳部供圖專注於將有色金屬行業「三廢、危險固廢」和「城市礦產」等二次資源變廢為寶,永興縣開創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獨具特色的「無礦開採」模式。從一座沒有銀礦的城市,發展成為備受矚目的「中國銀都」,其中蘊含著怎樣的產業發展密碼?記者近日走進永興縣一探究竟。
  • 敢叫日月換新天 湖南郴州永興努力打造「中國銀都」
    「中國銀都」的稱號,與其說是一種象徵和榮譽,不如說是一種挑戰和考驗。永興人說:要打拼出個日月換新天。  淵源:從「金銀冶煉之鄉」到「中國銀都」  時間回到2002年9月6日,在呼和浩特市舉行的首屆中國白銀年會上,世界白銀協會會長貝特曼先生禁不住地豎起大拇指說:「了不起,中國永興!(譯文)」。
  • 郴州永興:創新驅動 加速中國銀都高質量發展
    永興縣被譽為中國銀都,白銀產量連續多年雄踞全國之首,稀貴金屬綜合回收利用產業有著300多年的發展史。近幾年來,永興縣大力引導企業走科技創新、綠色環保、精深加工之路,實現了稀貴金屬產業鏈條向兩端延伸、產品向精深拓展、產業向高端提升。
  • 永興銀都「神話」
    源於永興創造了一個零資源的工業旅遊產業鏈奇蹟,帶動數萬人就業,而2007年耗費5噸白銀打造了「中國白銀第一坊」成為許多遊人必看的景點,近年來每年接待遊客超過500萬人次。 2002年,在呼合浩特召開的首屆中國白銀年會上,永興以年產白銀1500噸佔全國1/4強的總產量,被業界公認為「中國銀都」。2004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正式授予永興「中國銀都」稱號,湖南永興以零資源產業創造了銀都「神話」。   銀樓創造旅遊新「神話」   金銀冶煉給永興帶來財富的同時也造成了環境汙染。
  • 2018ssr三廢三傑是什麼
    陰陽師2018ssr三傑是大舅、茨木童子和鬼切,他們都有著強力的傷害和泛用性,各種副本都十分出彩,而三廢是賣藥郎、青行燈和一目連,他們的廢主要體現在不適應當前版本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丨永興縣:「中國銀都」譜新篇
    永興又稱「中國銀都」,地處湖南省東南部,是郴州市人口第二大縣。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永興縣按照「一二四四五」的發展思路,著力建設「實力、創新、開放、綠色、幸福」五個強縣,在各項事業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湖南一座縣城被稱為銀都,因一座銀樓而得名,消耗白銀5萬兩建成
    而國內還有一座以錢幣命名的奇特城市,名為銀都,畢竟我們一開始的交易都是用真金白銀來算,而後來以純白銀制的器皿也是非常寶貴。,是一座非常小的縣城,這裡的銀產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直到02年才被譽為中國銀都。
  • 「銀都」的轉型「突圍」---法制周報數字報刊平臺
    法制周報·新湖南記者 雷昕    永興被譽為「中國銀都」。    11月26日,記者走進永興縣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陽光貴金屬有限公司門市店,只見店內銀制燒水壺、茶壺、酒具、餐具、工藝品及各種金銀飾品琳琅滿目。    「今年的銀價是5元每克,這個銀杯重60克。
  • 銀都路隧道即將開建,那銀都路在S4的斷頭路什麼時候打通?
    銀都路和蘆恆路原本是屬於兩個區的兩條道路 隧道將兩者連接到一起 成為一條東西向的交通要道 雖然普遍認為銀都路隧道是閔行區的項目 但是這個項目在黃浦江以西的銀都路實際上是屬於徐匯區的 由於銀都路的西側實際上也是閔行區
  • 湖南有座「中國銀都」 有這麼多地方可以玩
    「中國有色金屬之都」「微晶石墨之鄉」「中國觀賞石礦物晶體之都」「全國礦物晶體之都」「中國銀都」……頭頂多個帶「都」的光環,聽起來是不是很厲害的樣子?這個神秘的地方,就是緊挨著廣東北部的湖南省郴州市。 這座城市有不少令人驚豔的地方,在郴州北部的永興縣,並無一座生產金銀的礦井,卻依靠回收礦渣廢料崛起了一個支柱產業——金銀冶煉產業。一座沒有銀礦的「中國銀都」。
  • 高價回收二手機還免費送電信大王卡,究竟圖什麼?
    作為一個通訊工具,經過一代又一代的更新與發展,手機已經成為我們身邊不可或缺的「助手」。特別是智慧型手機時代,手機取代了很多物品的功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寵兒。歐美、日本的二手經濟發展起來了,中國的二手經濟崛起也是必然趨勢。一旦崛起,在中國的發展速度會比在歐美、日韓要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