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獨克宗古城,一個茶馬古道上的重鎮,馬幫歷史令人著迷

2020-12-25 跟著咖啡貓去旅行

近年有一個和麗江古城有幾分相似的「新星」正在升起,它是麗江的「鄰居」,名叫「獨克宗」,是香格裡拉縣城所在地,也叫「建塘鎮」。2005年11月,獨克宗古城在「中國魅力名鎮展示」活動中獲「中國最具民族風情名鎮」的稱號。獨克宗古城和麗江古城都有四方街,它們古代都曾經是滇、川、藏茶馬古道的重鎮。幾十年來它們走的都是同一條獨特的建城之路,獨克宗和大研兩個古城都沒有大刀闊斧地推倒老城建新城,而是堅守著原生態的古城,在老城旁另建新城。有人認為獨克宗是中國保存得最大、最好的藏族民居群。

2001年獨克宗古城被批准為雲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我早年就到過香格裡拉,2003年9月,因參加一個學術會,我才第一次走進獨克宗古城。看到它,只恨相見太晚。獨克宗古城是什麼樣的呢?我迫不及待地跟隨縣政府的老楊一起造訪了古城。

可是一開始有些洩氣,我第一眼看到的古城到處是關閉著的店鋪,街頭行人稀疏冷清,這裡找不到茶馬古道重鎮往日輝煌的絲毫痕跡,聽不到一點喧囂,大街小巷十分蕭條,整座城瀰漫在一片被遺棄的沉寂之中。這死氣沉沉的古鎮跟我從史料上了解的那個充滿生機的繁華、喧器的獨克親毫無相似之處,我怎麼也找不到歷史與現實的對接點。

我向老楊講了這些觀感,問他為什麼眼前蕭條的現實跟輝煌的歷史反差如此之大。老楊說他聽到不止一個外地專家和遊客發出這樣的感慨與疑問。接著他說出了一番深刻的道理。他認為古城蕭條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進入現代社會後,公路代替了茶馬古道,汽車代替了驟馬,現代高樓也必然要取代昔日的土木建築。香格裡拉城也在與時俱進,建塘鎮已在古城旁另建了一座帶有民族特色又富於現代氣息的城市。

香格裡拉建了新城之後,人們想起了童年的故鄉,產生了重新恢復昔日古城的願望。可是歷經滄桑的古城已經十分陳舊,現在採用北京古建築專家的建議,修舊如舊,恢復古城的本來面目。幸好整座城市古代「八瓣蓮花」設置的格局沒有改變,現在是沿著這一框架,以大龜山為古城的中心,所有建築從山腳的藏經堂開始,呈放射狀有序而自然地展開。

我明白了,原來我看到的一些街道路面已被挖開,有的正在用日條石重新鋪砌,有些陳舊的房屋也在修整。昔日輝煌的獨克宗古城是什麼樣的呢?老楊邊走邊向我介紹了香格裡拉的歷史及變遷。結合實地的講述,讓我從史料中得來的想像更立體、鮮活了。

由眼前所見石條路上深深的馬蹄印這一馬幫留下的信物,我們提到茶馬古道重鎮的往事。建塘地處滇、川、藏的交通要道,且得天獨厚,有玉龍、哈巴、白茫和梅裡雪山護衛四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令寒風不能長驅直入,使古城較為溫暖舒適。古城周邊還流淌著三條生命河,滋養著這片土地,使這裡成了物產豐富、經濟繁榮的商貿重鎮。這一話題仿佛翻開了古城塵封的歲月,它輝煌的歷史似乎伴著遙遠的馬蹄聲,向我湧來。

抗日戰爭時期,每年僅茶葉就有200噸運往西藏,需使用三四千匹騾馬。日軍佔領緬甸,切斷滇緬交通後,大批援華物資只能越過喜馬拉雅山從拉薩經滇西北運抵昆明,中甸縣城成為滇、藏、印貿易的中轉站。曾在滇西北居住多的俄國人顧彼得在《被遺忘的王國》一書中估計:戰爭期間所有進入中國的路線被阻時,這條「馬幫運輸」線曾使用了八千頭騾子和兩萬頭犛牛。

獨克宗昔日的馬鈴聲早已消失了,但最打動人的,依然是那些新房子背後的老屋故事和那段馬幫歷史,它一直讓人著迷,至今它仍然是古城人最喜歡聊的話題之一。

相關焦點

  • 茶馬古道重鎮獨克宗古城印象
    茶馬古道重鎮獨克宗古城印象文/圖 張國華早晨,當我們無比沉醉的心情漫步在坐落於東方建塘草原上的獨克宗古城青石板路上,太陽剛剛從山崗上露出笑臉,溫暖的陽光普照在古城大街小巷裡在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為了便利自己的生產生活,對自己所處的地理空間位置賦予了名稱,從此,就出現了地名的概念,久而久之,也就誕生了「名從主人」的歷史慣例。從國家利益高度講,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地名往往體現一個國家的領土主權。從文化傳播角度講,地名是一個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記錄一個地方的語言、地理、歷史、民族的內容。
  • 獨克宗古城凝思
    登上古城中央的大龜山,整個古鎮盡收眼底,只見鱗次櫛比的千百戶人家的屋頂上蕩起的嫋嫋炊煙,恍恍惚惚讓人以為來到了另一個世界。與不遠處新建的頗有現代氣息的新城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就好像此世界之人在同彼世界之人對話。還有在那雪山草原的映襯下,更讓人不能不感悟到獨克宗古城所歷經的歲月滄桑。 走進獨克宗古城,就好像走進了從前,此間無物不古,惟人是新。
  • 「山茶花」獨克宗古城凝思
    還有在那雪山草原的映襯下,更讓人不能不感悟到獨克宗古城所歷經的歲月滄桑。走進獨克宗古城,就好像走進了從前,此間無物不古,惟人是新。古老的街坊、古老的水井、古老的公館和古老的民居。轉一轉大龜山上的轉經筒,以為是撫摸到了古老歲月的脈搏;穿行在古老的街道,還以為來到了一個遙遠的地方。就連拂面而來的那股秋風也好像是古老的,當臨街商鋪屋簷下的風鈴響起,我以為是當年的馬幫隊伍又穿街而來了。
  • 心中的日月——獨克宗古城
    獨克宗古城是中國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位於獨克宗古城北門,是獨克宗花巷,由雪松文旅集團打造,整合藏區非遺體驗、藏文化風情街、第5顆隕石系列酒店、《遇見·香格裡拉》秀等,提供藏文化體驗。,重現古城的歷史風採。
  • 香格裡拉的獨克宗鳳凰涅磐,茶馬古道上月光城風採依然
    香格裡拉市獨克宗城,是我這次來到雲南旅遊時,所去過的地方之一。歷史上的獨克宗,就是馬幫通過茶馬古道進藏的第一站,滇、川、藏茶馬互市的重要集市,這裡商品交流活躍,四方商賈聚集,人口逐漸聚居,建築不斷增加,自然成為了這個區域的經濟活動中心和政治、軍事、文化重地,因而也積澱了厚重的人文歷史景觀和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
  • 幽幽古道,茶葉飄香,追尋歷史的見證與感受馬幫的底蘊,茶馬古道
    源於中國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茶學的專著也是來自中國,唐代的陸羽所著《茶經》。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唐朝的時候,茶葉的生產,已經比較發達,飲茶之風已經十分盛行。並且在十七世紀的時候,茶被帶進歐洲,隨後傳遍世界。隨著飲茶之風的盛行,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區國為不同的文化,其間也發展出了不同的茶文化:比如工夫茶、茶道、下午茶等等。
  • 獨克宗古城,1300多年了,最大藏民居群,燒毀重建後,夜景更漂亮
    獨克宗古城又名月光之城,坐落在香格裡拉迪慶州香格裡拉縣這裡有中國保持最好、最大的藏民民居,屬於歷史名城,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滇藏茶馬古道的線路經過此處,獨克宗古城就是當時的茶馬古道重鎮,也是馬幫進藏後的第一站。
  • 茶馬古道帶你走進馬幫文化
    說到雲南的歷史,馬幫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中延續了數千年。在西南地區,特別是雲南,它不僅是一種特殊的交通方式,而且在歷史上也是如此。它已成為長河中的一種精神和文化。由於馬車隊的存在,雲南省思茅地區的普洱茶一直被銷往各地。
  • 行走在麗江的「茶馬古道」上
    ,有不計其數的馬鍋頭曾在這裡歇腳,她也見證了古城的興起和繁華。>走進主臥茶馬古道,牆上的油畫便映入眼帘,這幅畫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路途的艱辛和不易。,繁華的背後,折射了這一方寶藏土地的生活歷史文化內涵。,一位英姿颯爽的馬鍋頭正牽著馬走在古道上,蜿蜒而上的道路,與牆上的壁畫相融,繁盛的馬幫好似就在眼前。
  • 香格裡拉獨克宗古城遊記:月亮之城的千年魅力
    講真,香格裡拉是一個如天堂般的地方,到香格裡拉你會發現身體不由地馳騁,心靈驀然變得很純淨,它仿佛一個未經開發的原始之地,每個地方都會讓你或驚嘆、或讚美、或歌頌,或血脈膨脹。梅裡雪山的純淨聖潔,普達措公園的原生態,巴拉格宗的神奇,雨崩村的遁世,虎跳峽的驚險磅礴,還有獨克宗古城的千年古韻,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香格裡拉這座千年的月亮之城,讓你領略其「理想國」的理想魅力。
  • 獨克宗古城,1300多年了,最大藏民居群,燒毀重建後,夜景更漂亮
    滇藏茶馬古道的線路經過此處,獨克宗古城就是當時的茶馬古道重鎮,也是馬幫進藏後的第一站。獨克宗古城夜色重建後的獨克宗古城,在燈光上比以前效果好多了獨克宗古城重建後的仿古建築獨克宗古城內有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
  • 那些早已消失在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們
    茶馬古道但何謂茶馬古道?茶馬古道者,通向茶和馬之路也。茶馬古道是滇西北北通西藏、南連博南古道的唯一通道。在漫長的歷史當中,馬幫是西南高原地區唯一的運輸使者,運送的東西,涉及生活、生產以及軍事。茶馬古道上的老照片俗話說,馬邦有「三絕」——古橋、馬道、馬店,因為馬幫而逐漸形成的集鎮在雲南有不少。抗日戰爭期間,滇藏茶馬古道成為唯一的國際通道。
  • 滇藏茶馬古道的馬幫生涯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橫斷山脈的險山惡水之間,在橫上世界屋脊的原野叢林之中,綿延盤旋著一條神秘古道。我敢說它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令人驚心動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來,無數的馬幫在這條道路上默默行走。踏上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石板上嵌有的二寸多深的馬蹄印歷歷在目,欲說風塵;道旁的嘛呢堆上刻畫著各種神佛像和宗教箴言,幾經滄桑。據說,有些跨越江河連接古道的鐵索吊橋和圓木架成的懸臂橋,便是由馬幫們的買路錢架設而成的。
  • 貢茶入京起點在普洱,茶馬古道帶你走進馬幫文化,穿越千年時光
    談及雲南的歷史,馬幫文化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它是中國歷史上一種延綿千年的歷史存在,在大西南地區特別是雲南,它不僅是一種特別的交通運輸方式,更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了一種精神和文化。雲南思茅地區普洱茶也是因為馬幫的存在,才得已源源不斷地運銷各地,我們現在喝到的普洱茶,承載了千年的茶文化,帶著馬幫的精神,讓人品讀歲月的陳香 。
  • 走進千年古城「獨克宗」
    許多人對「獨克宗」這個名字陌生,卻聽過香格裡拉古城,「獨克宗」才是古城真正的名字,它還有一個漂亮的名字「月光城」。獨克宗古城是茶馬古道的途徑地之一,也是一座有著千年文明的古城。古老的四方街現在的文化場所獨克宗古城也有一個類似麗江古城的四方街,也有一個四方樓,這個廣場上曾是滇、川、藏馬幫文化的交流地之一,歷史悠久,現在是當地民族活動的場所。
  • 大香格裡拉,獨克宗古城
    ▼又是一天豔陽天▼哈巴雪山,昨天我就在那高高的峰頂▼乘坐村巴去香格裡拉▼望之險峻雄偉,而又美麗神秘,哈巴,再見▼香格裡拉獨克宗古城剛經歷火災▼災後重建▼▼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入住藏家觀景客棧▼濃鬱的藏式風格▼安置行李,不用的登山裝備寄回廣東▼再次來到獨克宗古城
  • 強者為尊,歷史上的茶馬古道馬幫相遇弱者讓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分川藏線、滇藏線兩路。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
  • 旅遊:獨克宗古城是香格裡拉最具特色的代表地之一!
    獨克宗古城大街小巷花香四溢,月季、牽牛等各種花卉爭奇鬥豔,街道兩旁擺滿了搭配適宜的盆景,把古城裝扮得風情萬分。獨克宗古城是香格裡拉最具特色的代表地之一。隨著城市的發展,這裡從最早的茶馬古道驛站變為中心商業區,成為海內外萬千遊客爭相踏足的旅遊文化小鎮。
  • 茶馬古道馬幫習俗
    在橫斷山脈的險山惡水之間,在從雲南向西北橫上世界屋脊的原野叢林之中,綿延盤旋著一條神秘古道。我們把它稱之為「茶馬古道」。我敢說它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令人驚域西心動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來,無數的馬幫在這條道路上默默穿行。我的許多朋友的祖先就從這條路上趕著馬幫,馱著茶葉和各種山貨,來往於雪藏和雲南之間。
  • 中國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 已有1300多年歷史
    位於雲南省迪慶州香格裡拉縣的獨克宗古城,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城,獨克宗古城是中國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而且是茶馬古道的樞紐。有月光之城的美稱。獨克宗古城古城依山勢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歲月久遠的舊石頭就著自然地勢鋪成的,它是按照佛經中的香巴拉理想國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