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能否野外放生?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2020-12-24 南國早報

3月15日,自治區林業局召開中華穿山甲放生野外論證會,來自華南師範大學、廣西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湖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江西省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等單位的專家、代表參與。

在聽取了關於廣西穿山甲救護、放生個體基本狀況、放生地點選擇及放生後的監測方案等情況的匯報後,專家們認為,現階段放生中華穿山甲並非明智之舉。

這是一隻被救治的倖存穿山甲(資料圖片)。

部門

設想放生一對中華穿山甲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2016年以來,廣西陸生野生動物救護研究與疫源疫病監測中心相繼救護了數隻成年的中華穿山甲,但都是雄性個體,且其中兩個個體僅剩3條腿,無法滿足放生的要求。直至2018年1月,成功救護一對成年的中華穿山甲,經隔離檢疫和一年的飼養後,未發生傳染病,情況穩定。

廣西是國內穿山甲資源分布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尤其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比較常見。但是由於商業貿易等原因,導致穿山甲遭受幾乎滅絕的捕獵,截至2000年結束的全國第一次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顯示,廣西境內穿山甲種群數量僅有990隻左右。2012年至今,廣西林業勘測設計院使用紅外相機進行持續6年的廣西穿山甲野外種群調查,目前,尚未在野外發現穿山甲實體。

2019年2月27日,廣西進行中華穿山甲放生地選擇調查的過程中,十萬大山自然保護區某護林員曾經拍到穿山甲。但因該地位於邊境地區,且是走私通道的邊緣上,是否為天然分布及種群狀況如何,需作進一步的深入調查。

為此,救護中心向自治區林業局提出擬嘗試性放生一對中華穿山甲的設想。穿山甲野外放生可以支持廣西的穿山甲野外種群資源的恢復,若能成功,對於廣西乃至全國穿山甲野生資源的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

論證

放生後能否適應野外環境

然而,野生動物的放生是一項科學的系統工程,涉及到野生動物保護研究的各個方面,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案是放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專家表示,中華穿山甲作為近幾十年來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的瀕危物種,放生的實施方案要儘量考慮穿山甲野外生存的各個方面因素。比如放生野外的個體不攜帶外來的病原體,以免帶入野外環境造成其他伴生動物感染。

「體型還不能太胖,否則打洞和自我保護都會受到影響。」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吳詩寶表示,穿山甲的食物白蟻生活在樹上,需要穿山甲行動靈活,但救助的穿山甲經過長時間的人工飼養,其覓食能力下降。尋找最有可能找到種群的地方放生,才能增加穿山甲存活與繁殖後代的概率。

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周放認為,按照一般哺乳動物野外種群的特點,必須有一定的量才能維持,至少要在20~50隻左右,如果量達不到,野外種群本身難以維持。

根據自治區林業局制定的《中華穿山甲放生野外實施方案》,針對穿山甲的放生,經過科學的調查與評估後,選擇了若干個合適的穿山甲野外放生地點;同時,理論上要對它的取食能力、運動能力、尋找野外棲息地、避敵等方面的能力進行檢查和測試,確保其能夠適應野外環境。

但遺憾的是,救護中心基地目前沒有相應的條件,既沒有足夠的場地,缺乏資金和技術,也很難獲得天然的食物。

建議

應做足充分準備再放生

周放表示,放生後,穿山甲隨時都有被盜獵的危險。

放生方案明確表示,評價放生的結果,最重要的工作是放生後的監測,通過監測可以了解穿山甲放生後的身體狀況、生存和繁衍等基本情況,在特殊情況時便於實施二次救護,以保證穿山甲放生後的正常生存。

自治區林業局表示,目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同意支持兩套無線電(GSM)跟蹤設備,採用固定在穿山甲甲片或植入皮下的無線電跟蹤器,通過無線電接收器確定穿山甲的活動軌跡及分布點,以此了解穿山甲的生存狀態。

此外,自治區救護中心將聯合廣西林業勘測設計院和放生地的保護區,在放生範圍通過紅外相機監測穿山甲的活動、取食、個體交流等信息。同時,在放生後,巡護人員可以利用路線調查的方法,了解穿山甲的活動痕跡,以此推測穿山甲的生存狀態。

周放認為,從跟蹤監測上,要考慮動物的安全,而目前推薦使用的跟蹤器並不適合中華穿山甲的體型,應選擇科學、合理的監測技術方法。他說,面對穿山甲的經濟價值,一般老百姓很難不動心,放生後提高保護區的管護能力,預防當地老百姓對它的幹擾,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放生穿山甲的時機還不是很成熟,可以說是一個下策。」綜合各種因素,專家們普遍認為,穿山甲放生實施方案較科學,但還要進一步完善、細化;同時,對放生的穿山甲應進行適應性訓練,使其儘快恢復野外生存能力,條件成熟後再放生。

來源丨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張文卉

編輯丨陳程

相關焦點

  • 中華穿山甲回家啦!
    為了更符合穿山甲晝伏夜出的習性,專家們特意選定了晚上7點進行放歸,並在兜兜轉轉3個地方後,最終來到了一個小山坳。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主任古河祥認為,穿山甲在廣東的生存是沒有問題的,這裡是它的家;而且經過20天的專業救護,專家們判定它身體已經完全康復,具備了捕食能力,能獨立生存。「如果不能生存,我才不捨得放這個寶貝走呢!
  • 穿山甲現身新北市居民小區 被捕獲或放歸野外
    穿山甲現身新北市居民小區 被捕獲或放歸野外 2013年04月28日 21: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中華穿山甲瀕臨滅絕?保護需提高到國家層面
    6月5日,廣西林業部門在野外放生一隻被救護的中華穿山甲。這是2000年以來,廣西首次野外放生中華穿山甲。  與其他品種的穿山甲相比,中華穿山甲的耳廓稍大,頭更短,尾巴也更短。  現年71歲的廣西大學動物專家周放教授對記者表示,上世紀80年代,他在華南做野外調查時看到或者踢到穿山甲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到上世紀90年代末,就很少再見到穿山甲了。「當人們想去研究的時候已經沒有機會了。」
  • 潮州又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已經有4次發現穿山甲
    6月14日上午,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村村民發現一隻穿山甲。湘橋區農業農村局接報後,迅速聯合市野保辦及西湖動物園野保救助站前往救助,並上報上級相關部門。現該穿山甲已被救助到西湖動物園野保救助站,由專人照料、保護。
  • 穿山甲為什麼不能吃?專家告訴你→
    從昨天起,央視財經新媒體推出 十期系列訪談《別再傷害我:十種野生動物的告白》,每天晚上七點半在央視財經客戶端播出, 帶你了解、走進一種野生動物,聽聽他們的告白。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評估,全球8種穿山甲都處於瀕危或極度瀕危狀態,野外已很難見到,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據估計我國穿山甲種群數量已經下降了90%,種群密度低到了雌雄很難有見面的機會,局部地區可能已經絕跡了。
  • 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吳詩寶:積極保護,穿山甲種群有望逐漸恢復
    吳詩寶表示,如果只是為了發論文等功利性想法,做穿山甲野外研究真是傻子才會幹,費力不出活。起初吳詩寶也在野外一無所獲,很多人勸他不要再白費力氣。但吳詩寶就想揭開野生穿山甲生活、為何瀕危的謎底,他的導師們也鼓勵他堅持下去。吳詩寶請來經驗豐富的獵人作為嚮導,他們在南方草叢茂密的山坡、低矮的灌木叢穿梭爬行,手腳經常被劃破剮傷。
  • 國家林草局解讀來了!穿山甲保護級別提升對拯救性保護有多重要?
    中華穿山甲曾廣泛分布於我國大陸地區長江以南17個省區市,有專家認為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在我國局部區域也曾有分布。20世紀60年代,全國穿山甲資源量為85萬至90萬隻。但近年來研究顯示,由於過去過度獵捕利用和棲息地破壞,當前僅有中華穿山甲明確在我國自然分布,其分布範圍不斷縮小,已縮減至11個省份;種群數量急劇下降,估計在6萬隻左右。
  • 保護最後的穿山甲—新聞—科學網
  • 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來聽聽專家怎麼說。1.流言標題:... 吃抗生素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1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心臟難受,忍忍就好了?《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 【拯救】被曝光經營穿山甲的柳州餐館被查,你猜罰多少?
    以前這裡各色野味公開販賣,但前幾年該店被查過一次,自那以後,做起買賣來謹慎多了。在此餐館裡用餐的食客說:「點穿山甲,要說『蟲草』或者『地龍』,要用正宗桂柳話問服務員,最近有沒有新鮮的蟲草?」來此消費的顧客多半衝著「野味」來的。例如「蟲草」、箭豬、娃娃魚、竹鼠等。
  • 麗水百山祖國家公園等地多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
    穿山甲麗水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高度重視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近年來,在百山祖國家公園慶元片區等地先後8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並及時通過救護中心治療和野外放生等手段進行科學保護。麗水多地多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得益於自然保護和當地民眾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更是麗水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果。
  • 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吧!酸雨有很強的腐蝕性,大佛的眼睛被腐蝕後會掉色,遠遠的看上去就像是大佛閉上了眼睛一樣,因此大佛閉眼的事情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每次專家都會很快的進行修復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04-05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讓野生動物回歸自然|綠會「爪哇穿山甲命運大討論」徵文作品展示
    比如穿山甲,當救助方查獲被走私的穿山甲後,由於相關專家和救助人員對於野放之後穿山甲的生存問題顧慮重重,在野放和人工救助兩個選擇之間猶豫不決,最終選擇人工救助被走私的穿山甲,但大多穿山甲死於救助中心及相關機構,而人工救助存活率低並不代表野放存活率也低。穿山甲極敏感膽小,人工救助讓其感到局促不安,此外人工救助環境也不同於其野外生存環境。
  • 守住中國人的「飯碗田」,聽聽專家怎麼說?
  • 太陽出來喜洋洋,能否出門曬太陽?看專家怎麼說→
    太陽出來喜洋洋,能否出門曬太陽?看專家怎麼說→ 2020-01-31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秋將至:糖尿病患者能否享用月餅 聽聽醫學專家怎麼說
    聽聽醫學專家是怎麼說的吧?採訪 寶雞市中醫醫院代謝性疾病MMC區域中心 主治醫師 金安林:其實絕大多數糖尿病人都是可以跟家人一起享受月餅的甜蜜和團圓的幸福的,除非是血糖持續在高位,如空腹超過10、餐後2小時超過15,或者有非常嚴重的急性併發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情況的糖尿病患者,月餅是不建議服用的。
  •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一說到的沙漠,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十分缺乏水分的地方,除了一些抗旱能力極好的沙漠原住民之外,幾乎是沒有生物可以在這裡生存的,但是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很多生物以及植物甚至已經完全習慣了這樣的沙漠環境,如果在這裡連續下30天的雨的話,很有可能就會引起許多無法預計的突發事件,雖然這樣的情況還沒有出現,但是接下來我們就來自己假想一下,如果撒哈拉沙漠連續下雨
  • 廣西官方回應穿山甲救護成活率低 請公眾監督
    近年來,廣西方面採取有力措施開展穿山甲非法貿易執法打擊和收容救護工作,並取得積極成效,但穿山甲救護成活率低引發公眾關注。  「廣西查獲的穿山甲大部分都是在中越邊境走私通道截獲的馬來西亞穿山甲,廣西林業局每年收容的穿山甲活體大約有三百至四百隻。」廣西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處長張振球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 穿山甲!怎麼有可能是它?其實,你都不知道它經歷了什麼—新聞—科學網
    其實,你都不知道它經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