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棚改市場漸次退潮,多數省市棚改開工量或將持續下滑,其對樓市拉動力或將趨勢性遞減。
◎ 作者 / 楊科偉、柏品慧
2020年乃是三年棚改攻堅計劃的收官之年,但決策層明顯弱化棚改、推進舊改,全國層面已不再制定具體的開工目標,12個重點省份棚改市場規模持續下滑,計劃開工量較2018年銳減65%。棚改退潮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是否將進入新一輪調整期?
01
12省棚改開工量銳減65%
貴州、山東等縮水八成
江蘇、安徽等仍處高位
2019年以來,棚改市場進入相對的「靜默期」,棚改市場規模趨勢性下滑。2018年,12個重點省份棚改計劃開工量372.8萬套,全國佔比達到53%。2019年,12省計劃開工量跌至176.4萬套,同比下降53%。2020年,12省計劃開工量進一步下滑至131.4萬套,同比再降26%,較2018年下降65%。
即使是山東、河南、新疆這類傳統的棚改大省,計劃開工量也是顯著縮量。例如山東省,作為全國棚改第一大省,近兩年棚改市場規模顯著縮量,計劃開工量由2018年67.2萬套持續下滑至2020年14.3萬套,累計降幅多達79%。又如貴州省,棚改計劃開工量由2018年38.5萬套驟降至2020年4.9萬套,累計降幅高達87%。
反觀江蘇、安徽和江西等棚改市場規模整體仍處高位。例如江蘇省,2020年棚改計劃開工17.7萬套,較2018年高峰期下降18%。又如安徽省,2020年棚改計劃開工19.9萬套,較2018年減少29%。
02
近7成城市棚改規模不足1萬套、19城全面清零
有2成城市規模超2018年
儘管2020年是三年棚改攻堅計劃的收官之年,但決策層明顯弱化棚改工作目標,全國層面已不再設定具體的棚改計劃,取而代之的是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譬如,2020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人,但並未部署棚改工作目標。
縱觀7省110城近三年棚改計劃開工量增減變化,不難發現2020年,共計73城棚改計劃開工量已不足1萬套,佔比66%。更有19城棚改全面清零,主要集中在廣東、河南兩省,其中廣東省21個地級市便有16個地級市棚改規模清零,佔比多達76%,東莞、中山、清遠、河源、揭陽和陽江6城更是連續3年清零。另外,河南省下轄的鶴壁、三門峽和航空港區同樣棚改規模清零。
2020年,僅32城棚改計劃開工量企穩反彈,同比均實現正增長,佔比29%。另有23城計劃開工量穩中有升,並一舉超越2018年,佔比21%。典型如亳州,棚改市場建設持續推進,計劃開工量由2018年1.6萬套穩步提升至2020年3萬套,累計增長85%。
2015-2018年,全國棚改市場建設如火如荼,連續4年棚改實際開工量保持在600萬套以上的高位,貨幣化安置比例一度達到60%。期間三四線城市「大幹快上」,棚改貨幣化安置持續發力,帶動了大批增量購房需求,且普遍有著較強購買力。受此影響,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被全面激活,房價出現一輪普漲行情。
2019年以來,不僅棚改市場規模顯著縮量,而且多數省市逐漸調降乃至取消貨幣化安置,實物安置比例呈趨勢性上升態勢,致使棚改拆遷進度明顯放緩。典型如山東省,早在2018年便鼓勵棚改、拆遷實物安置,取消貨幣化安置獎勵。
而從我們實際調研情況來看,多數城市成規模的棚改片區早已改造完畢,剩餘的棚改片區要麼體量較小,要麼整體改造難度較大。典型如蘭州,老城區市容環境「髒亂差」,但由於牽涉到民族問題,整體改造進度嚴重滯後。
03
徐州、淮安等2020年樓市成交回升甚至再創新高
大規模棚改仍是穩定劑
徐州、淮安等2020年房地產市場強勁復甦,成交企穩回升甚至創新高,棚改仍是穩定劑。典型如徐州,受惠於鄉鎮進城剛需、主城區存量改善以及返鄉置業需求持續釋放,2020年徐州房地產市場強勁復甦,3月以來成交穩步提升,同比跌幅收窄乃至轉正,並在6月成交升至162萬平方米,創近年來單月新高。前11月累計成交12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預計徐州全年成交規模將達到1400萬平方米,再創歷史新高。又如淮安,疫後房地產市場持續復甦,4月成交達到47萬平方米,率先實現同比轉正,隨後成交連續數月高位運行。前10月累計成交360萬平方米,累計同比跌幅收窄至4%。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徐州、淮安棚改市場規模仍處高位。其中,徐州棚改計劃開工量多達3.85萬套,較2018年高峰期增長10%;淮安棚改計劃開工1.33萬套,同比增長18%。不難發現,棚改仍是穩定劑,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樓市強勁復甦。
04
亳州、阜陽等樓市上半年短暫復甦後三季度再轉冷
棚改拉動效力大幅減弱
亳州、阜陽等疫後房地產市場曾短暫復甦,但三季度以來市場再度轉冷,棚改對市場拉動力明顯減弱。典型如亳州,疫後返鄉置業需求集中釋放,房地產市場階段性轉暖,但三季度市場再度轉冷,9、10兩月案場到訪量、成交量皆遜色於去年同期。為了加快成交去化,品牌房企競相降價,最高售價降幅達到1000-2000元/平方米。
又如阜陽,2016年下半年,阜陽房地產市場進入「賣方市場」,市場供不應求出現搶房潮,在售項目普遍捆綁車位突破限價,車位售價12-18萬元不等。2019年下半年,阜陽房地產市場進入「買方市場」,在售項目陸續取消捆綁車位的規定,新開盤項目售價普遍低於市場預期。疫後阜陽市場短暫復甦,3月成交明顯放量,但5、6月市場疲態盡顯,成交顯著下滑,9月市場慘澹,10月房企競相降價跑量,城南板塊房價由「9」字頭跌至「8」字頭。
儘管亳州、阜陽棚改市場規模整體仍處高位,2020年阜陽棚改計劃開工量多達2.9萬套,亳州計劃開工量更由2018年1.6萬套穩步提升至2020年3萬套,累計增長85%,但對樓市拉動力明顯減弱。以亳州為例,主城區市場需求基本飽和,市區家庭戶均2-3套房,再購房需求羸弱。鄉鎮客戶購買力則多有不濟,其對價格異常敏感,而對品牌、產品力等不甚在意,大都全城看房比對價格。儘管棚改拆遷戶購買力依舊充裕,近郊補償標準4000-5000元/平方米,補償資金足以購買1-2套商品房,但難以根本性扭轉亳州市場所面臨的需求瓶頸。
05
煙臺、駐馬店等樓市下行壓力加劇
棚改退潮或是重要因素
2016、2017年棚改貨幣化安置猶如催化劑,迅速激活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熱度,帶動大批增量購房需求,成為市場由冷轉熱的重要誘因。
第三種情形典型如煙臺、駐馬店,棚改規模漸次退潮,成為樓市由熱轉冷、市場下行壓力不斷加劇的重要因素。2018年下半年以來,煙臺、駐馬店等房地產市場逐漸轉冷,市場需求及購買力漸顯疲態,疫後市場下行壓力不斷加劇。2019年煙臺計劃開工量跌至3607套,同比驟降89%。2020年計劃開工量進一步回落至792套,同比再降78%。2018年駐馬店棚改市場建設「大幹快上」,全年計劃開工量飆升至10.8萬套的歷史高位,2020年計劃開工量下滑至1.4萬套,較2018年下降87%。
典型如煙臺,2016-2018年,棚改貨幣化安置加速推進,計劃開工量逐年提升至3.4萬套。受此影響,煙臺房地產市場持續轉暖,2017年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升至685萬平方米,創歷史新高。不過,2018年下半年以來煙臺房地產市場明顯轉冷,成交持續走低。2020年市場下行壓力加劇, 1-11月累計成交352萬平方米,同比仍降18%。
更有甚者如駐馬店,2018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開始轉冷,市場觀望情緒明顯提升,新開盤項目普遍出現蓄客不足、去化率下降的情況。疫後駐馬店市場持續轉冷,且愈加嚴峻。一方面,優質客戶已被收割殆盡,整體客戶質量在下降,價格遂成為首要關注因素。潛在置業群體普遍捂緊錢袋子,全城看房比較價格,購房決策周期明顯拉長,並對價格異常敏感,價差100元/平方米便成為買不買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迫於現金流周轉壓力,本土中小房企以價換量,最高降幅達到20%-30%,市場普遍預期房價將轉跌,進一步加劇市場觀望情緒。
綜上所述,棚改市場漸次退潮,多數省市棚改開工量或將持續下滑,其對樓市拉動力或將趨勢性遞減。一方面,亳州、阜陽等疫後房地產市場曾短暫復甦,但三季度市場再度轉冷,房企競相降價,核心動因在於市場需求趨於飽和,棚改對樓市拉動力明顯減弱。
另一方面,隨著棚改所帶動的大批增量購房需求快速抽離,或將加劇三四線城市市場下行壓力。類比於煙臺,短期內強三線城市市場需求增長乏力,成交或將步入下降通道。類比於駐馬店,疫後弱三四線不僅成交縮量,而且市場預期房價轉跌。
中長期來看,樓市前景終將回歸到城市基本面。強三線城市外來人口持續淨流入,市場需求依舊充裕,並有較強購買力支撐,市場前景可期。弱三線城市本地人口不斷外流,市場需求瓶頸盡顯,疊加前期房價快速上漲,市場購買力難免透支,市場前景則難言樂觀。
排版 | 太陽
本文版權歸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轉載註明出處:克而瑞地產研究(cricyjzx)多謝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