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穆爾西被判死刑後,率先發聲的國際政要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5月16日,獲得消息的埃爾多安在伊斯坦堡的國際青年活動上批評這場判決「是民主的死刑」。他批評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的沉默,呼籲歐盟和西方國家反對判決。「你們不是廢除死刑了嗎?你們難道不對那些仍執行死刑的國家進行制裁嗎?你們在等什麼?為什麼還在沉默?」
次日,埃爾多安再次公開號召國際社會制裁埃及。
2013年7月,穆爾西被趕下臺時,埃爾多安也曾兩肋插刀地「主持公道」:「隨著政變崩塌的不僅是埃及的民主,還有全世界對民主寄託的希望。」
千裡之外的開羅的政治動向,到底與土耳其有何關係?
埃爾多安「兔死狐悲」
過去3年裡,埃爾多安和他所在的正義與發展黨(AKP)一直與穆爾西和穆兄會同仇敵愾。這種團結部分源於意識形態上的親和力,雖然AKP推行的伊斯蘭主張比穆兄會更加世俗、溫和、現代化。
更主要的是,埃爾多安感覺他的命運與穆爾西有著某種潛在的聯繫,如果不在穆爾西被推翻的問題上「立場堅定」,早晚有一天,他也會重複穆爾西的命運。
2013年,推翻穆爾西的大規模抗議在埃及如火如荼,幾乎同時,埃爾多安也承受著塔克西姆蓋奇公園的抗議衝擊波。與埃及的抗議情況相似,蓋奇公園的示威者多數是自由派或世俗派,他們抗議的基調是反對伊斯蘭統治,兩場抗議都獲得了西方媒體的同情。
AKP因此將兩起事件聯繫起來,認為有西方國家在幕後指使,目的是顛覆通過民主選舉上臺的埃及和土耳其政府。
雖然埃爾多安已掌權13年,權力之大自國父阿卡圖克時代以來無人能敵,埃及穆兄會被鎮壓仍讓他「兔死狐悲」,產生了強烈的受害者情結。當反對派指出AKP是真正的壓迫者,而反對派才是被壓迫者時,AKP甚至沒有因此放寬心。
這讓土耳其的反對派進退維谷:既不想支持埃及穆兄會,也不能同情塞西的軍事政權。因此,土耳其主要反對黨人民共和黨的領袖齊力達羅格盧只能一面呼籲開羅停止「政治處決」,一面批評埃爾多安「選邊站」。
17日,埃爾多安嚴厲批評了土耳其《自由報》網站報導穆爾西事件的標題——《舉世震驚,以52%選票當選的總統將被處決》。要知道,在2012年和2014年的兩次總統選舉中,埃爾多安的得票率都是52%。
為6月的大選拉票
隨著穆兄會在埃及被噤聲,埃爾多安成了他們的義務發言人。土耳其「每日新聞」網站引述他的話稱,穆爾西和其友所遭受的判決是「不可接受的」,而保持沉默就等於「這個世界陷入了自我否定」。
除了埃爾多安,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等高級官員也強烈譴責對穆兄會成員的死刑判決。達武特奧盧在16日的電視採訪中說:「無論(開羅當局)多麼想回到穆巴拉克時代,現在都回不去了。」他要求這些「破壞了埃及民主的傢伙」為整個中東地區的教派衝突負責。他認為,自從穆爾西被趕下臺,中東地區的民主趨勢就被教派衝突取代了。
批評埃及時,埃爾多安也不忘藉機為6月7日的總統大選拉票。「穆爾西如果被處決了,將會成為反恐的殉難者。如果我的結局和他一樣,我相信我也會擁有同樣的身份。」
中東新聞網Al-monitor稱,埃爾多安告訴其支持者,在全世界不公正地對待埃及時,「土耳其將是奠定正確基調的國家,因此在6月7日表明你們的立場就非常重要」。他要求選民「為了埃及」,在大選中將選票投給他所在的AKP。
第二天,支持埃爾多安的《每日星報》就用醒目的標題寫道:「埃及的命運與6月7日綁在一起」。
不過,埃爾多安和AKP的聲援並沒幫到穆兄會,更多是在土耳其國內增加了影響力。有外交觀察員批評AKP鼓勵穆兄會在「阿拉伯之春」後耀武揚威,打破政治平衡,直接導致了2013年的政變。
埃及發生的事,還會繼續影響土耳其的政治,但多數土耳其人對那個遙遠的伊斯蘭國家所知不多,即便是AKP的支持者,也更願將精力集中在本國的政治問題上。
本版圖片來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