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仙,也叫紫金山,又名雲風山。坐落在炎陵縣東風鄉的南面,海拔1382米。東邊是炎陵縣船形鄉,南面延伸到資興7裡,西面連接永興,北面是安仁的湘灣。金子仙側面靠安仁方向有個巖洞,洞裡能擺十多桌洞席,左側十步遠一個石巖,經常流著杯子大泉水,水湖有膝蓋深,相傳去朝仙的少年婦女都必到湖裡去摸一個石頭上來,如果所摸的石頭是圓的必先生男孩子,如果是扁的就必先生女孩。
金子仙山頂上有一口約4-—5平方米的水塘,塘水四季不旱。山頂因氣候的原因沒有大樹藤藹,地上長的都是兩三尺高的青草,到了秋天就變成了金黃色,草叢中雜有很多野百合,秋天爬在山頂上,就象站立在金沙堆上。尤其是太陽西沉,晚霞照映的時候,人在山頂上就象是一個金子菩薩。所以這裡叫做金子仙。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子仙來了一個名叫雲風的和尚,他在金子仙,經常敲竹梆,敲一梆能走15華裡路,他一夜時間能從金子仙繞炎陵、安仁、永興、資興一圈後仍回到金子仙睡覺,第二天早上,天亮起床要趕到衡陽街上買著當天的水豆腐回金子仙作早餐的飯菜。雲風和尚死了以後,金子仙就改名雲風山。
神奇的金紫峰
1、概說
金紫峰又名金紫仙、雲秋山,海拔1383米,位於炎陵安仁永興縣資興交界的八面山末端,有「腳踏四縣(炎陵、安仁、資興、桂東)」之說。金紫峰上常有雲,經日不散,煙雲黯澹如秋,每當夕照掛峰頭,層層雲彩煜煜生輝,如金光紫氣,故而得名。
金紫峰是炎帝陵前的第一座高山,以挺拔峻逸而著名。金紫峰又是一座神奇之山。她的奇妙之處可以概括為「三奇」。第一奇,是她峻逸的風景;第二奇,是她奇妙的傳說;第三奇,是她神奇的護佑。相傳遠古時期,始祖神農氏常到山中採藥。現山中有三仙女祠、天然神農石像、天然石室、十八彎、穿石門、婆婆崖等景觀。自古以來,金紫峰都是登山觀光,祈福求子的最好去處,遊客絡繹不絕。據記載,清朝文人毛國翰、王運樞、李德貢都曾登臨此山,並留下詩文。
2、峻逸的風景
金紫峰從平地突兀而起,以峻逸著稱,步步風景,美不勝收,最為奇異的地方有六處,相傳為「六景」。
1>、天然金字塔。無論是從東南西北,任何方向仰視金紫峰,都可見三峰聳立,柔和自然,猶如至高無比的天然金字塔。
2>、天然炎帝像。在金紫峰「山路十八彎」景點的上端,三仙女祠右側約150米處有一座天然炎帝石像。石像坐西朝東,面向炎帝陵,高約2米,遠遠望去,酷似慈祥的炎帝微笑著端坐山頭,默默地守望著炎帝陵寢地,守護著金紫峰山下生靈。
3>、天然神農屋。神農屋位處南山山腰之中,相傳神農炎帝嘗藥、棲身之所,石屋高數丈,能容數百人。
4>、雲霧從地起。金紫峰是地心大磁場,在山頂可見很多雷擊坑。在山峰兩側可見大磁場加速分解的風化巖石堆積。每當天氣初晴和初雨時刻,雲霧便從巖縫中冒出,人在其中,如入仙境。
5>、山頂紅日出。金紫峰一峰兀立,眾山皆小,在山頂眺望日出,可見太陽從雲海中升起,由小到大,由紅變火,景色迷人。前人有詩詠曰:日出東方一點紅,此間不比凡間同;手託血陽冉冉起,與日同輝同日空。
6>、奇異的斜平原。金紫峰快到山頂部分的斜坡的一大片空曠的草甸,這在丘陵地帶是非常少見的。站在峰頂往下看,只見平展展的草甸一直從腳下鋪向遠去,恍如美麗的大草原。如果有風吹過,草一波一波,一浪一浪地起伏,猶如揮舞的絲帶。而那平原上彎彎曲曲的小路則猶如女人的細腰帶,纖細而又柔美。
3、奇妙的傳說
金紫峰的第二奇,是她奇妙的傳說,其中流傳較廣的有五個。
1>、金鴨子傳說:相傳遠古時期,炎陵縣是一片大海,海眼就在金紫峰下。後來有一個神仙把金紫神石點化成金紫峰堵住了海眼,並派一對金子鴨子鎮守著,才有了今天美麗富饒的炎陵。金紫峰周圍的老人一代代告誡人們,千萬不要去觸怒神靈呀,更不要起貪心去抓那一對金鴨子。不然金紫峰倒了,周圍又會變成一片汪洋。
2>、靈山傳說:相傳金紫峰是衡山七十二峰的祖山,是靈根之山,風水寶地。在金紫峰周圍的農村,長期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金紫峰是蔸瓜,上木山開片葉,衡陽開朵花,到了長沙才結個瓜。」說的就是這個事。長沙、衡陽的繁華自不必去說,金紫峰到底與長沙、衡陽有怎樣的聯繫也不必去說,因為傳說畢竟是傳說。但民謠中的上木山就在金紫峰的腳下,確實是一個好地方。那個小村落依山傍水,風景宜人,油茶林一直延伸到半山腰,一畝就能打三四十斤的油。那裡的梯田就在屋門前,一人有好幾畝,旱澇保收。還有就是那裡特別出人才,過去出過三品武將,一把官刀有七十多斤。解放後,一個二百多人的小村落裡出好多好多工作人員,光教授就有四五個。
3>、摸子洞:相傳金紫峰上供奉的菩薩特別靈,求財得財,求貴得貴,求子得子。有人說「金紫,金紫!就是金子,金子啦!」你看金紫峰頂上那兩個山峰多象一個大大的元寶,比華山那個金元寶還象呢。西方屬金,應了方位,在金紫峰上頭頂元寶求財,當然特別靈囉!
也有人說「金紫,金紫!就是金紫重重貴!」過去當官的人特別信金紫峰,去求仙的前一天,必定齋戒沐浴,誠心登山,到廟裡拜過菩薩許過願,然後登上峰頂,眼觀八方,深吸三口氣,再大喊三聲,便可吸得靈山貴氣,自此威儀自生,一呼百諾,升官如願。
還有人說「金紫,金紫!就是……!」 是生殖文化的象徵。金紫峰三仙女祠主供的三仙娘娘,其中之一送子觀音。更奇妙的是的旁邊有一個摸子湖,清水凌凌長年不幹。求子的人們到三仙女祠拜過菩薩許過願,就會到摸子湖去摸小石頭。如果摸到了圓的石頭,就預示著會生健康貴氣的兒子。如果摸到扁的石頭,就預示著會生聰明美麗的女兒。摸到石頭的人將石頭帶在身上,沒有不應驗的。
4>、雲秋山:相傳雲風和尚就是在金紫峰那裡得道成仙的。那個雲風和尚啊,可了不得了。他身帶竹梆,敲梆巡山,敲一梆能走十五裡路,一夜時間能從金紫峰繞炎陵、安仁、永興、資興一圈後仍回到金紫峰睡覺。每天早晨都要趕到衡陽街上買水豆腐回金紫峰作早餐。雲風和尚成仙后,金紫峰就又叫雲風山了,再後來叫彩了,就變成了雲秋山。
5>、婆婆巖:相傳仙女婆婆帶著三個女兒從江西寧崗的峨嶺到南嶽衡山去,途經金紫峰時,又累又餓,就停了下來歇腳。看到山下村子裡一老人正在烈日下大汗淋漓地播種。老人在前面播,鳥兒在後面跟著吃,老人也不趕。 婆婆覺得奇怪,就問老人。老人說:「鳥兒吃不了多少,但不吃就可能餓死,讓它吃吧。」婆婆被老人感動了,就作了一個法。從此以後,別的地方播了種後,為趕鳥兒都會用稻草等東西扎一個草人,把它插在田埂上,嚇唬鳥兒不來吃種子。但金紫峰下的這個村子不扎這個也沒有鳥兒到田裡去,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作過法後,又累又餓的婆婆就化作了一塊巨石。她的三個女兒因為年輕,走的快點,就在不遠處化作了三個山峰,這就是金紫峰的三個峰頂,它們緊緊相連,成為一體。當地人就把那塊巨石稱為婆婆巖,以表永記婆婆的恩德。
4、神奇的護佑
金紫峰的第三奇,是她神奇的護佑。金紫峰是炎帝陵前的第一座高山,緊緊地拱峙著莊嚴肅穆的炎帝陵,天然神農石像,象一位慈祥的老人,微笑著默默地守護著山下的生靈。在金紫峰的護佑下,山下的土地,風調雨順,人傑地靈。金紫峰下的東風鄉是炎陵縣最早有人居住的區域之一。全鄉區域面積54平方公裡,距炎陵縣城36公裡,境內四面高山環繞,中部為丘陵矮山和農田,整個形狀活像一個大元寶。走進東風,但見滿目青山,農田廣袤,秀麗而神奇的金紫峰高聳雲端,依山傍水的村莊整齊而精緻,盤旋山間的公路如銀鏈飄飛,阡陌遠樹、小橋流水,一派世外桃源景象。其中秀麗而神奇的金紫峰、以高山梯田為代表的田園風光、以張家祠堂為代表的明清建築,天然優質的東風茶油、風味獨特的鄉味狗肉、巧奪天工的觀音奇石更是這方神奇土地上的六顆明珠,期待著人們去發現和欣賞。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九千多東風人民,以聰穎好學,勤奮上進,純樸知禮而著稱,他們從這裡起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不少都成為了政界和商界的名人。比如霍揆章、陳良奎……如今的東風人正乘著改革的東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向著美好的生活大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