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縣民間傳說-金子仙的傳說

2021-01-19 炎陵綠色生態農產品營銷


金子仙,也叫紫金山,又名雲風山。坐落在炎陵縣東風鄉的南面,海拔1382米。東邊是炎陵縣船形鄉,南面延伸到資興7裡,西面連接永興,北面是安仁的湘灣。金子仙側面靠安仁方向有個巖洞,洞裡能擺十多桌洞席,左側十步遠一個石巖,經常流著杯子大泉水,水湖有膝蓋深,相傳去朝仙的少年婦女都必到湖裡去摸一個石頭上來,如果所摸的石頭是圓的必先生男孩子,如果是扁的就必先生女孩。


金子仙山頂上有一口約4-—5平方米的水塘,塘水四季不旱。山頂因氣候的原因沒有大樹藤藹,地上長的都是兩三尺高的青草,到了秋天就變成了金黃色,草叢中雜有很多野百合,秋天爬在山頂上,就象站立在金沙堆上。尤其是太陽西沉,晚霞照映的時候,人在山頂上就象是一個金子菩薩。所以這裡叫做金子仙。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子仙來了一個名叫雲風的和尚,他在金子仙,經常敲竹梆,敲一梆能走15華裡路,他一夜時間能從金子仙繞炎陵、安仁、永興、資興一圈後仍回到金子仙睡覺,第二天早上,天亮起床要趕到衡陽街上買著當天的水豆腐回金子仙作早餐的飯菜。雲風和尚死了以後,金子仙就改名雲風山。


神奇的金紫峰
1、概說
金紫峰又名金紫仙、雲秋山,海拔1383米,位於炎陵安仁永興縣資興交界的八面山末端,有「腳踏四縣(炎陵、安仁、資興、桂東)」之說。金紫峰上常有雲,經日不散,煙雲黯澹如秋,每當夕照掛峰頭,層層雲彩煜煜生輝,如金光紫氣,故而得名。
金紫峰是炎帝陵前的第一座高山,以挺拔峻逸而著名。金紫峰又是一座神奇之山。她的奇妙之處可以概括為「三奇」。第一奇,是她峻逸的風景;第二奇,是她奇妙的傳說;第三奇,是她神奇的護佑。相傳遠古時期,始祖神農氏常到山中採藥。現山中有三仙女祠、天然神農石像、天然石室、十八彎、穿石門、婆婆崖等景觀。自古以來,金紫峰都是登山觀光,祈福求子的最好去處,遊客絡繹不絕。據記載,清朝文人毛國翰、王運樞、李德貢都曾登臨此山,並留下詩文。
2、峻逸的風景
金紫峰從平地突兀而起,以峻逸著稱,步步風景,美不勝收,最為奇異的地方有六處,相傳為「六景」。
1>、天然金字塔。無論是從東南西北,任何方向仰視金紫峰,都可見三峰聳立,柔和自然,猶如至高無比的天然金字塔。
2>、天然炎帝像。在金紫峰「山路十八彎」景點的上端,三仙女祠右側約150米處有一座天然炎帝石像。石像坐西朝東,面向炎帝陵,高約2米,遠遠望去,酷似慈祥的炎帝微笑著端坐山頭,默默地守望著炎帝陵寢地,守護著金紫峰山下生靈。
3>、天然神農屋。神農屋位處南山山腰之中,相傳神農炎帝嘗藥、棲身之所,石屋高數丈,能容數百人。
4>、雲霧從地起。金紫峰是地心大磁場,在山頂可見很多雷擊坑。在山峰兩側可見大磁場加速分解的風化巖石堆積。每當天氣初晴和初雨時刻,雲霧便從巖縫中冒出,人在其中,如入仙境。
5>、山頂紅日出。金紫峰一峰兀立,眾山皆小,在山頂眺望日出,可見太陽從雲海中升起,由小到大,由紅變火,景色迷人。前人有詩詠曰:日出東方一點紅,此間不比凡間同;手託血陽冉冉起,與日同輝同日空。
6>、奇異的斜平原。金紫峰快到山頂部分的斜坡的一大片空曠的草甸,這在丘陵地帶是非常少見的。站在峰頂往下看,只見平展展的草甸一直從腳下鋪向遠去,恍如美麗的大草原。如果有風吹過,草一波一波,一浪一浪地起伏,猶如揮舞的絲帶。而那平原上彎彎曲曲的小路則猶如女人的細腰帶,纖細而又柔美。
3、奇妙的傳說
金紫峰的第二奇,是她奇妙的傳說,其中流傳較廣的有五個。
1>、金鴨子傳說:相傳遠古時期,炎陵縣是一片大海,海眼就在金紫峰下。後來有一個神仙把金紫神石點化成金紫峰堵住了海眼,並派一對金子鴨子鎮守著,才有了今天美麗富饒的炎陵。金紫峰周圍的老人一代代告誡人們,千萬不要去觸怒神靈呀,更不要起貪心去抓那一對金鴨子。不然金紫峰倒了,周圍又會變成一片汪洋。
  2>、靈山傳說:相傳金紫峰是衡山七十二峰的祖山,是靈根之山,風水寶地。在金紫峰周圍的農村,長期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金紫峰是蔸瓜,上木山開片葉,衡陽開朵花,到了長沙才結個瓜。」說的就是這個事。長沙、衡陽的繁華自不必去說,金紫峰到底與長沙、衡陽有怎樣的聯繫也不必去說,因為傳說畢竟是傳說。但民謠中的上木山就在金紫峰的腳下,確實是一個好地方。那個小村落依山傍水,風景宜人,油茶林一直延伸到半山腰,一畝就能打三四十斤的油。那裡的梯田就在屋門前,一人有好幾畝,旱澇保收。還有就是那裡特別出人才,過去出過三品武將,一把官刀有七十多斤。解放後,一個二百多人的小村落裡出好多好多工作人員,光教授就有四五個。
3>、摸子洞:相傳金紫峰上供奉的菩薩特別靈,求財得財,求貴得貴,求子得子。有人說「金紫,金紫!就是金子,金子啦!」你看金紫峰頂上那兩個山峰多象一個大大的元寶,比華山那個金元寶還象呢。西方屬金,應了方位,在金紫峰上頭頂元寶求財,當然特別靈囉!
  也有人說「金紫,金紫!就是金紫重重貴!」過去當官的人特別信金紫峰,去求仙的前一天,必定齋戒沐浴,誠心登山,到廟裡拜過菩薩許過願,然後登上峰頂,眼觀八方,深吸三口氣,再大喊三聲,便可吸得靈山貴氣,自此威儀自生,一呼百諾,升官如願。
  還有人說「金紫,金紫!就是……!」 是生殖文化的象徵。金紫峰三仙女祠主供的三仙娘娘,其中之一送子觀音。更奇妙的是的旁邊有一個摸子湖,清水凌凌長年不幹。求子的人們到三仙女祠拜過菩薩許過願,就會到摸子湖去摸小石頭。如果摸到了圓的石頭,就預示著會生健康貴氣的兒子。如果摸到扁的石頭,就預示著會生聰明美麗的女兒。摸到石頭的人將石頭帶在身上,沒有不應驗的。
  4>、雲秋山:相傳雲風和尚就是在金紫峰那裡得道成仙的。那個雲風和尚啊,可了不得了。他身帶竹梆,敲梆巡山,敲一梆能走十五裡路,一夜時間能從金紫峰繞炎陵、安仁、永興、資興一圈後仍回到金紫峰睡覺。每天早晨都要趕到衡陽街上買水豆腐回金紫峰作早餐。雲風和尚成仙后,金紫峰就又叫雲風山了,再後來叫彩了,就變成了雲秋山。
5>、婆婆巖:相傳仙女婆婆帶著三個女兒從江西寧崗的峨嶺到南嶽衡山去,途經金紫峰時,又累又餓,就停了下來歇腳。看到山下村子裡一老人正在烈日下大汗淋漓地播種。老人在前面播,鳥兒在後面跟著吃,老人也不趕。 婆婆覺得奇怪,就問老人。老人說:「鳥兒吃不了多少,但不吃就可能餓死,讓它吃吧。」婆婆被老人感動了,就作了一個法。從此以後,別的地方播了種後,為趕鳥兒都會用稻草等東西扎一個草人,把它插在田埂上,嚇唬鳥兒不來吃種子。但金紫峰下的這個村子不扎這個也沒有鳥兒到田裡去,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作過法後,又累又餓的婆婆就化作了一塊巨石。她的三個女兒因為年輕,走的快點,就在不遠處化作了三個山峰,這就是金紫峰的三個峰頂,它們緊緊相連,成為一體。當地人就把那塊巨石稱為婆婆巖,以表永記婆婆的恩德。
4、神奇的護佑
金紫峰的第三奇,是她神奇的護佑。金紫峰是炎帝陵前的第一座高山,緊緊地拱峙著莊嚴肅穆的炎帝陵,天然神農石像,象一位慈祥的老人,微笑著默默地守護著山下的生靈。在金紫峰的護佑下,山下的土地,風調雨順,人傑地靈。金紫峰下的東風鄉是炎陵縣最早有人居住的區域之一。全鄉區域面積54平方公裡,距炎陵縣城36公裡,境內四面高山環繞,中部為丘陵矮山和農田,整個形狀活像一個大元寶。走進東風,但見滿目青山,農田廣袤,秀麗而神奇的金紫峰高聳雲端,依山傍水的村莊整齊而精緻,盤旋山間的公路如銀鏈飄飛,阡陌遠樹、小橋流水,一派世外桃源景象。其中秀麗而神奇的金紫峰、以高山梯田為代表的田園風光、以張家祠堂為代表的明清建築,天然優質的東風茶油、風味獨特的鄉味狗肉、巧奪天工的觀音奇石更是這方神奇土地上的六顆明珠,期待著人們去發現和欣賞。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九千多東風人民,以聰穎好學,勤奮上進,純樸知禮而著稱,他們從這裡起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不少都成為了政界和商界的名人。比如霍揆章、陳良奎……如今的東風人正乘著改革的東風,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向著美好的生活大步前進。






相關焦點

  • 炎陵縣民間傳說-九麂江
    龍渣瑤族鄉龍渣瑤族鄉是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轄下的唯一少數民族鄉,位於株洲市最南端,地處二市三縣(株洲市、郴州市,炎陵縣、桂東縣、資興市)交界地。龍渣瀑布(又名:「白米下鍋」)位於炎陵縣龍渣瑤族鄉龍渣村東南,往瀑布的深處走,水聲轟鳴,水煙雨霧當空撲面,清爽無比。
  • 炎陵縣民間傳說-「桃源洞」地名的由來
    傳說水口漿村有一姓孟的後生,到十都萬姓表兄家做客,倆人一同去萬陽山採藥,在深山中迷了路,天快要黑了,還找不到回家的路,心裡非常著急。
  • 論劉伯溫傳說是「四大民間傳說」以外的大傳說
    作者:陳勝華  【摘 要】  「劉伯溫傳說」和「四大民間傳說」是兩類不同特色的傳說。「四大民間傳說」全是「虛構人物類」傳說,而唯獨以虛構人物類傳說的標準來評定所有傳說的「大」或「小」,標準過於單一,範圍過於狹窄,難能全面反映民間傳說的實際情況。評定某民間傳說為「大」傳說,應依據如下標準:數量足夠大、流布足夠廣、歷史足夠長、內涵足夠豐富。劉伯溫傳說就全面達到了以上標準,是「四大民間傳說」以外的大傳說。
  • 臺灣的民間傳說
    臺灣的民間傳說 時間:2005-11-30 11:26   來源:   原始時代,人們憑藉他們所固有的信仰和想像力,常把自然界和人類的各種現象,當作諸神的活動而說明,並編排出來有體系的故事。這種故事便是所謂神話。民間傳說。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
  • 論劉伯溫傳說是「四大民間傳說」以外的大傳說
    作者:陳勝華  【摘 要】  「劉伯溫傳說」和「四大民間傳說」是兩類不同特色的傳說。「四大民間傳說」全是「虛構人物類」傳說,而唯獨以虛構人物類傳說的標準來評定所有傳說的「大」或「小」,標準過於單一,範圍過於狹窄,難能全面反映民間傳說的實際情況。評定某民間傳說為「大」傳說,應依據如下標準:數量足夠大、流布足夠廣、歷史足夠長、內涵足夠豐富。劉伯溫傳說就全面達到了以上標準,是「四大民間傳說」以外的大傳說。
  • 民間傳說:中國傳說生物之鮫人
    鮫人,又名泉客,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魚尾人身的神秘生物,與西方神話中的美人魚相似。傳說中鮫人善於紡織,可以制出入水不溼的龍綃,她們哭泣的時候眼淚會化為珍珠。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名作《錦瑟》中,滄海月明珠有淚便引用了鮫人的傳說。
  • 華山民間傳說
    關於華山的傳說很多,今天就簡單介紹《華山民間傳說》。 相傳大禹治水時,他把黃河引出龍門,來到漳關時,被兩座山擋住了去路。這兩座山南邊的叫華山,北邊的叫中條山。它們緊緊相連,河水不能通過。此時有位叫巨靈的大神來幫忙,將兩山掰開,但是華山卻被掰成一高一低兩山,高的叫太華山,低的叫少華山。這也是李白詩作中「巨靈咆哮劈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的來歷。
  • 湖北民間傳說
    湖北從不缺少故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這些故事是人們世世代代口頭傳承之作,保持了中國民間文學包括口語中古樸的本色,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本期介紹流傳最為廣泛的幾則民間傳說。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雲;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董永傳說董永,西漢時出生在西溪鎮丹陽裡的董家舍。少年喪母,與父親董公相依為命。
  • 赤城民間故事——紅山寺的傳說
    每天一個赤城民間美麗傳說紅山寺的傳說饒秀民赤城縣城東門外有一和山脈叫紅山寺,外邊石壁好像兩扇石門。據老年人傳說,裡面有洞,可通到西大街靜寧寺中院(現在縣招待所)接引殿大佛腳底下洞裡。大約在很久以前,有一天石門忽然大開,兩邊用長葫蘆大瓜支著。裡邊有位老太婆,用布罩頭手執笤帚,在洞裡推碾子。套的是金馬駒,遍地的金銀財寶,元寶殼子滿地扔。可巧有個懶漢從門前路過,進入洞內看著喜出望外,就大裝腰包,不多時,就滿身累累。
  • 民間傳說的困境與發展
    民間文學由於其集體性和變異性的本質特徵,決定了它即使是在文末表達結束之時其實仍然處於未定稿的狀態。隨著時代的變化,民間文學也在不停的構建、變化和整合。而民間傳說作為民間文學的一種載體,本質上也是一種具有流動性的文學表達形式。所謂的民間傳說,也就是由一定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構建而成的民間口頭敘事。
  • 神話,民間傳說,傳說和童話的意義
    神話,民間傳說,傳說和童話的意義神話,民間傳說,傳說和童話這兩個術語經常互換使用,導致誤解他們的意思相同:奇幻的故事。民俗與民間故事:雖然神話的核心是一個民族的起源,而且往往是神聖的,民間傳說是一系列關於人或動物的虛構故事。迷信和毫無根據的信仰是民俗傳統中的重要元素。神話和民間傳說最初都是口頭傳播的。民間故事描述了一個主角如何應對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這個故事可能涉及危機或衝突。
  • 流存於天津的民間傳說(圖)
    民間傳說是一種帶有地域性的口頭敘事文學作品,內容多半是由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地方風物有關的故事組成。故事的範圍相對寬泛,形式也比較多樣。傳說中的人物活動或事件發展的結果,也往往與一些地方景物、歷史現象以及社會風俗等基本符合,因此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 「郭巨埋兒」民間傳說淺論
    研究民間傳說的意義,首先要明確民間傳說的定義。《辭海》對「傳說」解釋如下:「指民間長期流傳下來的對過去事跡的記述和評價,有的以特點歷史事件為基礎,有的純屬幻想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古代歷史、民間故事中要有記載。」《中國文學大辭典》中將其定義為「與一定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地方風物、社會習俗相關的故事。
  • 韓爭議民間傳說主人公是性侵犯 兒童以後還能看傳說故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民間傳說的主人公是拐騙和性侵犯?近日韓國女性家族部部長評價民間故事的言論在該國引發爭議。有人擔心,以後兒童還能看傳說故事嗎?據《韓國時報》18日報導,韓國女性家族部部長鄭鉉柏上周末出席一場關於性別平等問題的研討會時說,現在人們對民間傳說《樵夫與仙女》的觀點應該改變了。在該故事中,樵夫偷走了下凡戲水的仙女穿的衣服,導致她無法飛回天宮。樵夫與仙女結為夫妻並生兒育女。在故事的結尾,仙女找到衣服後帶著孩子飛回天宮,樵夫最終落得一場空。
  • 這些神話傳說竟然發生在湖南!
    遠古神話和民間傳說,是我們了解世界的一扇窗。 而這扇窗戶中的湖南又是什麼模樣呢?苗族民間有許多傳說故事,歌頌蚩尤作為苗家英雄遠祖對苗族文化的巨大貢獻。其中包括:創新苗族法律、創製苗族曆法、發明苗族文字、發明苗族醫藥、發明冶金術、發明苗族武術、創建苗族生成哲學、創建苗族巫文化。
  • 赤城民間故事——無影塔的傳說
    每天一個赤城民間美麗傳說 無影塔的傳說 王國榮 相傳在很早以前,獨石口是一片汪洋大海,名叫北海,水災不斷,民不聊生。
  • 密雲民間傳說故事:淨水瓶的傳說
    凡是那些匯集著生命體現的人類智慧都永遠不會衰老,這些祖先們留下的密雲傳說故事一定會歷久彌新搜集整理:王長青編輯:田思雨信息來源:密雲民間傳說故事
  • 中國民間傳說——郵票欣賞之《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分別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它是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行的以中國四大愛情傳說之一為題材的《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特種郵票(2010--20),於2010年8月16日即農曆七月初七,也就是民間的「七夕節」期間在全國發行,此次發行的郵票一套四枚,分別是「盜衣結緣」、「男耕女織」、「擔子追妻」、「鵲橋相會」,四枚郵票面值均為1.20元。
  • 炎黃傳說簡史
    酃縣即現在的炎陵縣。酃縣因「邑有聖陵」,於1994年改名為炎陵縣。這個記載與潞水的一個民間傳說完全一致。民間傳說,炎帝神農氏死後,決定安葬在封地附近的天子山,坑挖好後,發現坑下有溶洞,坑底是空的。風水先生陽丙吉認為這樣就「破氣」了,炎帝神農氏安葬在這裡會走了「龍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