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炎陵縣城往東走八十裡,有一個自然保護區,名叫桃源洞。凡是到過桃源洞的人都會發現,滿山遍野的松杉翠竹,而桃樹又冒幾蔸,那又怎麼叫做桃源洞呢?
傳說水口漿村有一姓孟的後生,到十都萬姓表兄家做客,倆人一同去萬陽山採藥,在深山中迷了路,天快要黑了,還找不到回家的路,心裡非常著急。
後來在一條小溪邊碰到兩位老人,老公公鬍子眉毛雪白,背一把鋤頭走在前頭,老婆婆提一籃草藥,跟在老公公後面。這個年輕人上前去向老人問路,兩位老人要他們到自己家裡去歇宿。在老人的帶領下,左轉右轉,繞過小水潭,走進一拱形石洞,剛一進洞就格外明亮,後來越走越光亮,再往前走,只見一大片桃林,桃花盛開,一棟瓦房又高又大又堂皇,進門一看,房內擺設古色古香,雕梁畫棟。老公公告訴兩位年輕人,這個地方名叫桃源洞,自耕自食,與世無爭。客人坐下後,老公公又喊出他長得如花似玉的八個閨女,端上好酒好菜,熱情款待兩位客人。一杯來一杯去,兩位後生不覺就喝醉了,伏在桌上瞌睡著。
等他們一覺醒來,只見太陽曬得全身發熱,打開眼睛一看,原來兩人睡在一塊大石頭上,房屋和老人全都無影無蹤,但覺得肚子是飽飽的,摸摸嘴角一聞,確有酒氣充鼻,兩人感到奇怪,就跑步下山,向家裡人和鄰居訴說昨晚所遇見的情景。鄉親們都說這兩個年輕人有福氣,遇到了神仙。於是,萬孟表兄弟到桃源洞遇到仙人的事就傳開了。後來據說有一些心雄膽壯的後生子也去桃源洞「碰仙人」,結果都撲了個空,只說到了半夜三更時在石洞裡隱約還能聽到雞鳴狗吠。還有人認為這塊叫桃源洞的地方是塊福地,於是有人陸續遷到這裡落戶。桃源洞這個地名就一直使用到現在。
縣誌記載:清朝嘉慶庚午年間,由萬姓民眾捐款興建一「桃源仙寺」,並由廩生孟有章作記。現在仙寺已經倒塌,但桃源洞的傳說卻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