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幼兒園回來後坐著尿尿」了解後是男女混廁,寶寶的性別意識...

2020-12-25 什麼值得買

本文中的視頻由母嬰短視頻機構生了麼授權發布,視頻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小小值之前收到過一則值友的留言:去年9月份,三歲的兒子終於上幼兒園了,想檢驗一下訓練了很久的如廁效果,卻發現尿尿忽然開始蹲著。當時很不理解,明明沒上幼兒園之前都知道男孩

要站著尿尿的,怎麼上了幾天學,居然忘記了。

晚上給孩子講完故事,就順口問了幾句,沒想到兒子說「我看見旁邊的女生就是蹲著尿尿的,有些男孩也是!」了解後得知幼兒園的廁所是不分男女的,只有帘子遮擋住跟小區裡其他的寶,媽了解情況,發現就連甲級乙級的公辦幼兒園也有這種情況,這樣真的好嗎?

小小值找到了一個街頭採訪的視頻,聽聽現在的家長對男女不分廁的看法吧。

不分廁現象很普遍

其實,國內現在除了一些大型幼兒園外,大部分的幼兒園仍舊是使用男女混廁的方式。 很多幼兒園因為場地以及改造成本等眾多原因,沒有辦法立即做到男女分廁。

還有一部分是幼兒園方認為孩子年紀都很小,大多數不會自己上廁所,因此都是由老師同時帶著好幾個孩子上廁所。如果男女生分廁,會增加老師的工作難度。不過中班以後,老師會有意識讓孩子們分開上廁所,先女後男,或先男後女,逐步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不妨問一問孩子的想法

曾經有專家針對幼兒園男女同廁的問題,到某幼兒園進行過一項統計調查,發現在接受調查的360名幼兒中,有314名幼兒希望試行分廁制。這一結果相信讓不少大人「打臉」。

因為在大人的眼中,小孩子即使跟異性一起如廁也是沒關係的,沒有什麼可害羞的,殊不知,這種想法其實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的「符號暴力」投射到孩子身上。正常情況下,孩子在3歲左右已經萌發了性別意識,但在「還都是孩子」的承認語境下被忽視、被抑制,導致他們逐漸將心理蟄伏的性別意識給壓下去了。

雖然小孩子都很單純,可是現在大多數孩子的性意識已經提前了,大約三歲左右就有性別意識,他們知道男女之間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讓孩子長期處於一種性別含混、模糊的生活環境下,對他個人的成長、發展都會起到很大的負面影響。此外,這樣男女不分廁所的現象,也沒辦法很好的保護孩子的隱私。

幼兒園應不應該男女分廁這個問題,一些專家、學者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直從事兒童性教育研究、長沙童貞講師楊陶如認為,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不分也是可以的,因為有助於孩子解決對男女身體的好奇,因為3歲是孩子性別認同確認期,孩子通過在衛生間的相互觀察可以確認自己的性別。不過,她同時建議孩子到4歲的時候,應該要開始建立身體的界限,要有保護隱私部位的概念了,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孩子進入中班的時候就要分男女廁所入廁了。

國家心理諮詢師、親子專家易大華則表示,幼兒園應該要分男女廁所,因為3-5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有性別意識了,如果他們長期在一種性別混沌、模糊的環境下成長,可能會在成人後引發性心理障礙。男女分廁,只要條件許可,她認為還是可以實行的,這樣有利於幼兒性別意識的形成。

「3至6周歲是孩子性意識的萌芽階段,這個時候就應該及時進行性別教育。」沈億柔說,幼兒園提倡從小班開始,就要時常給小朋友傳授男女性別差異的知識,讓他們懂得男孩和女孩不一樣的衛生習慣。「如果不培養這種意識,有些女孩還會學男孩站著上廁所。大家相互好奇,為什麼別人和自己不一樣?」

家長要充分發揮引導的作用

比起費盡心思地給孩子找男女分廁的幼兒園,不如好好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不會因為男女身體的差異而感到好奇或是自卑。

同時,告訴孩子,哪裡是隱私部位,不能讓別人觸摸,讓孩子從小樹立性別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平時在家裡也不要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洗澡或者換衣服。

對於小階段的寶寶來說,繪本是一個簡單、效果顯著的方法!

今天小小值給爸爸媽媽們推薦幾個給寶寶性啟蒙的繪本,都是比較經典親自購入的。

1.《小威向前衝》

擬人化、場景化的把一個寶寶的誕生描繪出來,當孩子看完繪本時,會知道自己是有一個精子和一個卵子結合而成。

2.《我們的身體》

我是從哪裡來的?我的每一個部分,手、眼、嘴巴都有什麼用呢?我是男孩跟那個女孩怎麼長得不一樣呢?這本書除了可以看還可以翻,可以拉,可以轉。趣味性十足,較為枯燥的人體知識,在新穎的形式中變得生動有趣。

3.《乳房的故事》、《小雞雞的故事》

包含了豐富的內容:男女生理結構的不同、生命的誕生、生殖器的清潔、保護自己不要受到性侵害等等,表達出「每個孩子都是寶貴的生命!」的美好情感。

4.《呀!屁股》

一本超級幽默的屁股科普文,讓孩子了解身體的部位、關注自己身體的部位。對他的成長非常的有幫助。而且小朋友還非常的喜歡。

相關焦點

  • 3歲男童看女生尿尿被罵流氓 家長望幼兒園分廁
    可兩三歲的幼兒已經有了性別意識,幼兒如廁有無必要男女分流?作為家長,你會留心孩子在廁所裡的「小動作」嗎?當孩子提出「為什麼我是這樣,她(他)是那樣」時,你會如何應對?是避還是編,抑或坦然面對?最近,家住楊汊湖的吳女士心中堵著一口氣一直咽不下,3歲的兒子爍爍(化名)居然被人當眾蔑稱「小流氓」,只因同齡的小女生尿尿時,爍爍蹲在一旁多瞄了幾眼。
  • 老師不小心將幼兒園「廁所」發到家長群,看後不淡定了,要求退園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幼兒園的「廁所」家長了解過嗎?在農村,普遍的幼兒園廁所都是旱廁,隨著教育條件的約束,現在的幼兒園逐漸正規化,可對於「廁所」這個問題依舊忽略不計。但看似一個小小的「廁所」問題,卻影響著孩子的「性別意識」。
  • 幼兒園實行「男女同廁」,園長:孩子還小,一起上也沒啥大問題!
    正巧在鄰居帶著孩子參觀的時候,有老師帶著兩名女童來上廁所,鄰居的兒子看到後,很是困惑地抬頭問「媽媽,為啥她們是蹲著的呢?」 (1)錯誤模仿 孩子們對於異性同伴的如廁方式會感到好奇和疑問,「為什麼她們要蹲著尿尿?」「我也想試試站著尿尿!」 孩子們缺少分辨能力,這就很容易發生錯誤言行的模仿行為,使得孩子養成行為習慣偏差。
  • 幼兒園普遍男女同廁 老「行規」是否要改存爭議
    兒子的回答居然是因為不好意思和小女孩一起上廁所。」陳女士是全職媽媽,對兒子的教育非常關注,她說,「現在的孩子比較早熟,幼兒園廁所應該男女有別。否則,會傷害孩子自尊。」  也有家長、專家認為幼兒園分廁根本沒必要。一名家長說:「幼兒園的孩子都沒有性別意識,大家一起玩,一起上廁所,應該沒什麼大影響,不必大驚小怪。長大了,自然就分得清楚了。」
  • 00後性別男女比例嚴重失衡:「我老公還在上幼兒園,很可!」
    以往很多90後單身小姐姐,面對別人對於自己遲遲不談戀愛的調侃式回復是:我老公或我男朋友還在上幼兒園。大家聽了也不過是一笑而過罷了,但近日關於00後性別比例失衡最突出的新聞一出,很多人開始在這個調侃式的回覆發現將來可能會面對的一種趨勢:姐弟戀將會成為情侶或夫妻構成的大多數。
  • 幼兒園新入學男寶寶爆棚 女寶寶家長很糾結
    家長們一打聽,原來吳女士女兒班上共有26個寶寶,但男寶寶佔了大半壁江山,多達17個,而女寶寶只有9個人。孩子們坐下來,男寶寶幾乎對女寶寶形成了一個包圍圈。據了解,在吳女士女兒上的這所幼兒園,一共有3個小託班,每個班女寶寶的數量比男寶寶少好幾個。而小班的情況大同小異,其中一個班有30個寶寶,男寶寶18個,女寶寶12個。
  • 男女同廁會影響性別觀嗎?
    金女士很擔憂,怕男女同廁影響女兒的性別觀,進而影響女兒的性別認同。她說:「現在的小孩普遍早熟,女兒這麼小其實已經開始有朦朧的性別意識,幼兒園男女同廁會不會忽視了這個問題?」  林慎 整理  最近,幼兒園男女同廁現象成為網上熱議的話題。為此,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幼兒園,發現幼兒園男女同廁是普遍現象。那麼幼兒園男女同廁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性別觀?
  • 幼兒園「男女同廁」,老師無意間拍下的畫面,家長紛紛要求退學
    案例張女士的女兒剛剛上幼兒園,為了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到孩子的情況,所以幼兒園的老師會拍下關於孩子在幼兒園的圖片發到家長群讓家長看。然而有一張老師無意間拍下的畫面,卻讓張女士和其他的家長情緒激動了起來。那到底"男女同廁"對於孩子會產生什麼不利的影響呢?幼兒園又該如何注重對孩子性別上的教育呢?
  • 幼兒園男女衛生間是否要分開?
    有人認為幼兒園男女同廁有助於孩子與同異性間的互相了解,避免因為懵懂產生的獵奇心理。也有人贊成分廁的設計更有利於保護孩子隱私。  那麼在成都,幼兒園衛生間的設置情況又是如何?家長們對此又有著怎樣的看法與疑惑?近日,天府早報記者走訪了成都市部分幼兒園,傾聽學校與家長對此問題的態度。
  • 幼兒園居然「男女混睡」,老師拍下照片發群後,家長們要「瘋」了
    幼兒園居然「男女混睡」,老師拍下照片發群後,家長們要「瘋」了都說自己的小孩多可愛、多可愛,但是久了就會覺得煩躁,希望他們巴不得快點去上學,離開自己,讓自己清淨兩天。然後這個群裡面的家長就炸開了鍋了,很多的家長都在說:為什麼幼兒園是男女混睡?為什麼不分開做呢?這樣做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的。男女混睡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呢?
  • 幼兒園「男女混廁」,老師拍下這畫面,家長們炸開鍋了
    麗麗的女兒剛上幼兒園不久,因為自己平時工作比較忙,所以很少陪伴孩子,夫妻兩人經過商量,決定讓3歲的女兒提前半年上幼兒園,有老師看著總比在家裡婆婆帶著強,剛上幼兒園的幾天,麗麗天天都會和老師打電話。幼兒園男女混廁,家長們炸開鍋其實不止麗麗,幾乎所有家長都會詢問孩子在幼兒園會不會上廁所,畢竟大家都聽說孩子上幼兒園之後不敢上廁所,老師為了打消大家的顧慮,專門拍了幾張圖片傳到家長群,家長們看到之後炸鍋了。
  • 男女同床、男女同廁,幼兒園不分男女的措施,方便了誰又害了誰
    婷婷4歲了,在幼兒園上中班,有一天她對媽媽說不想去幼兒園了,媽媽非常驚訝,詢問後才知道女兒午覺總睡不好,睡在旁邊的男生總是撓她。媽媽嚇了一跳:"小朋友們男女一起睡覺?不分開嗎?"婷婷搖搖頭。答案是肯定的,一位從事教育工作十多年的老師認為3到6歲是孩子性意識的萌芽階段,這個時候孩子進行的性別教育對他們來說是印象最深刻的。男女分開管理不僅尊重了孩子們的隱私,而且對他們的性別教育也有很大的影響。
  • 幼兒園一班7個女孩21個男孩 女寶寶家長很糾結
    家長們一打聽,原來吳女士女兒班上共有26個寶寶,但男寶寶佔了大半壁江山,多達17個,而女寶寶只有9個人。孩子們坐下來,男寶寶幾乎對女寶寶形成了一個包圍圈。據了解,在吳女士女兒上的這所幼兒園,一共有3個小託班,每個班女寶寶的數量比男寶寶少好幾個。而小班的情況大同小異,其中一個班有30個寶寶,男寶寶18個,女寶寶12個。
  • 男女童在幼兒園裸體日光浴 家長憂有傷風化(圖)
    她說著還用手將女兒的眼睛蒙起來,「寶寶不要看!」  說到裸體在操場上玩,家長除了擔心性別問題,還擔心小孩子身體吃不消。「現在不太熱,還有風,水把身體淋溼了,風一吹很容易感冒。」劉奶奶心疼自己的孫子,不停地在外面對著孫子喊:「趕緊把衣服給我穿上!」
  • 有的幼兒園廁所不分男女,聽完園長解釋後家長才放心了
    ,有一些孩子,他的上廁所意識還沒有那麼強,需要老師提醒,老師也沒有分身乏術。2、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幼兒園不分男女,其實也是借鑑國外的一些教育理念,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原來瑞典有一個特別的幼兒園,為了推崇男女平等的概念,所以把所有孩子的一切東西全部都統一起來。
  • 幼兒園男女衛生間是否要分開? 專家:幼兒分廁很有必要
    有人認為幼兒園男女同廁有助於孩子與同異性間的互相了解,避免因為懵懂產生的獵奇心理。也有人贊成分廁的設計更有利於保護孩子隱私。那麼在成都,幼兒園衛生間的設置情況又是如何?家長們對此又有著怎樣的看法與疑惑?近日,天府早報記者走訪了成都市部分幼兒園,傾聽學校與家長對此問題的態度。
  • 幼兒園「男女混廁」走紅,家長質問為啥不分開,園方:全國都一樣
    比如:男生和女生性別不一樣,上廁所要上不同的廁所。但現在有些幼兒園卻"男女混廁",幼兒園"男女混廁"也因此在網上火了。家長質問為啥不分開,園方表示:全國都一樣.01、幼兒園男女混廁,家長無法接受,園方表示:全國都一樣芸芸的女兒今年4歲了,剛上幼兒園小班。
  • 幼兒園「男女混廁」火了,家長質問為啥不分開,園方:全國都一樣
    園長聽了後,笑著說:"幼兒園的孩子還那麼小,懂什麼?而且現在全國都一樣,幼兒園都是男女同廁的呀。" 芸芸聽了園長的說辭後,沉默了。 為什麼現在大多數幼兒園都會進行男女混廁呢?原因很現實。
  • 孩子性別倒置行為,父母態度輸在起跑線,教導性別認知從小抓起
    我們作為父母,必須正確培養孩子的三觀及性別意識,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增強孩子的社交能力,還可以減少傷害的風險……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顯示,一歲左右的孩子對性別的意識非常的模糊,而當寶寶3到5歲時,孩子的性別意識就變得非常敏感。因此,對於孩子來說,儘早啟蒙與其認知認識水平相對應的性別意識更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