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隸屬於山東省日照市。莒為地名,始自原始社會東夷民族的莒部落。秦滅六國後實行郡縣制,莒國改稱莒縣。
莒縣地處魯東南,位於日照市西部,面積1821平方公裡,轄20處鄉鎮(街道)和1處省級經濟開發區。莒縣屬於暖溫帶亞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莒縣地區的常年平均氣溫為12.1℃,年降水量750毫米左右,年日照時數245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182天。
莒縣歷史悠久,是千年古縣、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強省建設先進縣。縣城曾是春秋時期莒國都城所在地,是我國歷史最悠久、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古城,「毋忘在莒」的典故就出在這裡。文化源遠流長,陵陽河遺址出土的原始陶文,比甲骨文還早1500多年,是中國文字的始祖,莒文化與齊文化、魯文化並稱為山東三大文化。
莒縣浮來山
莒縣浮來山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東南部,隸屬美麗的海濱城市——日照市莒縣境內,是省級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距日照市80餘公裡、莒國故城約8公裡,千年古剎定林寺、千年古觀朝陽觀、天下銀杏第一樹。
在秀奇玲瓏的浮來山上,有商周老樹,晉代古剎,隋唐廟庵,古藤繞樹,松柏參天,美禽棲枝,奇鳥鳴林,令人心曠神怡。莒魯國君盟於浮來、東晉高僧竺法汰講《禪定》、慧地校經、曇觀送舍利、三豐傳丹術……尚有遺蹟存在,志乘可查。
浮來山景區曾接待過宋平、吳官正、遲浩田、呂正操、王丙乾、錢偉長、張思卿、胡啟立、胡繩、彭佩雲、丁肇中、趙忠祥、沈力等2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及中外名人。
莒縣浮來青旅遊度
浮來青旅遊度假區位於莒縣夏莊鎮,佔地面積2700畝,是一處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餐飲住宿、培訓學習於一體的AAAA級景區。度假區建立在周邊沒有任何汙染的馬坡嶺上,四周松柏茶樹環繞,樹木覆蓋率達96%,園內空氣清新,氧離子含量高,是一個難得的天然氧吧。
浮來青旅遊度假區現在主要有娛樂休閒區、四季滑雪場、冬季滑雪場、真人CS基地、鹿園、孔雀園、採摘園、酒店、客房、拓展訓練區、老茶園、抗戰展覽館、南茶北引紀念館、山東青少年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等,華麗變身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綜合性四季遊樂景區,也是全家人休閒度假首選的開心地。
莒縣麗正園
莒縣麗正園,始建於2012年,南北縱長528米,東西跨長612米。
園林充分展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體現了順應自然生存與發展的思想,「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它以人工或半人工的自然山水為骨架,以植物材料為肌膚,在有限的空間裡創造無限的風光。又運用隔景、障景、框景、透景等手法分隔組合空間,形成多樣而統一的不同景點,可謂步移景異,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達到詩情畫意的境地。園內亭、榭、廊、閣、軒、樓、臺、舫、廳堂等建築物均為仿古風格,建築將山水地形、花草樹木、庭院、廊橋及楹聯匾額等精巧布設,使得山石流水處處妙境,意趣橫生,是一座融中國南北園林之風格,集中華園林之精髓、紅木藝術、園林奇葩、民俗風情、紅色文化於一體、獨具特色而又超凡脫俗的園林聖地。
莒縣蟠龍山革命烈士陵園
莒縣蟠龍山革命烈士陵園,地處莒縣小店鎮古蹟崖村駐地的蟠龍山上。陵園始建於1945年,南北長267米,東西長107米,佔地面積41.89畝。
風姿俊秀的蟠龍山,是一座記載先烈們豐功偉績的巨碑。 它銘記著先烈們為民族解放,保家衛國而壯烈捐軀的愛國壯舉,也銘記著先烈們浴血奮戰、可歌可泣的英雄詩篇。它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莒縣發揮基地作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成為激勵後人奮勇向前的力量源泉。
這裡安葬著2046名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有王盡美、曹吉亭、王玉璞、李光日等一批著名的烈士傳略,是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教育的重要陣地。陵園大門面南,正中影壁上題有山東省早期共產黨員之一的王盡美的生平傳略。「烈士祠」內懸掛著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犧牲的2040名烈士英名錄。陵園西部蒼松翠柏掩映下,安息著335名革命烈士。他們墓前有的立有碑碣,有的銘鐫事跡,有的僅鐫姓名,但更多的是無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