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文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
10月18日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日。如何防治乳腺癌?10月16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腫瘤中心主任曾曉華接受記者採訪時分享了一起年輕女性長期服用雌激素養顏,半年後確診患上乳腺癌的案例。
他提醒,乳腺癌的發生與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長期過量補充動物性雌激素或藥物性雌激素,會增加誘髮乳腺癌的機率。而一些女性為了美容養顏,也會購買一些諸如含大豆異黃酮的保健產品,這類產品都聲稱含植物性雌激素,其功用如何呢?能否長期服用呢?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腫瘤中心開展與乳腺癌防治相關的患教活動
28歲患乳腺癌
或與長期服雌激素產品有關
「自己平時挺注意保養身體的,我還這麼年輕,怎麼會得乳腺癌?」年僅28歲的張女士一臉疑慮,怎麼都不相信自己會患上這種病。醫生了解她的情況後分析,這可能與她長期食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有關。
張女士說,自己平時比較注重保養,聽說雪蛤能夠美容養顏,便讓朋友代購了一些,服用一個月後,張女士感覺她的皮膚比以前更有光澤了,自此,她對這類美容保健品深信不疑。
服用半年後,她在單位組織體檢時發現乳房有腫塊,繼續做了進一步乳房檢查,被確診為早期乳腺癌。
長期雌孕激素聯合用藥
將增加患乳腺癌風險
雌激素又稱「女性激素」,主要由卵巢的卵泡細胞等分泌。曾曉華說,雌激素可以促進女性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徵的出現,女性皮膚光潤、細膩、柔滑,除種族、遺傳、水土、氣候、營養等因素外,體內雌激素的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為了讓自己的胸部更加豐滿,身體曲線更加完美,皮膚更加細膩,常常會選擇一些含有雌激素的美容養顏的保健品,但長期過量補充雌激素,增加誘髮乳腺癌機率。
「雌激素水平升高,或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衡,會延長雌激素對乳腺導管上皮的刺激,改變體內內分泌環境,導致細胞惡變,誘髮乳腺癌。」曾曉華表示,大量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補充外源性雌激素或內源性雌激素水平持續增高,均可使乳腺癌發病率明顯增加。大多數研究認為,短期的單純雌激素製劑的藥物應用不增加乳腺癌的風險,而長期的雌孕激素聯合用藥等情況將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植物雌激素產品賣得火
作用幾何無科學論證
記者採訪還發現,不單是張女士,一些女性為了美容養顏,會選購含雌激素的產品。不管是電商平臺還是一些藥店,都有聲稱能夠補充雌激素的藥物和保健產品在售賣。
以電商平臺為例,記者看到,售賣的一些雌激素的藥物,其功用主要為:與孕激素聯合使用,用於補充絕經相關的雌激素缺乏;血管舒縮性疾病等。而一些類似大豆異黃酮產品的保健品,則號稱是植物雌激素,能夠平衡雌激素水平,美容養顏、保養卵巢、提高新陳代謝,在電商平臺上,這些保健品銷量比較火爆。
如何正確對待這些藥物或者產品?
曾曉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般來說,不管是動物性、藥物性以及植物性的與雌激素相關的藥物和產品,對於癌症病人和乳房增生性的病人來說,都應該慎重,對於其他健康人群,要服用動物性和藥物性雌激素產品,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正規、合理、規範使用,而不能隨意使用。他還指出,動物性的雌激素產品,包括蜂蜜、雪蛤等或者保健產品裡還有動物性雌激素的產品。
他提到,至於市面上一些聲稱是植物雌激素的大豆異黃酮保健品,雖然與乳腺癌發病關係不大,但是,也不建議長期大量服用,理論上,植物性雌激素是雙向調節作用,但是,這些保健品到底作用幾何,也沒有科學論證。更年期女性為了防止卵巢早衰和更年期其他症狀,會服用雌激素藥物,婦科醫生可能也會用一些雌性激素藥物來進行替代療法,但還是那一句話,如果要用,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曾曉華建議,女性要想美容養顏,還是應該平衡膳食,從蔬菜、水果、肉類等來均衡攝入維生素以及膠原蛋白。
男性也會患上乳腺癌
胸大女性更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是指發生於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被稱為「粉紅殺手」。根據重慶市近期新發腫瘤登記數據顯示,乳腺癌發病率為34.57/10萬,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
曾曉華介紹,早期乳腺癌的症狀多不明顯,常以乳房腫塊、乳房皮膚異常、乳頭溢液、乳頭或乳暈異常等局部症狀為主,容易被忽視。
「大多數人認為乳腺癌是女性才會罹患的癌症,但其實男性也是有很小几率的。」曾曉華解釋,乳腺癌的發生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男性也有乳腺組織,所以儘管患乳腺癌的機率非常小,但100個乳腺癌患者中,大約也有1個是男性。
此外,還有人疑惑胸大的女性是不是更容易患乳腺癌?曾曉華解釋,造成乳房體積不同的主要是脂肪,而絕大部分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導管系統,脂肪組織是不會產生癌變的。因此,無論乳房大小並沒有患癌率的差異;而如果具備了其他高危因素,不論大胸小胸都有可能得乳腺癌。
如何有效預防?
健康生活+定期篩查
曾曉華說,月經初潮早(年齡<12歲),絕經晚(年齡>50-55歲),大齡未婚、35歲以後生育,長期過量服用激素;有乳腺癌家族史,過於肥胖,生活方式不健康等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對此,曾曉華建議,普通人群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堅持體育鍛鍊,規律作息,不熬夜;避免過多接受電離輻射;對於一些良性乳腺疾病及癌前病變疾病,不輕視、不迴避,積極治療。
另外,積極做好相關篩查,特別是有家族遺傳病史的人群,40歲以下的女性可每半年做乳腺彩超檢查;40歲以上的女性可每半年做乳腺彩超檢查+每2年左右做1次乳腺鉬鈀檢查。有家族遺傳病史的人,因患乳腺癌機率較高一點,條件好的可做基因檢測、遺傳諮詢,勤於檢查、儘早幹預。
新聞多一點>>
如何應對乳房健康的「絆腳石」?
預防乳腺癌,曾曉華給出了幾個建議。
首先,不亂用、濫用激素類藥品及保健品,體內雌激素失衡,導致乳腺癌發病風險增加。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為了美麗捨棄健康,得不償失。勿濫用激素類美容品、保健品,激素類藥品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
其次,當婚則婚,該生則生。現代都市女性,有些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以把生育年齡推遲到35歲以後,有些則堅持獨身、丁克,這些人為地打亂結婚、生育、哺乳等生理規律,容易讓體內雌激素超標,特別是未生育女性缺乏孕激素保護,更易受到過量雌激素的刺激,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第三,保持正常體重。研究表明,脂肪組織可以分泌雌激素。肥胖人群體內的雌激素相對高於體重正常的人群,故而控制體重可以降低乳腺癌發生的風險。控制脂肪攝取,避免肥胖,應少吃油炸食品、甜品等高熱量食物;堅持鍛鍊,以減少體內脂肪的堆積。
第四,人工流產風險高,反覆人工流產容易誘髮乳腺癌。懷孕後人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而人為中止妊娠後,體內雌激素水平驟然下降,使剛剛發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長,容易造成乳腺腫塊誘髮乳腺疾病,反覆多次的乳腺病變可成為乳腺癌的誘因。
第五,不良情緒要捨棄。女性總處於生氣、煩悶、憂慮、抑鬱等不良情緒狀態時,會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出現孕酮減少,使雌激素相對增高,從而影響乳房健康。樂觀、豁達的心態是預防乳腺病最好的防禦武器。
第六,飲用酒精壞處多。研究表明,酒精是一類致癌物,它與多種癌症的發生都相關,酒精能提高女性體內雌激素分泌水平,飲酒會增加乳腺癌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