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親臨祝賀,印度高原隧道貫通後,增兵中印邊境可縮短4至5小時

2020-12-06 白鯨防務

這幾天中國仍處在國慶小長假中,人們關注的中印邊境局勢,在平靜的表象下依舊波濤洶湧。印度「刻意」挑選在我國國慶前後,分別於9月30日、10月1日和10月3日進行了三次飛彈試射,試射類型包括反坦克飛彈、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最大射程達800公裡,巡航飛彈還可以加裝核彈頭。此外,還有一件事跟邊境局勢相關,印度修通了一條長達9公裡的邊境隧道,可加速運兵或運送物資至中印邊境。

據觀察者網10月4日報導,印度喜馬偕爾邦山區耗時約10年、長9公裡的阿塔爾隧道當日貫通,印媒自詡這條隧道是「海拔3000米以上世界最長公路隧道」。印度總理莫迪、防長辛格、國防參謀長拉瓦特、陸軍參謀長納拉萬等出席了隧道貫通儀式,莫迪表示祝賀,稱阿塔爾隧道為通往「拉達克地區」提供了便利。印度《金融快報》直接表示,阿塔爾隧道具有巨大戰略意義,因為它將大大有助於武裝部隊的行動。

據稱,這條隧道造價4億美元,將位於中印邊境地區的列城與邊境前沿直接連通,與走此前的邊境公路相比距離上縮短了46公裡,時長則可以縮短4至5小時,而且不受天氣和路況影響安全性無疑更好。

如今,印度在「拉達克」邊境地區部署了超過20萬軍隊,在與中方對峙的海拔超4500米的高原前沿地區,則部署了3.8萬人。如此龐大的軍隊要在邊境地區過冬,必須儲備大量軍備物資。此前,印後勤部隊為趕在冬天完全到來之前將物資運送齊全,除動用運輸機、汽車外,甚至連騾馬都用上了,因為有些邊境公路不但路狀不好,載力不夠,而且高原天氣也惡劣,每天有效通過時間非常有限。

有了阿塔爾隧道,印度幾乎可以全天候向邊境地區運送物資甚至增兵了,對仍處在對峙之中的中印邊境局勢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近年來,印度一直在加強邊境地區路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印防長辛格表示,印度政府已經將中印邊境的基建預算增加了一倍。據稱,除阿塔爾隧道外,印方還準備在「拉達克地區」修建一條可以實現物資運輸的高速公路,該公路全長283公裡,預計三年內完工。目前,該公路的建築工地就坐落於距中印軍隊對峙地區以西約250公裡附近。

此前,印度與尼泊爾因爭議領土問題鬧出矛盾,就是因為印度向邊境地區修建的戰備公路,通過了雙方爭議領土,而印度連「招呼」都沒有跟尼泊爾打一個,尼泊爾在抗議、調兵的同時,還出版最新地圖,將爭議領土直接划進了該國版圖,並向聯合國官員免費贈送。

對於印方在中印邊境「拉達克地區」修建高海拔、全天候高速公路,中國外交部曾回應稱,中方不承認印度非法設立的所謂「拉達克中央直轄區」,反對在邊境爭議地區開展以軍事爭控為目的的基礎設施建設。

此前,中印曾達成過「不增兵、不改變現地態勢」等共識,但對印度來說,並沒有起到什麼實際的約束作用,該增兵一樣增,該武備一樣武備,該修邊境公路一樣修。在對峙地區,如今印方甚至都不願意談撤軍的事了,更何況在邊境地區搞基建。

相關焦點

  • 印度打通隧道,縮短5小時到達中印邊境,莫迪稱讚:歷史性一天
    現在的中印邊境環境條件極其惡劣,可即便如此,印度仍然不肯鬆口。相比中國,印度國內的經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還出現了近些年裡的最大降幅。再加上現在的印度國內累計確診病例仍然處於世界第二多的位置,可以說,印度的國情絲毫不容樂觀。可莫迪政府就是不肯放棄邊境問題,還繼續讓邊境矛盾持續升溫。
  • 印度高原隧道耗時10年終於通車,莫迪親自祝賀,展現對抗中國決心
    按道理來說,完成一項重大基建工程是個好事,但沒有哪個國家像印度這樣,一條耗時10年的隧道終於通車,印度總理莫迪還要親自到場祝賀,這種規格和等級,恐怕在世界範圍內很難再找出第二個了。
  • 印度高原隧道今日貫通,莫迪親臨邊境發表講話
    當地時間3日,印度總理莫迪在防長辛格、國防參謀長拉瓦特、陸軍參謀長納拉萬的陪同下前往印度北部邊境地區。和前幾次到訪邊境不同,莫迪此行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視察部隊,而是出席一條隧道的貫通儀式。當天,位於印度喜馬偕爾邦山區的阿塔爾隧道正式貫通。阿塔爾隧道長約9.02公裡,為了建成這條隧道,印度整整用了10年的時間。該條隧道貫通後,印度媒體自豪地稱這是全球海拔3000米以上最長的公路隧道。
  • 印度修高海拔「抗中」隧道,10分鐘抵邊境,補給縮短5小時
    就在中國人歡度國慶、中秋雙節,安享太平的時候,印度人悄悄完成了一項「壯舉」:緊挨著中國,建成世界上最長的高海拔隧道。這條長9.02公裡的阿塔爾隧道通車後,可以為駐紮在中印邊境沿線拉達克地區的印度軍隊,全天候提供武器和後勤保障。
  • ...通往中印邊境重要隧道,自詡「海拔3000米以上世界最長公路隧道」
    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3日消息稱,印度喜馬偕爾邦山區耗時約10年、長9.02公裡的阿塔爾(Atal)隧道今天貫通。印媒自詡,這條隧道是「海拔10000英尺(約3000米)以上世界最長公路隧道」。報導稱,印度總理莫迪今天出席了隧道貫通儀式,印度防長辛格、印度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等陪同參加。莫迪當天形容說,這是「歷史性一天」。「阿塔爾隧道將為印度邊境的基礎設施增添新的力量。」莫迪當時說,「這條隧道不僅對喜馬偕爾邦很重要,而且也因為它為通往『拉達克地區』提供了便利。」
  • 高原關鍵隧道打通!運兵時間大幅縮短,莫迪感慨:完全出乎意料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10月4日報導,10月3日,印度新德裡電視臺報導中稱,總長9.02公裡的阿塔爾隧道今日正式通車。這條隧道是連接默納利與邊境地區列城的重要通道,這個隧道通車後,將會使得兩地之間的直線距離縮短46公裡,而通行時間則縮短5個小時。
  • ...邊境重要隧道 ,自稱「海拔3000米以上世界最長公路隧道」】印度...
    【印度開通通往中印邊境重要隧道 ,自稱「海拔3000米以上世界最長公路隧道」】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3日消息稱,印度喜馬偕爾邦山區耗時約10年、長9.02公裡的阿塔爾(Atal)隧道今天貫通。印媒自詡,這條隧道是「海拔10000英尺(約3000米)以上世界最長公路隧道」。
  • 莫迪親自出席,印度邊境再開一隧道,加速運兵
    如今隨著中印邊境衝突不斷,印度莫迪政府也加大了在邊境地區的兵力部署,最近又有一波大動作引起了廣泛的注意。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印度一條修建了十年的隧道最近舉行了開通儀式,就連莫迪就親自出席,究竟是什麼隧道如此重要呢?
  • 印度欲向中印邊境增兵3.5萬恐難實現 國內問題更棘手
    文 | 海上客印度想加強與中國接壤的邊境的軍事存在,並有意增兵3.5萬人!這是印度《鑄幣報》7月底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印政府高官所言。在海叔看來,這一消息若屬實,則說明印度很不知好歹!《印度時報》報導:卡吉爾日,總理對巴基斯坦的強硬言論是對中國的暗示嗎?
  • 隧道貫通儀式,莫迪打臉「歷史性一天」?一戰場照片,讓印軍清醒
    近日,莫迪特意前往西北部邊境,出席一隧道貫通儀式,印度防長辛格,一條隧道為何有這麼多軍頭出席?據印度媒體表示,阿塔爾隧道是目前世界上海拔3000米以上最長的公路隧道,該隧道為印度邊境的基礎設施增添新的力量,同時也因為它為通往拉達克地區提供了便利。因此,莫迪非常高興,他甚至在當天形容這是歷史性的一天。
  • ...自稱「海拔3000米以上世界最長公路隧道」】印度新德裡電視臺...
    【印度開通通往中印邊境重要隧道 ,自稱「海拔3000米以上世界最長公路隧道」】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3日消息稱,印度喜馬偕爾邦山區耗時約10年、長9.02公裡的阿塔爾(Atal)隧道今天貫通。印媒自詡,這條隧道是「海拔10000英尺(約3000米)以上世界最長公路隧道」。
  • 印度在邊境打通了一條隧道,莫迪到場發表講話
    新德裡電視臺10月3日消息,對印度而言具有戰略意義的「阿塔爾」公路隧道已經成功貫通,這條隧道全長9.02公裡,通車後可大大縮短默納利與拉胡爾-斯比蒂山谷之間的通行時間。 印度在邊境打通隧道,莫迪到場發表講話。
  • 印度9公裡高原隧道10年才完工,看中國用時幾年
    這些邊境公路橋梁和隧道的貫通,有利於印度軍隊快速地向邊境地區投送部隊和裝備,同時全天候地確保印軍後勤運輸線快捷暢通。(印度剛交工的44座橋梁中大多數是簡易的貝雷橋)印度軍方高度肯定了邊境公路發展組織的這些戰略性建設成果,雖然44座橋梁中大多數只是簡易的貝雷橋,但仍被確認為不同凡響的國防成就。
  • 9月16日印度軍情報告!邊境修隧道,莫迪去剪彩
    印度又修新路通往列城,莫迪剪彩印度在高原邊境又修路了。這次是一條隧道,全長9.02公裡,邊境地區的喜馬偕爾邦山區。不同的是,這條隧道的貫通儀式的規格非常高:印度總理莫迪將在9月底親赴該邦,參加這條名為阿塔爾隧道的剪彩儀式。
  • 為了加速向中印邊境運兵,印度剛打通重要「堵點」
    阿塔爾隧道位於印度喜馬偕爾邦山區,是連接馬納利和拉胡爾—斯比蒂山谷的交通要道。當地海拔3000米以上,過去曾是制約印度迅速向中印邊境投送兵力、物資的「堵點」。觀察者網10月4日引述印媒的報導稱,這條十年磨一劍的阿塔爾隧道日前正式竣工。
  • 印度花10年修成「抗中」隧道全國高潮
    這條隧道將喜馬偕爾邦默納利與拉胡爾-斯比蒂山谷連接起來,並將默納利與中印邊境地區列城之間的道路距離縮短46公裡,時長縮短4至5小時。簡單來說,這條隧道聯通了印度邊境重鎮列城和印度內陸,大大加強了印度冬季對拉達克地區的運輸能力,用印度《金融快報》的話說,它將大大有助於武裝部隊的運輸行動。
  • 三大難題讓莫迪焦頭爛額,印度又甩鍋:中國該為中印關係惡化負責
    自2020年7月以來,印度持續向邊境增兵蘇傑生的言論完全站不住腳,印度在2020年5月主動挑起了雙方邊防部隊的對峙,並且在6月主動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引發肢體衝突,導致印度20名邊防官兵喪生。2020年8月到9月,向邊境方向調集重兵的恰恰是印度,目前印度已經在拉達克地區及其周邊部署了不低於10萬人的龐大軍力。
  • 班公湖中印邊境,印度開了第一槍
    《印度教徒報》曾表示,9月7日的鳴槍是自1975年以來,中印邊界發生的首次鳴槍事件。根據印度《經濟時報》的說法,中印雙方都遵守長期協議,避免在穿越喜馬拉雅山西部的敏感高原邊界使用槍枝——儘管該協議並未阻止人員傷亡。以往中印雙方在對峙中,一般都是喊話和拉橫幅,在急眼的情況下也有肉搏和械鬥。
  • 印度發生農民暴動,邊境5萬大軍被逼入絕境,莫迪火速增兵營救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近日印度旁遮普邦發生了農民暴亂,導致經過該邦的52列火車被迫停運,在這些火車中存有一批向克什米爾地區運送的軍用防寒物資。據悉,在所有被攔的火車中,至少有15到20輛滿載軍用物資的軍列,這批物資中包括印度花重金向國外購買的帳篷和防寒衣物,如果不能按時送到目的地,極有可能使邊境的5萬印軍士兵陷入崩潰狀態。
  • 再向班公湖增兵,印度向邊境部署精銳特種部隊
    中印在邊境對峙數月,印媒最新消息指,印度海軍已經在拉達克東部的班公湖附近部署了精銳的海軍陸戰隊突擊隊。中印邊境對峙以來,印方邊境增兵不斷。印度政府官員表示,海軍陸戰隊突擊隊已部署在班公湖地區,自4月至5月以來,中印一直處於對峙狀態。而突擊隊將得到新的船隻和基礎設施,可以更好地在該地區採取行動。然而,這並不是印度海軍陸戰隊突擊隊第一次在喜馬拉雅山部署。這些蛙人們身經百戰,是印度最精銳的特種部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