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中國仍處在國慶小長假中,人們關注的中印邊境局勢,在平靜的表象下依舊波濤洶湧。印度「刻意」挑選在我國國慶前後,分別於9月30日、10月1日和10月3日進行了三次飛彈試射,試射類型包括反坦克飛彈、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最大射程達800公裡,巡航飛彈還可以加裝核彈頭。此外,還有一件事跟邊境局勢相關,印度修通了一條長達9公裡的邊境隧道,可加速運兵或運送物資至中印邊境。
據觀察者網10月4日報導,印度喜馬偕爾邦山區耗時約10年、長9公裡的阿塔爾隧道當日貫通,印媒自詡這條隧道是「海拔3000米以上世界最長公路隧道」。印度總理莫迪、防長辛格、國防參謀長拉瓦特、陸軍參謀長納拉萬等出席了隧道貫通儀式,莫迪表示祝賀,稱阿塔爾隧道為通往「拉達克地區」提供了便利。印度《金融快報》直接表示,阿塔爾隧道具有巨大戰略意義,因為它將大大有助於武裝部隊的行動。
據稱,這條隧道造價4億美元,將位於中印邊境地區的列城與邊境前沿直接連通,與走此前的邊境公路相比距離上縮短了46公裡,時長則可以縮短4至5小時,而且不受天氣和路況影響安全性無疑更好。
如今,印度在「拉達克」邊境地區部署了超過20萬軍隊,在與中方對峙的海拔超4500米的高原前沿地區,則部署了3.8萬人。如此龐大的軍隊要在邊境地區過冬,必須儲備大量軍備物資。此前,印後勤部隊為趕在冬天完全到來之前將物資運送齊全,除動用運輸機、汽車外,甚至連騾馬都用上了,因為有些邊境公路不但路狀不好,載力不夠,而且高原天氣也惡劣,每天有效通過時間非常有限。
有了阿塔爾隧道,印度幾乎可以全天候向邊境地區運送物資甚至增兵了,對仍處在對峙之中的中印邊境局勢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近年來,印度一直在加強邊境地區路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印防長辛格表示,印度政府已經將中印邊境的基建預算增加了一倍。據稱,除阿塔爾隧道外,印方還準備在「拉達克地區」修建一條可以實現物資運輸的高速公路,該公路全長283公裡,預計三年內完工。目前,該公路的建築工地就坐落於距中印軍隊對峙地區以西約250公裡附近。
此前,印度與尼泊爾因爭議領土問題鬧出矛盾,就是因為印度向邊境地區修建的戰備公路,通過了雙方爭議領土,而印度連「招呼」都沒有跟尼泊爾打一個,尼泊爾在抗議、調兵的同時,還出版最新地圖,將爭議領土直接划進了該國版圖,並向聯合國官員免費贈送。
對於印方在中印邊境「拉達克地區」修建高海拔、全天候高速公路,中國外交部曾回應稱,中方不承認印度非法設立的所謂「拉達克中央直轄區」,反對在邊境爭議地區開展以軍事爭控為目的的基礎設施建設。
此前,中印曾達成過「不增兵、不改變現地態勢」等共識,但對印度來說,並沒有起到什麼實際的約束作用,該增兵一樣增,該武備一樣武備,該修邊境公路一樣修。在對峙地區,如今印方甚至都不願意談撤軍的事了,更何況在邊境地區搞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