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安全】每3個打車人就有一個使用網約車 網約車平臺打造國際化安全數據標準
「目前,國內每3個打車人中,至少有1人使用網約車。」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洪延青說,獲得城市經營許可的網約車平臺也已經超過140家。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網約車領域,已經有超過190家的平臺公司取得了經營許可,有101萬車輛取得了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日均網約車的服務訂單量達到了2200萬單。
網約車安全已經成為交通運輸新業態安全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11月7日,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在京發布《中國網約車安全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部分網約車企業比傳統計程車具有更高安全性,交通事故億公裡死亡率比巡遊計程車低26%。雖然如此,網約車安全保障問題依然是廣大民眾所關注的切身話題。
與會專家表示,在車聯網、物聯網時代,網約車物理空間的安全與人身安全直接相關。那麼,安全該如何保障呢?滴滴出行、廣汽如祺、上汽享道等多家網約車重點企業代表詳細介紹了企業自安全運營體系,以及自身在發展轉型、國際化開拓、安全建設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滴滴出行CEO程維在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高峰論壇說,作為中國最大的靈活就業平臺之一,滴滴出行現有1166萬名網約車司機,17.95萬名代駕師傅,近6000名兩輪車運維師傅。2020 年滴滴將投入30億元安全專項經費,推動線上、線下安全能力和安全體系的提升。
根據了解,滴滴致力於打造安全屋,即對隱私數據全方位隔離保護的安全領域。在環境安全方面,採取出入安檢、禁帶手機、無死角監控、現場巡檢、定期考試等措施。在系統安全方面,採取7×24小時監控、人臉識別、屏幕水印、權限管控等措施。在使用安全方面,採取分單機制、AI脫敏、打碼變聲、保密協議、處罰制度等措施。
滴滴除了建設國內的網約車安全體系外,在國際化數據安全合規上也做了大量研發。以巴西業務為例,滴滴嚴格按照《通用數據保護法,簡稱LGPD》從數據防洩漏、產品隱私設置等方面提供統一的標準化隱私合規服務,賦能所有業務產品。
廣汽如祺則是推行「出行新淨界」 打造網約車服務新高度,助推出行行業服務向標準化與人性化發展,打造安全、品質、可信賴的出行品牌形象。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杜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