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商業地產迎新增 成都太古裡零售增21.5%領跑太古系

2020-12-25 紅星新聞

零售商業模式的線上、線下之爭已持續數年,但優質商業地產似乎並不理會爭論,甚至還在迎來新一輪增長。

港股九龍倉置業(01997.HK)、太古地產(01972.HK)、恒隆地產(00101.HK)等以商業地產開發租賃為主業的房企,近期陸續批露2018年業績。業績顯示,港資商業地產商迎來了新一輪增長,且部分精品商業增幅驚人。

九龍倉:海港城成全球盈利最強商場之一

3月5日,九龍倉置業發布2018年全年業績公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集團基礎淨盈利增加6%至100.53億港元。投資物業基礎淨盈利增加12%至97.04億港元,佔集團整體97%。若計入投資物業重估盈餘及其它會計收益,股東應佔集團盈利增加5%至180.27億港元。

2010年11月10日,香港,聖誕裝飾亮燈儀式在海港城海運大廈露天廣場舉行。

九龍倉超越市場的業務表現,主要歸功於香港購物聖地「海港城」。海港城究竟有多牛?業績顯示,2018年海港城租戶銷售額創下歷來最高記錄,達490億港元。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大至相當於成都最強商業綜合體IFS(屬九龍倉集團旗下)全年銷售額的9倍!

僅僅一個海港城,就貢獻了九龍倉置業收入63%、營業盈利72%及基礎淨盈利的72%。全年零售銷售增加24%,較全香港零售銷售增幅高出近15個百分點,一個海港城就佔到全香港零售銷售總額超過10%。

此外,海港城平均銷售每月每平方尺2700港元(或每年每平方尺近4200美元),也使其位列全球盈利能力最強的商場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九龍倉集團暫未發布業績。而九龍倉置業由九龍倉集團分拆而來,僅僅持有6項香港優質物業組合,包括海港城、時代廣場、好萊塢廣場、中環組合(卡佛大廈、會德豐大廈及The Murray),總值已達2680億元。

太古地產:成都遠洋太古裡領跑

作為港資商業地產商在內地的另一位佼佼者,太古地產在內地的表現一向穩健,儘管項目布局經常被詬病太慢,但在太古的邏輯中,商業項目運營的質量遠比速度和規模更重要。

四川成都,太古裡。

這一點也體現在成都遠洋太古裡。成都遠洋太古裡已經成為太古系表現最為出色的商場。據太古地產披露,2018年4季度,內地物業北京三裡屯太古裡平均租用率為100%,零售銷售額漲幅10.8%;廣州太古匯購物廣場租用率100%,零售銷售額漲幅11.4%;北京頤堤港購物商場租用率99%,零售銷售額漲幅0.3%;成都遠洋太古裡租用率為99%,零售銷售額大幅增長21.5%,為增長最高物業。

太古地產商業物業出租率極高

儘管太古地產未批露內地物業的具體數據,但根據成都零售商協會提供的數據,成都遠洋太古裡全年業績已達41.6億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古系商業動輒99%、100%的出租率,且還能保持租金大幅增長,這也讓太古系成為商業物業中的奇蹟,更讓內地商業地產商豔羨不已。

由於太古裡的空前成功,太古地產已宣布在上海啟動第三個太古裡項目,即太古地產與陸家嘴集團的合資項目「前灘太古裡」,該項目計劃在 2020 年底分階段開業。

恒隆地產:住宅開發減少,商業收益仍穩步增長

恒隆地產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整體收入下滑,同比下降16%,總收入94.08億港元。不過,物業租賃收入81.81億港元,同比增長5%。公告解釋,降幅主要是由於出售的住宅物業單位數目較去年減少。

恒隆董事長陳啟宗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房地產賺大錢的時代已經過去,恒隆要賺慢錢,租金收入就是慢而穩定的錢。從恒隆地產的營收結構也可以看出,住宅物業開發確實在收縮,但商業租金收入穩步上漲。

2018年12月22日,遼寧大連奧林匹克廣場,恒隆地產旗下恒隆廣場。

2018年,上海港匯恒隆廣場翻新改造,但其整體物業收入仍增加了4%,達到35.77億元。恒隆在內地有8個項目,上海依舊是租金收入的主要貢獻力。財報顯示,2018年上海恒隆廣場收入15.54億元,港匯恒隆廣場收入8.03億元,佔內地租賃總收入的65.9%,這也導致了恒隆的「上海依賴症」較為突出。

值得關注的是,一向謹慎的恒隆在2018年以107億元拿下了杭州百井坊地塊。財報中也提到,未來恒隆將在杭州發展大型高端綜合商業項目,包括世界級購物商場及辦公樓,預計2024年分階段落成,這也顯示出恒隆對高端商業領域仍然寄予厚望。

紅星新聞記者 李偉銘

圖據視覺中國

編輯 張超

相關焦點

  • 太古地產穿越「中年困惑」
    夜晚瓢潑大雨中,北京三裡屯太古裡依然人流湧動。自2008年開幕至今,這裡已成為北京時尚地標之一。年輕與時尚在此瞬息萬變,但其背後的太古地產(01972.HK)卻呈現與時代快節奏相反的溫和步調。進軍內地市場18年,太古地產僅開發位於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城的6個項目。規模與速度失速背後,是太古地產對「標杆」的執著。
  • 太古地產:二季度中國內地廣州太古匯零售銷售額增3.4%
    來源:中國網地產中國網地產訊 7月31日,太古地產發布2020零年第2季度營運數據匯報。中國內地太古匯辦公樓租用率為95%,租用面積(新籤訂或已續約)為4551平方米;頤堤港一座租用率為74%,租用面積(新籤訂或已續約)為10991平方米;香港興業中心一座及二座租用率為97%,租用面積(新籤訂或已續約)12781平方米。
  • 太古地產季度營運數據 上海興業太古匯零售漲幅達56.1%
    鳳凰網奇點商業訊 5月10日,太古地產(Swire Properties Ltd.)發布第一季度營運數據匯報,旗下辦公樓租賃業務表現良好,而零售業務則呈現出兩地分化的態勢。此外,太古地產在香港的零售物業的零售銷售額出現了微跌,其中太古廣場購物商場跌幅為2.3%;太古城中心跌幅1.3%,東薈城名店倉微漲0.5%。從公告中獲知,內地的情況對比香港銷售可觀,均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 2015成都商業項目業績排名:IFS繼續領跑 太古裡無緣三甲
    購物中心悉數增長 IFS繼續領跑、太古裡無緣三甲      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到,成都IFS(開業時間:2014-01-14、已籤約280個品牌)以28.5億的銷售業績繼續領跑成都商業市場,有業內人士分析,成都IFS能拔得頭籌,除了地段好、人氣旺、項目自身優勢明顯等因素之外
  • 商企圍獵蓉城商業市場 成都IFS和遠洋太古裡成績斐然
    除經濟增長支撐下的較大商業發展潛力外,商業市場的亮眼表現也是成都吸引商業地產企業紛紛布局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新興的首店經濟、夜間經濟等在成都發展勢頭良好,據成都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成都「首店」經濟加速發展,新增落戶首店473家,同比增長高達136.5%。其中,全球首店、中國首店為57家,數量僅次於上海和北京,繼續領跑新一線城市。
  • 太古地產一季度銷售額下跌嚴重,三裡屯太古裡同比下滑46.6%
    5月8日,太古地產發布2020年一季度運營數據。零售物業方面,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的物業零售銷售額都遭遇了不同程度下滑(除頤堤港外),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為香港太古廣場購物商場下降48.3%。此外,位於內地的物業(除頤堤港外)的出租率都遭遇了小幅度的下滑,而位於香港的零售物業則保持了去年末的出租率。報告期內,香港太古廣場購物商場和香港太古城中心的租用率均為100%,零售銷售額分別同比下降48.3%和20.5%,香港東薈城名店倉租用率為99%,零售銷售額同比下降33.6%。
  • 廣州太古匯和成都太古裡上半年銷售分別大漲15%和19%
    內地五間物業北京三裡屯太古裡、廣州太古匯、北京頤堤港購物商場、成都遠洋太古裡和上海興業太古匯二季度商場銷售增幅分別為9.0%、14.6%、18.3%、18.9%和66.8%,而一季度增幅分別為7.3%、12.1%、18.9%、15.8%,興業太古匯未呈報。
  • 復盤:成都太古裡是怎樣打造出來的
    截至2018年底,太古地產進入大陸16年僅僅開發6個項目,在大陸商業地產的黃金十年太古以其自身的「慢體系」創造北京太古裡、廣州太古匯、上海太古匯、成都太古裡,這種慢的背後除了對於港資商業開發商有成熟的REITS基金等金融方式退出,更是對商業地產本身的回報率極為看重;在回報率背後是對於前期對於商業整體考慮和衡量,對於工程、定位、設計、招商布局
  • 對話太古地產彭國邦:太古的承諾是創新衍變
    年底,前灘還將迎來一個重磅項目的落成——前灘太古裡。在商業地產領域,「太古裡」是一個無法忽略的關鍵詞,此前的兩座,分別位於北京三裡屯和成都春熙路,引領著所在城市的商業品牌和業態體驗的升級,是商業和城市深度融合的樣本。
  • 恒隆、太古、萬達、新城、九龍倉2018業績出爐,商業地產或提前入春
    受到零售核心模式逐漸從線上回歸到線下趨勢影響,包括恒隆、新城、太古在內的,不少以商業地產開發租賃為主業的房企公布的2018年業績顯示,其商業地產租金收益都有不同程度增長,商業地產或將在2019年迎來一輪新的增長期。
  • 成都遠洋太古裡、太古廣場等9大項目經營現狀報告
    本文摘自《2014年太古地產年報》,獨家披露了香港太古廣場、香港太古城、香港太古坊、北京三裡屯太古裡、廣州太古匯、北京頤堤港、成都遠洋太古裡(開業時間:2015-04-24、已籤約313個品牌)、上海大中裡、邁阿密Brickell City Centre9大項目的租金收益與經營現狀。
  • 租金收入增1% 太古地產稱仍對香港內地有信心
    來源:觀點地產網觀點地產網幾天前,成都遠洋太古裡商場基本恢復營業,這對太古地產來說,是疫情肆虐以來為數不多的好消息之一。依舊是3月中旬,太古地產的業績會如期而至。撇除投資物業估值變動後,2019年太古地產的股東應佔基本溢利241.3億港元,同比增加138%;股東應佔經常性基本溢利(不包括出售投資物業權益的溢利)76.33億港元,同比增1%。事實上,太古地產的股東基本溢利能夠獲得超一倍的增長,最大的原因是通過香港辦公樓等資產出售產生了絕大部分溢利。
  • 太古地產:2019年第四季度上海興業太古匯零售銷售額增長72.6%
    來源:中國網地產中國網地產訊 2月7日,太古地產披露2019年第四季度銷售簡報。2019年第四季度辦公樓物業中,香港太古廣場租用率為98%,全年租用面積(新籤訂或已續約)為45.84萬平方尺,全年租金調幅19%;香港太古坊租用率為99%,全年租用面積(新籤訂或已續約)32.6萬平方尺,全年租金調幅13%;港島東中心及太古坊一座租用率為99%,全年租用面積(新籤訂或已續約)29.21萬平方尺,全年租金調幅11%;香港整體辦公樓租用率為99%
  • 奇點相對論丨彭國邦:太古地產的行穩致遠
    這也體現在數據上,據2020年第一季度運營數據匯報,三裡屯太古裡、廣州太古匯購物商場、頤堤港購物商場、成都遠洋太古裡及上海興業太古匯租用率分別達99%、100%、97%、95%、95% ,零售銷售額分別增長-46.6%、-21.2%、 11.4%、-33.9%及-30.4%。
  • 成都遠洋太古裡5年風雲錄全回顧 太古裡時代即將開啟
    2010年12月31日,遠洋地產、太古地產聯手以20.0288億元摘得成都市錦江區大慈寺片區和東大街附近一宗地的開發建設權,從這一天起,成都遠洋太古裡的時間軸正式開始轉動。歷經近5年時間,項目將於本月24日正式開業。5年的等待,5年的堅持,它從未有一刻的停歇。
  • 年報觀察|太古地產「慢」生長 出售非核心資產溢利大增
    「太古」式慢節奏 注重產品打造和選址策略 過去數年間,商業地產進入新周期,輕資產成熱門詞彙,業界迎來一輪「跑馬圈地」,就連同是港企的恒隆、新世界亦加快擴張步伐,在這樣的背景下,太古地產以穩紮穩打、精雕細琢的風格在內地的商業地產領域「慢節奏」前行。
  • 北京三裡屯太古裡2019財年零售銷售額增11%
    不過,零售物業的租金收入總額增長8%,其中如北京三裡屯太古裡的零售銷售額上升11%。報告顯示,主要撇除投資物業估值變動後,股東應佔基本溢利增加139.83億港元,由2018年的101.48億港元增至2019年的241.3億港元。第二次中期股息為每股港幣0.59元,全年派息每股港幣0.88元。
  • 彭國邦與觀點面對面:太古地產內地「好時光」
    作為老牌英資企業代表,太古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嚴謹的態度,這似乎與年輕時尚搭不上邊。 但恰恰是這樣的一個太古地產,先後耗時5-10年打造了三裡屯太古裡、頤堤港、廣州太古匯、成都遠洋太古裡、上海興業太古匯等網紅潮流時尚打卡地,並保持了歷久彌新的繁華。
  • 西安也要有太古裡了,目標是超越成都
    記者 | 加琳瑋編輯 | 周卓然1繼北京三裡屯太古裡、成都遠洋太古裡之後,西安小雁塔太古裡也要來了。姚立軍曾表示,小雁塔片區規劃主旨就是對標超越成都遠洋太古裡,打造西安重要的唐文化展示區和絲路文化交流中心。這意味著,改造項目中的太古裡商業體部分會非常重要。太古地產目前在中國內地市場布局的商業項目並不多,有北京三裡屯太古裡、廣州太古匯、北京頤堤港、成都遠洋太古裡、上海興業太古匯以及正在籌備中的前灘太古裡。
  • 太古地產重置資產 23.75億港元出售香港英皇道項目
    然而,有歷史積澱的企業,往往已經在時間的陪伴下,形成適合自身的商業之道。   太古地產亦然。   5月21日,太古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附屬公司太古地產以23.75億港元出售香港北角樓高26層的商業大廈50%權益,預計將錄得約港幣9.65億元(按法定基準計算)、或約港幣17.59億元(按基本基準計算)的出售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