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南日報
8月25日晚,七夕之夜。
雲臺山景區正在舉行的電音節上,潮男潮女們興奮地隨著音樂搖擺。流光溢彩的視覺盛宴點燃了夢幻夜空,音樂、狂歡、吶喊,在節奏和音浪中升騰到沸點。
在鄭州開往洛陽的高鐵上,遊客王小原收拾好背包正準備下車,他計劃先去新改造的天心文化產業園逛逛,再到十字街去品嘗當地美食。
位於中牟的建業電影小鎮,正是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刻。遊客紛紛換上旗袍、長袍馬褂,徜徉於民國風情街道,與200多名演員一起飆戲。
這是三個看起來似乎並無關聯的場景,卻因一個共同的名詞連在了一起,那就是文旅夜經濟。
「天黑不打烊」,在剛剛過去的暑期旅遊旺季,夜經濟成為重要的消費擔當。而作為旅遊目的地夜間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文旅夜經濟成為夜經濟的重要支撐,有了新的打開方式。景區、商圈一齊發力,城市鄉村同臺共舞。全省各地文旅夜經濟項目繁多,多點開花,催生出一系列文旅夜間消費新模式。河南的夜經濟正融入更多的文旅元素,圍繞「景城一體」,構建出燈光秀、電音節、星空露營、露天影院、夜市街區、24小時影院、24小時書店、博物館之夜等新業態,展現出文旅消費的新活力。
多留遊客住一晚拉長做強產業鏈
美食餵飽了寂寞,音樂撩動了耳朵。開啟了45天夏日狂歡之夜後,剛剛結束的焦作市雲臺山岸上小鎮舉辦的雲臺山電音節收穫了一份「喜報」:入場觀眾24萬人次,收入1500萬元。相關話題播放量超3億次,話題閱讀量3000多萬次,全網曝光量高達5億多次,實現了人氣、收入「雙豐收」。
「電音節的收穫,除了本身創造的經濟效益外,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對景區的引流,對當地經濟的帶動,增進了酒水、住宿、交通等二次消費。」雲臺山管理局局長馬春明談得最多的,是電音節引流的重要作用,「看了演出,喝了啤酒,就沒法再走了,我們就是想方設法希望客人能留下來,住一晚。」
讓遊客多住一晚,當然需要好節目、好項目。因此,雲臺山在小吃街、雲溪夜遊等項目之後,又重磅推出了電音節。此舉大獲成功,為景區帶來了20萬人的新增客流量。僅河南金城國際旅行社公司焦作分公司一家旅行社,6月、7月、8月三個月,就比去年給雲臺山多送了一萬多名客人。其負責人王明說起這些,就忍不住地樂呵:「夜遊讓我們旅遊各個相關鏈條都有了收益。」王明介紹,有了新的項目,就有新的吸引點,尤其是能吸引遊客多頻次遊。
雲臺山作為龍頭景區的作用功不可沒。夜經濟一杯羹的不僅有旅行社,夜經濟還有力拉動了景區周邊岸上小鎮的消費熱潮,帶動了小鎮及周邊的餐飲、住宿、購物、娛樂、交通等文旅產業鏈快速恢復,實現逆勢增長,產生巨大的經濟帶動效應。
民宿主人郭慶平,就很幸運地生活在岸上小鎮上。他家剛剛花了二三百萬元改造好的遠近之間民宿,一開業就趕上了火爆的夜經濟。大河有水小河滿,夜遊帶來的強大客流,讓他的十間客房天天滿客。「有不少遊客就是衝著電音節來的。」郭慶平說。
與遠近之間民宿相鄰的楠院、希客等其他民宿、農家樂,經營形勢也都很喜人。
住宿、遊玩之外,夜遊的標配可是「燒烤、啤酒」。行走在岸上小鎮,各類飯店、燒烤店、特產店、足浴店應有盡有。改造升級後的岸上小鎮,燈火輝煌,人聲鼎沸。
秀氣的長相,戴著一副眼鏡,「和記」燴麵的掌門人劉夢思才30歲左右,猛一看還像個大學生,卻已將「和記」打造成了一個網紅店。「因為雲臺山景區一直在搞活動,今年的生意還不錯。周六生意好時能達到三四萬元營業額,翻桌率嘛,也說不清,因為一直在無數次地翻。」劉夢思笑呵呵地說。
在引流效果下,7月至8月,雲臺山景區遊客接待人數和旅遊綜合收入分別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18%和12%。電音節舉辦地岸上小鎮旅遊消費收入較去年相比翻一番。
不僅雲臺山,這個暑期,全省各地舉辦的電音節多達十幾場。嘉應觀、奧帕拉拉、長壽山、嵖岈山、豫西大峽谷、紅旗渠、大熊山、龍潭大峽谷、洛陽倒盞村、鄢陵五彩大地旅遊區、南太行、靈山風情小鎮、堯山等地,到處嗨歌不斷,把景區變成了年輕人聚集、娛樂的場所,大大拓展了夜間消費空間。
夜文化引領夜經濟滿足「夜貓子」刷夜
夜經濟離不開夜文化,夜經濟既反映城市繁榮程度,也體現著城市積澱。我省各地在打造夜經濟的同時,注重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注重文化引領。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將「宋文化」元素髮揮得淋漓盡致的清明上河園。
清明上河園景區,不僅是河南首家全年常態化開放夜遊的景區,也是在疫情期間首家恢復開放夜遊的景區,同時也是第一個恢復實景演出的景區。
清明上河園在夜遊方面包攬的各項「第一」,與其所在地開封的城市積澱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可以這樣講,開封是世界範圍內的第一個不夜城。」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程民生認為,中國古代城市管理實行嚴格的宵禁制度,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夜生活,更談不上有夜經濟。雖然也有些零星夜市,但規模不大,直至宋代才發生了巨大變化。都城開封從根本上打破了坊與市的界限,打破了白天和夜晚的界限,老百姓的社會活動和經濟生活不受限制,出現了通宵夜市。這意味著,在北宋時期的開封,中國人才第一次有了夜生活,出現了規模性、社會性的夜經濟。
「夜遊清園」在3月份就正式恢復開放,2020年新版《大宋·東京夢華》實景演出於5月份復演,面向全國招商的「免租金、免提成、免費入園」東京夜市6月份一經推出吸引了近百家特色商戶入駐景區,成功再現了東京城夜市的繁華,更是將景區夜間經濟推向高潮,特別是近期為暑期市場打造的系列活動再次點燃了大宋不夜城的狂歡。豐富多樣的夜間體驗項目,賦予了夜晚的清園不同於白天的獨特魅力,不僅帶給了遊客多層次的體驗,而且直接或間接帶動了景區和開封地方經濟包括餐飲、住宿、娛樂、交通、商業等其他行業的發展,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保障了社會的穩定。
夜經濟繁榮背後,是文旅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釋放的發展活力。夜間經濟成了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強大推動力。以清明上河園為例,在6月、7月暑期市場中,夜遊遊客接待量達3.3萬人次,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90%,夜遊門票收入達203萬元,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85%;晚會遊客接待量達18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10%,晚會門票收入1888萬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同時帶動了景區「二消」市場的恢復,暑期市場中整個非門票收入達500萬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8%,其中餐飲業較2019年同期增長6%,住宿業較2019年同期增長15%,夜間經濟的引領價值在疫情期間彰顯無疑。
夜經濟繁榮背後,蘊含了百姓對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如今的夜經濟不僅僅是吃喝玩樂這麼簡單,越來越突出文化氛圍。
8月30日,在河南省旅遊服務中心廣場,2020夜間文旅消費季正在火熱進行。在河南藝術中心廣場火熱進行的2020夜間文旅消費季現場,中國書協會員趙建華奮筆疾書,身邊擠滿了欣賞和購買作品的遊客。「上善若水、鴻遠當頭、馬到成功、天道酬勤」等一幅幅寓意美好的書法作品,被前來消夏的遊客帶回了家。每副字趙建華僅僅收取百十元的裝裱費。
書法從高高的藝術殿堂走進了夜市,是個新鮮事兒,但也是人們滿足在物質生活後,對精神需求的必然需求。用趙建華的話來說,「這就是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普及書法藝術,讓書畫走進千家萬戶,夜市是個很好的載體。」
滿足當下人們嚮往美、感受美、創造美的生活需求,河南藝術中心通過更加豐富多彩的廣場文化活動提升省會人民的文化品位與素養。自2014年「放歌如意湖」系列文化廣場活動啟動以來,共演出300餘場,累計接待觀眾300餘萬人。「高雅的文化活動從藝術中心走向了廣場,華夏古樂音樂考古復原展演、交響樂、傳統戲劇、露天藝術派對、街頭藝術表演等輪番上演,在滿足群眾文化消費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國有資產的利用率,促進中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河南藝術中心黨支部書記劉秀華介紹。
「燈光一亮,黃金萬兩。」如今,各地搶抓夜經濟發展機遇,「文旅夜經濟」品牌化打造已成為各地城市軟實力的重要標籤。
夜晚的洛陽,成了光的世界,燈的海洋。一條條街道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將城市照亮。龍門石窟景區「夜遊龍門」、天心文化產業園「八點特惠」活動、應天門「古城夜韻」燈光秀、九洲池「池上繁華」古裝演藝、洛邑古城「洛水驚鴻」演藝、大北門「唐謠」演藝等八大特色主題活動,為遊客帶來全新體驗。
洛陽作家趙克紅在《夜遊龍門》一文中寫到:千餘盞燈飾裝扮下的龍門石窟,南北長達1公裡的石窟遺存,數以萬計的大小佛龕,驚豔了每一個遊者的眼眸……耳邊一縷縷古典樂曲悠然入心,真是看不夠的夜龍門,賞不夠的石窟韻。
據龍門石窟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以「詩」「書」「佛」「禪」「水」「花」「茶」「食」「居」9大龍門文化元素為主題的「龍門夜九章」活動,正在持續開展。下一步,還將藉助龍門的系列文化特色,開發「輕裝」演藝,活化龍門歷史故事,引入洛陽文化文藝院團入場展演。
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和不斷提升的人民生活水平,是夜經濟興起的時代背景。目前,夜經濟在我省多點開花,表現強勁,大城小鎮、城市鄉村夜遊點豐富,滿足年輕一代的「夜貓子」四處刷夜。
——鄭州的「豫見·櫻桃溝」,銀基國際旅遊度假區、方特水上樂園、園博園的夜場活動,開封萬歲山大宋武俠城的「魅力之夜」,新縣的田鋪大壪「魔幻燈光秀」,以及濬縣古城、濟源王屋老街、中牟建業電影小鎮、內鄉縣衙老街等一大批夜遊消費場所點亮了全省夜遊經濟。
——每天傍晚,倒盞村知青廣場的啤酒夜市熱鬧非凡,精彩的演出、啤酒燒烤、各色美食,吸引了大批市民、遊客前來休閒遊玩。
——8月8日,「夜遊驛站,璀璨天中」皇家驛站盛夏美食狂歡節開城迎賓暨運河西街開街儀式在駐馬店舉行。乘船夜遊運河、大型情景藝術劇《崇簡王城門迎賓》上演,根植於駐馬店城市地緣文化,以宏大的情景歌舞形式生動還原歷史景象,讓現場觀眾充分體驗驛站文化的璀璨魅力。
——華燈初上,駐馬店泌陽和園景區就成為歡樂的海洋。景區的雷射水幕電影、大型兒童遊樂設施、小吃街引來遊人如織。景區與泌陽縣劇團合作,每晚在景區文化廣場免費為遊客表演。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大四學生小楊說,如今談戀愛,帶女朋友吃個飯、看個電影、喝個咖啡,需要花費幾百元,況且也太老套。現在兩個人一起夜遊,吃個特色小吃,嗨皮又時尚。
政策推動夜經濟擴大消費顯活力
文旅夜經濟蓬勃發展的背後,是各級文旅部門和各地各級政府對夜經濟的重視和政策推動。2020年以來,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把促進夜間文旅消費作為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拉動經濟復甦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
5月11日召開的全省文化旅遊大會,印發了河南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了七項激發文旅消費潛力的主要任務,以促進文旅消費市場繁榮。其中,一大亮點是發展夜間文化和旅遊經濟。到2022年,要建設30個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鼓勵有條件的旅遊景區開展夜間遊覽服務。挖掘各地歷史文化內涵,創辦和提升一批音樂節、露營節等夜遊主題活動,豐富夜間遊覽產品、夜間演出市場,優化文化和旅遊場所的夜間餐飲、購物、演藝服務。鼓勵建設24小時書店等。
瞄準百姓美好生活用改革的辦法擴大消費、滿足需求。連日來,夜經濟作為拉動消費的重要手段被各地「委以重任」。河南省出臺《關於促進消費市場擴容提質的若干意見》《關於促進夜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明確提出支持發展夜經濟。
鄭州市提出設立市集和跳蚤市場、高額獎勵夜間經濟、包裝一批網紅打卡經濟。開展「醉美·夜鄭州」系列消費促進活動,每個縣(市、區)、開發區要合理布局1到2個「夜品、夜購、夜賞、夜遊、夜健」夜經濟集聚示範區,舉辦1至3項夜間經濟主題活動。在夜經濟方面表現優異的縣區,最高可獲得百萬元獎勵。
洛陽市出臺了《打造「古都夜八點」文旅消費品牌行動方案》,通過創新夜遊產品,豐富夜遊、夜購、夜宵、夜娛等消費業態,繁榮夜間文化旅遊市場,激活文旅消費,讓「古都夜八點」成為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新亮點、國際人文交往中心的新名片。
河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郭興方認為,夜經濟的發展和一個地方文明程度高度相關,和一個城市的文化基因高度相關,和就業的靈活度、多元化高度相關。發展夜經濟帶來旅遊收入的同時,也為增進靈活就業和創業提供了市場機遇,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從夜經濟中獲得收入,為促進國內消費大循環共同助力。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說:「河南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各地各文旅企業積極適應新形勢,通過創辦和提升一批夜遊主題活動,打造文旅消費集聚區,加快激發文化旅遊市場活力、培育文化旅遊經濟增長點,推動實現消費人氣回暖、消費信心回升、消費市場回補。」
抓住了暑期旅遊旺季,文旅夜經濟如夏花之絢麗。隨之到來的金九銀十黃金季,再次讓旅遊業迎來了新的復甦與繁榮機會。促文旅消費,決戰金秋季,河南省已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