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蘇州推出了「姑蘇八點半」的夜經濟品牌;上海啟動了首屆「上海夜生活節」;重慶市因地制宜,著力推進夜市街區建設……武漢旅遊規劃公司天創文旅專家認為,文旅夜經濟品牌化已經成為各大城市的夜間旅遊的新亮點。
各地打造夜經濟品牌
在河南,從開封清明上河園的「東京夜市」,到鄭州東區的「放歌如意湖·藝術季」,再到洛陽的「古都夜八點」,一處處夜經濟「網紅地」吸引人們前來打卡。
注重交互體驗、匯聚多種業態,是山東濟南泉城路夜市品牌的吸睛之處。6月初,濟南夜市開市試運營,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在泉城路設立7個點位,邀請20多位街頭藝人表演;山東省柳子劇團更是將柳子戲《玩會跳船》帶到了街頭,男女主角與遊客一同「遊、購、娛」。這些新業態、新創意不僅豐富了遊客的夜遊體驗,也為「夜泉城」增添了濃鬱的文化味。
西安大唐西市是隋唐絲綢之路的考古起點,曾經各國商賈聚集於此,開展商貿與文化交往。如今盛景再現,每當夜幕降臨,身著唐服的「商賈」出現在大唐西市絲綢之路風情街「隱市」大集上,為西安的「夜經濟」增添了濃鬱的傳統文化色彩。大唐西市集團有關工作人員表示,「隱市」通過投壺射箭、古風市集等項目再現盛唐風採的同時,也想讓古老的回憶「活」在當下。
政策東風送來利好
四川成都武侯區現有19處大型購物綜合體,晉陽、雙楠、科華北路等10個商業中心,以及九眼橋酒吧街等15個各具特色的消費街區,已成為夜間消費的重要場所。圍繞豐富的夜間消費資源,武侯區政府出臺了《夜間經濟發展十條措施》,從打造優質夜間消費場景、適度開放夜市經營、鼓勵夜間消費業態融合等十個方面著手發展夜間經濟。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5月底印發了促進市場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每年在全省重點打造10個商旅文體娛融合、規劃合理、環境優良、管理智慧、消費促進明顯的夜間經濟聚集區;每年在全省重點扶持10個以零售、餐住為主,兼顧休閒娛樂的夜間經濟示範項目。
濟南明確以「一湖一環」景觀帶為重點區域,打造泉水特色夜間旅遊聚集區和系列品牌文化活動。值得一提的是,為探索街頭藝術展演長效管理模式和服務機制、拓展文化衍生形態,濟南擬從街頭藝術展演層面規範街頭藝術活動,提出要「確定展演點位、招募街頭藝人、加強培訓引導、合理安排展演時間」,對藝術水平較高、街頭展演現場效果好的藝人邀請其到指定展演點位進行展演;對徵集的街頭藝人進行展演技能、相關政策、展演自律等方面培訓。
在河南開封市清明上河園裡,「馬大吹」的吹糖人攤位前總是圍著不少顧客。「馬大吹」本名馬謙堂,1998年,清明上河園剛剛開發,他是第一批入園的手藝人。「跨省團隊旅遊剛剛放開,外地遊客慢慢多了起來,生意比前一段好多了。」馬謙堂說。
從開封「東京夜市」實施了免租金、免提成、免費入園等優惠政策,吸引上千家商戶報名。洛陽則出臺了《打造「古都夜八點」文旅消費品牌行動方案》,通過創新夜遊產品,豐富夜遊、夜購、夜宵、夜娛等消費業態,繁榮夜間文化旅遊市場,激活文旅消費,讓「古都夜八點」成為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新亮點。
「文化賦能」促高質量發展
在一系列舉措的帶動下,各地夜經濟呈現出蓬勃活力,但也存在著統籌規劃不足、經營主體壓力增大、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
7月到10月是文化旅遊消費的旺季,文化和旅遊部已放開了省際團隊旅遊,藉此契機,河南279家景區對全國的中小學生免費,各個景區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動和精品線路。當前,河南省正在積極創新包括文旅夜消費在內的多種文旅服務,有效帶動以學生群體消費為主的「暑期經濟」,推動文化旅遊、餐飲、休閒娛樂等行業加快復甦。
開封萬歲山大宋武俠城營銷部經理趙寬介紹,目前該景區夜間遊客逐步遞增,佔到整體遊客量的40%。景區正在夜間經濟、文化傳承、實景演藝以及遊客參與度的提升上做更多功課。
武漢旅遊規劃公司規劃師認為,提升夜經濟的品質還要在提升文化內涵上面下功夫,要著力打造夜經濟的文化地標。特色街區是城市的地標,也是文旅夜經濟的重點,如西安的回民街、南京的夫子廟、成都的寬窄巷子、重慶的磁器口等。把「一城一街」「一地一街」作為各地文旅夜經濟培育和發展的重點,有利於文旅產業集聚,有利於打造城市和地方文化品牌。
同時,有武漢旅遊規劃業內專家認為,要向更高層面發展,政府的統籌規劃、精準培育以及措施配套都至關重要,既要明晰哪個區位、哪個時段適合夜經濟發展,又要統籌交通、城建、監管等部門形成合力。另外,也需要經營者不斷出新,滿足不同層次遊客的消費需求。
夜經濟的形態不止夜市,文藝演出、健身體驗、休閒旅遊等都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也需要人們突破以往一提夜經濟就是逛街、買商品的認知,從而變更消費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政策的制定上,多位武漢旅遊規劃行業人士提出,刺激文旅夜經濟發展,一方面,要統一規劃形成一批合理布局、功能完善、業態豐富的夜間經濟示範街區,滿足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最大限度激發消費潛力。另一方面,政府應有所側重,鼓勵從業者推出融合本地歷史文化、特色景點、民風民俗的產品,凸顯城市特色。
文旅魔術師三皮,來自湖北武漢,本名劉永波,天創文旅創始人,資深文旅人,深耕文旅行業十餘年,帶領團隊服務過百餘項目規劃,運營。現通過「三皮說文旅」(個人公眾號同名)在新媒體矩陣中發表行業觀點,傳播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