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不止!港珠澳大橋通車3天了,臺網友紛紛呼喚:把橋連到臺灣

2021-01-10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26日報導(文/資捃)一橋飛架三地,天塹變通途!

24日上午9時整,隨著香港口岸離境車道閘口開杆放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正式通車運營。

同一時間,珠海和澳門口岸離境車道上,等候許久的車輛也陸續通過關口,駛上大橋。

問鼎多項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橋24日正式通車運營。 (新華社)

此前一天(23日),在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見證下,工期歷時9年、全長55公裡、問鼎六項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至此,始於上個世紀的跨越伶仃洋的聯通之夢成為現實,粵港澳大灣區的便捷互通和融合發展也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中國開通世界最長海上大橋」「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裡程碑」……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當天,外媒紛紛進行報導,不吝讚美和驚嘆。

港珠澳大橋

然而,這樣一座由粵港澳三地共建共管的跨境大橋,在海峽對岸激起的情緒和話題,卻看上去要複雜很多——

「用眼睛就能看到你和祖國的聯繫」

「這是歷史性的一天!」24日,乘車行駛在剛剛通車的港珠澳大橋上的盛智文對香港《南華早報》如是說。

這位被稱為「蘭桂坊之父」的香港商人用「一個新世界」形容大橋對於香港的意義。

盛智文是港珠澳大橋首批使用者之一。

與盛智文同樣感到欣喜的,還有當天港珠澳大橋數千名第一批使用者,對他們而言,通行時間的縮短、運輸方式的多樣化都意味著生活品質的改善。

《南華早報》在另一篇報導中援引香港落馬洲中港貨運聯會主席蔣志偉的話說,從香港至內地,通過港珠澳大橋的貨運成本可以減少三分之一,這將帶來更高競爭力。

《南華早報》報導截圖

作為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最長的鋼鐵大橋、最長的海底隧道,以及最大、最深、最精準深海無人對接的沉管隧道。

除了創下多項新的世界紀錄,拉美社在23日的報導還稱,這座大橋更是港珠澳三地經濟實現一體化的裡程碑。

拉美社報導截圖

通過這條設計壽命為120年的鋼鐵巨龍,西邊的澳門可以與周邊城市取長補短,在更大範圍發展旅遊業,吸引更多外來投資;珠海也將一改澳門後花園的角色,可以成為區域交通樞紐;東邊的香港則能進一步緩解產業發展的空間需求,延伸經濟輻射力。

而在美國石英財經網看來,這座大橋延續了「要想富,先修路」的思路,是北京聯通香港、澳門和中國南方地區努力的一部分。

報導還援引一名香港議員的話說:「它(大橋)令人嘆為觀止,你甚至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它像紐帶一樣將香港和內地聯結起來,讓你用眼睛就能看到你和祖國的聯繫。」

臺網友呼喚「快接通臺灣」,綠營情緒很複雜

港珠澳大橋的通車,用「舉世矚目」來形容並不為過。而在臺灣海峽的另一端,由此引發的關於「臺灣海峽跨海大橋」能否實現的討論卻成為熱門話題。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網站報導,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先前曾表示,完成了這項工程(港珠澳大橋)後,「下一步期望能建設跨越兩岸的臺灣海峽大橋」。

報導稱,孟凡超強調,要建臺海大橋,經濟、技術上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兩岸關係的走向和解決兩岸關係問題的時機」。

「東森新聞雲」網站報導截圖

臺灣《旺報》也注意到,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日前也表示:「拿下港珠澳大橋,世界上已經沒有什麼中國人不能造的橋。」

社交媒體上,臺灣「東森新聞雲」不無嘆服又不無失落地配圖寫道:「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長到不見另一頭的感覺……」

羨慕之餘,許多臺灣網友也紛紛呼喚「把橋連到臺灣」。

這一幕,不難讓人想起此前島內民眾對另一陸臺聯通方案——「兩岸海底隧道」的期待。

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稱,按照大陸科學家的規劃,這條海底隧道全長約135公裡,深入臺灣海峽200米深的水域,穿過堅硬的花崗巖、避開地震帶,連接福建和臺灣新竹南寮漁港。

文章稱,雖然設計已經完備,但若想真的開工,得先解決兩岸關係問題,並取得建設共識。

顯然,臺當局並不樂見這條通道的修建。臺灣陸委會不久前就此回應稱,兩岸從未就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以目前兩岸關係發展,也不具備任何協商的條件」。

不過臺灣民眾似乎並不這麼認為。曾任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的羅智強此前在臉書發起投票,詢問網友「興建兩岸海底隧道對臺灣是好事還是壞事」,結果有近九成的網友認為是「好事」。

羅智強臉書截圖

有意思的是,當全球媒體都在用「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來形容港珠澳大橋時,臺灣TVBS新聞網卻以《港珠澳大橋只排第六 世界最長橋第二名在臺灣》為題,引用美國CNN的盤點稱,臺灣的「彰化-高雄高架橋」以全場157公裡位列世界長橋第二名,港珠澳大橋以55公裡的長度僅排第六。

而這波避重就輕、瘋狂找尋「存在感」的操作,也惹來島內網友的集體嘲諷:「世界上最長的路就是臺灣媒體的套路。」

「不管你願不願意相信,這些事情都正在發生」

一座大橋之所以令綠營「急火攻心」,在臺灣問題專家張彬看來,主要是因為大陸不斷上升的綜合實力和臺灣日益沉淪的經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他們準備實施的「臺獨」政策正不斷幻化為一個泡影。

「雖然臺灣海峽跨海大橋難度很大,但港珠澳大橋讓這一設想有了實現的可能性,這對於拉動臺灣經濟、增加兩岸粘合度大有好處,某種意義上也會為未來祖國統一創造更多的便利,這自然會令綠營如芒在背。」張彬說。

張彬補充說,港珠澳三地的相連與整合帶來相互依撐和互補、經濟融合發展的前景,也令島內一些人「羨慕嫉妒恨」。

而在臺灣中時電子報看來,大陸提出「大灣區」概念,三地通過大橋連接成為一個完整的區塊,通過經濟的融合,達到共同發展的目標。而這個概念「同樣會影響到臺灣與大陸連結的思維」。

中時電子報報導截圖

在這篇文章看來,如果臺灣與福建也能融合成另一個「大灣區」,假以時日,必然會讓臺灣人民更能接受大陸的經濟生活,而利用經濟生活來打破政治的藩籬,增強心理的認同與依賴,不僅可以抵消民進黨政治操作兩岸議題的力道,也更能強化兩岸共同融合的目標。

最後,小銳想用一名臺灣網友的話作為結尾。

這名網友在臉書刊文稱,前幾年看到一個朋友在大陸高速公路上拍到「京臺高速」標識的照片,當時心想「怎麼可能會發生」。但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我突然有很深的危機感,未來這些優秀的左岸年輕人,可能可以每天開車到臺灣上下班了」。

臺網友臉書截圖

「不管你願不願意相信,這些事情都正在發生。」這名網友最後說道。

(編輯/黃瑩瑩)

相關焦點

  • 港珠澳大橋通車兩天 臺網友紛紛呼喚:把橋連到臺灣
    原標題:銳參考 | 港珠澳大橋通車兩天了,但它在臺灣引發的討論還在繼續——參考消息網10月26日報導(文/資捃) 一橋飛架三地,天塹變通途!24日上午9時整,隨著香港口岸離境車道閘口開杆放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正式通車運營。
  • 港珠澳大橋通車 臺網友呼喚:把橋連到臺灣
    「中國開通世界最長海上大橋」「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裡程碑」……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當天,外媒紛紛進行報導,不吝讚美和驚嘆。臺網友呼喚「快接通臺灣」,綠營情緒很複雜港珠澳大橋的通車,用「舉世矚目」來形容並不為過。而在臺灣海峽的另一端,由此引發的關於「臺灣海峽跨海大橋」能否實現的討論卻成為熱門話題。
  • 當港珠澳大橋通車的消息傳到臺灣……
    今天(10月24日)上午,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當大橋通車的消息傳到臺灣,不少島內網友興奮不已,也有一些網友卻黯然傷神,這是為什麼呢?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跨境巴士到達珠海口岸。 當日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 國際輿論熱議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國際輿論熱議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座大橋「超出人類想像力」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24日上午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這座凝聚著中國實力與中國智慧的「超級工程」,吸引了全球媒體的閃光燈。「新的大橋,新的希望」「本周二上午,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在中國南方開通,這一建築和政治壯舉橫跨34英裡,連接香港、澳門和中國大陸。」
  • 港珠澳大橋通車首日約3萬人抵港 長沙各旅行社紛紛更新旅遊線路
    港珠澳大橋通車首日約3萬人抵港 長沙各旅行社紛紛更新旅遊線路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跨海之旅吧 新華社 圖 10月24日上午9時整,隨著澳門口岸離境車道閘口開杆放行,首輛私家車駛過關口,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正式通車運營。香港方面當日安排約100趟跨境巴士前往內地和澳門,並迎來約3萬名旅客經大橋抵港。
  • 飛架三地 「橋」見未來 ——港澳委員熱議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
    圖為新華網無人機隊航拍港珠澳大橋。新華網 黃璐璐 攝期盼多時的港澳全國政協委員紛紛表示,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令人振奮,對於港澳同胞、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來說,都是一個備受歡迎的喜訊。沿路不僅享受交通的便利,還能觀賞美麗的風景,我到時一定拍靚照發給大家看!」■相關連結人貨兩通暢: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正式通車運營新華社珠海10月24日電(記者王攀周強)貨車聚集、人流湧動———港珠澳大橋24日9時正式通車運營。
  •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臺灣綠媒的角度很刁鑽了…
    公裡的港珠澳大橋,於今天(24日)上午9時許正式通車。這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從設計到建設前後歷時14年。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全球第6長的大橋、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通車的消息也登上《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媒。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盤點出全球9座最長的橋梁,港珠澳大橋以55公裡的長度排名第六位。而臺灣媒體則關注到,在這份榜單上,彰化-高雄高架橋排名第2。
  • 港珠澳大橋通車一周年:一座橋、三座城、一個灣區
    港珠澳大橋開通周年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迎來正式開通一周年。一年前的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在港珠澳大橋開通之後,加上通關的時間,從前從香港市區前往珠海需要花費3-4個小時被壓縮至1個半小時,香港、澳門和珠海三地之間的人員往來、物資運輸等等都得到了大力提升。
  •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跨境巴士在橋上行駛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跨境巴士在橋上行駛 2018年10月25日08: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跨境巴士在橋上行駛
  • 港珠澳大橋什麼時候通車?港珠澳大橋通車時間(受益股)
    綜投網(www.zt5.com)10月22日訊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9日晚發布消息稱,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工程。  大橋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身,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裡,有3座斜拉橋,橋體全部採用鋼結構,相當於64座艾菲爾鐵塔。海底隧道長約6.75公裡,是全球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
  • 港珠澳大橋什麼時候通車?通車時間通車儀式
    港珠澳大橋什麼時候通車:  根據上級決定,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時間:2018年10月23日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地點:廣東珠海  港珠澳大橋到底是一座什麼樣的橋?我們先從一些數字的角度了解一下。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由海中部分主體工程、兩個口岸人工島、三條連接線組成。
  • 2018年港珠澳大橋交付驗收將至 港珠澳大橋通車時間確定
    「大橋建成後的模樣比我預想中還要好!」4日,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景觀設計暨工程美學研討會上,工程項目業主方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如此評價後,贏得百餘名與會專家學者與嘉賓的掌聲。據悉,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將交付驗收。  當日上午,工程院院士、各界專家學者、大橋建設者等百餘名人員,先後參觀了東、西人工島和海底隧道。
  • 港珠澳大橋已通車,為何很多車無法上橋?車主:先滿足這3個條件
    港珠澳大橋已通車,為何很多車無法上橋?車主:先滿足這3個條件港珠澳超級大橋的建成,也是讓澳門、香港和內地能有更加密切的往來。而在港珠澳大橋建成以後,這座總長有五十五公裡的大橋也是成為世界之最。在以往,往返港澳都要藉助輪渡,這花費的時間也要去到三個小時作用,對於一些有急事的朋友,這樣速度明顯是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的。不過在港珠澳大橋建成以後,往返港澳之間往來只需要花費四十五分鐘,這時間上的節約可是讓不少人欣喜。港珠澳大橋已通車,為何很多車無法上橋?車主:先滿足這3個條件。
  • 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這10件事你要知道
    籌備6年,建設9年,歷時足足15年的港珠澳大橋24日即將正式通車!它的建成與通車,讓粵港澳三地之間的往來更加方便了。但它的意義遠不止如此,關於它,還有很多事情你要知道!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首次實現了珠海、澳門與香港的陸路連接,極大地縮短了三地間的距離。通車後,駕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從3個小時縮短至約45分鐘,這對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保持港澳的長期繁榮穩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這10件事你要知道
    >籌備6年,建設9年,歷時足足15年的港珠澳大橋24日即將正式通車!它的建成與通車,讓粵港澳三地之間的往來更加方便了。但它的意義遠不止如此,關於它,還有很多事情你要知道!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首次實現了珠海、澳門與香港的陸路連接,極大地縮短了三地間的距離。通車後,駕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從3個小時縮短至約45分鐘,這對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保持港澳的長期繁榮穩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 港珠澳大橋通車車型分類及收費標準
    港珠澳大橋什麼時候通車?通車時間通車儀式港珠澳大橋,集橋、島、隧於一體,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從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建設到通車前後歷時十幾年的時間跨度,無數的港珠澳大橋有什麼意義?真正作用有哪些?
  • 港珠澳大橋通車首日運營順暢
    新華社珠海10月24日電 題:港珠澳大橋通車首日運營順暢新華社記者「從前要開3小時,現在走大橋只用45分鐘,太方便了!」24日,香港居民莊東平成為首位經過港珠澳大橋抵達內地的貨車司機。談及在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上的行駛感受,他連聲讚嘆:「很痛快!」像莊東平一樣,許多人趕在通車首日與港珠澳大橋「親密接觸」。平穩順暢的路面、高效便利的通關、開闊壯美的風光……大家紛紛為大橋「點讚」。
  • 我是港珠澳大橋,今天通車了!
    新華社快訊: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港珠澳大橋今天正式通車運營!大橋上這部分與咱溫州有關……
    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今天(24日)正式通車運營120秒航拍,帶你俯瞰港珠澳大橋這一史無前例的世紀工程跨越伶仃洋,將粵港澳緊緊連在一起,為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在這座世界最長跨海大橋的工程建設中,亦不乏「溫州元素」的身影:來自樂清的一家企業,為大橋順利通車「保駕護航」。
  • 港珠澳大橋通車運營,背後到底有多難?
    多年來,在伶仃洋的喇叭口上建一座跨海大橋,連接起粵港澳三地,這是一個充滿吸引力卻又被很多人認為難以實現的夢想。且不說橋梁跨度前所未有,工程要經得起海上風暴的肆虐,而且,這樣一片交通繁忙的海域和空域,橋造低了不行,會影響船隻通行,橋造高了也不行,包括香港國際機場在內的三個機場的航班起降都會受到影響。然而,夢想變成了現實,經過6年論證準備,9年施工建設,港珠澳大橋今天通車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