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食評僅代表個人口味且僅針對當次出品
推文意在還原真實體驗和菜品味道
希望幫小夥伴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菜品和店鋪
「今天去老六那,吃雞架啊?」
「啊~老六什麼時候賣雞架了?咋沒告訴一聲啊!」
「賣雞架的叫老六,咱們老六沒賣雞架...」
以上這段神仙對話,出現在去吃雞架的路上。
在東北,「老幾」是一種非常親切的稱呼,今天要去的這家鐵板雞架小攤,名叫「老六」。
車停在營口市人防辦樓前,隨著一聲「開始找吧」,我們順著對面小路,朝著一個不知道有沒有出攤的方向前進。
來這是因為,「鐵板雞架」市面上很少有了,同時又是小隊員們牆裂推薦的。
排隊?電話預訂?水源、溝沿特意開車過來吃?有點厲害了!
走了大約50米,當看見這個有【老六鐵板雞架】字樣的小攤子時,尋找食物的願望得到滿足,瞬間食慾大振!
一個攤、一個人、一個鐵板,牌子上寫著6元/個。到的時候,前面已經有幾個人在等著。
「你好,點3個鐵板雞架」
「老一點的,嫩一點的?」
「2個老的,1個嫩的。」
這個鐵板跟通常概念略有不同,是一個長方體的「鍋」,裡面有很多油,第一感覺更像是在炸。
掀開鐵板的一刻,香氣撲鼻,看著也誘人!!!
除了炸,還要反覆的用鐵板壓,多了一道「剪烤」的工序。
做好的雞架就放到這樣的一個小盆裡,用工具「撕開」。
放入調料。
老闆用嫻熟的手法,搖勻後裝袋。
雞架不刷醬,就是用普通的孜然、芝麻、辣椒麵等調料。
老闆說「本來不放糖,但到營口以後,大家都說放糖好吃,於是增加了糖。」看個人口味,提前告訴他,可放可不放。
等架的功夫,又來個四個食客。這時候我發現,我們3個人點了3個,是最少的,別人基本一個人都點兩兒!
聊天拍照的功夫,熱乎乎的雞架終於要拿到手了!
同伴說這個必須趁熱吃,所以,車就成了「戰場」!
不得不說,這種方式做出來的雞架,既有油炸的酥脆感,又有鐵板的煎烤香。
這時我才想到,為什麼做好的雞架要在鐵板外放一會,應該是為了「控油」!
整個袋子裡沒有什麼油,雞架入口也是乾爽的,完全不會覺得膩!
口味是綜合的調料香混合著雞架鐵板過的焦香,沒有什麼外味。
鹹淡適中,空嘴也能吃!選擇老一點的吃著過癮,因為連骨頭都可以嚼著吃了!
說一條人生建議,在車上吃東西,是要付出點代價的!
悄悄告訴你們,老闆說每天15點開始出攤,賣完就沒了,最多也就是晚上7、8點鐘收攤。
所以,探店幫的小隊員們,想吃要趁早!
寫在後面:
不寫違心感受
都是我和夥伴的真實體驗
請放心把本號分享給你身邊的吃貨
也歡迎你們與我討論、向我推薦
也許我們口味不一、興趣各異、觀點不同
但我們一定是同樣熱愛生活的人
相信僅此一點足夠我們彼此包容、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