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8=8」,不對嗎?家長很惱火,為何老師卻很淡定?

2020-12-16 洪觀教育

一位小學生試卷引起了我們高度的關注,一道數學題讓所有的家長陷入了被動。

小學生「1.2+6.8=8」被老師打了叉,孩子很無辜,家長也很氣憤:「這是什麼老師,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批錯,真不應該。」

一群家長都為這個問題向老師發難。這讓老師很是無語。

這道題真的很簡單嗎?

這道題真的很簡單嗎?當你聽聽到這種問法時,一定會毫不猶疑的肯定,就是小學生也會做,但是,又怎麼會打錯呢?

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長期不看數學的我看了老半天也在犯糊塗,這到底錯在哪裡?但我又不相信老師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所以,我一直在想,一定但是題目哪裡還有問題。

看似簡單的題目,卻難倒了一大群家長,這絕對不是什麼稀罕事。

我記得前不久,就有一個二年級的數學題難倒了一大片。在人人都認為簡單的題目裡卻暗藏玄機,其實,這個題目考察的不是你的數學能力,而是學生的觀察力和仔細程度。這樣一來,就說得通了。一大片的成年人,甚至知識分子做錯了都是源於對題目的輕視和經驗主義,然而,卻忽視了這個題目最希望考察的能力。所以,即使你文憑再高又有何用?所以,很多人沒有看到腳上穿的鞋,手上捧著的花,只是最後的答案都不對。大人犯錯的根源在於不細心,觀察不到位。

這道題也是一樣

這道數學算術題也是一樣,其實考察的並不是你會不會算出結果,而是要讓你明白在不同的情況下8與8.0是有區別的。

數學老師的解答其實很明確,但是家長還是不理解。

數學老師解釋道:「正確答案應該是8.0,孩子少寫了小數點和0,所以這道題被扣分了。」

這樣一來,家長更懵,難道8和8.0不相等?

這個數值上確實是一樣大,但是,在實際的意義上卻是差別很大。

老師解釋道:「這是一道列豎式計算題,即使小數點後面是0也要寫上,數學要求的就是嚴謹,而且這也是一個思維邏輯的問題。」

從老師的解釋裡我們不難看出,其實這個題目考察的不是數值多少,而是要關注寫法上的規範和邏輯思維能力,如果都像我家長那樣,數學可就難以學好了。

這就是所謂的「隔行如隔山」。哪怕再簡單的東西,也會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大家是不是這樣認為呢?

現實中這樣的情況很多

我經常會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遇到問題,由於長時間的不運用,對各門功課的知識點掌握的不熟悉,尤其是細節的淡忘,讓我們面對很多題目時變得茫然。

所以輔導起來就顯得尤為困難,或者達不到百分之百的準確,有時甚至還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誤導。所以,這讓我想起了前不久發生的學校給孩子留家庭作業而引發的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矛盾。

其實站在我個人角度看,作業的批改還真的不宜於讓家長代勞。畢竟家長也是良莠不齊,有的甚至根本不會,高年級的知識點更是如此,即使孩子父母也是至少分子,也隊與工作無關的知識點淡忘較多,難以達到準確的程度。

現實總是能夠反映問題,所以,作業還是不要留給家長的好。

這些題目是刁鑽還是訓練?

有人在明確了這個原因後表示,這就是故意的,不相讓孩子考滿分。為什麼要出這樣刁鑽的題目呢?是老師故意為難孩子的嗎?

其實,從這些題目考察的角度來看,真的是很好的題目,因為,它不只是讓學生知道具體的答案,還能鍛鍊孩子的各種其他能力,而這正是素質教育過程中的重點。

應試不應是一個人成長的全部,而素質和能力的提升才是能夠很好成才的重要因素。我們應該為老師能夠在為孩子全面發展而用心表示由衷的高興與感激。

寫在後面

一個題目固然不能說明什麼,但是,哪怕是一個題目也能看出動機與方法,所以,不能輕鬆哪怕是一個所謂的簡單的數學題,簡單裡暗藏玄機,才是真正的難題。你們不覺得嗎?

朋友們,上面的題目你們有沒有被做錯,有沒有勇氣舉手?你在知道真正的原因後是否也是恍然大悟?那麼,你還在覺得這些題目簡單嗎?你還會覺得自己比老師厲害嗎?

相關焦點

  • 「1.2+6.8=8」被判錯,家長質問老師,得知真相無地自容
    這一天他回到家後拿出了孩子的數學試卷,這一看讓劉先生氣不打一出來。其中有一道題目是1.2+6.8=8,明明計算結果是正確的,但是卻被老師打了叉。剛開始劉先生還以為自己看錯了,但是翻來覆去又看了幾遍之後,發現這道題的確沒有問題。這樣看來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出現了失誤。於是打電話質問老師,為什麼給孩子批改試卷這麼粗心呢?
  • 小學生「1.2+6.8=8」被判錯?家長不服質問老師:最後被啪啪打臉
    學童被判「1.2+6.8=8」錯誤,家長不服質問老師:最後被老師打臉!學生被「1.2+6.8=8」打叉,家長不服質問劉先生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他一直學習都很好,對此劉先生內心也很驕傲,兒子能有這樣好的學習成績,父母心裡一定很高興。兒子一道數學題被老師劃掉了,劉先生又拿出來重新算了一下,1.2+6.8=8對呀,老師怎麼判錯了呢?
  • 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不服,老師回復後秒慫
    」1.2+6.8=8「引起爭議的數學題這不前幾天看到一個有點兒么蛾子的數學題,引起家長熱議。網友曬出這樣一道題目:豎式計算「1.2+6.8」,孩子得數是8,被老師打了個大大的叉。給兒子輔導作業的李先生非常不理解,他認為這道題目根本沒錯,但是,也不相信老師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所以他立刻打電話給老師,詢問這道題哪裡錯了。老師接到電話表示很無奈,原來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家長來問這個問題了。老師耐心地給予解答:「題目的正確答案是8.0,孩子漏掉了小數點和0,所以是錯誤的。」
  • 豎式「1.2+6.8=8.0」是對還是錯?老師是這樣教的
    現在人們常常在網上分享一些數學題,想看看大家的想法,不看不知道,一看都要懷疑自己的數學老師了。豎式「1.2+6.8=8.0」是對還是錯?最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道備受爭議的數學題,豎式1.2+6.8=8.0,老師打了叉,扣掉3分,家長質疑是不是老師批錯了。
  • 兒子試卷「1.2+6.8=8」被打叉,寶爸質問老師哪錯了,反被打臉
    望子成龍的思想,鞭策著每位家長對自家孩子成績的關注,他們的希望是,孩子可以通過學習,擁有不錯的工作、可觀的收入、美好的未來。因此,家長們每天下班後,即使再疲憊都會擠出時間投入到輔導孩子的作業上,希望可以早於老師之前發現孩子作業中的問題並給於改正,及時幫孩子查漏補缺。
  • 數字「8」書寫不封口!幼兒園老師強調,家長:這麼多年書白念了
    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這小小的數字拼寫中,也藏著「大道理」。 幼兒園老師再三強調:數字「8」寫的時候不封口!
  • 【關注】家長苦惱老師煩,你在家長微信群裡還淡定嗎?
    家長苦惱老師煩,你在家長群裡還淡定嗎?  如今,幾乎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會建立起家長群。這個群裡不但有家長,更有老師。建立這個群的目的是為了交流方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分熱情的家長們不但讓老師為難,也讓家長們為此苦惱不已。對此相關專家解讀為:這其實也是一種病,一種彼此不信任的病症。
  • 幼兒園讓小朋友畫家長銀行卡顏色,孩子拿出黑卡,這下老師不淡定
    那麼父母和老師則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幼兒園讓小朋友畫家長銀行卡顏色,孩子拿出黑卡,這下老師不淡定了。孩子長大後的習性,為人處世,以及對待這個世界的看法,無不體現著從小到大教育的影子。孩子就像是一塊橡皮泥,你怎樣塑造它,它就會變成你所塑造的樣子。
  • 數字8是不封口的!老師在家長群重複3遍,如何寫出正確漂亮的字
    孩子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學寫字,上小學之後,家長每天都能看見孩子在家認真地、一行一行地寫老師白天教授的內容。 老師在家長群重複3遍,數字8是不封口的!別再教孩子寫錯字了 看著孩子寫作業,自然是每個家長都不能避免的「任務」。
  • 幼兒園老師強調:數字「8」書寫時不封口!家長:這麼多年才知道
    從1數到10很簡單,但學會數數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書寫。在書寫的過程中,有一些細節,可能連家長都常常陷入誤區。阿拉伯數字「8」書寫時到底封不封口?數字「8」我們都會寫,但是正確的下筆順序和寫法,各位家長都確定自己寫對了嗎?
  • 6歲女孩末完成午休作業被老師打住院,棍棒真的能教育好學生嗎?
    中國人的教育方法一向是棍棒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雖說這已經是老話了,但在現代社會中,很是有不少家長和老師在使用。近日就發生了一件,因為6歲女孩午休作業未完成,被班主任使用棍棒教育,因下手太重把女孩歐打住院。
  • 孩子8月31日出生是好事?聽完老師這些話,家長卻高興不起來了
    這不,我家弟妹當年就是這麼做的,明明還沒到預產期,就在8月31日把孩子給剖出來了,為的就是趕上6周歲的尾巴尖兒。然而等到今年,她家娃終於要上小學了,招生辦老師的一番話卻讓她高興不起來了。原來,學校的班主任勸她讓孩子晚一年再上學,不要讓孩子入學太早,背後的道理也很科學,建議家長們一起來看下。
  • 一家長提出老師結婚送禮眾籌,但是看到目標禮物家長們不淡定了
    導言:老師是教書育人的神聖職業,但是隨著市場經濟大潮下趨利模式,再加上家長們愛子心切,往往為了自己的孩子丟棄某些原則,為了孩子不受委屈不得不百般討好老師。這不問倒是還好,一問便遭遇了群攻:「你想討好老師,可以自己買,但是請你別帶上我」,還有的說「有些家長想討好老師,但又把成本攤在別人身上,老師只記得挑頭這個家長。」……不過依我之見,這位挑頭家長受到群嘲還是活該的,畢竟,1000來塊也許對你來說不多,但是對絕大部分家長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 兒子在幼兒園拉褲子沒人管,家長怒斥老師,老師:孩子多看不過來
    現在小孩子三歲左右就被送到幼兒園,有些孩子自己還不能完全控制便便,偶爾會拉在褲子裡,大多數老師都會幫著孩子擦乾淨換上乾淨衣服,這也讓家長感到老師的負責,都凡事都有例外。這天趙女士正常去接兒子,但是兒子一上車,趙女士就聞到了臭味,一開始還以為他是踩到不乾淨的東西了,但是檢查了遍,發現兒子鞋上很乾淨,趙女士滿心疑惑,帶著兒子回了家。回到家以後趙女士脫下兒子褲子,才發現兒子褲子上粘著粑粑,已經膩成了一片,兒子委屈的看著他,本來想兇孩子的,也不忍心了,就問兒子,老師沒幫你換嗎?
  • 體育老師當班主任遭質疑 學生成績下降後家長要求換人
    在這封言辭激烈的信中,家長揪心地給出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班主任是體育老師,並表達了家長的意願:「我們一致希望能由主科老師擔任班主任!」  「體育老師怎麼就不能當班主任了?我沒比主科老師少操一點心!」6月14日,成都商報記者在土橋小學校見到周尚良,問及家長的投訴,他無奈地擺擺手,有些低落……
  • 小學生照課本寫「8」得大紅叉,家長在群裡發問被老師懟
    6歲的小正(化名)白天學了數字「8」的寫法,晚上回來花30分鐘寫了滿滿一頁,第二天回家卻哭著說:「我明明照著課本上寫的,怎麼老師就說不對呢?到底是書上的對還是老師的對?」老師起初沒回復,其他家長倒是議論開了。一位學生的爸爸說,「寫個數字還有這麼多講究?真是長見識了。」有位媽媽則說,「之前我孩子寫4遇到過類似封口不封口的問題,我現在都搞不懂,到底是該封口還是不該。」另一位媽媽說,「老師怎麼要求怎麼做吧,聽老師話總不會錯。」另一位爸爸則不同意,「封口不封口有什麼呢?
  • 幼兒園復學全班只來了1人 1個娃2個老師的課堂長啥樣?視頻
    原標題:幼兒園復學全班只來了1人 1個娃2個老師的課堂長啥樣?視頻     大一班教室裡,6歲的吳子俊坐在小板凳上,看著老師手中的水彩盒,認真回答老師提問。這節課的內容為:個性化教學《手指點畫》。近100平米的教室內,只有吳子俊1個孩子,卻有2位老師。
  • 「憑啥給我兒子打叉」10-8=2被判錯家長不服,老師:全班沒人做對
    曾經就有一道「10-8=2」的一年級數學題被老師判錯而引起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因為這道題難倒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還有家長不服向老師質問:「憑啥給我兒子打叉?」 這道題的題目非常簡單,是說一輛客車限載10人,有7個孩子要乘車,那麼還剩下幾個座位?
  • 廣州一家幼兒園菜譜驚現魚翅鮑魚,家長不淡定了……
    「鮑參翅肚」 這一聽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詞 可這麼豪華的菜單 竟然出現在幼兒園 你信嗎?
  • 8÷2(2+2) 等於1還是16?為這道數學題國外網友吵瘋了
    8÷2(2+2) = ?這不是小學數學題嘛,太簡單了!於是網友們都自信滿滿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咦?不對,這麼簡單的題,怎麼答案都五花八門呀,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1和16。當看到8÷2(2+2)時,推特上所有人都同意,括號裡的2+2應該先計算。這是老師告訴我們的:先處理括號裡的計算。當然了,2+2=4。所以問題就歸結為8÷2×4。所以,8÷2×4到底是先算8÷2還是2×4呢?如果先算除法,答案就是16,先算乘法,答案就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