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小學生試卷引起了我們高度的關注,一道數學題讓所有的家長陷入了被動。
小學生「1.2+6.8=8」被老師打了叉,孩子很無辜,家長也很氣憤:「這是什麼老師,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批錯,真不應該。」
一群家長都為這個問題向老師發難。這讓老師很是無語。
這道題真的很簡單嗎?
這道題真的很簡單嗎?當你聽聽到這種問法時,一定會毫不猶疑的肯定,就是小學生也會做,但是,又怎麼會打錯呢?
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長期不看數學的我看了老半天也在犯糊塗,這到底錯在哪裡?但我又不相信老師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所以,我一直在想,一定但是題目哪裡還有問題。
看似簡單的題目,卻難倒了一大群家長,這絕對不是什麼稀罕事。
我記得前不久,就有一個二年級的數學題難倒了一大片。在人人都認為簡單的題目裡卻暗藏玄機,其實,這個題目考察的不是你的數學能力,而是學生的觀察力和仔細程度。這樣一來,就說得通了。一大片的成年人,甚至知識分子做錯了都是源於對題目的輕視和經驗主義,然而,卻忽視了這個題目最希望考察的能力。所以,即使你文憑再高又有何用?所以,很多人沒有看到腳上穿的鞋,手上捧著的花,只是最後的答案都不對。大人犯錯的根源在於不細心,觀察不到位。
這道題也是一樣
這道數學算術題也是一樣,其實考察的並不是你會不會算出結果,而是要讓你明白在不同的情況下8與8.0是有區別的。
數學老師的解答其實很明確,但是家長還是不理解。
數學老師解釋道:「正確答案應該是8.0,孩子少寫了小數點和0,所以這道題被扣分了。」
這樣一來,家長更懵,難道8和8.0不相等?
這個數值上確實是一樣大,但是,在實際的意義上卻是差別很大。
老師解釋道:「這是一道列豎式計算題,即使小數點後面是0也要寫上,數學要求的就是嚴謹,而且這也是一個思維邏輯的問題。」
從老師的解釋裡我們不難看出,其實這個題目考察的不是數值多少,而是要關注寫法上的規範和邏輯思維能力,如果都像我家長那樣,數學可就難以學好了。
這就是所謂的「隔行如隔山」。哪怕再簡單的東西,也會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大家是不是這樣認為呢?
現實中這樣的情況很多
我經常會在輔導孩子做作業時遇到問題,由於長時間的不運用,對各門功課的知識點掌握的不熟悉,尤其是細節的淡忘,讓我們面對很多題目時變得茫然。
所以輔導起來就顯得尤為困難,或者達不到百分之百的準確,有時甚至還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誤導。所以,這讓我想起了前不久發生的學校給孩子留家庭作業而引發的家長與老師之間的矛盾。
其實站在我個人角度看,作業的批改還真的不宜於讓家長代勞。畢竟家長也是良莠不齊,有的甚至根本不會,高年級的知識點更是如此,即使孩子父母也是至少分子,也隊與工作無關的知識點淡忘較多,難以達到準確的程度。
現實總是能夠反映問題,所以,作業還是不要留給家長的好。
這些題目是刁鑽還是訓練?
有人在明確了這個原因後表示,這就是故意的,不相讓孩子考滿分。為什麼要出這樣刁鑽的題目呢?是老師故意為難孩子的嗎?
其實,從這些題目考察的角度來看,真的是很好的題目,因為,它不只是讓學生知道具體的答案,還能鍛鍊孩子的各種其他能力,而這正是素質教育過程中的重點。
應試不應是一個人成長的全部,而素質和能力的提升才是能夠很好成才的重要因素。我們應該為老師能夠在為孩子全面發展而用心表示由衷的高興與感激。
寫在後面
一個題目固然不能說明什麼,但是,哪怕是一個題目也能看出動機與方法,所以,不能輕鬆哪怕是一個所謂的簡單的數學題,簡單裡暗藏玄機,才是真正的難題。你們不覺得嗎?
朋友們,上面的題目你們有沒有被做錯,有沒有勇氣舉手?你在知道真正的原因後是否也是恍然大悟?那麼,你還在覺得這些題目簡單嗎?你還會覺得自己比老師厲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