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8月31日出生是好事?聽完老師這些話,家長卻高興不起來了

2020-12-21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自從我國教委會規定孩子小學入學年齡必須滿6周歲後,廣大孕媽就卯足了勁兒要在九月一日到來前產下孩子,為的就是拼一個「最早入學」,畢竟誰都不想自家孩子落後在起跑線上。這不,我家弟妹當年就是這麼做的,明明還沒到預產期,就在8月31日把孩子給剖出來了,為的就是趕上6周歲的尾巴尖兒。

然而等到今年,她家娃終於要上小學了,招生辦老師的一番話卻讓她高興不起來了。原來,學校的班主任勸她讓孩子晚一年再上學,不要讓孩子入學太早,背後的道理也很科學,建議家長們一起來看下。

班裡年齡最小的孩子會受欺負

這位老師表示,不要低估了小學生群體,孩子們之間照樣存在「小團體」和「欺凌」,與大家不一樣的孩子最容易成為目標。而8月31日出生的孩子就屬於這一類型,因為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在其他孩子看來,6周歲的孩子就等同於弟弟妹妹,屬於好欺負的對象。

所以,老師建議家長推遲一年再送進小學,以免讓孩子成為眾矢之的。

身邊同齡人少,社交活動難開展

上小學對孩子意味著群體生活的開啟,與幼兒園不同,小學班上學生眾多,老師無法一一管教,於是,在學校的一切問題都需要孩子自己解決。而佔據孩子校園生活最大模塊的,除了學習,就是人際交往。

如果孩子年齡是班上最小的,就容易遭到群體的排斥,因為剛滿6周歲的孩子在身體發育和大腦發育上是不如年長同學的。家長不要小看一歲或半歲的區別,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這裡面存在一個很大的差距,畢竟多一歲就意味著有更多的社交經驗。

學習進度比較慢,來年成績跟不上

早先我就曾接到過一位家長的來信,說自家兒子就是8月31號出生,當時老師勸他晚一年上學,但家長未聽從。誰想孩子進了小學後,學習進度跟不上,二年級時還生了厭學情緒,讓家長悔不當初。知道後我很感慨,老師教書育人數十載,對孩子的情況大多比家長了解。

8月31日出生的孩子,意味著身體要比其他同學少發育一年,無論是視力還是大腦都可能落後。我女兒便是如此,班上的同學做完作業還能玩一個小時,我女兒卻要寫到晚上九點還費力,就因為她是班上最小的孩子,智商屬於普通水平,所以會跟不上大家的進度。

因此,8月31日出生的孩子家長也別太放鬆了,平日裡還是要多觀察孩子狀態才好,畢竟沒有必須上學的年齡,只有適合上學的年齡。

相關焦點

  • 孩子的筆記做得太詳細、整齊,可能不是好事,家長別高興太早
    孩子記憶力再好,如果課堂上沒有把重難點知識記下來,可能沒多久就忘了。所以,一般老師和家長都會提醒孩子,上課要筆不離手,該做筆記的時候,要自覺地做筆記,不要偷懶。今年,朋友家的孩子上初中一年級,開學的時候,朋友囑咐孩子初中課業壓力大,老師上課節奏快,聽講的時候,要記得做筆記,這樣下課的時候,還能復盤課堂內容,方便鞏固知識點。
  • 小學生入學年齡從8月31日放寬至12月31日?真相是……網友炸開了鍋!
    >「2019幼升小入學年齡有變化」,由原先的「入學前須年滿6周歲,即8月31日以前,滿6周歲可以報名」,變更為「入學前該學年內須年滿6周歲,即在12月31日前,滿6周歲就可以報名」。因此,媽媽們最怕生到處女座(出生於8月23日到9月22日)寶寶,甚至有的趕在9月1號前剖腹產,就怕寶寶晚上學一年。
  • 「1.2+6.8=8」,不對嗎?家長很惱火,為何老師卻很淡定?
    一位小學生試卷引起了我們高度的關注,一道數學題讓所有的家長陷入了被動。小學生「1.2+6.8=8」被老師打了叉,孩子很無辜,家長也很氣憤:「這是什麼老師,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批錯,真不應該。」數學老師的解答其實很明確,但是家長還是不理解。數學老師解釋道:「正確答案應該是8.0,孩子少寫了小數點和0,所以這道題被扣分了。」這樣一來,家長更懵,難道8和8.0不相等?
  • 送孩子上幼兒園,家長常跟老師說這幾句話,娃自然多受「關照」
    一是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或者到了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二是擔心老師會不喜歡孩子,或者對照顧孩子不上心。其實,父母們多慮了,孩子總要向外邁出第一步,進入長大後的第一個社交團體,總會有一個適應階段。至於擔心老師對孩子不上心,其實送孩子上幼兒園,家長只要常跟老師說這幾句話,娃自然會多受「關照」。
  • 老師罰我抄寫姓名兩百遍」聽完家長笑了:三分鐘搞定
    文|好孕姐記得小時候,每當學生淘氣不聽話,老師都會選用各種各樣的懲罰方式,光打手板我都至少經歷過十幾次。在嚴格的獎懲制度下,學生們的成績進步飛快,也算好事一樁。根據投稿網友的描述,他家孩子性格比較活潑,甚至有點淘氣,經常惹老師生氣。這天也是如此,剛下班就聽到兒子得意表示,「爸爸!老師罰我抄寫姓名兩百遍!」聽完他就笑了,只因為小傢伙叫「丁一」,簡單好寫,三分鐘就搞定了,根本起不到懲罰效果。這故事聽得我哭笑不得,估計丁一的老師也很無奈吧。
  • 祝教師節日快樂,周末陪伴的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祝教師節日快樂,周末陪伴的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值此教師節之際,祝全體教師節日快樂。其實,周末陪伴的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對於家長來說,除了較長的節假日以外,周末是家長和小孩唯一可以相聚和溝通的機會了。由於時間不多,所以家長更要考慮如何進行科學和合理的安排。從孩子的需要來看,周末回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調節、減壓和放鬆,在此基礎上再和家長進行階段的交流和溝通,所以家長應該在這幾個方面做好。
  • 孩子3月14號出生,「袁」姓爸爸草率起名,上課常被數學老師點名
    01孩子3月14號出生,「袁」姓爸爸草率起名袁先生和妻子結婚已有十餘年了,有一個今年上三年級的兒子,家庭十分幸福美滿袁先生的兒子因為恰巧是3月14日生的,圓周率是3.1415926……,於是夫妻倆靈機一動給剛出生的兒子起名「袁周率」。兒子上了三年級以後,他們在上數學課的新內容的時候,學習了一個新的知識點——圓周率。
  • 「去銀行提四五分錢」,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帶話,家長表示一臉懵
    孩子的成長中,從來不缺乏有挑戰的事情,很多父母也樂於看見孩子在這些挑戰當中,逐漸的成熟起來,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總能發現讓自己啼笑皆非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上了幼兒園後
  • 教育部的回覆來了,家長卻高興不起來
    2019年11月,教育部對黃細花代表的提案進行了回復,稱結合試點效果來看,大部分地區對實施春秋假持謹慎態度,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春秋假還需深入評估。 教育部的最新答覆讓中小學可能新增兩個假期,不過家長和網友們並不高興。
  • 家長卻高興不起來
    ,定在了2021年的1月25日,收假日期定在了2月21日,累計28天,而高中生的放假日期定在了2月1日,收假為2月22日只有短短的21天,假期嚴重縮水。 除去以上這些省份,其他省份的放假時間也基本都在1月中下旬,假期時間也大致相同,基本在2月末收尾,但是當孩子們的寒假時間確定以後,家長們卻高興不起來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老師給孩子「換座位」,真的是「公平分配」?家長有話要說
    不知道這半個月每個學生都經歷了什麼?留給老師們的印象是什麼樣子的?很多家長都說:「我以為孩子上學以後我就輕鬆了」,沒想到孩子上學以後我操心的更多了。    因為現在哪個家長不把孩子們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畢竟學習還是很重要的,所以家長對孩子學校的任何事情都格外關注,害怕孩子被區別對待。
  • 別擔心孩子讀書晚,名校新生數據:9月以後出生更容易成學霸
    為了孩子能在9月1日前出生,有些夫妻甚至從備孕時間都要計算,如果懷孕時間不在預期範圍內,也會考慮提前剖腹產,讓孩子早點出生。也正因如此,每年8月底,各大醫院的剖腹產手術會出現一個小高峰。曾有個深圳婦幼保健院的產科醫生在朋友圈發文說,8月29日當天,醫院做了65剖腹產手術,數據明顯高於平時普通日子的分娩數。家長們都害怕「耽誤」孩子,想孩子贏在起跑線,殊不知,9月以後出生的孩子更容易成學霸。有一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名校新生中,出生日期的分布暗藏玄機。
  • 變味兒的家長群:「直播」孩子旅遊、興趣班,老師插不上話
    說到「家長群」,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如今家有兒女,每個班都有家長群,家委會成員還會被老師單獨拉一個群,有的班級每個科目的老師都會建個群,連上個補習班還要拉個群,就拿喬媽來說好了,一數手機裡QQ微信加起來竟然有7個家長群。這些群簡直就是一個小小的江湖啊,別看也就幾十號人,這裡面的刀光劍影,唇槍舌戰可是熱鬧著呢!
  • 孩子的生日蛋糕被幼兒園阿姨吃光,園長的解釋,讓家長連連道謝
    事實並不是小爽想的那樣,老師之所以沒有給孩子吃是因為當時是個炎熱的夏天蛋糕送到學校的時候,已經是孩子們午休的時間,老師只好把蛋糕凍到冰箱,但是那天冰箱裡的東西太多了,等可當孩子睡醒覺以後,發現蛋糕已經有點化了,阿姨吃了兩口感覺不太新鮮了,就不敢給孩子吃了,阿姨們吃了一些之後都全部丟了。
  • 「1.2+6.8=8」被判錯,家長質問老師,得知真相無地自容
    劉先生雖然平時工作比較繁忙,但是下班回家後,總會抽出一些時間來檢查孩子的作業,看看他的學習進度如何。這一天他回到家後拿出了孩子的數學試卷,這一看讓劉先生氣不打一出來。其中有一道題目是1.2+6.8=8,明明計算結果是正確的,但是卻被老師打了叉。
  • 紐西蘭老師和中國家長
    紐西蘭老師和中國家長早上開車去上班,車過拐哥哥從前的小學校,看到一個老師帶七八個穿著校服的孩子沿著人行道在走路——紐西蘭的小學經常會有老師帶著孩子出來走路,不遠,就是繞著學校的周圍走走看看,也算是接觸社會亦或是體育鍛鍊?
  • 孩子做筆記做得非常整齊詳細,家長先別急著開心,可能不是好事
    孩子記憶力再好,如果課堂上沒有把重難點知識記下來,可能沒多久就忘了。所以,一般老師和家長都會提醒孩子,上課要筆不離手,該做筆記的時候,要自覺地做筆記,不要偷懶。 朋友的孩子倒也聽話,幾次放假回家,朋友檢查他的筆記,筆記內容都非常整齊詳細。書上的筆記,秘密麻麻,還夾雜有小紙條;筆記本上的筆記,知識點也是林林總總。然而,朋友炫耀的時候,我提醒他先別高興太早,可能不是好事。
  • 聽聽孩子家長老師怎麼說
    共7周零1天  2014-2015 2015.1.31-2.28 共4周 2015.7.12-8.31 共7周零2天  2013-2014 2014.1.19-2.16 共4周零1天 2014.7.12-8.31 共7周零2天  贊同  縮短暑假?
  • 小學生家長不焦慮指南:孩子成績不好,可能是老師和父母的問題
    數學老師在家長群,疾言厲色,教訓家長:要多教教孩子,多花點兒時間。小學一年級就跟不上,後面怎麼辦?我把數學老師就當笑話看。一個不懂認知心理學的老師,你跟她講什麼道理?不管誰的孩子考100分,我都不羨慕。在我心裡就想著兩句話:一切都只是暫時的,我對我孩子有信心。孩子如今二年級了,老師發了一張電子試卷,讓家長列印出來給孩子做。我列印出來才發現,卷面全是鐘錶。
  • 孩子被老師批評,被家長打,還能嬉皮笑臉,與父母的行為有關
    比如,當你誇獎一個三歲的女孩穿的裙子真漂亮時,她會非常高興和滿足,如果你說她的裙子不漂亮,她可能會生氣地大哭,再也不穿那條裙子了。在我們成人看來,孩子的這個行為有點可笑,但幼兒的自我認知能力較差,對成人的評價十分依賴,所以,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