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來自廣東省的人大代表黃細花提交了《關於落實大中小學春假、秋假的建議》。2019年11月,教育部對黃細花代表的提案進行了回復,稱結合試點效果來看,大部分地區對實施春秋假持謹慎態度,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春秋假還需深入評估。
前幾日,教育部在一個「最新」的公開答覆中,再次對大中小學的春秋假做了回復。答覆中稱,在保證開足開齊國家規定的課程、按規定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學校的具體放假時間包括春秋假由各地、各高等學校自行決定。
對於大中小學的春秋假,教育部去年表示需要加強調研,對在全國範圍推行持積極和謹慎態度。但是教育部在今年的最新答覆中稱,春秋季可以由地方、高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而確定。教育部兩次對於春秋假回復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部分地區可能將會新增兩個假期:春假和秋假。
設置春秋假的好處,人大代表提到了兩點:
一是現在的學期過長,增加春秋假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更加有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
二是增加春秋假可以起到錯峰休假的好處,以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從而促進消費拉動經濟的增長。
黃細花代表還在提案中細化了春秋假的設置以及達到促進消費的配套措施。
第一、春假安排在「五一」前後,秋假安排在「十一」前後,時間為10——15天;
第二、為了配合學生春秋假的出行要求,人社部推動帶薪休假,並督促各企業嚴格執行帶薪休假制度。這樣家長就可以和孩子利用春秋假去旅遊,從而帶動經濟發展。
教育部的最新答覆讓中小學可能新增兩個假期,不過家長和網友們並不高興。為什麼呢?
有網友表示,現在中考都已經考10幾門課了,連美育都要考試了,孩子的負擔越來越重,在這樣的條件下,還想放假?如果不能真正給學生減負,放假就是空談。表面上是給學生放假,其實都是在補課,等於變相給補習班增加收入,所以還不如不放的好。另外,增設春秋假的目的居然是為了支持旅遊業,想想真的搞笑又悲哀啊!
還有一些網友表示,如果只是學生有春秋假家長沒有,那麼放假期間孩子誰來照看?還有現在學生一放假,家長的負擔就會增加不少,又是督促孩子寫作業又是檢查作業的。甚至有網友表示,增設春秋假,最爽的就是老師了,放假還照樣拿錢。
其實,老師同樣是不希望有春秋假的。因為每次長假過後,學生的狀態調整都需要時間,這段時間的學習效果真的不太好。現在教學任務本來就重,老師也不希望有這些時間的耽擱,同樣不希望把完整的教學時間分散成零散的碎片。也許正如網友所說,做決策前還是應該先到下面了解一下情況,不能盲目決定。
教育部在對「增設春秋假」的答覆中稱,學校的放假時間由各地、高校自行確定,意味著部分地區的中小學可能新增兩個假期,但是家長卻並不高興。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