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座對教育高度重視的國家,奉行科教興國的戰略政策,把教育事業放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為的就是提高我國的國民素質,從而帶動我國經濟全面發展。
也正是我國對教育事業的重視使得國內受教育人數急劇上升,尤其是在2018年這一年,國內受教育人數就近4億,其中中小學和高校學生所佔比例最大,是我國受教育人數最大的兩個群體。
老師常掛在嘴邊的就是「等你們熬過中學和高中,進入大學就輕鬆了」,可見和大學生相比,中小學學生壓力更大,這也讓許多學生盼望著進入大學,那為何中學和大學的壓力懸殊這麼大呢?
中小學為何比大學的壓力大?
中小學階段處於學生的啟蒙階段,這個時間段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壓力都比較大,基礎打好了,往後步入社會的選擇性更多,反之日後選擇很受局限。
大學境況有所不同,中小學和高中的努力已經決定了考取怎樣一所大學,已經基本決定了學生就業方向,上大學成了一種「形式」,很多人上大學只為獲取畢業證,所以上大學越來越輕鬆。
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考大學已經不是難事,中小學考試依舊很難,這也是當下中小學生壓力比大學生壓力大的主要原因。
教育部最新通知,中小學壓力減輕大學生增加壓力這一改革勢在必行
教育部針對當下這一狀況進行了深度分析,認為當下這種「玩命中學,快樂大學」這一現象非常病態,應當適時做出調整。
近期國家在十三屆政協委員會上提到了為中學生減負,大學生增壓這一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國家提出了3點改革方案。
這三點其中包括:高考改革,推進素質教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改革,引導教師全面育人,有針對性的對現下這種「玩命中學,快樂大學」的形式進行改革。
從教育部門頒發的這三點描述中可以看出,我國對於中小學生減負力度很大,顯然中小學生的春天已經來臨,在不久的將來,中小學生一定可以不用深夜讀書,壓力倍減。
相比中學生壓力減輕,大學生壓力則越來越大,畢業證書不再像之前那麼好拿,教育模式也將向高中模式靠攏,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為社會做更大貢獻。
這一政策一出來,大多數家長都高興不已,有的家長表示這樣的政策應該早些實行,就不用擔心孩子為了讀書而累壞身體,有的家長也表示大學生就應該提前吃點苦,將來步入社會才不會被挫折輕易打倒。
從這些家長的反映出就可以看出教育部這一改革非常正確,其實教育部做出的改革還有許多,但大多都是圍繞如何培育德智體美勞的人才而進行的。
在這改革期間起重要作用的就是學校和家長,學校和家長應該如何配合教育改革呢?
學校應該如何配合教育改革?
適當舉辦一些集體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校總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尤其是中小學校園,更是讓學生壓力倍增,學校應該適當舉辦一些集體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下學習,這樣不僅有益於孩子身心健康,更是能健康的提升學習成績,所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很有必要。
學校應當適當地減少考試次數
考試似乎是學生在校期間最煩惱的事情,可謂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學生的神經永遠處在緊繃狀態,這一現象也使得學生越來越牴觸學校,從而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這樣學校就得不償失了。
要想改變這一現象,學校應當適當地減少考試次數,不要讓學生隨時處在「備戰」狀態,這樣孩子成績自然而然就有所提升。
老師應該適當改變教學方式
大部分老師在傳授知識時過於模板化,沒有變通而且過於重視學生的學科成績,學生的壓力大多來自於老師的教學方式,要想改變這一現象,最好的辦法就是適當調整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的方式中學習。
家長應做好這兩點,和學校「雙劍合璧」
善於發現孩子長處,積極對待孩子的興趣愛好
並非每個孩子對學習都很擅長,有的孩子或許在繪畫方面有天賦,有的則在唱歌跳舞方面有天賦,興趣愛好完全不同,一味的要求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就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
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善於發展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這樣孩子才能全方面健康成長。
以身作則樹立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家長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在家中,父母應該給孩子灌輸正確的三觀,教孩子為人處世的道理,不要過多地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讓孩子在健康幸福的家庭裡成長。
除去家庭和學校這兩大外在因素外,大中小學生的做法也至關重要,尤其是這兩點一定要做好,才能當社會棟梁之材。
學生應該做好的2件事
合理安排時間:學生在上學期間應該合理地安排時間,不要把過多時間放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尤其是大學生,在校期間應該不斷地充實自己,而不是享受大學自由的氣息,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在日後就業中佔得先機。
不要沉迷於網路遊戲:很多學生在上學期間最喜歡的就是網路遊戲,尤其是中小學生,更是抵抗不住誘惑,成天沉迷於網路遊戲,不僅對自己身體造成影響,還對自己學業有所耽誤。
在上學期間,學生不要沉迷於網路遊戲,應該多去圖書館,增加自己的知識閱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結語:從上面所描述的來看,中小學生減壓,大學生增壓勢在必行,教育部這一改革需要家長,學校的合作配合,更需要學生的自覺,才可以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今日話題:針對教育部發布的這個政策,大家還有什麼看法?#12月跨年衝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