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共自行車迎七年之癢,三區停運!有市民一年多才拿回押金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深圳南山僑城東路公共單車站,乏人問津的公共單車。

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在鹽田區仍然頗受居民歡迎。

2011年12月28日,深圳全市首個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在鹽田區全面投入運行,作為民生工程的公共自行車項目在全市鋪開,羅湖、龍崗、福田、南山等區相繼建設公共自行車站點,建設公共自行車鎖車樁41596個,投放公共自行車36950輛,註冊用戶總量約為21.6萬人,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綠色出行方式。

然而,自2016年底共享單車進入深圳以來,各色共享單車湧入深圳街頭,上演了一場共享單車市場之爭。共享單車鋪天蓋地,公共自行車受到衝擊。2018年,深圳羅湖區、福田區、寶安區等公共自行車確定停止運營,公共自行車系統將關閉和拆除。公共自行車停止運營,現有設備如何如理?用戶的租金能否順利退還?其他區(新區)的使用情況如何?現有的破舊設備如何管理和維護?未來將何去何從?各區公共自行車日漸式微,為何在鹽田區,公共自行車口碑比共享單車還好?

全市投放公共自行車3.7萬輛

公開資料顯示,蛇口是深圳最先引進公共自行車的區域。2010年9月,蛇口公共自行車系統正式啟動,首期投放365輛自行車,開設16個網點,「公共自行車」概念也由此走進深圳。龍崗區在大運會前也投放了400輛自行車,受到市民熱捧。大運會結束後,其中幾個服務點每天的自行車租借都有上百次,原本計劃在大運會結束後即結束的這個項目一直持續下來,而且不斷有市民反映,希望自行車服務點能擴大範圍,在地鐵沿線和中心城區都能租到公共自行車。隨後,公共自行車在全市範圍應需而生。

自2011年深圳市首個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在鹽田投入運行以來,截至目前,全市除光明區外,各區均建設了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公共自行車鎖車樁約4.2萬個,投放公共自行車約3.7萬輛。

近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在關於深圳公共自行車市場狀況採訪函的復函中指出,全市公共自行車企業共5家,分別為深圳市凡騎綠暢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凱信智通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惠民運營系統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有限公司、深圳市沙保物業發展有限公司。

多區公共自行車日漸式微

目前,這些公共自行車使用情況如何?由於深圳公共自行車由各區政府(新區管委會)統籌建設管理,尚無一個全市範圍的具體數據。不過能確定的是,2016年以來,受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影響,公共自行車由於需要定點借還、無法通借通還等原因,全市公共自行車車輛日均使用率大幅下降。

2018年底,深圳市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有限公司對該公司在福田的運營情況做了統計。統計結果表明,共享單車出現前,高峰期時,福田區每輛公共自行車的使用頻率能夠達到每天6-7次,日均盈利為每輛2元。共享單車出現後,該品牌單車在福田區使用率將為每天2次。對於共享單車的衝擊,深圳市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坦言,其對公共自行車行業帶來了顛覆性改變,僅剩餘20%的使用率。

目前,深圳福田區、羅湖區、寶安區公共自行車服務合約期限已經到期,政府考慮到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已經基本可滿足市民自行車出行需求,因此合約期限到期的相關區均已暫停公共自行運營服務,減少財政補貼資金的持續投入,並將停車樁等基礎設施進行拆除,以盤活利用公共自行車原來佔用的公共空間資源。

公共自行車在原特區外仍有存在的必要

不過,在其他區已暫停運營或者咬牙堅持運營的情況下,鹽田區的公共自行車卻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市民稱使用體驗比共享單車還好。據悉,2018年6月底,鹽田區完成對所有原有站點、新增站點的升級改造,新增了手機APP借還車、站點定位以及在線工作人員諮詢等功能。

龍崗區是否會像羅湖、福田,選擇停止運營?龍崗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普及之後,的確為市民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出行,同時帶來的亂象也十分嚴重,壞車、舊車、無法騎行車輛日益增多,新車也多集中在市中心地區。對於其它區域,傳統的綠道公共自行車仍有存在必要,一些不擅長使用網際網路操作的人,和一些慣用固定站點的老用戶,傳統綠道公共自行車能滿足這一部分人群的使用需求。目前,政府與綠道公共自行車運營企業的合同協議還未到期,到2023年7月合同協議才到期。屆時,將根據城市發展狀況再考慮是否選擇停止運營。

各區情況

三區已停運,部分區運營狀態卻非常好

寶安區:曾一度出現上百張會員卡退押金難情況

市民譚先生2016年繳納了300元押金辦理了深圳市寶安區公共自行車的會員,後來發現公共自行車使用體驗不佳,便於2018年2月前往深圳市寶安區公共自行車運營公司現場辦理押金退還業務。「當時給了一張收據,讓我們先籤字,說籤完字一個月就能打到卡上。」然而,一年過後,譚先生仍然沒有收到退款,多次詢問也沒有結果。市民陳女士和丈夫幾年前也辦理了該公共自行車的會員,但至今仍沒有申請退還押金,「花了300元,今年都沒有騎過,一下也忘了申請退還押金。」日前,南都記者了解到,譚先生已於今年5月拿到了押金退款。

南都記者就此事聯繫了寶安區公共自行車公司運營商——深圳凱信智通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稱項目為民生工程,政府補貼沒有落實到位,目前公司經營一度出現困難,有上百張會員卡的押金暫時無法退還。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寶安管理局也針對此事作出回應,由於運營公司辦公場所搬遷,電話停用,造成市民暫時無法聯繫退卡。目前,已就經營企業補貼一事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正積極推進中,同時將督促運營商退還用戶押金。

日前,南都記者在靈芝地鐵站B2出口發現,該站點的公共自行車已無人使用,停車樁和公共自行車依舊陳列在路邊,有些公共自行車被亂塗亂畫,且長久的日曬雨淋、無人維護,慢慢呈現出廢棄狀態。附近的居民餘先生告訴南都記者,前兩年還偶爾有人會租用該站點的公共自行車,並且自己也辦理了會員。從2018年開始,該站點的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率明顯下降,「租用手續繁瑣,受限條件多讓人望車卻步,有時候我自己也騎到了已經有損壞的車,日常的維護也沒有到位。」市民陳女士表示,這些公共自行車閒置著,成了路邊的「擺設」,她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儘快解決這類資源閒置的問題。

據悉,2013年,寶安區在新安南、福永鳳凰山率先試點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寶安投放公共自行車2500輛。5年後,也就是2018年,寶安公共自行車確定停止運營。目前,寶安區公共自行車設備處於閒置狀態,部分會員仍沒有申請退還押金。

福田區:全區站點車樁已全部拆除

去年12月,福田區公共自行車確定停止運營。彼時,福田區部分公共自行車站點的自行車處於閒置狀態,更有不少網點處於維護中,無法正常租借。而如今,記者在導航上輸入「公共自行車」雖然可以查找到相應網點,但前往後發現已經被拆除。

此前,福田區的公共自行車由凡騎綠暢技術有限公司和城市綠道公共自行車有限公司運營,前者的運營區域主要集中在保稅區、華強北、園嶺、景田、下梅林等區域,後者的運營區域則主要集中在福華、香蜜、上梅林、新洲等區域。但如今記者在網站搜索發現,城市綠道公共自行車有限公司的官網內已無法檢索到相應站點。而凡騎綠暢技術有限公司站點分布中,福田區已屬於「暫無站點」的狀態。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位於福田區梅林一村的公共自行車網點車樁已經被拆除,一排地板磚被撬起,還留下了幾個釘子。附近居民表示,該站點近3個月內被拆除。「希望可以把地上的釘子也都拆除乾淨吧,大晚上走路容易被絆倒。」位於中康路上的公共自行車站點也同樣被拆除了。記者觀察到,由於該站點附近恰好就是一個規劃的共享單車停放點,加上對面就是「上梅林」地鐵站,在車樁被拆除後,成為了部分共享單車的停放點。

2019年7月29日,記者從福田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了解到,目前福田區的公共自行車已經全部停運,於2019年7月中全部拆除完畢,總共拆除了2625個車樁。在停運後,相關部門通過報紙刊登退卡告示、簡訊提醒和電話提醒等方式告知市民福田區公共自行車退卡事宜,目前退押金進展順利。記者致電凡騎綠暢技術有限公司福田區熱線諮詢退卡業務,客服表示退卡需提前一天撥打客服熱線進行電話預約,後攜帶本人身份證原件、複印件以及保證金收據前往服務網點辦理退卡手續。

大鵬新區:無共享單車,公共自行車仍在正常運營

大鵬新區公共自行車從2016年9月份開始投入使用,目前共有32個站點,450輛自行車,配備了近600個自行車智能鎖車位,主要分布在葵湧辦事處和大鵬辦事處轄區,公共自行車站點實行每天24小時開放,各公共自行車站點所租車輛在大鵬新區內實行「通借通還」。

由於大鵬新區相對偏遠,加上大鵬半島面積太大,居民居住地較為分散,而大鵬山路比較多,出於市場原因考慮,共享單車目前尚沒有在大鵬半島設置服務點,大鵬公共自行車租賃,受共享自行車的衝擊較小。

目前,大鵬新區公共自行車仍在正常運營中。南都記者在葵湧辦事處附近的租賃點看到,站點的租車設備外觀較為完好,裡面有一半位置停放著自行車,不過,租借屏幕卻已經無法使用。記者嘗試進行租車操作,但屏幕一直黑屏無法顯示信息。據附近居民介紹,該租賃點設備是近期才損壞的,「之前都是好的,可以租的。」

羅湖區:城市管理局承接退卡業務

2013年年底,羅湖區公共自行車進入了大家的視野,一期、二期項目共設置了99個站點,2000輛公共自行車;到2018年初,在共享單車的衝擊下,公共自行車最終在羅湖區退出了「舞臺」。

據悉,2018年7月1日起,該區公共自行車的退卡業務已由羅湖區城市管理局承接,押金退款程序也有了相應的調整,經研究決定按以下批次付款到帳:2018年第三季度(7月-9月)申請退卡退款的款項,於第四季度(10月-12月)退款到帳;2018年第四季度(10月-12月)申請退卡退款的款項,於2019年第一季度(1月-3月)退款到帳;以此類推,申請退卡退款的款項於下一季度按批次到帳。

日前,南都記者根據此前公共自行車投入使用時的站點分布圖,走訪了羅湖區公共自行車站點,發現翠竹公園站、翠竹萬佳站、留醫部站的公共自行車設備均被拆除,更看不到公共自行車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共享單車。

在翠竹公園站,住在翠華庭小區的居民告訴南都記者,其小區出門十多米的人行道上本是放公共自行車的,可能因為沒怎麼使用,被拆很久了。在翠竹萬佳站附近作業的環衛工人同樣表示,基本沒看到什麼人借用公共自行車,被拆除也是意料之內的事情。

雖然大部分市民的押金退款已到帳,但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仍有部分居民朋友遲遲沒去辦理退卡、退押金。據其介紹,有退卡退款需求的市民可在周一到周五,攜帶身份證、惠民卡或關聯深圳通卡、退款到帳銀行卡到羅湖區湖貝路2號錦湖大廈502房進行辦理。

龍崗區:未退押金用戶仍有9216人

近日,南都記者在龍崗區走訪了龍城街道、布吉街道、坂田街道部分站點。在坂田街道楊美地鐵站旁的公共自行車租賃點,18個樁位只停有4輛公共自行車,其他車輛不見蹤影,且4輛車都布滿了灰塵,或輪胎沒氣,或車籃堆滿廢棄雨傘和塑膠袋,租賃設備箱敞開,裡面的電路被扯斷。因為靠近地鐵口,騎單車、電動車接駁的市民將車停放在此,成了私人單車、電動車停放點。記者初步統計了下,原本計劃停放18輛公共自行車停放點,7月27日總共停了46輛私家單車、電動車。在坂田街道環城路和發達路交界處的停放點,更是一輛車都沒有。每天傍晚,一群大叔大媽都在此跳廣場舞。

在清林路一租賃點,公共自行車只剩下2輛,靜寂地被鎖在地樁上。近兩年,記者曾多次路過,發現停放的一直是那兩輛自行車,車輛沒變、停放的地方沒變,也沒別的車輛停進來。

據龍崗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7月29日統計,目前龍崗區公共自行車總共投放量為5363輛,目前正常使用單車4827輛。註冊用戶有32627人,未退押金用戶為9216人。目前,該局尚未收到有市民無法退押金的情況反饋。

龍華區:站點冷清,是否繼續服務仍需研判

據龍華區城管局介紹,龍華分別於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採取「政府補貼調控、企業投資建設運營維護」的模式開展公共自行車慢行系統(一、二期)運營,共建設103個服務網點、投放公共自行車2900輛,覆蓋觀湖、民治、龍華街道大部分重點區域,累計註冊用戶約5300人,運營初期日均刷卡量2600餘次,使用率達90%,為轄區群眾短途出行提供便利。

近日,記者分別走訪了位於龍華區民豐路和民治大道上的兩個公共自行車租賃點。該兩站點均為上海永久運營,車樁和自行車身上均有「上海永久」的標誌。民豐路站點36個車樁現存9輛自行車,民治大道站點30個車樁現存8輛車,車身多被貼上廣告貼紙,且無法再租用。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兩個站點附近片區都還有市民騎著共享單車出行,但沒見有人選擇租用公共自行車。市民林小姐告訴記者,她從來沒有使用過公共自行車,「不知道要怎麼租,感覺也挺麻煩的」。隨後,記者在兩個站點都分別掃描了車樁上的租車二維碼,但掃了幾輛車均顯示掃碼失敗,無法租車。

對公共自行車的運營現狀,龍華城管市政服務中心相關人員表示,雖然目前南山、福田等區公共自行車服務期滿後已停止服務不再續約,但龍華仍在開展公共自行車後續推進問題綜合研判工作,是否繼續還不確定。企業扶持方面,根據協議約定,公共自行車運營單位獲取政府適當補貼後自負盈虧,政府不再進行資金政策支持。

那麼,對龍華目前還存在的公共自行車站點如何維護?相關人員表示,龍華城管有專人負責考核公共自行車服務網點,包括設施維護、保潔、車輛調度等內容,一經發現不符合要求的網點嚴肅處理,扣減當月考核分數,按規定扣減補貼費用。對於目前市民較關注的售後問題,城管方面稱,有退款需求的市民可攜帶身份證複印件、騎行卡、存根等進行退款。

南山區:合同到期後不再運營公共自行車項目

近日,記者走訪南山區桃源街道辦站點和南山區政府南門站,均能看見公共自行車的身影。記者走訪的站點公共自行車擺放比較規整,停放到位,車輛看上去也是完好的狀態,車輛比較整潔。記者走訪當天,桃源街道辦2號站點的操作機器是壞的。

市民張先生表示,平時看見城市公共自行車都覺得比較感慨,「使用率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不加強管理,甚至會影響市容市貌。家住白石洲的曾女士表示,城市依然需要公共自行車,但要規範管理,「還需要宣傳和提升公民素質及整體環境的相關規劃」。

王女士在南山科技園上班,其平時上下班或者出行會使用共享單車,她表示城市公共自行車也能考慮使用。「定點停放並不難,只要停放點規劃合理即可」。她表示,共享單車可以在其app上獲取車輛位置。「城市公共自行車是否有地圖提示何處可以停放?某一處的停放樁是否停滿?這是用戶需要的信息,如果信息查詢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且不便利,那我覺得這個服務就是和城市發展不匹配的。如果城市公共自行車的發展由政府部門在主導的話,其規劃發展應該得比共享單車好。」

近日,記者從南山區市政管理所獲悉,南山區公共自行車於2015年10月底開始投入建設,完成驗收合格站點共計365個,建設鎖柱14337個,投放自行車14100輛。受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衝擊影響,公共自行車騎行量下滑明顯。公共自行車2016年12月騎行最高峰期月騎行次數達779745次,最低時期是2017 年10月,月騎行量為92308次,騎行量比最高峰期下降了88. 16%,公共自行車騎行最多期平均每輛每日騎行次數1.84次,降到最低時期2017年10月平均每輛每日騎行次數0.22次。目前,現有破舊設備由南山區公共自行車運營服務商回收及維護。

目前南山區公共自行車市民押金退款辦理流暢,辦理退卡退費時需提前一天致電客服熱線0755-26661717,或者在公眾號登記信息預約,預約成功後到服務中心辦理退卡退費手續,押金費用12個工作日內到帳(第二個工作日開始算)。

受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衝擊影響,目前南山區公共自行車運營經濟效益不佳。由於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沒有固定借還車站點的限制,而公共自行車則需到固定站點還車,市民需花費一定時間尋找站點。此外,有些站點距離目的地較遠,導致大量用戶放棄使用公共自行車,更傾向於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下一步,南山區將參照羅湖區和福田區的做法,合同到期後不再運營公共自行車項目。同時,南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將在市交通運輸局的部署下,進一步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的運營。

坪山區:車輛變形,租賃設備嚴重損壞,基本處於「癱瘓狀態」

坪山區公共自行車近一年來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南都記者在坪山區樂安居附近的租賃點看到,租賃設備已經嚴重損壞,二維碼也是殘破不堪,無法掃碼,停放的自行車有些輪子已經變形,自行車鏈條也是鏽跡斑斑,自行車已經出現了破損的情況,南都記者看到,在樂安居門口的租賃點,兩輛自行車都已經「斷頭」,完全不能使用。

附近一居民表示,公共自行車租賃點損壞的情況已經持續了至少兩年以上,從2017年開始,坪山區出現了大量的共享單車,有了更多的選擇,不少居民放棄了歸還不方便的公共自行車。不少居民指出,坪山公共自行車陷入癱瘓,就是受到共享單車的衝擊。共享單車最開始進駐坪山的時候,坪山接頭隨處都是自行車,為此,坪山區還專門研究方案,設定了共享單車停放點。不過去年以來,坪山區街頭的共享單車也少了不少,目前在坪山也很少看到共享單車的身影。

亮點

鹽田區公共自行車充滿活力

公共自行車使用頻率很高,共享單車反而遇冷

與羅湖、福田、南山等中心區域不同的是,鹽田區的公共自行車系統無論是市場佔有率還是使用頻率都很高。在早先企業主導的共享單車瘋狂佔有市場時,打開相關app只能找到零星幾輛共享單車,鹽田區域內關於共享單車的探討都是「共享單車為何在鹽田遇冷」,這與鹽田業已形成的「綠動」出行習慣有關。

2011年12月28日,深圳全市首個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在鹽田區全面投入運行,不僅受到了鹽田區居民的喜愛,被親切地喚為「綠動」,還作為民生工程在全市鋪開。據鹽田土生土長的居民介紹,「綠動」公共自行車屬於惠民項目,首小時免費騎行,而「綠動」使用者多為鹽田本地居民且作為「最後一公裡」的出行工具,使用時間多在一小時內,所以騎「綠動」基本上是免費。

如果說「優惠」還不足以讓鹽田居民選擇「綠動」,那「好騎」和「多樣」一定是必選。有資深戶外人士告訴南都記者,鹽田「綠動」的騎行體驗要優於摩拜等共享單車,他曾經騎「綠動」從鹽田區政府到大梅沙,儘管中間有不少爬坡路段,但總體不感覺太吃力。而騎摩拜的話,比較容易累。同時,鹽田「綠動」還有不同的車型,有舒適的單人車、愜意的雙人「情侶款」,還有帶有baby凳的「媽咪車」。

基於鹽田「綠動」的實用性,不少鹽田家長喜歡用它接送小孩。有家長表示,鹽田區的「綠動」停靠點比較多,不少車子帶有小孩座位,方便又「好騎」,並且相比其它共享單車的作業系統來說,「鹽田綠動」app的作業系統差不多,因而頗受鹽田居民歡迎。

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升級改造,全面提升市民取還車的便捷性

雖然「綠動」已經成為鹽田居民的出行習慣,但其仍存在「借還難」等難點問題。有居民反映還取車時常遇上技術故障,鎖樁失靈。針對這些難題,鹽田區於2017年年底啟動了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升級改造後的系統增加了手機APP租車、手機微信、綠動平臺配件管理和公眾報修監管服務等功能,以及自行車鎖柱、管理箱等硬體設施。

同時,鹽田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還對7899個停車柱主控板的硬體設備、174個管理箱及監控設備和後臺系統設備進行了改造,並增設了30個自助租賃站點,1600個鎖柱,以此全面提升市民取還車的便捷性。

7月27日晚,南都記者從壹海城海山路一側走到鹽田區政府東附近的綠動車停靠點,發現沿途站點的綠動車較新且數量都不少,有站點排成一排的車輛長達百米。車輛樁大多能正常取、還車。在海景公園一側的人行道路上,隨處可見騎「綠動」休閒的居民。

手機APP註冊用戶7.8萬人,高峰期每天租借車2.4萬餘人次

根據鹽田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提供的數據,鹽田區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現有站點193個、鎖柱8752個、自行車6000輛,轄區公共自行車用戶達8.6萬餘人,其中手機APP註冊用戶7.8萬人,總借還車輛7975萬次,高峰期每天租借車達2.4萬餘人次。

鹽田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市民可通過下載安裝「鹽田綠動」APP,用戶註冊和支付押金後,直接掃碼租車,並可以通過手機APP使用站點定位及站點情況查詢、在線工作人員諮詢等新功能。目前,在適合騎公共自行車的鹽田建城區內,以任一點為圓心,以300-500米為半徑範圍內,有公共自行車租、還車驛站站點,基本實現了城區內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的全覆蓋,無盲點。

聲音

深圳資深財經評論人宋磊巖: 政府部門應幫助自行車企業融合發展

深圳資深財經評論人宋磊巖先生認為,公共自行車作為一項公共事業,本身是一件利民環保的好事。「是政府用購買的方式,用財政撥款,納稅人的錢來進行的一件公共事業服務,本身是一件利民的好事,當初也受到廣大市民的點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前公共自行車有的形同虛設,有的無影無蹤,這源於運營公司在實際過程中遇到的痛點沒有得到解決。」

宋磊巖指出,深圳公共自行車定點較少,這對二千萬人口的移民城市來說,僅3.7萬輛自行車難以滿足需求,而且公共自行車管理規則未能與時俱進,規則陳舊,布點與地鐵出入口,公交車站點按駁不夠,加之輔道路不斷翻修改造,讓一些停車點名存實亡。此外,深圳公共自行車的運營困境主要還是受到2016年以來網絡租賃自行車快速發展的衝擊,這些共享單車快速發展,市民的選擇更多了,對服務的要求更高了,難免有的公司會被市場所淘汰。希望相關部門能充分調研、有效地應對網絡租賃車興起後的公共自行車市場,幫助各類自行車企業融合共同發展,並與時俱進,解決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發揮應有的管理服務作用。

運營現狀

有企業稱在福田區月虧損15萬元

受到共享單車衝擊,公共單車使用用戶和使用率都大幅降低,運營企業生存狀況如何?2018年底,南都記者就曾聯繫到深圳市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有限公司。當時,該公司總經理李先生坦言,在共享單車尚未入市之前,該品牌公共自行車在福田區日均盈利為每輛2元。不過,當時由於單車數量有限,沒有達到微循環的效果,五年運營下來,收入依然未能覆蓋支出。「每天兩元的盈利是在共享單車沒有出現之前,即便五年都維持這個水平,在不投入建設二期的情況下,我們依然是虧本的。」

李先生表示,由於政府的補貼力度完全不夠,企業運營的目的已經由盈利變為推廣,「我們剛盈利就被共享單車衝擊了。客戶量上漲最快的時候是最初一兩年,像福田區這兩年虧損每月達到15萬左右。」

政府補貼力度是多少呢?據李先生介紹,福田區、南山區補貼款為每輛每年700多,龍華區分一、二期補貼,每年每輛分別為750元和990元。此外,龍華區政府還提供驛站和廣告牌資源,驛站用於提供辦卡、賣水等服務,運營企業以每月1200元租金承包給他人使用。不過,李先生表示,最初政府共給予了45個驛站和40個廣告牌資源。在道路改造的情況下,已經陸續調離了23個。而廣告牌長期無人租用,基本處於癱瘓狀態。

當然,也有的區,政府不直接給予現金補貼,比如龍崗區,較之前文所提及其他區不同的是,其運營模式為企業全投資,政府零投資,補貼政策是每個網點配置一個驛站和一個廣告牌。不過據企業統計,該企業設置在龍崗區的公共自行車網點約為168個,但實際上只建設約100個驛站和50個廣告牌。李先生表示,每個驛站可收穫1000元/月的租金,每塊廣告牌的收入約為300/月,騎行獲利每輛車約為0.6元/天,「像龍崗因為面積大,體量也大,每個月的運營開支達到23萬左右,加上我購買設備的費用,再賺兩年也一樣無法保本。」

李先生介紹,截至2018年年底,該企業負責福田、南山、龍華、龍崗、坪山五個區的公共自行車業務。2018年年底,由於合同到期,福田區和南山區政府沒有續籤合同的打算,唯有停止運營。由此兩個區投放的超過3200輛公共自行車及相應配備的自行車樁也隨之撤離。而龍華區、龍崗區和坪山區投放的約9100輛公共自行車仍將繼續使用。

「隨著部分共享單車企業倒閉,市民又逐漸恢復了公共自行車的使用。除了合同到期外,政府不支持續籤也是停止運營的關鍵原因。」李先生告訴南都記者。

部門回應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結合各區特點,實行差異化融合發展

未來,目前已經停止運營的福田區、羅湖區、寶安區,以及還在堅持的深圳南山區、龍崗區、坪山區、龍華區、大鵬新區,公共自行車將如何發展?是一關了之,還是和鹽田區一樣,進行升級改造?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表示,目前,深圳大部分區域公共自行車服務合約期限已經屆滿或即將到期,公共自行車原來佔用的公共空間資源需要有效盤活利用。下一步,深圳市交通局將聯合各區(新區)管理部門進行研究,結合不同區域特點、市民使用自行車需求、各相關企業發展訴求等,實行公共自行車和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差異化、融合發展,儘可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提高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和公共自行車服務質量,滿足市民差異化出行需求。比如,對於鹽田區等公共自行車使用需求仍較大且發展較穩定的區域,繼續以發展公共自行車為主,鼓勵公共自行車企業通過技術更新等方式,加大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技術在既有服務中的應用,為市民提供更多樣、更高品質的自行車出行服務。

同時也將進一步完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管理政策法規,堅持鼓勵和規範並重。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指出,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的快速發展,為市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為全市公共秩序、環境以及政府管理帶來了諸多問題。為促進深圳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健康、有序發展,深圳市交通局已聯合相關部門開展系列政策文件研究,持續加強深圳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行業管理。

自行車押金實行專款專用

目前國內的公共自行車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完全政府出資模式,二是政府主導、企業投資模式。目前,深圳公共自行車一般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由各區政府結合各區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補貼方案,給予企業一定的資金或資源補償。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政府對公共自行車的監管力度較強,針對公共自行車押金的管理,深圳要求企業建立專用帳戶,實行專款專用,並採取政府、企業和銀行三方共同監管的方式。根據市區職能劃分,後續仍由各區政府對各自區內公共自行車運營公司進行管理,由於各區的投資管理模式各不相同,後續處理將由各區負責。

統籌:陳榮梅蔡宇晴張馨怡採寫:南都記者陳蓉吳靈珊陳榮梅謝粵蕾謝萌張馨怡蔡宇晴曾海城攝影:南都記者胡可陳蓉

(鳳凰網熱線電話:010-87784620)

相關焦點

  • 有市民退公共自行車押金一年多才拿到錢
    市民譚先生2016年繳納了300元押金辦理了深圳市寶安區公共自行車的會員,後來發現公共自行車使用體驗不佳,便於2018年2月前往深圳市寶安區公共自行車運營公司現場辦理押金退還業務。「當時給了一張收據,讓我們先籤字,說籤完字一個月就能打到卡上。」然而,一年過後,譚先生仍然沒有收到退款,多次詢問也沒有結果。
  • @三門市民,公共自行車辦卡不要押金了
    @三門市民,公共自行車辦卡不要押金了 2021-01-06 2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共自行車舊卡能否退? 鑫飛達回復:押金仍可退
    (記者 鞠頔)市民陶先生反映:幾年前我辦過一張鑫飛達公共自行車卡,不清楚押金還能不能退、到哪裡可以退。【記者探訪】 退卡時限已過兩年 陶先生告訴長江日報記者,2011年由於上班需要,他辦理了一張武漢市公共自行車卡,「當時還是綠色的自行車,辦卡時交了300元押金。
  • 【公告】停運! 晉城公共自行車!
    15:51:24 來源: 晉城圈子 舉報   1月6日  晉城市公共自行車運營公司發布
  • 市區公共自行車明年起停運!退押金指南來了
    尊敬的市民朋友:2014年,我市建設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為市民綠色出行提供了便利。現由於共享單車的引入,公共自行車存在設備老化、數據傳輸系統不穩定等問題,經請示上級主管部門,我市市區(海陵區、醫藥高新區)公共自行車將於2021年1月4日零時起停止運營。現就公共自行車押金、預充值退款辦理事項通知如下:一、實名制公共自行車租車卡用戶。
  • 武漢「公共自行車」停運 是「敗給」共享單車了嗎?
    新華社武漢11月22日電 題:武漢「公共自行車」停運 是「敗給」共享單車了嗎?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馮國棟 陳俊  日前,一則《關於武漢公共自行車停止運營的公告》,引發熱議。公告稱,11月25日起,武漢公共自行車將全面停運。昔日「一車難求」的公共自行車,為何如今卻鮮有問津、即將停擺?難道真是「敗給」共享單車了嗎?
  • 去哪兒退押金?閔行公共自行車退場原來是因為……
    公共自行車的車身為蘋果綠色,後輪擋泥板上噴有「閔行公共自行車」「上海永久服務熱線」等字樣,每輛車配有一隻醬紅色的鎖車樁,莘莊車站的服務點原先可停放30輛公共自行車
  • 「小黃人」300元押金可退 泉州取消公共自行車押金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2月28日22:00起至12月31日為押金清點結算時間,微信公眾號「YouBike泉州公共自行車」及所有現場服務中心都將會暫停退押金服務,並在此期間關閉新會員註冊通道。若有市民未註冊成為會員,在此期間想使用公共自行車的,可先使用銀聯卡租車。
  • 公共自行車退卡退押金哪家最方便?需要跑幾趟?
    最近幾個月,每個月都有大量市民辦理公共自行車借用卡退卡業務。公共自行車退卡是否方便?日前,記者邀請3名市民陪同,分別跑了三家單位辦理該手續。  鹿城:  顯眼位置公示辦事流程  辦理退卡用時三分鐘  市民王先生的市民卡中有300元的公共自行車押金,由於要調離溫州去外地工作生活,他打算將押金取出來。
  • 無錫上線新公共自行車系統 老卡「押金」可直接乘公交地鐵
    最近,新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在錫城街頭正式上線運營,引發了市民的廣泛關注。那麼,一直使用原系統的市民該如何切換到新系統?因為運營主體的不同,原系統租車的200元「押金」問題是否可以退回?或者是直接轉到新系統?記者昨天就相關問題採訪了無錫市民卡公司方面,相關人士進行了解答。
  • 通州公共自行車要退押金了!
    「北京通州發布」今天發布消息,通州公共自行車市場化運營後,將推行免押金租賃方式。目前,自行車中心正在對租賃系統進行升級改造。10月9日起,市民之前在公共自行車APP及自行車租賃卡交納的押金,即可陸續辦理退還。
  • 呼和浩特市公共自行車押金開始退費啦
    投入運行呼和浩特市公共自行車從2013年10月22日開始試運行,運營方為呼和浩特市城環公共自行車有限服務公司(現更名為呼和浩特市城環計程車服務有限公司),第一階段首批建立112個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服務站點,首府市民到公共自行車租用服務IC卡售卡點繳納信用保證金210元,預存20元,
  • 租賃操作繁瑣致公共自行車遇冷,深晚記者探訪背後原因
    繼福田、寶安、羅湖之後,深圳市再有兩個區停止運營公共自行車,這意味著,一個曾經服務於廣大市民的綠色出行載體,正黯然退場。在深圳慢行交通系統的建設中,推動市民綠色出行,公共自行車功不可沒。但當公共自行車退出成為公共話題時,人們不禁要問:公共自行車為何日漸式微?
  • 今起,寧波這4個公共自行車網點暫時停運
    8月27日,寧波市公共自行車公司發布信息,受道路施工影響,海曙區「靈塔醫院」、鄞州區「東城水岸南門」、江北區「莊橋民工子弟學校」和北侖區「北侖職高」4個公共自行車網點即日起停運,市民如需使用公共自行車,需前往就近網點進行租還車
  • 杭州公共自行車可免押金租用:實名認證,在杭市民、遊客均可
    杭州公共自行車「小紅車」。人民視覺 資料圖今天開始,杭州市民和遊客可憑信用免押金租用公共自行車「小紅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7日從「小紅車」運營方杭州市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發展有限公司獲悉,1月7日起,杭州公共自行車推出「掃碼租車免押金」服務,市民、遊客實名認證後便可實現免押金租車。此前,用戶使用時需繳納200元信用保證金。據介紹,杭州的市民、遊客可以通過「叮嗒出行」APP進行信用免押。在首頁「實名認證」通過後,即可進入「免押通道」,完成信用免押。
  • 公共自行車可以免押金租用啦!
    昨日起,大家熟悉的公共自行車小紅車使用有了新的變化:杭州公共自行車推出「掃碼租車免押金」服務,市民遊客只要通過信用免押進行實名認證後便可實現免押金租車。記者從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了解到,通過App Store、應用市場搜索「叮嗒出行」APP,下載後點擊首頁「實名認證」,輸入姓名、身份證號後,經校驗通過,即可進入「免押通道」,選擇「0元免費開通」,同意「信用免押協議」,完成信用免押。之後,無論是通過「叮嗒出行」APP,還是通過相應微信、支付寶小程序均可直接租用小紅車,不再需要繳納信用保證金。
  • 城市公共自行車
    最近收到一個通知,就是我們市的公共自行車徹底退出城市服務了。當年辦誠信卡的用戶可以去退還100塊錢的押金。這一晃就是十年前的事了。十年前的時候,大約是從沿海一帶的旅遊城市興起一股公共自行車的概念。初心當然是挺好的,和上海永久自行車這樣的著名企業合作的一個非常好的公益項目。當時私企的共享單車藍圖也才剛剛踐行,還沒有普及,尤其是在我們這種18線的小城市,根本就不可能享受到。所以率先普及的,只有這種有固定充電樁、還車點的公共自行車。辦卡之初,收取100塊錢押金,使用途中兩個小時之內,不收取任何費用。因為這個好處,很多人就像辦理公交卡一樣,人手一張。
  • 你的「小黃人」的押金退了嗎?泉州微笑公共自行車喊你來退押金
    泉州網3月6日訊(記者黃怡)今年元旦,泉州微笑公共自行車開始實行免押金騎行,此前繳納的300元押金可以通過「泉城通」或者線下服務點退押,涉及用戶數達31萬多。但截至2月底,仍有將近一半的用戶未退押,「還有超過14萬會員沒有退押金,大約佔總數的47%。」
  • 深圳擬劃設電動自行車禁行區、限行區、準行區
    目前國內各大城市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大多採用禁、限、疏三種管理模式,結合深圳原特區內外的公共運輸覆蓋率等實際情況,擬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即根據交通實際狀況進一步劃設深圳電動自行車的禁行區、限行區、準行區。7月16日,《深圳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發布,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各界人士可於2018年8月10日前反饋。
  • 公共自行車使用率逐年下降 公共自行車是去還是留
    根據鹿城區公共泊位管理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鹿城區共建成公共自行車網點291個、鎖止器(車樁)8296個、累計投放公共自行車1萬餘輛,最高峰時共發放借車卡20萬多張,總借車量達8020餘萬人次。2017年4月共享單車正式進入溫州,公共自行車開始逐步淡出公眾視野,陸續出現市民退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