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自行車

2020-12-19 白粥微鹽

最近收到一個通知,就是我們市的公共自行車徹底退出城市服務了。當年辦誠信卡的用戶可以去退還100塊錢的押金。這一晃就是十年前的事了。

十年前的時候,大約是從沿海一帶的旅遊城市興起一股公共自行車的概念。初心當然是挺好的,和上海永久自行車這樣的著名企業合作的一個非常好的公益項目。當時私企的共享單車藍圖也才剛剛踐行,還沒有普及,尤其是在我們這種18線的小城市,根本就不可能享受到。

所以率先普及的,只有這種有固定充電樁、還車點的公共自行車。辦卡之初,收取100塊錢押金,使用途中兩個小時之內,不收取任何費用。因為這個好處,很多人就像辦理公交卡一樣,人手一張。

當然,十年間的使用頻率並不是特別多。主要是因為並不是真的方便。最尷尬的就是當你在用車高峰的時候,沒車可以用,當你想還車的時候,可能還車的那個點全部都滿員了。或者是你準備還車的那個電樁根本就沒有電,還不了車。如此這般,就看在免費的份上,偶一為之。對於上班通勤一族,可以說是用處不大。但有些身體康健,沒有什麼要事辦理的中老年市民用起來還蠻不錯的。而公共自行車最初定位的服務對象——遊客,就更不會輕易去使用了。

所有的使用缺陷,在小黃車,摩拜,哈羅等等共享單車的下沉介入以後,全部解決了。但城市公共自行車還是很堅挺地堅持了十年,至少解決了當地的某些極少部分人的短暫的就業問題。

最沒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團隊還是做到了善始善終。十年之後,當公司停運以後,能通知我們退還押金。多少人卡也丟了,押金收據也不在了,但只要當時電腦系統裡留有記錄,都可以退還押金。所以還是得稱讚一句社會的進步,為環保事業做出的努力,提升了群眾生活的幸福感,畢竟是公益事業麼。

相關焦點

  • 「天價」城市公共自行車的背後
    政策引導發展城市公共自行車 正是因為公共自行車的意義所在,國務院分別於2012年12月和2013年9月發出《關於城市優先發展公共運輸的指導意見》和《關於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推進城市公共自行車的建設,特別是2012年9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發出《關於加強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大力發展步行及自行車交通
  • 城市公共自行車,趕緊跑起來
    單車騎行眼下成了城市低碳環保「新時尚」,刷卡、掃碼、騎行,刷卡、掃碼、交車,城市男女老幼都喜滋滋、樂呵呵擁抱著健康、綠色出行。先是城市公共自行車捷足先登,共享單車緊隨其後。2013年,城市公共自行車亮相西安,市場獨佔。
  • 公共自行車 一道城市文明的考題 可用
    為方便市民出行,提升城市形象,翠屏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參考周邊城市的成功經驗,在宜賓市主城區共計規劃了348個網點,擬投入公共自行車7820輛。截至目前,公共自行車項目一期已建成165個站點,3月5日,3800輛自行車正式投放試運營。令人氣憤的是,投放運營才一個多星期,就有人發現,城區南岸聯通大樓旁的公共自行車被人為剪斷了車輪鋼絲,很受傷!
  • 城市公共自行車,好處有多少?
    現在許多城市都風行公共運輸——其中一種就是租賃廉價的公共自行車,既環保又服務大眾。最近有研究顯示,自行車共享還能有益人們的身體健康。《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了一份研究,研究分析了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實施的自行車共享計劃。截止至2009年8月,已經有大約18.2萬人已經定製了這個服務,約佔巴塞隆納城市人口的11%(雖然定期使用自行車的只有城市人口的1.7%)。居民在工作日使用自行車時,平均行程為2英裡(約3.22公裡),耗時14分鐘。研究人員想知道將汽車替換成自行車會對人的整體健康造成什麼影響。
  • 中國城市公共自行車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
    11月18日,來自全國各地城市公共自行車運營管理及相關企業廠商代表齊聚杭州,共同見證了中國城市公共自行車工作委員會的成立。 為了加強城市間公共自行車運營管理經驗的交流,行業間技術服務的創新,為城市公共自行車發展和技術進步拓寬空間和搭建平臺,讓更多的城市市民享受到公共自行車的福利,讓已經使用公共自行車的居民擁有更良好的使用體驗。
  • 臨沂公共自行車卡在哪辦 城市公共自行車怎麼用
    27日,臨沂城區公共自行車試運營首日,市民「嘗鮮」、辦卡熱情高。當日,北城新區已建成的公共自行車站點開始租還車業務。城區公共自行車系統何時建成運營?自行車損壞、丟失後如何處理?還車時鎖止器滿架怎麼辦?對於市民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市政工程建設處和臨沂公共自行車公司的相關負責人。
  • 秦皇島:山海關城市公共自行車投入使用
    6月23日,記者獲悉,秦皇島山海關區城市公共自行車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城區24個公共自行車投放站點已安裝完畢,1080輛公共自行車可供市民和遊客租賃使用。    據了解,24個公共自行車站點分別為:區行政中心、老龍頭、國土局、藍天家園、萬商廣場、山橋廠、蓮花湖公園、文教局、第一關停車場、火車站、南園東樓、城管局、南苑小區、工人醫院、人民醫院、山橋家園、水郡御景、西河家園、石河碼頭、白鷺島、市政公司、交通局、工業園區和「匯山海」眾創空間基地。
  • 城市公共自行車 如何讓市民愛用好騎
    城市公共自行車 如何讓市民愛用好騎 4月26日下午 5:40,正值下班高峰期,但成都高新區世紀城南門這個公共自行車站點很冷清。
  • 【吉鏡頭】長春街頭,城市公共自行車開始「冬眠」
    東嶺南街的公共自行車停放點已經停止工作  東嶺南街的公共自行車停放點已經停止工作  東嶺南街的公共自行車停放點的設備電源已經斷開  東嶺南街的公共自行車停放點已經停止使用  公共自行車回收後集中停放在衛星路高架橋下
  • 公共自行車使用率逐年下降 公共自行車是去還是留
    消息一出,鎂光燈再次聚焦公共自行車。2012年9月,鹿城區投入運營公共自行車,此後我市其他各縣(市、區)也相繼投運公共自行車。然而隨著近幾年城市公交服務體系「最後一公裡」的逐步打通,特別是在共享單車的激烈競爭下,公共自行車漸落下風。
  • 吉鏡頭|長春街頭,城市公共自行車開始「冬眠」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長春市城市公共自行車也進入了「冬歇期」。近日,中國吉林網對市內公共自行車租賃點進行了踏查,目前,全市範圍內的租賃點已完全進入「停工」狀態,自行車也已經完成了回收工作。中國吉林網從相關部門了解到,11月22日,長春市相關部門就啟動了公共自行車的「冬歇」工作,明年4月份,城市公共自行車將重新上線。如果市民需要辦理退卡等相關事宜,需要在每周五9時—15時,到長春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站進行辦理。(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張秋磊)
  • 受共享單車衝擊一些城市公共自行車停止運營
    編者按:如今,隨取隨還、停放自由的共享單車成為不少市民出行的選擇,而建設成本高、規劃協調難、還車不方便等因素讓更早出現的公共自行車的運營效果打了不少折扣,甚至一些城市開始停止公共自行車運營。專家認為,為妥善解決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問題,應該讓共享單車和公共自行車互為補充、取長補短,這才是避免投資浪費和資源閒置的現實選擇在共享單車大行其道的當下,有些城市停止了公共自行車的運營,而有些城市的公共自行車不僅沒有「萎縮」,反而穩步擴張。10月15日,營運了8年的廣州公共自行車停止運營。
  • 共享單車紅火, 城市公共自行車如何化解被冷落狀態?
    隨著摩拜、小藍、OFO等共享單車的盛行,早年紅火的城市公共自行車似乎讓出了自己的臺柱地位。其實,公共自行車服務是一項關乎民生的社會福利項目,是在地鐵、公交外,人們出行的另一種便捷途徑,而它也一直在默默耕耘。近日,有市民向晶報記者反映,停在馬路旁的城市公共自行車幾乎都沒什麼人用。共享單車紅火時,城市公共自行車如何化解被冷落狀態?
  • 285個城市的公共自行車助力自行車將「集體洗澡」
    中國常州網訊 天氣轉暖,綠色騎行又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近日,永安行開展暖春「清洗檢修」行動,組織一線工作人員對全國285個城市的有樁公共自行車、有樁共享助力車進行集中清洗及檢修。用精細化管理手段滿足穩步回升的用戶出行需求,積極配合各地城市管理部門,助力市容市貌文明升級。
  • 16城市公共自行車調查:租借平臺間不聯網不方便
    張麗麗告訴記者,南京公共自行車租賃很方便,「我從成賢街辦完事,借了自行車正好騎車到家門口,既鍛鍊身體,又節省時間。」  隨著低碳交通概念的提出,城市公共自行車作為能耗、排放「雙零」,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逐漸走入了城市規劃者的視線,不少城市先後啟動了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這些城市在公共自行車推廣方面有哪些政策和服務措施?當地百姓和外地遊客如何租賃公共自行車?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 【記者調查】公共自行車遍地開花 如何解決城市出行難?
    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導,在北上廣深流行的網約城市公共自行車摩拜單車,今天宣布在京滬兩地同步發布全新車款——摩拜輕騎(Mobike Lite),最便宜用車價格為半小時0.5元,比原有用車價格降了一半。摩拜單車進入各城市幾個月的時間裡,在逐步引領新興綠色出行方式的同時,也面臨著用戶使用中吐槽以及自行車維護更新等問題。
  • 共享單車分流用戶 深圳中心城區停運城市公共自行車
    【財新網】(記者 方祖望)共享單車發展雖經歷坎坷,但還是革了深圳城市公共自行車的命。10月16日,深圳市南山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發布公告稱,決定從2019年12月28日起停止運營區域內的城市公共自行車。
  • 公共自行車的臺北答卷
    本版主持:李文舒 約501公裡自行車道、288個公共自行車租借站、9442輛公共自行車、3.6萬個停車架、2.9萬個自行車停車位(劃設格位線)……這是哪裡?沒錯,就是臺北! 在臺北,街頭巷尾騎樓下整齊停放的自行車是很多遊客手機中所珍藏的「臺味」,平整寬闊的自行車專用道是初次來臺遊人與城市快速熟絡起來的通道,串聯大臺北地區的河濱自行車道更是都市與田園隨意切換的快捷鍵。 作為舉辦過「國際自行車城市大會」的城市,公共自行車早已成為臺北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面對這樣的一群「鐵馬」,臺北市如何管理?一同來瞧一瞧。
  • 公共自行車的「莆田路徑」
    記者了解到,作為莆田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莆田市公共自行車項目計劃在全市範圍內建設970個站點,投放自行車3.1萬輛。截至目前,項目已在莆田中心城區、涵江區和湄洲島等地啟用自行車租借站點440多個,投放1萬多輛車。年內站點全域覆蓋公共出行的「最後一公裡」問題,一直是不少城市交通系統面臨的難題,莆田也不例外。
  • 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實施規範公共自行車停放行動
    【桂林日報訊】(記者徐瑩波 通訊員張一帆 陳基亮)為減少公共自行車無序投放,堅決杜絕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助力桂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日前,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聯合永安公共自行車公司,對全市174個公共自行車站點備車臨時停放區域進行劃線,有序規範各站點的備車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