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29,小雨轉晴,32℃/24℃。目的地:天台慈聖村石樑溪。
趁學生開學報到日、周末,景區應該人比較少,給身體充充電,準備開啟新的一個忙碌周期。路上預定了天台塔後村的民宿,正是過年時預定因新冠疫情而取消的那家,現在的價錢是過年時的一半,便宜!
7:15時還冒著小雨,從新昌南下高速時已經是雨後了,然後走國道、省道、縣道、鄉道、無名村道,靠萬能的導航行車198公裡到達慈聖村。
在省道、縣道驅車一個多小時,路過當地的飲用水源保護地--長詔水庫。
思源亭--飲水思源
靜靜的湖水、青青的山峰
這應該起名「銅壺直漏」?
水庫邊靜謐的小山村
村道上唐詩之路第一站大竹園
繞過山路八十八道彎後到達天台縣慈聖村。
走過慈聖村黨群中心繼續前行1公裡多,到達永福橋,這裡是溯溪的起點。車可暫停在路邊。
與來自上海的兩個團隊驢友一起前行,有伴,心裡踏實很多。
天氣小雨轉陰,溪流不是很大,正是溯溪的好天氣,好時候!
清泉石上流,我在溪中走。忘記年齡,忘記煩惱,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必須手腳並用,才能縱情於山水,放飛自我!
盡情的戲水,完全的忘乎所以!
過了驢友們稱為小河的這個深潭後(上海的驢友們是遊過去的),兩波驢友開始休整簡餐,我們不想全身溼透,從山上野路繞行,脫離大部隊繼續先行。
有點恐高,但為了更好的風景,仍小心翼翼爬到了大石板上
趁四周無人,小心翼翼跳進深潭,光著膀子撒個歡、衝個浪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過了地圖上顯示的龍遊澗,到達橫架在溪上的公路橋,從橋側陡坡走上公路完成今日的溯溪。如果繼續往前可以直達石樑景區,欣賞石樑飛瀑!
路過銅壺滴漏景區的新修隧道入口,看到未建成的提示,沒有走進,但開車返回時沒忍住好奇心開了過去,但路況實在是不佳,還是原路返回放棄了。
沿公路走回到永福橋有4公裡多,為節省體力,勇敢翹起大拇指伸出手臂攔車下山,感謝淳樸的天台朋友相助。
取車後前往預定的民宿。路過地處天台山之巔石樑鎮中心的集雲村。集雲村海拔近千米,森林覆蓋率90%以上,抬頭舉望,群峰環抱,低頭近看,山明水秀,一覽眾山小,是眾多古代文人墨客遊覽之地。
集雲村有農家樂經營戶12家,每年接待遊客達到10萬人次以上,是個名副其實的農家樂特色村。
據說這裡的民居古樸雅致,民國風的雲端天街更是充滿了穿越時空般的復古感,青磚紅瓦,柳杉蔥蘢挺拔,燈籠鮮紅生動。
集雲村是唐詩之路目的地的重要節點,連接石樑、華頂兩大景區,以後5 月份可以來看牡丹。
五點多到達塔後村的民宿,主人熱情相迎讓我們暖心。
折後316元的客房寬敞溫馨。
到村裡另一家農家吃過晚飯後,20:00後早早休息,玩了一天有點累了,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