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一小國20世紀初才獨立,連國王都是借來的,二戰時卻很有骨氣

2020-12-11 騰訊網

在中國古代,王位的繼承與血統綁定,通常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即便是血統斷絕,也是到封國迎同一宗室的人繼承王位。可是在歐洲,卻有一個國家,它曾向外國借國王,沒錯,就是讓外國王子擔任自己的國王。而這個國家,就是挪威。

之所以發生這種荒唐事,與挪威的歷史有關。從九世紀開始,挪威就一直是一個受其他國家統治的小國。1363年,挪威國王和丹麥公主結婚,這是一場王室的政治聯姻,但卻讓挪威徹底喪失了獨立性。挪威國王哈康六世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奧拉夫繼承了挪威的王位,但在此之前,他已經是丹麥的國王,這也就意味著挪威成為了丹麥王國的一部分。

此後的幾百年間,挪威曾先後受到丹麥、瑞典等國的壓迫。經過挪威人民數百年爭取的獨立運動,直到1905年,瑞典終於被迫解除了和挪威的關係,挪威自此成為獨立的王國。經過公投,挪威決定實行君主立憲制,這使得挪威成為歐洲最年輕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可是,方案定定下來了,國王的合適人選卻找不到,挪威王室裡的男性子嗣要不然年紀太小,要不然不堪大用。沒辦法,挪威只能找瑞典借,想讓瑞典王子來擔任挪威國王。可瑞典王子看不上挪威,他和父親異口同聲的拒絕了挪威的請求。在瑞典這碰了壁,挪威只能向丹麥請求。

丹麥的卡爾王子同意了挪威的請求,以哈康七世的名義登基,挪威這才有了屬於自己的國王。不過經過當年的那場聯姻,卡爾王子的身體裡倒確實流淌著挪威人的血脈,所以讓他當國王,也算是「正統」。

哈康七世是一位賢明的國王,他曾在軍中服役,這培養了他堅韌、穩重的性格。哈康七世登基以後,勤於政務,體察民情,受到了百姓的愛戴。不幸的是,哈康七世在位期間,卻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

德國納粹逼挪威投降,但哈康七世拒不投降,他流亡海外,卻依舊組織反抗組織,呼籲挪威人民不要屈服於納粹的暴政。哈康七世還將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挪威的王儲奧拉夫任命為抵抗軍的指揮,在前線與德軍戰鬥。

哈康七世和奧拉夫的英勇得到了百姓的擁護,二戰結束以後,人們夾道迎接自己的國王和王儲。哈康七世回到國內以後,領導著挪威和北約合作,但與此同時他也與蘇聯發展友好睦鄰關係。1954年,挪威與新中國建交。這一系列舉措幫助挪威在國際上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哈康七世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奧拉夫繼位,是為奧拉夫五世。1991年,奧拉夫五世因心肌梗塞去世,他的兒子哈拉爾繼承王位,也就是如今的挪威國王。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德國橫掃歐洲大陸,為什麼偏偏沒有對這個小國瑞士動手
    1941年,整個歐洲大陸一片黑暗。包括「西歐陸軍第一強國」法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被德軍佔領。然而,當我們仔細的觀察歐洲大陸的地圖,我們就會發現:在德軍佔領的歐洲大陸之下仍然還有一抹亮色,這個呈現出亮色的國家就是瑞士。那麼,德軍都佔領了整個歐洲大陸,希特勒為何放棄僅有420萬人口的小國瑞士呢?第一,永久中立國地位是瑞士在二戰中堅持獨立地位的重要政治保障。
  • 二戰時德國橫掃歐洲大陸,為什麼偏偏沒有對這個小國瑞士動手!
    然而,當我們仔細的觀察歐洲大陸的地圖,我們就會發現:在德軍佔領的歐洲大陸之下仍然還有一抹亮色,這個呈現出亮色的國家就是瑞士。那麼,德軍都佔領了整個歐洲大陸,希特勒為何放棄僅有420萬人口的小國瑞士呢?
  • 立陶宛「獨立史」:為何從濱海小國變成歐洲大陸的「漩渦中心」?
    立陶宛的少數民族主要有波蘭人(6.6%),俄羅斯人(5.8%),白俄羅斯人(1.2%),烏克蘭人(0.5%),和猶太人(0.1%)。他們自稱是列圖維亞人,多數信仰天主教,少數信東正教。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戰期間,立陶宛境內的猶太人幾乎被屠殺殆盡。
  • 小國智慧丨漫天烽火燃遍歐洲大陸,為何彈丸小國瑞士能獨善其身?
    一、世界上第一個永久中立國——瑞士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的槍聲點燃了法國人心中人權和民主的思想,也使得法國軍隊內部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制度變革,軍力國力產生了質的飛躍。總面積超過86萬平方公裡,總人口有4400萬。奧地利、普魯士先後臣服,連俄羅斯也只能明哲保身,委曲求全。勢力盛極一時的拿破崙成為了19世紀10年代的時代人物,沒有之一。從1803年到1815年,歐洲各國紛紛締結盟約,組建同盟,這個龐大帝國繼續頑強地抗爭。
  • 公元6-9世紀分裂的愛爾蘭:巴掌大的地方國王一籮筐
    可見6-9世紀的愛爾蘭有獨特的政治生態,造成了小國林立又缺少大規模徵服戰爭的局面,造成這一局勢的原因很值得探究。小國寡民的現實這幾百年的時間裡愛爾蘭出現了數百位國王,這不是因為國王們太短命,而是因為在愛爾蘭成為國王的門檻太低。每個國王統治的人群被稱為tuath或plebs。
  • 歐洲第四小國列支敦斯登及首都瓦杜茲
    列支敦斯登這個名字源於中世紀的一個古老的歐洲貴族(有明亮的石頭的意思),12世紀時他們家族在奧地利就有了一座列支敦斯登城堡,現在那個城堡還在,位於維也納西南約15公裡。後來,這個家族中有多位做過哈布斯堡皇帝的顧問或近臣,不過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帝國領地(直屬於皇帝,不受其他貴族控制)。
  • 歐洲的袖珍小國有哪些?
    比起那些旅遊資源豐富的大國,這些袖珍小國們甚至需要旅行者 拿著放大鏡才能在地圖上找到。 他們在大國夾縫中生長, 大都與大國有著錯綜複雜的歷史關係。
  • 克羅埃西亞,最親德的巴爾幹小國,為擺脫「斯拉夫干係」有多拼命?
    10世紀初,在第一位國王託米斯拉夫帶領下,克羅埃西亞完成統一,建立起強盛的克羅埃西亞王國。之後幾百年,克羅埃西亞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鬥爭史:為爭奪沿海地帶先是與匈牙利、保加利亞鬥得不可開交,後來又與匈牙利組成克羅埃西亞—匈牙利王國共同對付威尼斯。16世紀,克羅埃西亞—匈牙利王國被崛起的奧斯曼帝國擊敗,其部分領土被吞併。
  • 不丹本是獨立國家,為何卻處處受印度節制,連國王都不自由?
    不丹本是吐蕃的一個部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在9世紀,不丹開始成為獨立的部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與我國的西藏有分不開的牽連。正因為如此,不管是在文化還是風俗方面,它與西藏都有著極高的相似度。
  • 二戰時的瑞典有多厲害,為何連德國人都讓其三分
    二戰時,德國吞併了大半個歐洲,但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入侵瑞典,並和瑞典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係。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二戰時的瑞典有多厲害,為何連德國人都讓其三分?首先,瑞典雖然面積不算大,人口也不算多,但實力可不弱。瑞典是歐洲傳統強國之一,曾是波羅的海地區乃至歐洲的霸主,周邊的俄國、波蘭、立陶宛、德國等國家沒少被他欺負。
  • 歐洲小國人口總才3萬,只是儀仗隊,二戰時為何向全世界宣戰?
    現在看起來向十一國宣戰已經很了不起,但是慈禧死後很多年後,歐洲有個袖珍國家,因為憤恨英國和德國在他們國家打仗,於是一氣之下向全世界參戰國宣戰,包括以德國為主的協約國和英國參加的同盟國。
  • 歐洲最富小國:為何至今不加入歐盟?因曾被外人統治500年
    歐洲聯盟(簡稱歐盟),原是20世紀50年代初由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創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簡稱歐共體)。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歐共體轉型為歐盟,並慢慢吸收歐洲其他相對富裕的國家。
  • 歐洲一小國,一戰全民皆兵,家家戶戶是軍火庫,二戰中沒人敢惹它
    二戰中有兩個歐洲小國,即使是戰爭狂人希特勒也不敢招惹,他們究竟有多強的實力呢?這第一個就是永久中立國瑞士,其實二戰中瑞士之所以能成為中立國而不受戰火侵襲,可不是因為他單方面宣布中立,也不是因為希特勒大發善心,實在是瑞士戰鬥力太過強大。
  • 看世界:歐洲小國,元首都要從鄰國引進,但有一大批中國「移民」
    說起安道爾的奇特之處,是在如此彈丸之地,區區幾萬國民的山區小國,400多年來居然一直設立有兩個國家「元首」,並且還都不是「國貨」,而是從它的兩個強鄰引進的:一個是法國,另一個是西班牙。 是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家缺乏人才?心甘情願引進外國人當老闆;還是法、西兩個地區大國強行輸出,不得不屈從於強鄰的「虎威」?
  • 歐洲最後二戰元首去世:撤出軸心國的羅馬尼亞末代國王
    米哈伊一世出生於1921年,他的父親是前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二世,母親是來自希臘的海倫公主。和眾多歐洲王室成員一樣,米哈伊一世的曾曾祖母是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也是現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菲利普親王的表親。在談不上和平穩定的20世紀上半葉,米哈伊一世度過了跌宕起伏的童年。
  • 袖珍小國列支敦斯登連軍隊都沒有,為何沒有被周邊林立的強國吞併
    文/寂寞的紅酒列支敦斯登,位於歐洲中部,奧地利和瑞士之間,是一個標準的彈丸小國。列支敦斯登有多小?小到據說在國內不允許在大陡坡上玩滑板,因為一個不留神很可能就滑到國外了。不過就是那麼一個小到可以忽略的彈丸小國,小到連軍隊都沒有的袖珍小國,竟然長期在強國林立的歐洲保持著獨立。列支敦斯登那麼小,連軍隊都沒有,為何沒有被周邊林立的強國吞併?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現代的列支敦斯登起源於18世紀,是歐洲著名貴族列支敦斯登家族的封地。
  • 小國重炮!盤點二戰時捷克造火炮,第一種德國都說好
    捷克是一個中歐內陸小國,哪怕與斯洛伐克組成聯邦,論軍事實力在強國林立的歐洲也排不上座次。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小國,在二戰爆發前的上世紀30年代,有好幾年穩居世界軍火出口第一大國。捷克在二戰前設計製造了許多優秀的武器裝備,比如中國抗戰名槍——捷克ZB26輕機槍,LT-35輕型坦克等。除此之外,捷克生產的一些火炮性能上也非常出眾,一段時間內曾大量出口,一些型號在二戰中也曾大量生產,連德國人都說好。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幾種捷克造火炮。
  • 羅馬已成為「過去式」,到底是什麼消磨歐洲小國人民的「大國情懷」?
    2:復闢機會的失敗大希臘計劃的忠實得力執行者,希臘的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幾乎是在勝利曙光出現之時,被猴子咬了一口,得了,去世了。這導致成金被廢除的的前國王重新復闢,在此情況之下,英法兩國立即撤回了對希臘的支持。
  • 摩納哥是歐洲的一個小國家,為何一國之君不叫國王,叫親王
    歐洲是現代科技和民主制度的起源,歐洲國家也是今天歐美資本主義國家體系的締造者。不過歐洲在歷史上也經歷了上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歐洲的版圖雖然不大,不過王國可不少,其中就有小國摩納哥。 摩納哥的土地面積在世界上排名倒數第二,也就比袖珍國梵蒂岡大了一些而已。
  • 獨立僅103年,北歐小國芬蘭是如何在大國夾縫,實現逆襲致富的?
    要知道,19世紀芬蘭還尚在沙俄的殖民統治之中,直到1917年才獲得國家獨立。那麼她是如何走向國家獨立,在大國夾縫中生存的?如今立國尚才百餘年,又是如何實現華麗轉身,變成了國家成功的典範?一、獨立自主要致富,先要獨立。如果仰人鼻息,處處受制於人,是沒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