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軟甜潤的淮揚名點千層油糕怎麼做?揚州獅子頭與大肉圓有啥區別?文思豆腐如何一氣呵成……昨日,「揚州·淮揚美食書場專場品鑑」走進南京博物院,將揚州國家級代表性非遺項目揚州評話與淮揚菜製作技藝展示相結合,給南京市民以及省內外遊客帶來味覺、視覺和聽覺的多重享受。副市長餘珽出席活動。
1
邊看邊聽邊品,開啟美食新體驗
昨日,南京博物院老茶館座無虛席,一場精彩的杖頭木偶表演拉開了活動的帷幕。中國烹飪大師倪秋香、張燦松和名廚朱佳等分別帶來了千層油糕、文思豆腐、揚州獅子頭、揚州炒飯等,美食評論家周彤進行了現場評說。
「揚州去過很多次,淮揚菜也不是第一次品嘗,但第一次以書場的形式了解到這些經典菜餚的烹製技藝和淮揚菜博大精深的文化,收穫頗豐。」南京市民陳曉旭激動地說,看完這場精彩的書場,更加激發再次到揚州旅行、現場品嘗淮揚菜的想法。「今年一定要抽時間再去揚州,好好吃一頓淮揚大餐。」
記者獲悉,此次來自揚州的幾位大師借用傳統書場的形式,以說菜人的講述配合相關資料片,介紹宣傳美食書場及淮揚菜,中間穿插廚藝展示以及2-3個揚州傳統非遺節目如評話、彈詞、揚劇等,節目內容均與飲食有關。臺下觀眾席配綠楊春茶(或魁龍珠)及揚州本土老字號茶點,同時結合說菜人的講述,現場提供4個經典淮揚菜點的品鑑,書場每場設計接待人數100人左右。
前天下午,大廚們冒雨從揚州趕往南京博物院,提前為活動做前期的準備工作。為給南京觀眾最好的淮揚美食口感體驗,昨天清晨6點,大廚們走進南博後廚,準備菜餚。
「不是所有的肉丸子都叫做獅子頭。」周彤講到淮揚菜的內功時,用獅子頭舉例,並與肉丸子做比較。此時,張燦松和同事將做好的肉丸子和獅子頭端上來,分別請前來聽書的客人品嘗,現場體驗淮揚獅子頭的腐嫩口感。此外,觀眾在了解揚州炒飯不為人知的秘密後,還現場品嘗了正宗的揚州炒飯。看非遺表演、聽美食說書、品淮揚美食,沉浸式的美食體驗,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
2
放大「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應
為適應大眾旅遊時代遊客需求品質化、多樣化、多層次的趨勢,揚州市委、市政府在2019年「3號文件」中明確提出打造「淮揚美食書場」項目,提出了「進一步豐富淮揚美食品鑑中心、淮揚美食書場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的新要求,滿足遊客多樣化的旅遊新需求。「淮揚美食書場」融合多種揚州特色非遺項目,推出「美食+」,即美食+旅遊、美食+文化、美食+禮儀,探索文化旅遊新模式。打造展示揚州非遺的文化空間,藉助書場的形式,通過菜品介紹、技藝展示、現場品鑑等形式,為遊客提供一場可聽、可看、可品、可試的淮揚美食文化盛宴。
「通過『淮揚美食書場』走進南博的活動,既傳播了淮揚美食文化,也讓更多南京市民和遊客領略了揚州非遺技藝的魅力,擴大了揚州『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的品牌影響力。」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相關人士說。 記者 居小春 屠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