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特約評論員 西蒙
西安市長安區太乙宮高速公路出口設置的景觀石(4月27日攝)。新華社 圖
日前,新華社曝光了一些地方存在的「移石造景」問題:這些景觀石大多由政府採購,價格非常昂貴,有的一塊石頭數萬元,高的竟有百萬元,甚至有150萬元一塊的「天價石頭」。這不禁讓人追問:這些石頭到底來自何方?它們真的值這麼多錢嗎?
從調查情況看,景觀石價格虛高,在一些地方是個普遍現象。這些景觀石未必能給民眾帶來美景的享受,但很多情況下,卻有見不得人的「貓膩兒」。
一方面,這跟某些基層幹部的追求「面子工程」「政績工程」的畸形心理有關。比如,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環山路灃峪口轉盤處的「松石園」,就是由600多塊巨石堆砌而成,這些造價不菲的石頭,集中放在這裡,其實很難成為當地獨特的風景,更難以成為有吸引力的旅遊資源,當地人也反映這種耗資巨大的人工造景意義不大。說到底,這還是個別幹部的謬誤心態所致的奇葩結果,「奇觀誤國」的古訓在今天也不過時,廣大基層幹部理應以此為戒。
另一方面,這些價格虛高的景觀石也為滋生腐敗行為提供了溫床。由於景觀石的市場很不透明,價格虛高現象很普遍,一些公職人員藉機謀取非法利益,自認為可以瞞天過海,但最終也難逃黨紀國法的追責。據媒體曝光,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法院在2018年曾審理的某社區主任毛某職務侵佔案顯示:「一塊景觀石實際採購價近3萬元,卻虛開了16.5萬元的購置款,毛某將13.5萬元據為己有」。這樣的腐敗現象並非個案,或收受非法賄賂,或賺取不正當的差價,這些違紀違法的行為,遲早會被嚴厲查處。
再者,不少景觀石來自河道中的無序取石,還有人在山上濫採石頭,一個個山頭被削平的背後,是當地自然環境生態慘遭破壞的悲劇。可以說,這些違規的「移石造景」行為,既破壞了政治風氣,也給自然環境構成了威脅,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想讓城市景觀變得「高大上」的方法有很多,過度的「移石造景」卻是很不可取的一條路。當然,這並不是說設置道路兩旁的景觀石,是錯誤的,而是說不要違規操作,不要過度為之。要嚴格規範政府採購景觀石的行為,真正做到「景觀服務於民眾」,而不是個別人孤芳自賞的玩物。
對此,首先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對此問題的高度重視,形成相關共識,做到合理配置景觀石資源,防止權力濫用與「借石腐敗」的行為。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需要落實相關工作要求,並聯合紀檢、環保等多個部門展開配套行動,對違規的「移石造景」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要再讓這些勞民傷財和破壞生態的「景觀」繼續存在了。
責任編輯:李勤餘
校對:欒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