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第一女隱士:43歲皈依佛門,隱居四十多年,自稱能和佛祖講話

2020-12-06 奈落瑾夢

人活著就要用生命去解釋自己的信仰。——馬·普頓爾

信仰,是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詞語。什麼是信仰呢?或許是對某一樣事業的堅持,亦或者是對某一個人的崇拜。王芝霞,便是一個用畢生的時間來詮釋自己信仰的人。她在43歲那年與家人斷絕聯繫、皈依佛門。如今,王芝霞已經年過九十,卻依舊隱居於終南山。

心有菩提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佛教,自傳入中國便極受人們歡迎。幾年過去,佛教已經成為了中國的最大的宗教之一,在中國的不少城市裡都有著大大小小的佛寺分布。

如今,雖然不少人對於佛教崇拜大不如前,但是仍然有不少人信奉這這一宗教,甚至不惜斬斷紅塵、剃掉三千煩惱絲,終身侍奉佛祖。王芝霞便是其中一位。

王芝霞與佛教之間的緣分仿佛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和大多數小孩子一樣,年幼的王芝霞一直是一個不肯安靜下來的人,她常常憑藉她的大嗓門和怎麼也用不完的精力弄得父母頭疼不已。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混世大魔王」,卻在一次隨著父母進入寺廟燒香、見到佛像後轉變了自己的性子——她沉靜了下來。對於這一個改變,她的家人都吃驚不已。

學生時代,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一個令人記憶深刻的時期,許許多多美好的事情都發生在那個階段。對於王芝霞而言,她的學生生活與佛經息息相關——在閒暇的時光,當其他的同學都在打鬧或是在睡覺的時候,王芝霞總是捧著一本佛經。

在旁人的眼中,這些佛經如同天書一般難以讀懂,而在王芝霞的眼中,讀懂一本佛經就如同吃飯睡覺一般簡單。她在佛經中尋覓著屬於自己的淨土。

斬斷紅塵三千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慢慢的,王芝霞也長大成人,並一步一步延尋著其他女生的人生軌跡——和一個看起來不錯的男人結婚,然後生下了孩子。在那段時間,生活的重擔壓在她的身上,讓她無暇再細細品讀佛經。

那時候的王芝霞,似乎已經和普通的女人沒有了任何的區別。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的心裡總會有絲絲的無法言說的難受。有時候,一個人雖表面上風平浪靜,但是在平靜的冰山下面,卻深藏著一座不知何時爆發的火山。

有一天,終於有了一點空閒的王芝霞和家人去附近的一個寺廟燒香拜佛,在見到金光閃閃、面容慈善的佛像的時候,她心中的被抑制已久的火山終於有了鬆動的痕跡,她開始明白,自己為何會常常在午夜夢回的時候感到難受了。

在回到家之後,王芝霞再一次拿出了壓在箱底的佛經。當她再一次捧起佛經、看著佛經上的一句句箴言的時候,她暗暗地下了一個決定——她要出家。從此之後,世上少了一位賢妻良母,卻多了一位佛祖的忠實信徒。那一年,王芝霞四十三歲。

王芝霞最開始在香積寺出家。那個時候,對於她的皈依佛門的選擇,不管是他的丈夫、兒子還是其他人,都不能理解。他們不斷地勸說她,試圖使她放棄這個選擇。然而,決心已定的王芝霞依舊選擇了佛祖。

人非草木,草木沒有一絲的感情。雖然王芝霞雖然選擇了出家,但是家庭與她而言,依舊是難以割捨的存在。與此同時,她的家人也常常來香積寺看望她。因此,在獨坐佛堂、閒敲木魚的時候,王芝霞的腦海裡不斷地浮現出她的孩子和家人的身影。

心裡放不下紅塵三千,便無法靜下心來侍奉佛祖,更不可能在佛法上有所研究。在輾轉反側數月之後,王芝霞再一次做出了一個令眾人極度意外的決定——隱居終南山,甚至還給自己取了一個法名——王慈善。

終南山歷來就是一個隱居聖地,王芝霞的家人們在看到了她的決定之後,也終於明白了她對於佛的堅持。慢慢的,他們也不再去探望王芝霞了。

艱苦的修行生活

「隱居」,在人們的心裡一直是一個美好的詞彙,在眾人看來,隱居的生活大概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隱居的出家之人,大概都是衣袂飄飄白如霜,來去塵埃不惹的謫仙。然而,現實和想像常常有著極大的出入。

至少,王芝霞的隱居生活並不是唯美的。終南山雖然一直是人們心嚮往之的存在,但是在終南山,除了如畫的風景之外,還有並不發達的交通和進出的道路的崎嶇。長期生活在終南山,就必須忍受一系列的惡劣的條件。

王芝霞在選擇隱居終南山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修建一座房子。在她看來,修行之人,比應該追求生活的享受,因此她只是建了一個小小的茅草屋。

在這個屋子裡,供奉著一座佛像。在那裡,除了下山購買日常所需的物資之外,王芝霞便整日在房間裡打坐,或鑽研佛法。她覺得自己在打坐念經的時候,能夠聽到佛祖講話,還能夠和佛祖交流。

日子在王芝霞的木魚聲中慢慢過去,不知不覺,王芝霞已經是一個90多歲的老人了。不過,如今已漸漸行動不便的老人,卻依舊保持著當年的初心和信仰。她還被人稱為終南山第一女隱士。

心懷信仰,所以快樂

對於王芝霞的選擇和做法,有的人表示敬佩,但更多的人卻表示難以理解。在他們看來,人們信奉佛祖大多是因為現實不順,而王芝霞的前半生雖然平凡而普通,但是卻平平安安。完全沒有出家的理由,更沒有必要為此拋家棄子,去終南山過如此艱苦的生活。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有很多無法用言語解釋的東西,比如信仰。王芝霞之所以會選擇拋下一切,以身侍佛,不過是因為她對佛教的信仰而已。

信仰聽起來是一個非常玄乎的詞,但是它卻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而不可缺少的。百餘年前前,無數的中國人便因為對中國的信仰而拋頭顱、灑熱血。

而對於王芝霞個人而言,因為信仰,所以她無畏生活的艱苦,更無畏眾人的紛紛的議論。因為信仰,因為堅持信仰,她的每一天都過得十分幸福。

王芝霞用她的一生,證明了她對佛祖的忠誠,也向世人證明了信仰的力量。這種力量無形,卻有力。願世上所有人都能夠找到可以為之奉獻一生的信仰!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43歲皈依佛門,隱居四十多年,自稱能和佛祖講話
    她在43歲那年與家人斷絕聯繫、皈依佛門。如今,王芝霞已經年過九十,卻依舊隱居於終南山。心有菩提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佛教,自傳入中國便極受人們歡迎。幾年過去,佛教已經成為了中國的最大的宗教之一,在中國的不少城市裡都有著大大小小的佛寺分布。
  • 終南山女隱士,曾打坐108天,隱居40多年,兒子結婚也不回
    最近,我們能看到很多年輕人放棄了在大城市打拼的機會,來到終南山,搭起屬於自己的小屋,以最低的物質質量來滿足自己晨起沐浴林風、夜間仰頭觀星的浪漫夢想。不過,最初隱居於終南山的,可大多都是有著自己信仰、以隱居修行的人。88歲的王芝霞就是這樣一位隱士。信奉佛教的她,隱居在終南山的小茅屋中,過著物質十分簡樸、精神極度滿足的生活。
  • 43歲皈依佛門,在終南山整整度過36個春秋,被稱:第一女隱士
    無論是道家還是佛家,都會認為終南山無疑就是最清淨的道場之一。往古至今,在終南山隱居的人不計其數,他們捨棄世俗去追求內心平靜,幾乎已經是與世隔絕。今天,筆者為大家分享的是:終南山第一女隱士,她原本有自己的幸福家庭,只因心中向佛,卻在43歲時獨自在終南山整整度過36個年頭,這位女隱士正是–王芝霞老人。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85歲能連續打坐108天,自稱在和佛祖交流
    古話總說:「佛門清淨之地,不可用俗事相擾。」所以那些看破紅塵,放下塵世中的欲望和執念之後,都想要選擇出家為僧,青燈古佛,與佛祖相伴,換取自己未來生活的平靜和安寧。在宗教方面,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它們傳播的思想和境界對人們的影響都極其深刻,也真正給人們的內心帶去了平靜和安詳。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85歲高齡能連續打坐108天,自稱能和佛祖交流
    >王芝霞就是這其中一員,在終南山生活的四十年中,王芝霞從未下過山,終日打坐修行,與青燈古佛為伴,悟道參禪,甚至在八十五歲的高齡仍連續打坐一百零八天,人們都稱她是終南山第一女隱士,還自稱能和佛祖溝通交流。
  • 終南山女隱士,曾打坐108天,隱居40多年,兒子結婚也不回
    最近,我們能看到很多年輕人放棄了在大城市打拼的機會,來到終南山,搭起屬於自己的小屋,以最低的物質質量來滿足自己晨起沐浴林風、夜間仰頭觀星的浪漫夢想。不過,最初隱居於終南山的,可大多都是有著自己信仰、以隱居修行的人。88歲的王芝霞就是這樣一位隱士。信奉佛教的她,隱居在終南山的小茅屋中,過著物質十分簡樸、精神極度滿足的生活。
  • 終南山高修為女隱士,85歲還能連續打坐上百天,自稱在和佛祖溝通
    引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飲酒》中的一句,南山確實是存在的,就是現在位於陝西境內的終南山。這座山山木眾多,四季氣候宜人,自古到今都是人們嚮往的隱居所在地。現在終南山就有一位人稱「第一女隱士」的高修為隱居人士,85歲高齡還能連續打坐上百天,自稱在和佛祖溝通,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年頭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呢,不過這可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一件事情。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修行40年從不見家人,85歲能連續打坐108天
    而終南山因為環境幽靜,成為了很多文人騷客最為憧憬的隱居聖地。在這些人當中,就有一個人被稱為終南山第一女隱士,她選擇皈依佛門,潛心修煉,在自己85歲高齡的時候能夠連續打坐108天的時間,認為這樣是在和佛祖交流。她究竟是誰呢?
  • 她是終南山85歲「女隱士」,隱居42年從未回家,曾打坐修行108天
    ,有很多的年輕人覺得這樣的生活非常的壓抑,從而想要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如今終南山上的「隱士」更是成為眾多人嚮往的地方,在我們看來,「隱士」一般是年輕人群體較多,不過在終南山上,卻有一個85歲的「女隱士」,她隱居終南山42年之久,從未回過家,她更是以85歲高齡打坐修行108天成為終南山「隱士」中受到崇拜。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85歲高齡卻能連續打坐108天,稱在和佛祖交流
    終南山這個地方想必很多人聽說過,這裡好像就是那些道人仙家修行隱居的地方,而我們要說的這位就是這裡的第一女隱士,她叫王芝霞,是這座山上年紀最大的隱居者,可能有些遊客曾經見過她,因為她就住在終南山的半山腰上,別看她已經86歲了,她可以連續打坐108天,實在令人佩服。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修行40年從不和丈夫見面,85歲能連續打坐108天
    「天下隱居,終南為冠」,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世俗生活到終南山進行隱居,就有這樣一個在終南山上隱居的女性,她被稱為是終南山第一女隱士,85歲高齡仍舊能夠連續打坐108天,她告訴世人,這是在和佛祖進行交流,她就是終南山上最大的隱居者——王芝霞。
  • 王芝霞:43歲皈依佛門,與家人斷絕聯繫,年逾90仍隱居終南山
    早在唐朝時期,終南山就成為了佛教徒理想中的修行之地,終南山不僅山高林深,景色秀麗,還有王維、孟浩然這些大詩人的詠嘆,妥妥的一塊人文勝地,後世之人以能上終南山修行為榮。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終南山是全真教大本營,由此看出,終南山已經不再限於是佛教的第一福地,只要信教,便上終南山,已經成為眾多教徒的信仰。
  • 終南山高修為女隱士,85歲還能連續打坐上百天,自稱在和佛祖溝通
    現在終南山就有一位人稱「第一女隱士」的高修為隱居人士,85歲高齡還能連續打坐上百天,自稱在和佛祖溝通,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年頭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呢,不過這可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一件事情。01王芝霞便是人稱「第一女隱士
  • 終南山高修為女隱士,85歲還能連續打坐上百天,自稱在和佛祖溝通
    引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飲酒》中的一句,南山確實是存在的,就是現在位於陝西境內的終南山。這座山山木眾多,四季氣候宜人,自古到今都是人們嚮往的隱居所在地。現在終南山就有一位人稱「第一女隱士」的高修為隱居人士,85歲高齡還能連續打坐上百天,自稱在和佛祖溝通,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年頭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呢,不過這可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一件事情。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修行40年從不見家人,85歲能連續打坐108天
    而終南山因為環境幽靜,成為了很多文人騷客最為憧憬的隱居聖地。在這些人當中,就有一個人被稱為終南山第一女隱士,她選擇皈依佛門,潛心修煉,在自己85歲高齡的時候能夠連續打坐108天的時間,認為這樣是在和佛祖交流。她究竟是誰呢?
  • 藏在終南山的「女隱士」,今85歲還能打坐108天,稱佛祖在看自己
    《桃花源記》我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世外桃源是我們每個人都憧憬的生活,沒有人打擾,生活節奏也很慢,大家都過著最淳樸的生活,實在是讓人嚮往,但有個地方,就真的很適合隱居,這個地方就是終南山,很多詩人也描繪過這個地方,在這裡隱居你可以悠然自得,享受生活帶來的美好,安靜愜意,終南山就在陝西,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修行40年從不見家人,85歲高齡能連續打坐108天
    而終南山因為環境幽靜,成為了很多文人騷客最為憧憬的隱居聖地。 在這些人當中,就有一個人被稱為終南山第一女隱士,她選擇皈依佛門,潛心修煉,在自己85歲高齡的時候能夠連續打坐108天的時間,認為這樣是在和佛祖交流。她究竟是誰呢?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隱居40多年,連續打坐108天,得佛陀點化
    自古隱士隱名山,終南山就是歷代文人隱士常常會選擇的一個地方,有的是慕名而來,有的是因為這裡的生態環境和悠久歸隱的歷史文化隱士原先都是不為世人所知,後來因為他們歸隱的時間足夠長,行善的善心被人而知。終南山第一女隱士王芝霞,就是一隱41年,吃齋念佛,入定打坐,修廟行善,幾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被同時在終南山的修行隱士推崇敬仰,而被外人知曉。
  • 中年頓悟歸隱終南山,45年不見家人,自稱能與佛祖對話
    我國有諸多名山大川,其中很多都有隱士的蹤跡,也有著關於佛教或者道教的傳說。在湖南長沙就有一座山峰被命名為隱居山;而我國的華山、黃山等地,也都過山人隱居的歷史記載。不過論起隱士之多,隱居歷史之長,沒有哪一座山可以與終南山相較。唐代大詩人王維隱居其中時,曾寫下「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詩句,極言終南山上景色之美好。
  • 終南山第一女隱士:坐佛40年,一連打坐108天,兒子婚禮也不參加
    終南山是道教的發源之地,它脈起崑崙,尾銜嵩嶽,鍾靈毓秀,宏麗瑰奇,是歷史上諸多隱士的清修之地。然而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像從前那般在深山修道煉心的隱士越來越少,在終南山獨自隱居皈依了40餘年的女修士王芝霞,就顯得格外特殊而引人注目。  王芝霞出生於1932年,是陝西省西安市長安縣西柳鄉人,有著"第一女隱士"的稱號。她7歲就開始信佛,43歲在香積寺皈依佛門,此後一直住在終南山小五臺半山腰,在山上過了40多年與世隔絕的清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