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悠久的淮河以北阜陽地區有著一種獨一無二的特色美食格拉條,這是阜陽之外絕對少有的特色美食。我們尋找大街小巷中的阜陽格拉條鋪子的時候是完全不需要看它的門頭招牌的,不像牛肉湯店、蘭州麵館和羊肉湯店這些的你要不看它的門頭就不知道它是經營著什麼的。格拉條店面的工具非常有標誌性——你只要看到哪個門面當門的鐵鍋上面還安裝了只方向盤或者千斤頂的,你就可以走進去坐下對著老闆喊一聲「來碗格拉條」。
面案旁的師傅甩著胳膊把一個麵團揉來搓去,時不時「啪」地將那面翻個身,繼續再搓再揉,白白的麵團在師傅黧黑的手臂中上下翻飛看起來十分柔軟,其實大家不知道那是很硬的沒有發酵粉發酵過的面因為面的硬度是格拉條的非常重要的精髓,不要看師傅耍得輕鬆,但是如果換成沒幹慣體力活的我們,絲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攢著拳頭使著勁使勁給上一拳頭,也只是一個淺淺的拳頭印。
等師傅把面揉捏得滿意了,他就將麵團放進嵌在鐵鍋上方的鐵架子上的一隻圓柱形的鐵桶裡。這桶的桶底滿是筷子一樣粗的孔眼兒,蓋子連著只千斤頂的頂盤,等到鍋底爐火燒得正旺,鍋裡面湯翻滾,老闆就會將那帶動千斤頂的方向盤旋了起來,方向盤越絞越緊,桶裡的面壓力就會越大,麵團就會順著桶底的孔眼兒慢慢的被壓了出來下到了麵湯裡。
我們的格拉條在麵湯裡很快的就煮的翻滾起來,不等到煮的很爛就會用一個大的撈網撈出來在冷水裡過涼,過個幾次很快的格拉條便無比勁道,撈上來一口咬上去可以說在嘴裡讓感覺得無比的勁爽有嚼勁。老闆師傅會根據顧客的要求分大碗和小碗把格拉條分裝,由于格拉條又粗又長,店家如果用普通的碗的話根本盛不了多少,只好用比一般的碗都大,把格拉條撈進碗裡之後,根據顧客的要求再放一點芝麻醬、炸辣椒醬,撒香菜或荊芥(荊芥也是阜陽的特產一種很像草的小菜),有的喜歡吃辣的就可以多放一點辣椒,辣椒都是油鍋新鮮榨出來的,最後在從麵湯裡來一勺麵湯單獨盛放,吃著格拉條就著原滋原味的麵湯,這一份色香味俱全都有的格拉條便可以開吃了了。
阜陽人格拉條可不會吃得很秀氣,最佳的吃相應該這樣的:把碗裡的格拉條和醬料青菜拌勻,用筷子夾起格拉條的頭放進嘴巴裡,大口的連嚼帶吸溜「呼哧」下肚,風捲殘雲一般地消滅乾淨,再抹一抹嘴,擦一擦頭上辣出的汗,非常的過癮呀。這時再能配上一碗麵湯裡面打個生雞蛋配上青菜的雞蛋湯那最是經典,這也是格拉條的特色經典吃法。雞蛋茶就是在在碗裡把雞蛋攪散,加上一些蔥花、鹽和荊芥,再用滾開的麵湯衝開就可以了,因為著急的去吃格拉條,肚子裡會感覺到有點撐,畢竟格拉條都是死面很硬非常的實在,肚子裡肯定會有一點時起彼伏的撐,但是一碗雞蛋湯喝下去馬上會感覺到肚子異常平和,身心立馬都滿足了。
吃阜陽格拉條還應該配上阜陽特色的滷菜,這些滷菜和一般滷菜店的還有所不同,像幹筋,臘腸,都是非常適合搭配著格拉條一起吃的,特別是幹筋如果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嘗試一下,別的滷菜店可是都沒有的哦。
在阜陽有很多幾十年的專業格拉條老店,最讓阜陽人民喜歡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去排隊的我給大家推薦幾個:
1:文峰小學旁邊的周記,不僅格拉條好吃,他的滷菜也是一絕。
2:蓮池格拉條一提起這家店阜陽人幾乎都知道,而且開了好幾家的分店。
3:三裡灣外貿樓下的那家,這的格拉條非常美味也很受到阜陽人的歡迎
4:以前的老五岔路口現在就在阜陽時代廣場的西邊的老黑格拉條,每天也是排隊的人群如長龍一般。
阜陽的格拉條成為大阜陽的特色美食多年來一直深受喜愛好吃當然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的製作簡單而且非常的實在管餓,外地人如果來到這裡吃一碗格拉條估計這一天的都不會想吃別的了。每次我看到一碗碗滿滿的格拉條我想著,這是體現了阜陽大地上人民群眾的樸實,熱情,實在和濃濃的鄉土風情,滿滿的地方特色,都已經體現在了這一碗小小的格拉條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