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禁帶外食且要搜包檢查,上海迪士尼「喜提」了好幾天熱搜。
這一波操作的「導火線」,是華東政法大學大三學生小王一場不那麼愉快的迪士尼之旅。
今年年初,小王攜帶零食進入上海迪士尼樂園時,被園方工作人員翻包檢查,並加以阻攔。工作人員先是要求她把零食扔掉,或者在入園處的小桌子旁吃掉,或者放到寄存櫃裡。但是一天的寄存費要80元,比小王買的零食還貴。
無奈之下,小王只能把剩下的零食丟棄。
(圖:上海迪士尼安檢口,經常人滿為患。進入上海迪士尼需要兩道安檢,有人工搜包環節。圖片來源:網絡。)
從迪士尼出來後,小王認為園方制定的規則不合法,一紙訴狀將上海迪士尼樂園告上了法庭。要求迪士尼廢除「禁止遊客攜帶食品入園」的條款,並賠償自己被迫丟棄的食品費用,共計46.3元。
無論結果如何,長安君先為這位大學生的訴諸法律點個讚。
上海迪士尼的「禁帶外食」規定,一直廣受詬病。但基於迪士尼的強勢地位,遊客多數只能無奈接受。如今,她把一個存在普遍爭議的問題,推到公共輿論場上討論,也推到法律的框架下檢驗,於情於法,都值得廣大中國消費者關注。
(圖片來源:網絡)
正方觀點
對「禁帶外食」的質疑,上海迪士尼給出了最新回應:外帶食品與飲料的規定,與中國大部分主題樂園以及迪士尼在亞洲的其他目的地一致;如果遊客自己攜帶食品或飲料,可以在樂園外的休息區域享用。
此外,長安君梳理了一下上海迪士尼作此規定的理由,無外乎下面4個:
1、食品安全問題:無包裝、已開封的食品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2、觀瞻問題:可能產生大量垃圾、有礙園區美觀。
3、人性化問題:面對嬰兒、老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需求群體,上海迪士尼適當允許外帶。
4、自由度問題:如果遊客自己攜帶食品飲料,可以在園外的休息區域享用,再憑票二次入園。
(視頻截圖)
乍聽上去,似乎解釋得通。一些網友對上海迪士尼的做法,也表示「可以理解」。
比如,部分網友認為「法律無明確禁止規定」,上海迪士尼與遊客作為平等的市場主體,買方「花錢買票」就意味著接受了賣方的規則:「可以類比『KTV謝絕自帶酒水』。只要有標識或提前告知了,就不在違法層面。因為樂園不屬於餐飲業,這裡面的判定沒有特別明確的條文。」
此外,部分網友認為,上海迪士尼此舉,不乏「提升遊覽體驗」的考慮:「想像一下,你正沉浸在公主城堡的夢中,一股老壇酸菜的味道飄來。你剛想拍照發朋友圈,鏡頭裡卻是滿地的餅乾袋。」
「對於那些喜愛迪士尼的遊客,很可能在園內遇到的不文明行為記憶,比樂園體驗的快樂還深刻......垃圾產生了,園區清潔不可能做到即刻見效,不如從根源上就杜絕了。」
也有部分網友提示,雖然有此規定,但實際操作中並沒有「一刀切」。據遊客回憶,對一些巧克力、能量棒等包裝完好,沒有打開的食物,上海迪士尼還是允許帶入的。
另有部分網友提出,運營一家迪士尼成本高企,從長遠看,靠飲食收入才能維持正常運行。「否則就只能提高票價,這樣一來,反而更會把一些『價格敏感型』遊客擋在門外。」
但對上海迪士尼的搜包檢查行為,網友表示不理解、不支持的,仍佔絕大多數。
反方觀點
然而對上海迪士尼的做法,在一些理解的聲音中,不能無視一個現實:反對意見佔據了網友中的大多數。
為什麼?因為對支持上海迪士尼的理由,網友均能一一做出反駁:
1、「禁止外帶食物」與「園區髒亂」沒有直接關係。有網友稱,公園、電影院、公交車、其他遊樂園乃至世博會......國內允許帶食物入園的公共場合很多,我怎麼沒見到垃圾亂堆,汙水亂流?「一個人如果真的素質低,即使在園區買到的食物,就不亂丟嗎?」
2、票價已包含了遊樂園的管理成本,不應再限制遊客的合法權利。有網友表示,保持園區衛生環境,本來就是上海迪士尼的義務,「不該把他們的義務轉嫁到遊客身上,還順便多坑遊客錢」。
有網友總結:「如果帶食物進園會造成垃圾成堆,這說明:一是遊客數量多,票價收入多了,園區也應該配相對數量的服務人員進行垃圾清理與管理,這是門票中應包含的服務;二是如果部分遊客素質不好,完全可以設定相應的獎懲機制與監督人員,而不是把所有未進園的人,都看成是素質不好的人。」
3、「亞洲一致」未必就代表合理,反而可能涉嫌歧視。有人披露,美國佛羅裡達州迪士尼就是可以攜帶食物進入的。法國巴黎的迪士尼,還曾因為歐洲人持續抗議,不得不取消了「禁酒令」。該政策如果只是針對亞洲地區遊客,是很明顯的歧視。「憑什麼歐美人帶得,亞洲人帶不得?」「假設你非要說素質問題,日本遊客和美國遊客誰素質更高?中國人現在的素質也不低!」
人民網評論上海迪士尼的回應:「錯誤的行為不會因為做的人多了就變得正確。一個全球知名的企業,不是追求更好地尊重消費者權益,而是高舉赤裸裸的比爛大旗,真是讓人遺憾。」
4、「外帶食物」是樂園內的超高物價逼出來的,上海迪士尼不能「倒打一耙」。與「禁帶外食」相呼應的,是上海迪士尼園區內的超高物價。長安君去過一次上海迪士尼,飲食價格令人咂舌:夏天悶熱,需要多喝水,但園區內一瓶可樂要賣20元;中飯一份單人套餐要近百元,比市區平價價貴一倍,全家人僅吃飽就要花數百;雖然有「園外休息區」可供遊客吃平價食物,但路途比較遠,往返十分耽誤時間。對絕大多數「非土豪」來說,把寶貴的遊玩時間花在這裡,想想都肉疼,只好咬牙吃園內昂貴的官方餐。
難怪有網友慨嘆:「如果能做到只高出園區外價格一點點,沒人會樂意背著一大包食物去迪士尼玩的。畢竟去一趟迪士尼的附加成本很高:機票、車票、酒店.......如果合理的價格能獲得更好的遊玩體驗,如果大家承受得起坐在餐廳裡吃飯的價格,誰會願意坐在路邊吃呢?」
(圖:上海迪士尼一支網紅火雞腿賣80元。不少網友直言「如果不是在迪士尼,真感覺被坑了。」)
這代年輕人,愈發懂得舉起法律武器
如此看來,上海迪士尼的「禁帶外食」加搜包檢查,似乎並沒有必須做的硬核理由。更何況後者已涉嫌違法。
新京報評論認為,說一千道一萬,上海迪士尼,純粹是倒逼著遊客購買園裡出售的高價飲食。「這是典型的通過制定不正當規則使自己牟取暴利,違反公平合理與平等協商的民事活動基本原則。」
有人分析,上海迪士尼「禁帶外食」,更像一種精確計算後的商業手段。商業手段也好,追逐利潤也罷,都是企業的正當邏輯,但這有一個共同前提——遵守法律!
(圖:上海迪士尼一支米老鼠造型雪糕40元。)
有法律工作者分析,上海迪士尼的有關規定和做法,與我國多個法規相悖。我國《合同法》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都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消費者)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合同法》還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而迪士尼禁帶外食的強制性規定,就是無理限制遊客權利從而自己牟取暴利方式的霸王規定,應判定無效。
人民網則在評論中坦承:儘管有律師認為迪士尼的做法侵犯了消費者權益,但關於消費者選擇權的界定,在法律上存在模糊地帶。哪怕現有法律暫時無法判定迪士尼違法,也不代表它的行為就是正當的。
而大學生小王的起訴,能夠贏得多數圍觀網友的支持,也是在很多「敢怒敢言但懶得較勁」的遊客之後,終於有年輕人用法律武器較了一次真。用法律的顯微鏡,讓上海迪士尼沒有迴避餘地。
即使,這種博弈過程需要的時間、精力成本都很高。
但這對所有消費者都有益。從長遠看,好企業在好的規則下,讓遊客盡興遊覽,而不是忍飢挨餓或是「處處防坑」,也會成為迪士尼的正面資產。否則,一個處處銅臭氣的遊樂園,還談什麼「點亮夢想」?
@人民網觀點: 經查,美國和法國的3家迪士尼樂園並沒有禁止消費者攜帶食物進園的規定。憑什麼歐美地區可以帶食物,亞洲就不讓帶?上海迪士尼禁帶食物的強制性規定是否侵犯遊客權益?翻包檢查的行為合法嗎?為此,人民網記者到上海迪士尼實地探訪,並採訪了遊客、中國消費者協會以及相關專家、律師等。
一問:憑什麼搞「雙標」, 歐美帶得亞洲就帶不得?
近日,「上海迪士尼禁止自帶飲食被告」一舉登上微博熱搜榜。
迪士尼在全球有六大園區。據媒體報導,歐美迪士尼並無禁帶食物的相關規定。上海迪士尼開園之初也沒有對自帶食物有嚴格規定。2017年11月15日,上海迪士尼才新增規定:「不得攜帶以下物品入園:食品;酒精飲料;超過600毫升的非酒精飲料……」
2019年年初,上海華東政法大學大三的學生小王攜帶零食進入上海迪士尼時被園方工作人員翻包檢查,並加以阻攔。小王認為園方制定的規則不合法,導致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將上海迪士尼告上了法庭。
去年,迪士尼還因為兒童門票優惠政策搞「雙標」,被家長劉德敏告上了法庭。事情起因是剛滿10歲的女兒到上海迪士尼樂園遊玩,卻因為身高超過規定標準被要求補買門票。劉德敏認為,按照身高標準收取門票費用不合理,而且迪士尼在其他五家樂園採取兒童年齡為標準制定門票優惠政策,在上海樂園則採取身高標準,這是典型的「雙標」模式,屬於歧視性政策。
「這不是赤裸裸的歧視嗎?」有網友表示。小王的指導律師、上海市志君律師事務所律師袁麗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迪士尼樂園的「雙標」做法,涉嫌對亞洲地區的歧視。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邱寶昌律師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迪士尼引用的所謂國際慣例只是引用了對這企業有利的,而對消費者有利的沒了!選擇性的引用,這並不是國際慣例。」
北京紫乾律師事務所文體法律部主任危羿霖認為,上海迪士尼關于禁帶食物的規定,就是單方限制消費者權利的霸王條款。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二問:憑什麼強制翻包,遊客隱私權如何保障?
13日上午,人民網記者在上海迪士尼實地探訪發現,遊客被強制翻包檢查的現象依然存在。
記者點擊進入上海迪士尼官網上的「行前須知」,並沒有看到任何關於禁止攜帶食品的說明提示。官網首頁最下方樂園須知中確實有相關禁帶食物的提示。在手機購票時,在頁面的最後才看到相關提醒。
記者在距離安檢約50米的售貨亭背面,發現一塊公示牌,繞過售貨亭,能看到不能攜帶入園物品的具體規定。如果是迎面走來或者離開,很難注意到該公示牌。
(售貨亭後的公示牌)
入園第一道關卡是檢查隨身攜帶的物品,每個安檢臺都配備了1至3名工作人員,遊客依次將包包和物品放在檢查臺上接受檢查。入園前,記者的包內放有一個麵包,一塊巧克力,半瓶礦泉水,工作人員單獨將麵包撿出,要求吃掉再行入園。
因隨身攜帶了一大袋包括壽司、麵包等食物,一家四口只能站在安檢邊上,狼吞虎咽吃掉儘可能多的食物。父親一邊吃一邊嘆息說,第一次來樂園,並不知道禁帶食物的規定。剛在地鐵口買的食物就這麼扔掉,太浪費了。
「你們憑什麼翻我包,這侵犯我個人隱私權。」因攜帶了好幾袋麵包無法進入下一個安檢環節,一名遊客表示強烈不滿。工作人員只是機械回覆:這是我們的規定,請配合。另一名同行遊客拍攝下該畫面,被工作人員盯住並反覆強調侵犯了他的肖像權,要求遊客打開拍攝畫面,並刪除相關內容。
(翻包安檢現場)
(遊客在安檢旁吃掉剛買的食物)
遊客張先生告訴記者:「我認為是對亞洲人的歧視,因為在歐美是不翻包的。」
危羿霖認為,經營者是沒有權利去對遊客做翻包檢查的。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相關的規定,這是一種侵權行為。
邱寶昌認為,「上海迪士尼為了防止自帶食物而對遊客翻包檢查的做法涉嫌侵害了消費者的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權。」什麼情況下可以搜?「如果懷疑消費者包裡有其他東西,首先可以報警,讓警察依職權來搜;第二,可以安檢。安檢是一種掃描,但不是搜查,不是把包打開。而上海迪斯尼是把遊客的包打開,一件一件地看。」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三問:禁帶食物是為園區衛生?園區出售的飲食就沒氣味?
4月23日,上海華東政法大學學生小王訴上海迪士尼案開庭審理。據媒體報導,在法庭上,被告辯稱消費者可能會攜帶氣味特殊或有安全隱患的食品入園,並且隨意丟棄垃圾。該條款是基於維護園內公共衛生安全而必須訂立的條款。
對此,邱寶昌認為,針對園區衛生,迪士尼可以多設置垃圾桶,對遊客進行引導等等。不能因為遊客增加了樂園的保潔負擔,就把條件強加在遊客身上。
有網友指出,「迪士尼堅持這個做法,恐怕不是所謂的衛生擔憂,而是謀求利益最大化。因為衛生擔憂根本不值一駁,迪士尼自己也賣飲食,一樣會產生垃圾」;「之所以不這麼做,最好的解釋是,在園內賣高價飲食掙錢更多。」
記者入園後發現,基本每隔幾米就有銷售食品飲料的餐車及店鋪,一瓶礦泉水標價10元,一瓶可樂20元,一支冰淇淋40元,爆米花35元一盒。
(餐車食物價格 礦泉水10元一瓶)
(三明治80到85元不等)
在園區餐廳,不少遊客正在用餐,一個麵包售價25元到35元不等、一個蝴蝶酥30元、一份三明治套餐80元到85元一份、慕斯蛋糕58元到108元不等。
「園區內餐飲是比較貴的,消費者應該有選擇是否要在園區內部進行消費的權利。」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與理論研究部主任陳劍向人民網記者表示,上海迪士尼作為中國內地唯一一家迪士尼樂園,利用了其在中國的特殊地位對消費者進行了限制。陳劍認為,企業自主經營權不能建立在剝奪消費者權利、限制公眾利益的基礎上來進行。制定格式條款時,要考慮經營者和消費者雙方利益的切分點到底落在哪兒才能公平合理,是否能符合社會對於公平合理的普遍認知。「明示的規定並不等於合理,若明示的內容影響了公共利益,顯然不合法。不能因為經營者的私利要求消費者讓渡相應的權利。」
對於消費者質疑上海迪士尼園區餐食定價偏高的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兼新聞發言人董祝禮認為,企業經營者有自主定價的權利,但經營者的自主權是有條件的。「有兩個維度需要考量。第一,定價和它的成本比例是否合理,是否有暴利成分?第二,自主定價是否影響到了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四問:誰來糾正迪士尼的「雙標」行為?誰來保障消費者權益?
上海迪士尼「禁止遊客攜帶食品入園且要翻包檢查」一事發酵數日,消費者呼籲相關監管部門調查回應。
13日下午,記者登錄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按其投訴舉報板塊提示撥打021-12315熱線。接線人員表示已記錄了情況,說7個工作日之內處理。
針對消費者維權,有律師建議,由於經營者損害眾多不特定消費者,不僅僅是小王一個人,可由相關的消費者保護組織發起公益訴訟。
危羿霖表示,201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明確認定「禁止自帶酒水、包間設置最低消費」這樣的條款是無效的。希望上海迪士尼被訴案能夠推動相關權威部門確認「禁止外帶食品與飲料的規定」此類條款的無效。
危羿霖指出,具體的監管細節,比如安保檢查,基本上各個地區針對這種公眾場所的活動,都有相應出臺的監管規定。但是,在實施細則上,對於這種霸王條款或一些不合理的規定,行政處罰責任還有待進一步明確。
人民財評:迪士尼,你最應該考慮的是消費者權益
因為禁止遊客攜帶食品入園且要翻包檢查,上海迪士尼樂園常常被吐槽甚至起訴,最近又被一位法學專業的大學生告上法庭。但上海迪士尼的最新回應是:外帶食品與飲料的規定,與中國大部分主題樂園以及迪士尼在亞洲的其他目的地一致。
顯然,這個說法無法令公眾滿意,甚至更加激發眾怒。因為就算其他樂園也禁止自帶飲食也搜包檢查,但錯誤的行為不會因為做的人多了就變得正確。一個全球知名的企業,不是追求更好地尊重消費者權益,而是高舉赤裸裸的比爛大旗,真是讓人遺憾。迪士尼樂園需要正視的問題不是有多少樂園在這麼幹,而是這麼幹到底對不對?
其實,迪士尼不需要和其他樂園對比,自己照照鏡子都可以反思。因為作為全球連鎖的企業,迪士尼不只是在亞洲有樂園,他們在歐美卻無此規定。而且,迪士尼歷史上還有過著名案例,迪士尼最初禁止園內飲酒,但法國巴黎的樂園因此遭到歐洲人持續抗議,後來迪士尼不得不取消了禁酒令。
迪士尼學會了尊重西方消費者飲酒的文化和權利,卻沒有學會尊重東方消費者的隱私權——為了執行自帶飲食的禁令,他們要讓消費者打開包以供搜查。如果說禁止自帶飲食,還能得到一些理解的話,那翻包檢查簡直就是對消費者隱私和尊嚴的赤裸侵犯。當一個規定需要以侵犯消費者隱私的做法配合才能實施的話,企業本就該三思。
在持續的反對抗議聲中,迪士尼堅持這個做法,恐怕不是所謂的衛生擔憂,而是謀求利益最大化。因為衛生擔憂根本不值一駁,迪士尼自己也賣飲食,一樣會產生垃圾;如果只是擔憂衛生問題的話,迪士尼適當提高票價來充當「衛生處理費」,都比現在翻包檢查吃相更好看。
之所以不這麼做,最好的解釋是,在園內賣高價飲食掙錢更多。禁止自帶飲食和翻包檢查的配套,就算消費者有所不滿,但因為迪士尼的稀缺性,多數還是會屈服,說白了,迪士尼利用的就是博弈中的優勢地位。
這樣的行為在法律上可能確實有爭議,儘管有律師認為迪士尼的做法侵犯了消費者權益,但關於消費者選擇權的界定,在法律上存在模糊地帶。只是別忘了,法律的根本還是關乎民意共識,是權衡各方權益之後提煉出來的遊戲規則。哪怕現有法律暫時無法判定迪士尼違法,也不代表它的行為就是正當的。
在這個意義上,學法律的大學生狀告迪士尼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她把一個存在普遍爭議的問題推送到法律的框架下,這既是檢驗事件本身的合法性,也是在檢驗現有的法律條文是否完備,是否能呼應民意訴求。
回顧曾有過的一個類似爭議,即飯店能否禁止消費者自帶酒水,也曾經歷過漫長的討論和反覆,要權衡企業自主經營權和消費者權益之間的矛盾。而當時的法律也很難給出裁判,但最後的結局有目共睹,允許消費者自帶酒水得到了新的法律保障。而且事實證明,儘可能地保障消費者權益,不會傷害企業利益。好企業在好的規則下,依舊能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在普遍的民意公憤之下,希望迪士尼不要固執地站在消費者權益的對立面。哪怕是為了自身利益考量,如此不惜侵犯消費者隱私權等多項權益的行為,也不可能持久。與其在消費者的討伐抗議中、在必將完善的法律約束中倉皇求變,不如早早積極回應消費者訴求,尋求更好的共贏之道。
上海迪士尼官方回應 網友評論區炸翻鍋是怎麼回事?
現在很多要收門票的景區或者是一些高級場所,都會設立一些告示,不可以自帶食物進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上海迪士尼的官方回應吧!
年初,上海華東政法大學學生小王攜帶零食進入上海迪士尼樂園時,被園方工作人員翻包檢查並加以阻攔。小王認為園方侵犯其合法權益,3月5日將上海迪士尼樂園告上了法庭,索賠46.3元。此事在網上引起熱議。對於此事大家也都展開了一個討論,那麼官方將會如何回應呢?
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給出了答覆:關於外帶食品與飲料的規定,與中國的大部分主題樂園以及迪士尼在亞洲的其他目的地一致;如果遊客自己攜帶食品或飲料,可以在樂園外的休息區域享用。
其實景區方面也已經給出了一個明文公示,只是部分遊客無法接受景區內高額的消費。
根據《上海迪士尼樂園遊客須知》,發現其中列出「不得攜帶入園的物品」中包括食品、酒精飲料、超過600毫升的非酒精飲料。小王真的是把自己所學習到的只是用到了極致上,懂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事件回顧
2019年1月28日,她花費365元在某平臺上購買了一張上海迪士尼樂園一日遊特價票,並於1月30日前往遊玩。入園前,小王花了46.3元買了餅乾等零食。在樂園入口處,工作人員將小王攔下,要求對其背包進行檢查。
小王回憶,工作人員看到她包內有零食後,「先說讓我丟掉,我說不要,他說那你坐旁邊吃完」。小王認為這不符合法律規定,故而當場與工作人員據理力爭了一番,因當時產生口頭糾紛,小王撥打了110報警。小王表示,跟警方做了筆錄回來後,事情並沒有解決。於是,她現場撥打12345和12315投訴熱線進行投訴,「對方告訴我,』禁止攜帶食物』這個規定是迪士尼樂園制定,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我跟他們說這明顯是違法的。」
經過多次溝通和投訴無果後,最終小王只能放棄爭取,「畢竟購買的票不能退。最後我就吃掉一部分零食,丟掉一部分,還有一個零食送給別人了。」入園後,小王花30元買了一根棉花糖當零食。她認為園內食品價格明顯高於市場價格,一根玉米20元、一根火雞翅80元……
面對這樣子的收費,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是消費不起的,所以才會引發網友們的熱議。
當你面臨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呢?你怎麼看?
綜合:人民網 澎湃新聞 財經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