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
魯酒薄而邯鄲圍
楚國的勢力強大起來以後,楚宣王命令天下諸侯都帶傷好酒前去見他。魯恭公因故來得晚了,而且所備之酒也較薄,宣王大怒,當著眾人的面羞辱他。魯恭公不甘受辱與楚宣王大吵一架,拂袖而去。
楚宣王大怒之下命令發兵伐魯,這一消息讓本不相干的魏惠王大喜。魏早有伐趙之意,只是擔心魯國出兵相救才遲遲未敢用兵,如今楚國與魯國發生戰事,正是天賜良機,便率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
只因魯國酒薄,趙國莫名其妙地受到了牽連。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
賜酒施恩惠
秦穆公的兩匹愛馬被岐山野人(務農的奴隸)盜去後宰殺。當他率人趕去岐山時,三百多名野人正熱熱鬧鬧地圍坐在一起煮食馬肉。
隨同前來的將士見狀要將野人們抓走治罪,被秦穆公攔住,說:「君子不能因為愛惜自己的財產而去傷害別人, 吃馬肉不喝酒會傷身體,我很為他們擔心。」於是讓人賜酒給盜馬的野人,直到他們吃飽喝足才率人離開,盜馬的野人大為感動。
後來,秦穆公率軍在韓原與晉軍大戰,被晉軍圍困,在此危急時刻,岐山野人組成的隊伍趕到,拼死將穆公救出,報答了他的恩德。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摧。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王翰
絕纓之事
楚莊王宴請群臣,讓嬪妃席前助興。
酒酣之際,忽然一陣大風颳來,將殿上的蠟燭吹滅。混亂中,王后的衣服被人拉扯,對方似有調戲之意。王后便隨手扯下了對方的帽纓,走到楚莊王跟前說,有人趁亂對臣妾無禮,臣妾扯下了他的帽纓, 請大王點燈後明察。楚莊王想到席間皆是隨自己出生入死的有功之臣,酒喝多了不免亂性,如果為此事動了殺機,難免影響大局。
於是他大聲說道,今天飲酒,大家須盡情暢飲,誰的帽纓不扯下,說明他還喝得不夠痛快,群臣紛紛扯下帽纓。燭光重燃,誰也不清楚是哪位大臣對王后無禮。
絕纓之事也因此成為流傳千古的酒中佳話。
百事盡除去,唯餘酒與詩。——白居易《對酒行吟贈同志》
古人喝有詩意,現代人喝酒只有香菸
朋友們,你喝完酒都幹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