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瓊崖英雄潘江漢:赤膽昭瓊島

2020-12-10 瀟湘晨報

潘江漢:赤膽昭瓊島

1950年5月,瓊崖縱隊第五總隊部分指揮員合影。前排左一為潘江漢。(資料圖片)

「潘江漢是瓊崖縱隊一名智勇雙全的猛將。他從1938年投身抗日戰爭,後來又經歷了解放戰爭,12年的戎馬生涯,足跡幾乎遍及海南島,立下了卓著的戰功。1949年底,他以弱勝強,打垮了國民黨美械師,殲敵近1個團。」說起出生於儋州的瓊縱驍將潘江漢的事跡,儋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副研究員唐卓昌如數家珍。

而在解放大軍渡海作戰時,潘江漢率領瓊縱第五總隊在儋州地區的一系列牽製作戰更是精彩絕倫,他以2個團兵力牽制了敵軍1個軍的兵力,為渡海兵團在臨高、澄邁大規模登陸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急馳王五鎮策應主力登陸

1950年4月10日,潘江漢率領瓊縱第五總隊在崖縣(今三亞市)馬嶺地區伏擊國民黨軍,殲敵一個連。當天16時許,剛結束戰鬥回到雅亮根據地的潘江漢收到一封來自瓊縱司令員馮白駒的機密電報:奉第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電示,我野戰軍主力共8個團,定於4月16日夜間,在臨高角一帶海岸登陸,現命令你部立即兼程行軍,務於本月16日拂曉前佔領王五鎮,以牽制那大和大成一帶的敵人,並切斷白馬井向東增援之敵,策應野戰軍主力登陸作戰。

從崖縣到儋州王五鎮,距離200多公裡。而要在16日拂曉前攻克王五鎮,部隊必須在5晝夜內趕到戰場。接到命令後,潘江漢率領戰士們馬上出發,連晚飯都顧不上吃,晝夜兼程趕往王五鎮。

兵貴神速,潘江漢率領瓊縱第五總隊的戰士們一路急行軍,終於在4月15日夜間抵達王五鎮,並向國民黨守軍發起進攻,成功擊潰守敵,進而佔據王五鎮。緊接著他又命令部隊在海頭、排浦地區虛張聲勢,佯作接應部隊登陸。

唐卓昌說,潘江漢率部隊攻克王五鎮,切斷了國民黨軍海口與儋州的聯繫,斬斷了國民黨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嶽構建的「伯陵防線」的命脈,令敵人憤恨異常。而潘江漢的一系列動作也令薛嶽判斷解放軍主力將在白馬井以西海岸登陸,於是調集大量軍隊進攻已佔領王五鎮的瓊縱第五總隊。

兩團兵力牽制敵軍1個軍

面對國民黨重兵集團圍攻,潘江漢排兵布陣,除一部分部隊在王五鎮堅守,他自率主力插向敵人的側翼,與敵軍迂迴激戰,緊緊拖住敵人。為了進一步牽制敵軍、迷惑敵人,潘江漢率部將敵人分割控制,然後以小部隊出擊,使敵人打不成也跑不了。

見戰況焦灼,薛嶽又從儋州那大等方向調集軍隊參戰,還調來2架戰鬥機支援。此時國民黨軍兵力已達到4個團,圍攻潘江漢部2個團,潘江漢將包括警衛員、通訊兵等人員都投入戰鬥。這場激戰從16日拂曉打到夜間10點多鐘,多次擊潰國民黨軍。

4月17日清晨,渡海大軍分別在臨高角和澄邁一帶海灘登陸,薛嶽這才知道中了潘江漢的調虎離山計,急忙放棄對王五鎮的圍攻,向北增兵,但為時已晚。唐卓昌表示,潘江漢能以瓊縱第五總隊的弱勢兵力,與佔據絕對優勢的敵軍周旋,並實現了我軍的戰略部署,為大軍渡海提供有力掩護,體現了他的謀略與勇敢。

1955年,潘江漢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8月,他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6年1月,潘江漢病逝於儋州那大,享年80歲,歸葬家鄉白馬井。潘江漢墓園中的一副對聯:「赤膽昭瓊島,雄風蕩海疆」,正是對其軍旅人生的概括。

參考資料:《瓊崖縱隊史》 《緬懷戰友潘江漢》《儋州革命遺址通覽》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武警海南總隊的前身瓊崖縱隊,主要軍事領導人是誰?授了什麼軍銜
    沒錯,武警海南總隊的前身就是1927年成立的瓊崖縱隊,那支我軍歷史上曾「孤島奮戰,艱苦卓絕,二十三年紅旗不倒」英雄部隊;那支從戰火硝煙中走來、解放海南的勝利之師;那支流淌著紅軍血脈,傳承著紅色基因的威武之師。1950年5月1日,海南全島宣告解放,全島17個縣(市)相繼成立了人民公安隊。
  • 海南周刊丨海南萬泉河:一條大河訴傳奇
    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見習記者 劉樂蒙發源於五指山的萬泉河,猶如一條五彩繽紛的綢帶,自五指山脈飄然而下,滾滾東流至瓊海市博鰲鎮,投入大海的懷抱。萬泉河全長163公裡,是海南的第三大河,流域面積3693平方公裡。
  • 海南周刊|郵品珍藏的海南解放史
    郵簡(4-3)上,龍書金將軍題字「大軍登陸,勢如破竹」,圖為海南人民歡迎渡海大軍,銷「海南澄邁美亭」郵戳。郵簡(4-4)上,陳青山將軍題字:「有力的支援,緊密的配合」,圖為組織指揮海南島戰役的第15兵團第40軍、第43軍及瓊崖縱隊領導人在五公祠的蘇公祠門前合影,銷「海口解放西路」郵戳。
  • 紀念海南解放70周年|五指山瓊崖公學遺址:曾三辦三停 地址幾經變遷
    瓊崖革命遺址尋訪五指山瓊崖公學遺址:曾三辦三停,地址幾經變遷為海南解放事業培養上千名革命骨幹瓊崖公學院落。瓊崖公學於1940年夏在抗日的烽火中創建,是中共瓊崖特委在戰爭年代為教育和培養幹部而建立的延安「抗大」式的革命學校,也是在堅持遊擊戰爭中作為根據地大後方的主要文化教育基地,它為瓊崖武裝鬥爭「二十三年紅旗不倒」培養和造就了許多革命骨幹,從1940年至1950年5月海南解放,瓊崖公學曾三辦三停,地址也幾經變遷,為海南解放事業培養、造就1000多名革命骨幹。
  • 紀念海南解放70周年 | 渡海先鋒營與瓊崖縱隊接應部隊勝利會師...
    海南日報記者 林書喜 攝  ■ 海南日報記者 林書喜 曾毓慧  在儋州市白馬井鎮濱海新區海花島二號橋旁,解放海南渡海先鋒營登陸點紀念碑面朝大海,紀念碑的後面是渡海將士強渡雕像和傅世俊烈士墓。這裡曾經是渡海解放海南島首個登陸點。
  • 國家發布海南8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瓊崖寶島紅旗不倒的光輝歷程
    海南作為中國唯一的熱帶海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革命歷史,成就了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紅色娘子軍、瓊崖縱隊、五指山根據地、解放海南島、白沙起義、西沙海戰、南沙海戰……,為海南留下了許許多多彌足珍貴的紅色遺址遺蹟,據不完全統計,海南現有大小紅色資源500餘處。
  • 海南又稱瓊崖,中國歷史上瓊州、崖州曾平起平坐,但瓊州多佔上風
    海南,簡稱「瓊」,又稱瓊崖,以瓊州、崖州而命名。 宋朝時期,瓊州的政治地位得到加強,宋朝政府推行「並崖入瓊」和「改振為崖」政策,結束了海南島北部老政治中心崖州與新政治中心瓊州並立的局面,將島南的振州改為崖州,形成了一北一南一瓊一崖的局面,「瓊崖
  • 紀念海南解放70周年|瓊崖革命鬥爭和渡海解放海南島戰鬥勝利來之不易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 海南日報記者 習霽鴻「解放海南的英烈永垂不朽」。位於海口市金牛嶺公園的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以下簡稱陵園),四周樹木蒼翠,鳥語花香,公園裡的晨練聲依稀可辨,一切寧靜而美好。凝視著陵園裡那座船形的紀念碑和牆上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單,海南島解放戰役的磅礴畫卷便在眼前徐徐展開。
  • 走近海南留存的9處名人故居,感受瓊崖寶島獨具特色的歷史風貌
    寶島海南不僅自然風景美奐絕倫,歷史文化同樣為其增光添彩。特別宋代以來,荒涼的寶島翻天覆地,名人輩出,如宋代畫家、書法家、詩人白玉蟾,元代紡織革新家黃道婆,明代名醫、經濟思想家丘濬,著名清官海端,清代探花布政使張嶽崧,偉大的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者宋慶齡,解放軍著名大將張雲逸、上將周仕第,以及海南革命領導人楊善集、王文明、馮白駒和黎族領袖王國興等等。
  • 瓊崖縱隊鮮為人知的故事
    就這麼與世隔絕的堅持到第二年春天,馮白駒帶領著瓊崖特委和瓊崖獨立師僅存的26個人,終於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來到了他的家鄉,在人民中間紮下了根,重新活躍起來,又開始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了。馮白駒任隊長的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14區獨立隊打響了瓊崖抗戰的第一槍。馮白駒指揮部隊內線堅持外線出擊,使敵人屢屢撲空,損兵折將。
  • 「碧海連天遠,瓊崖儘是春」--博鰲亞洲論壇開啟海南對外交往新格局
    原標題:「碧海連天遠,瓊崖儘是春」--博鰲亞洲論壇開啟海南對外交往新格局   題:「碧海連天遠,瓊崖儘是春」――博鰲亞洲論壇開啟海南對外交往新格局   一年一度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即將在海南召開,「四海群賢聚,博鰲更喜人」。自論壇在海南定期定址舉辦以來,這個中國陸地面積最小省,已成為承擔國家級外交外事活動最多的省份之一。
  • 2020年海南解放70周年暨重走瓊崖革命道路騎行徒步活動紅旗鎮舉行
    8月1日,2020年海南解放70周年暨重走瓊崖革命道路騎行徒步活動在海口市紅旗鎮邊洋村三角梅共享農莊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騎友和徒步愛好者300餘人齊聚革命老區紅旗鎮,用全民健身的方式,重走紅軍路,重溫紅色情,傳承紅色魂,助力中國夢,探索全民健身與紅色文化旅遊有機融合,助推海南文體旅產業融合創新發展。
  • 瓊崖縱隊司令員無軍銜,副司令員都是什麼軍銜,誰的軍銜最高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海南島上有瓊崖縱隊的接應。韓先楚再能打,如果沒有瓊崖縱隊的接應,他還是很難成就解放海南島蓋世奇功的。韓先楚是開國上將,那麼,瓊崖縱隊的領導人都是誰呢?他們後來什麼軍銜?瓊崖縱隊的副司令員換了好幾位,司令員長期由馮白駒擔任,很遺憾,馮白駒沒有軍銜。馮白駒是海南瓊山人。
  • 海南周刊|黃金女:5次冒險護軍渡海
    紀念海南解放70周年特別報導·瓊崖英雄黃金女:5次冒險護軍渡海多次執行渡海任務的黃金女。(資料圖片)正值開漁時節,在臨高新盈鎮頭嘴村渡口,漁民們從漁船上扛著一箱箱新鮮捕撈的漁獲上岸,熱情好客的漁民們熟練地幫顧客挑選不同海產品,若跟他們聊起當地的歷史人文,幾乎每一位村民都會自豪地介紹起同一個人物——黃金女,「她是我們村的女英雄,先後5次冒死護送瓊崖革命領導人渡海執行任務,為解放海南做奉獻!」
  • 大隱於市 藏在繁華街區裡的紅色記憶 走進中共瓊崖一大舊址
    在國慶假期,小編帶你去海南各大紅色革命景區一起體驗那個紅色年代的點點滴滴~~~在車水馬龍的海口解放西街道背後,藏匿著一座隱秘而偉大的古宅,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此地召開,瓊崖曙光由此點燃,這裡是海南人心中的「嘉興南湖紅船」,從此瓊崖革命的徵程之上,有了正確的航向!
  • 瓊崖縱隊司令員為何無軍銜?副司令員都是什麼軍銜,誰的軍銜最高
    為什麼解放海南島那麼順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南島上有瓊崖縱隊的接應。那麼,當時是誰在指揮瓊崖縱隊呢?,他們後來都是什麼軍銜。馮白駒,是海南瓊山人。他在1926年的時候,就加入了共產黨,從此以後,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 重走瓊崖紅軍路上的黨課:這些英烈也都是花季青年
    9月29日下午,在金林海口甲子通用機場,中共定安縣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副研究員崔開勇通過一個又一個鮮活的革命青年的事跡,講述當年真實發生的革命故事,給重走瓊崖紅軍路的徒友們上了一堂充滿激情的黨課。 在金林海口甲子通用機場,稍作休整的徒友們圍坐在廣場上,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革命歷史知識搶答賽,不僅活躍了現場氣氛,也激發了大家聽黨史,學黨史的熱情,隨後,一堂生動的黨課,讓徒友們了解了革命青年們的英雄事跡,感受了瓊崖革命先烈大無畏的精神和革命鬥志。
  • 《海南華僑》之《瓊崖雞飯譽滿獅島——新加坡黎記海南雞飯董事長黎才忠》
    ▲海南雞飯 在海南,雞飯是一道家喻戶曉的美食,烹製簡單,卻美味誘人。如今,一道看似不起眼的海南雞飯,在新加坡是「國菜」的身份。>  而黎才忠,就是一位把海南雞飯帶到新加坡並讓它美名遠播和不斷發展的地地道道的海南人。
  • 解放海南島,他帶領瓊崖縱隊立下汗馬功勞
    1903年,馮白駒出生在海南瓊山縣長泰村。192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馮白駒率80多人的瓊崖獨立隊,在潭口英勇阻擊千人日軍。經過一天的對峙,馮白駒的遊擊戰使日軍無法前進,為民眾轉移贏得了時間。 當時,中共中央已恢復與瓊崖的聯繫,派出莊田、覃威等6人前往瓊崖。此後,瓊崖抗日獨立隊迅速壯大,以靈活的遊擊戰,打擊日軍,粉碎敵人的「蠶食」和「掃蕩」。
  • 重走瓊崖革命道路騎行徒步活動舉行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1日訊 (記者 陳大平)8月1日,重走瓊崖革命道路騎行徒步活動在海口市紅旗鎮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騎友和徒步愛好者300餘人齊聚革命老區,用全民健身的方式,重走紅軍路,重溫紅色情,傳承紅色魂,助力中國夢,探索全民健身與紅色文化旅遊有機融合,助推海南文體旅產業融合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