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隔雲海,霞嶺玉帶連,據說世外有天仙……」上饒鉛山縣葛仙山,流傳著一個千年傳說:道教祖師葛仙翁山中煉成長生之術,在此渡劫後得道成仙。
傳說遠去,寶山猶存。千百年過去,號稱「中華靈寶第一山」的葛仙山上古蹟形勝,引來遊客無數。然而,若是在2017年8月前,即便是山下葛仙村本地人若要登山拜謁,山陡階長,「修仙」之路亦是漫漫久長。
如今,遊客從鉛山縣汽車站出發,由葛仙山大道經葛仙山鎮,遙看扁擔嶺、象鼻山,過葛仙源,進葛仙村度假區,發現這裡可以看盡奇峰異石、雲海松濤。恍惚間,遊客自覺與山中景色融為一體,幾欲成仙。
8分鐘登頂
葛仙山索道,提速景區旅遊
葛仙山風景名勝區面積約30平方公裡,以「一山兩教、道佛雙修」的宗教特色和旖旎秀麗的自然風光而著稱於閩浙皖贛,有「中華靈寶第一山」之稱。葛仙山多年來依賴於宗教活動發展,隨著遊客旅遊需求的升級,旅遊發展面臨困境,其中「上山難」成羈絆。
「你想想,這座山我們每年至少要爬兩三次,每次都要花費三四個小時才能上山,一來一回至少要半天時間。外地人要上山時間肯定還要長。」葛仙山鎮村民周豔明30歲出頭,精力充沛體格健壯,可說起自小陪同家人上山拜謁葛仙祠的經歷卻是迭聲叫苦。
▲葛仙山索道
周豔明說,原先從葛仙村上山只有「華山一條路」——拾階而上。到了旅遊旺季或是傳統道教節日,上山人群自山腳蜿蜒自山頂,「遠看倒是一道風景,可上山、下山的人有時候只能駝背彎腰在石階上『爬行』,苦不堪言。」
「如此原始的人文旅遊環境,就是有金子築成的鳳巢也難引來鳳凰!」江西鑫邦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鑫邦集團)文旅事業部總經理陳思俊說,公司打造葛仙村度假區的第一步,就是設想將山上和山下「連起來」,讓人們不費太多力氣就能登上葛仙山主峰觀賞「九龍竄頂」,領略葛仙祠巍峨。
於是乎,斥資1.2億元、自2016年8月開始動工的亞洲第一條直接驅動客運架空索道——葛仙山索道歷時1年建設,於2017年8月29日正式開通。由此,全長2069米、高差691米,上站在天街、下站在葛仙村的葛仙山索道,上山時間僅需8分鐘。而這對於鑫邦集團提升乃至改造整個葛仙山景區而言,只是第一步。
漢末小仙村
《青春環遊記》取景地 「仙」氣引來人氣
今年8月,葛仙村度假區接待遊客逾15萬人次。其中,度假區特色商業街日均遊客超5000人次。「現在葛仙山是4A級景區,客流量一天四五千。如果景區評上了5A,那我們店的生意會好成什麼樣?!」經營鉛山特色小吃店的小老闆張師傅說,他的這家不足8平方米的小店靠如織客流,每日純利有5000餘元。而這一切不僅歸功於全省旅遊業的復甦,更與「仙」氣十足度假區的成功打造密不可分。
▲浙江衛視《青春環遊記》
「我們就是強調要重拾當地文化記憶,融合傳統文化內核,打造世外桃源。」陳思俊介紹,葛仙山當地蘊含豐富文化,而度假區就是要打造成為一個開放的良性自然空間,並通過19處「夜遊點」實現自然、村民和遊客的和諧互動,讓這裡變成漢末小仙村。
仙山、仙泉、仙跡、仙村,葛仙村度假區以山為基調、水為靈魂,建築還原自然山地村落的空間格局;「請景入室」,將建築與山體形成層層迭起的整體村落形態,讓建築成為葛仙村最重要的景觀要素。
不得不說,讓遊客沉浸於重巒疊嶂、雲霧繚繞的意境,成功塑就葛仙村度假區的核心內容和賣點。而自《青春環遊記·葛仙村站》賈玲、劉敏濤、楊迪眾明星在這裡「打卡」後,葛仙村度假區的「仙」氣引來人氣……
「鑫邦速度」
度假區年經營收入爭取超2億元
當地人都知道,直到2017年8月葛仙山索道建成,葛仙村度假區幾乎還可稱為一片荒蕪。不過兩三年時間,度假區就成為葛仙山景區遊客必經之處,並將景區自「一日遊」變成「逍遙遊」,鑫邦集團可謂創造了「鑫邦速度」。
▲鑫邦集團文旅事業部總經理陳思俊
「我們是按照將葛仙山打造成5A級國家風景名勝區,將度假區打造成國家級度假區的想法在完成『拼圖』。」陳思俊直言,作為上饒本土企業,起初對於葛仙山景區只是常有「坐擁寶山而不自知」的苦惱。時值江西文旅產業風頭正勁,集團決策層決意投身上饒文旅產業發展大潮,在共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中成就一番事業。
葛仙村度假區以「地方重塑」的價值原點出發,尋求最大多數公眾的認可、實現公共福祉的最大化是最終目的。「從運營一年多時間看來,『共贏』目的基本實現。」陳思俊說道。
眼下,葛仙村度假區擁有82家駐園企業、700間民宿客房,月均旅遊收入早已突破1000萬元,不但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也增加了當地老百姓的收入。葛仙村度假區所在的葛仙山鎮乃至項源村,依託景區也緩緩駛入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快車道。
「發展景區旅遊,推動民宿休閒產業,實現鄉村振興,最終受益者就是老百姓。」陳思俊說,疫情期間,度假區對入駐商家最多實行了長達8個月的「免租」優惠,與他們共渡難關。下一步,鑫邦集團計劃讓遊客數量持續「井噴」,延長遊客停留時間,爭取實現全年經營收入破2億元目標。
歡迎留言
來源:江南都市報
此內容涉及所有素材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