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報》專題報導:葛仙村 C位出道的「神仙」秘境

2020-09-26 葛仙村度假區

「仙山隔雲海,霞嶺玉帶連,據說世外有天仙……」上饒鉛山縣葛仙山,流傳著一個千年傳說:道教祖師葛仙翁山中煉成長生之術,在此渡劫後得道成仙。

傳說遠去,寶山猶存。千百年過去,號稱「中華靈寶第一山」的葛仙山上古蹟形勝,引來遊客無數。然而,若是在2017年8月前,即便是山下葛仙村本地人若要登山拜謁,山陡階長,「修仙」之路亦是漫漫久長。

如今,遊客從鉛山縣汽車站出發,由葛仙山大道經葛仙山鎮,遙看扁擔嶺、象鼻山,過葛仙源,進葛仙村度假區,發現這裡可以看盡奇峰異石、雲海松濤。恍惚間,遊客自覺與山中景色融為一體,幾欲成仙。

8分鐘登頂

葛仙山索道,提速景區旅遊

葛仙山風景名勝區面積約30平方公裡,以「一山兩教、道佛雙修」的宗教特色和旖旎秀麗的自然風光而著稱於閩浙皖贛,有「中華靈寶第一山」之稱。葛仙山多年來依賴於宗教活動發展,隨著遊客旅遊需求的升級,旅遊發展面臨困境,其中「上山難」成羈絆。


「你想想,這座山我們每年至少要爬兩三次,每次都要花費三四個小時才能上山,一來一回至少要半天時間。外地人要上山時間肯定還要長。」葛仙山鎮村民周豔明30歲出頭,精力充沛體格健壯,可說起自小陪同家人上山拜謁葛仙祠的經歷卻是迭聲叫苦。

葛仙山索道

周豔明說,原先從葛仙村上山只有「華山一條路」——拾階而上。到了旅遊旺季或是傳統道教節日,上山人群自山腳蜿蜒自山頂,「遠看倒是一道風景,可上山、下山的人有時候只能駝背彎腰在石階上『爬行』,苦不堪言。」


「如此原始的人文旅遊環境,就是有金子築成的鳳巢也難引來鳳凰!」江西鑫邦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鑫邦集團)文旅事業部總經理陳思俊說,公司打造葛仙村度假區的第一步,就是設想將山上和山下「連起來」,讓人們不費太多力氣就能登上葛仙山主峰觀賞「九龍竄頂」,領略葛仙祠巍峨。

於是乎,斥資1.2億元、自2016年8月開始動工的亞洲第一條直接驅動客運架空索道——葛仙山索道歷時1年建設,於2017年8月29日正式開通。由此,全長2069米、高差691米,上站在天街、下站在葛仙村的葛仙山索道,上山時間僅需8分鐘。而這對於鑫邦集團提升乃至改造整個葛仙山景區而言,只是第一步。

漢末小仙村

《青春環遊記》取景地 「仙」氣引來人氣

今年8月,葛仙村度假區接待遊客逾15萬人次。其中,度假區特色商業街日均遊客超5000人次。「現在葛仙山是4A級景區,客流量一天四五千。如果景區評上了5A,那我們店的生意會好成什麼樣?!」經營鉛山特色小吃店的小老闆張師傅說,他的這家不足8平方米的小店靠如織客流,每日純利有5000餘元。而這一切不僅歸功於全省旅遊業的復甦,更與「仙」氣十足度假區的成功打造密不可分。

浙江衛視《青春環遊記》

「我們就是強調要重拾當地文化記憶,融合傳統文化內核,打造世外桃源。」陳思俊介紹,葛仙山當地蘊含豐富文化,而度假區就是要打造成為一個開放的良性自然空間,並通過19處「夜遊點」實現自然、村民和遊客的和諧互動,讓這裡變成漢末小仙村。

仙山、仙泉、仙跡、仙村,葛仙村度假區以山為基調、水為靈魂,建築還原自然山地村落的空間格局;「請景入室」,將建築與山體形成層層迭起的整體村落形態,讓建築成為葛仙村最重要的景觀要素。

不得不說,讓遊客沉浸於重巒疊嶂、雲霧繚繞的意境,成功塑就葛仙村度假區的核心內容和賣點。而自《青春環遊記·葛仙村站》賈玲、劉敏濤、楊迪眾明星在這裡「打卡」後,葛仙村度假區的「仙」氣引來人氣……

「鑫邦速度」

度假區年經營收入爭取超2億元

當地人都知道,直到2017年8月葛仙山索道建成,葛仙村度假區幾乎還可稱為一片荒蕪。不過兩三年時間,度假區就成為葛仙山景區遊客必經之處,並將景區自「一日遊」變成「逍遙遊」,鑫邦集團可謂創造了「鑫邦速度」。

鑫邦集團文旅事業部總經理陳思俊

「我們是按照將葛仙山打造成5A級國家風景名勝區,將度假區打造成國家級度假區的想法在完成『拼圖』。」陳思俊直言,作為上饒本土企業,起初對於葛仙山景區只是常有「坐擁寶山而不自知」的苦惱。時值江西文旅產業風頭正勁,集團決策層決意投身上饒文旅產業發展大潮,在共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中成就一番事業。

葛仙村度假區以「地方重塑」的價值原點出發,尋求最大多數公眾的認可、實現公共福祉的最大化是最終目的。「從運營一年多時間看來,『共贏』目的基本實現。」陳思俊說道。

眼下,葛仙村度假區擁有82家駐園企業、700間民宿客房,月均旅遊收入早已突破1000萬元,不但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也增加了當地老百姓的收入。葛仙村度假區所在的葛仙山鎮乃至項源村,依託景區也緩緩駛入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快車道。

「發展景區旅遊,推動民宿休閒產業,實現鄉村振興,最終受益者就是老百姓。」陳思俊說,疫情期間,度假區對入駐商家最多實行了長達8個月的「免租」優惠,與他們共渡難關。下一步,鑫邦集團計劃讓遊客數量持續「井噴」,延長遊客停留時間,爭取實現全年經營收入破2億元目標。

建立「地方重塑」理念

激活「自我生長」機制振興文旅產業

「婺源傳說『婺女飛天』,相傳上古時期有仙女擊退了興風作浪的惡蛟,拯救了婺源。」創造了葛仙村度假區建設「鑫邦速度」的鑫邦集團,又將目光聚焦婺源。陳思俊不無驕傲地說,2017年11月,鑫邦集團總投資逾20億元的「婺女洲項目」正式開工,標誌著鑫邦集團在文化旅遊產業又邁進一大步。

婺女洲項目規劃圖

婺女洲是以婺源深厚的徽州歷史文化底蘊為基礎,以婺源傳說的「婺女飛天」為線索的中國徽藝文旅微度假小鎮——與葛仙村度假區相似。婺女洲同樣充分挖掘了徽州文化的美學內涵,準備打造成為一個絕美徽藝文旅小鎮,讓遊客在悠閒遊覽中體驗純美的東方生活。

婺女洲項目規劃圖

據介紹,婺女洲項目發展初期遊客量預計可達100萬人次,經3~5年運營達成熟期後預計可達200萬~220萬人次,直接解決1800人就業,間接帶動8000餘人就業,帶動上饒市旅遊綜合收入近50億元。

陳思俊說,不論是鉛山葛仙村度假區還是婺女洲項目,鑫邦集團建設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地方重塑」的創新理念。也就是說,葛仙村度假區、婺女洲項目的實施是與地方文化、社會環境不斷交融的結果。兩地從形式到內容均與當地的自然、人文元素交融,形成了一種激活地方「自我生長」機制,達到當地文化重塑、經濟振興的最終目標。

相關焦點

  • 葛仙村,C位出道的「神仙」秘境
    由此,全長2069米、高差691米,上站在天街、下站在葛仙村的葛仙山索道,上山時間僅需8分鐘。而這對於鑫邦集團提升乃至改造整個葛仙山景區而言,只是第一步。漢末小仙村《青春環遊記》取景地 「仙」氣引來人氣今年8月,葛仙村度假區接待遊客逾15萬人次。其中,度假區特色商業街日均遊客超5000人次。「現在葛仙山是4A級景區,客流量一天四五千。
  • 葛仙村 C位出道的「神仙」秘境
    由此,全長2069米、高差691米,上站在天街、下站在葛仙村的葛仙山索道,上山時間僅需8分鐘。而這對於鑫邦集團提升乃至改造整個葛仙山景區而言,只是第一步。仙山、仙泉、仙跡、仙村,葛仙村度假區以山為基調、水為靈魂,建築還原自然山地村落的空間格局;「請景入室」,將建築與山體形成層層迭起的整體村落形態,讓建築成為葛仙村最重要的景觀要素。
  • 江西葛仙村C位出道,神仙之地成為頂流綜藝指定取景錄製地
    暢遊神仙美景 葛仙村C位出道在最新一期節目中,由賈玲、郎朗、範丞丞、楊迪、周深組成的「春遊家族」攜手著名演員劉敏濤和剛剛成團出道的超人氣女子組合硬糖少女303,來到了位於江西上饒的葛仙村度假區,經過憋笑挑戰、鏡頭感遊戲、舞蹈接龍等一系列考驗後,共同競爭出道C位,而節目錄製地葛仙村也成功C位出道。
  • 江西葛仙村「C位出道」,撐起鄉村遊半邊天!
    最新一期節目播出後,錄製地「人間仙境葛仙村」被刷屏,網友紛紛感嘆這個寶藏地的「神仙日子」! 葛仙村度假區位於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由鑫邦文旅投資建設,背靠千年道教名山葛仙山,以打造「江西旅遊新地標,國際一流旅遊綜合度假區」為目標。項目核心景區面積650畝,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包括葛仙村度假區、天鏡臺、停車配套區三大板塊。
  • 憑綜藝C位出道的葛仙村!顏值爆表的美景,是深藏山間的避世仙村
    葛仙村,大型綜藝《青春環遊記2》的拍攝地,《寶貝有戲·天籟童聲》這檔兒童影視類綜藝節目也在這裡拍攝錄製。而且可以拍胸脯保證的是,這裡比綜藝裡呈現出來得更加美麗,而且好玩程度也高到極致~葛仙村度假區位於上饒市
  • 這是什麼神仙地方?我在葛仙村過了幾天神仙日子
    【漢服初體驗,遊在仙境葛仙村】葛仙村是以東漢末年葛玄葛仙翁得道成仙為故事背景,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打造的古典山水仙村。度假區的建築風格、山水布局均充滿了漢朝元素在其中,所以「穿漢服」在葛仙村就成了一件「必體驗」的特色項目。
  • 葛仙村度假區8月份迎客15W+ 位居江西省旅遊景區前三
    這個夏天,江西最火的避暑夜遊目的地,當屬葛仙村度假區。8月,隨著浙江衛視《青春環遊記2》的播出,取景地葛仙村度假區也亮相在全國人民的視野中,憑藉驚豔的夜景火爆全網,微博、抖音平臺關於葛仙村的話題閱讀討論量高達1.5億。
  • 葛仙村度假區8月份迎客15W+,位居江西省旅遊景區前三
    結束了火熱的八月,又到了一年中最舒朗的季節,在這個新秋到來之際,葛仙村亦收穫了豐碩的戰果,葛仙村度假區8月接待遊客15W+,度假區內酒店客房500餘間,平均入住率達95%以上,多次創造滿房佳績,成為名副其實的江西度假旅遊新地標。
  • 這是什麼神仙地方?我在葛仙村過了幾天神仙日子
    【漢服初體驗,遊在仙境葛仙村】葛仙村是以東漢末年葛玄葛仙翁得道成仙為故事背景,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打造的古典山水仙村。度假區的建築風格、山水布局均充滿了漢朝元素在其中,所以「穿漢服」在葛仙村就成了一件「必體驗」的特色項目。
  • 《青春環遊記2》賈玲、範丞丞、周深同款旅行地,葛仙村這次火出圈了
    國內首檔旅行遊戲類真人秀節目《青春環遊記2》第十期將於8月1日晚20:30正式登陸浙江衛視播出,在本期節目中,由賈玲、郎朗、範丞丞、楊迪、周深組成的「春遊家族」爆笑旅遊團來到了位於江西上饒鉛山縣的葛仙村度假區,共同探索葛仙山的自然風光,感受葛仙村的文化底蘊底蘊。
  • 女團C位比拼,女團C位的起源是林允兒,「國民初C」現已solo出道
    女團的c位,不僅需要姣好的外貌,通常也需要舞臺表現力十分的出色,身材也不能差,實力也不能拖後腿,能擔得起一個女團c位的人通常是不簡單的!女團c位的起源是少女時代的林允兒,在少女時代這樣的前無史人後無來者的頂尖女團中能擔當c位,林允兒就是女團的威嚴!實力挑不出毛病,顏值更無黑點,畢竟是從二代打到五代的美貌,是南韓女愛豆顏值天花板。雖然是c位一直是林允兒,但是她的part其實並不多,但是也有著強大的存在感,令人過目難忘!
  • 明星都愛的C位出道,你懂嗎?「C位出道」用英文怎麼說?
    那必須是【C位出道】!你喜歡愛豆這個夏天有沒有「C位出道」?集中,把……聚集在C位原本起源於遊戲,C即carry,指一個隊伍的核心,在隊伍中承擔主要輸出的責任。另外,C也可以理解為Centre,即「C位(團隊的中心或者關鍵位置) center」。何為「C位出道」?
  • 新晉網紅打卡地葛仙村度假區8月迎客15W+ 位居江西旅遊前三
    結束了火熱的八月,又到了一年中最舒朗的季節,在這個新秋到來之際,葛仙村亦收穫了豐碩的戰果,葛仙村度假區8月接待遊客15W+,度假區內酒店客房500餘間,平均入住率達95%以上,多次創造滿房佳績,成為名副其實的江西度假旅遊新地標。
  • 新晉網紅打卡地:葛仙村度假區8月份迎客15W+,位居江西省旅遊景區前三
    ,微博、抖音平臺關於葛仙村的話題閱讀討論量高達1.5億。KOL打卡、主流媒體爭相報導大V、KOL等也紛紛打卡葛仙村,產出的攻略滿天飛,更是吸引各大主流媒體爭相報導。C位出道,而在第十一期節目中,春遊家族全員在葛仙村COS仙劍奇俠,掀起一波「仙劍回憶殺」,葛仙村成為漢服愛好者首選打卡地,穿漢服提燈遊園成仙村時下最美玩法!
  • 明星都愛的C位出道,你懂嗎?「C位出道」用英文怎麼說?
    那必須是【C位出道】!你喜歡愛豆這個夏天有沒有「C位出道」?集中,把……聚集在C位原本起源於遊戲,C即carry,指一個隊伍的核心,在隊伍中承擔主要輸出的責任。另外,C也可以理解為Centre,即「C位(團隊的中心或者關鍵位置) center」。何為「C位出道」?
  • 這是什麼神仙地方?我在葛仙村過了幾天神仙日子 #家鄉好風光#
    葛仙村是以東漢末年葛玄葛仙翁得道成仙為故事背景,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打造的古典山水仙村。逃離城市繁雜,在葛仙村修身養性,果然是神仙才能擁有的日子呀~ 更加難得的是,房間內棉麻床幔宛如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推開窗戶可見山巒重疊,竹林青鬱,可真是一處絕佳的「神仙居所」!
  • 提一盞燈,開啟縹緲仙旅,讓我們來逛逛江西葛仙村度假區吧
    知名的景點固然不用多說,有些小眾的秘境也像青海一般很快被大家挖掘出來。上周朋友約:「走,去葛仙村度假區耍幾天」。我還以為是成都郊區的那座葛仙山呢。殊不知在江西的上饒,也有一座同名而低調的道教名山。雖然遠,但有直飛,兩個半小時後就能抵達這個神仙曾經居住過的地方。葛仙村度假區位於江西省鉛山縣,坐落在葛仙山景區山腳下。
  • 《青春環遊記2》解鎖最美仙俠路線,在葛仙村做逍遙俠客開啟一場...
    網友紛紛表示:葛仙村真是個寶藏地!上期節目是在「人間仙境葛仙村」過幾天神仙日子,看完這期節目又想跟隨春遊家族一起去快意闖江湖,做一回逍遙俠客了!葛仙村版《仙劍》重現經典 解鎖最美仙俠路線繼上期節目在葛仙村度假區暢遊神仙美景後,本期節目中,春遊家族和劉敏濤換古裝cos童年回憶《仙劍奇俠傳》中的經典形象,cos巫後的劉敏濤與
  • 引領江西文旅新時尚:葛仙村夜遊刷屏各大主流媒體
    >新華社專題報導:越夜越精彩,葛仙村度假區開啟夜遊模式新華社新華網客戶端以「越夜越精彩」為主題,對葛仙村夜遊項目進行專題報導。中新社旗下中國新聞網以「開啟江西夜遊文化旅遊新地標」為主題,對葛仙村度假區夜遊新品發布會及六大夜遊產品進行全程報導。
  • 《青春環遊記2》葛仙村錄製 春遊家族展特色演出
    國內首檔旅行遊戲類真人秀節目《青春環遊記2》第十期將於8月1日晚20:30正式登陸浙江衛視播出,在本期節目中,由賈玲、郎朗、範丞丞、楊迪、周深組成的「春遊家族」爆笑旅遊團來到了位於江西上饒鉛山縣的葛仙村度假區,共同探索葛仙山的自然風光,感受葛仙村的文化底蘊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