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忙碌或清閒得到或失去,幸福抑或痛苦,這些都是選擇所帶來的後果。我們經常感到被別人要求做的,被所要負擔的責任搞得精疲力盡,疲於奔命,而自己想做的,應該做的,卻選擇視而不見。我們會覺得自己很忙,很努力卻活的太累,生活一團死水,卻從未認真的去思考,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
今天讀了《要事第一》第一部分時間與羅盤,寫點分享給大家。作者用特殊的時間管理方法,以原則為中心,顛覆了所有傳統的方法,不是給你提供另外一個時鐘,而是給你一個羅盤——比速度更重要的是前進方向。
通過這一部分,作者明確告訴我們:可以通過「時鐘與羅盤」作為有力工具來區分首要事情。
時鐘代表我們的許諾、約會、進度表、目標、行為——即花費時間所做的事情以及如何來管理時間。
羅盤代表我們的構想、價值觀、原則、使命、良知、方向——我們認為重要的事情以及如何生活。
現實生活中我們整天忙得團團轉——開會、打電話、寫文件、赴約、一級一級考取文憑、熬夜奮鬥、謀求晉升——辛辛苦苦地爬上了「成功階梯」,當到達最高一級時卻發現梯子靠錯了牆,我們身後的生活早就一地雞毛,而我們往往只會用創口貼或者阿司匹林,事後從不會去探究深層的、長期的原因。疼痛暫時緩解後,我們又越發忙於做「好」事,從不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們所做的是不就是最重要的。
明代文學家、馮夢龍說過:
忙者不會,會者不忙。
這裡所說的會與不會,就是說一個人在時間管理上會不會解決時間和羅盤產生了嚴重的矛盾。
作者在這一重點分析了三代傳統時間管理方法的優劣勢,以及要事第一的重點和原則。並告訴我們迫切需要用第四代時間管理方法和實用的時間控制技巧。第四代時間管理至關重要的內容是,認識到「首要事情」獨立於我們的價值觀之外。生活質量取決於我們將「首要事情」放在首位的程度和我們能夠將其放在首位的程度。
作者闡明第四代的核心有三個基本思想。
1.滿足人的四大需求和能力:有些東西是人獲得滿足的根本,人類歷史上的智慧文獻已經承認這些需要就是人獲得滿足的重要方面,這些需要的實質包含在「生活、關愛、學習和留遺產
2.實現「真北」原則:什麼是「真北」原則呢?就是一個客觀的、外在的真北,反映了自然規律或原則,它與主觀的、內在的價值觀相對立。在我們判斷這件事是不是重要的時候,可以看它是否符合真北原則。
3·人類所具備的四大天賦:作為人類,上帝賦予我們有著不同於動物界的獨特天賦。這些天賦存在於刺激和反應之間,存在於發生的事情和我們做出的反應之間。在刺激和反應之間,存在一個空間。那個空間是我們決定做出反應的能力。
存在於這個空間的就四大天賦——自我意識、良知、創造性想像力以及獨立意志
使我們的生活成為畢生的工作,而不是令工作成為我們的生活。作者幫助我們擺脫時鐘的專制,重新找回自己的羅盤。這個羅盤將有助於我們能夠快快樂樂的生活、關愛、學習並留下遺產。
讀完這個部分讓我最有感觸的是作者對自己女兒說的那句話:服從於你內在的羅盤,而不是牆上的時鐘。其實就是分清自己在生活、社會、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只要我們本著「要事第一」、「自我選擇」的原則,就算稍有瑕疵,也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