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大師平時話不多,就像他做的菜一樣樸實無華,但一聊起做魚,龔大師就眉飛色舞,話題很多,包括魚的選材,火候,刀工等等都說得頭頭是道,如臨其境。
龔大師最喜歡做的一道菜就是水煮活魚,是一道湘潭名菜,湘潭水煮活魚,經典湘潭家常菜。以鱅魚為原料的水煮活魚,鼎盛時期,車隊排成長龍,吃飯要搶桌子,由此在湘潭掀起水煮活魚熱,至今不衰,成為桌上常客,也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幾乎所有全國各地大型湘菜館都有此菜。其實以鱅魚為主的水煮活魚湖南各地都有,但唯有湘潭的味道得以公認,所以被命名為湘潭水煮活魚,特點是鮮香辣。
龔大師說他在十幾歲時,雖然現在的我很熱愛廚師這個職業,但說老實話,起初我並不喜歡幹這一行。
我起初對烹飪產生興趣,是因為爺爺。爺爺在我們村廚藝頗高,左鄰右舍每有婚喪嫁娶之事需要辦筵席時,都會請他去掌勺。而年少的我放學後,也常常興衝衝地趕回去,就為看爺爺是怎麼把新鮮的肉蔬變成一道道誘人佳餚的。不過,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更主要的還是為多「蹭」些好吃的打牙祭。
雖然我對爺爺烹飪美食的本領很欽佩,但當時「君子遠庖廚」的思想卻在我心裡佔據了上風,所以後來當母親提出要送我去酒店學廚的想法時,我心裡自然是一百個不願意,母親為此還苦口婆心地勸過我。雖然已經時隔20年了,但我對母親當年說過的一句話仍然記憶猶新。母親說,「做飯多好啊,餓不著不說,還總吃好東西」。於是,為了母親所說的「好東西」,我開始了艱苦的學廚生涯。
記得在我剛進廚房的那些日子,我所受的辛酸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只記得當時生活的主旋律便是洗碗、洗菜、打掃衛生,而切到手、被師傅罵更是家常便飯。雖然一路上磕磕絆絆,走得極辛苦,但在這兩年裡,我收穫頗豐,也算是掌握了一門可以謀生的手藝。
在那個時代當廚子是不被很多人看好的,在黑夜裡我常常嘲笑自己——命運真是捉弄人,我不喜歡當廚師,可命運最終還是逃不出宿命。於是我決定不幹了,為此,我損失了很多,現在想來還覺痛惜。不過我也不後悔,對於一個性情中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心靈的自由更重要了。
後來我幹過建築工人、送奶員,也做過小生意,但到最後都一無所成。後來,在朋友的勸說下,我再次進入餐廳的後廚工作。而廚房宛如一個賢惠的妻子,她不僅沒有計較我三番五次的背棄,還再一次寬容地接納了我。這時我才發現,以前的自己是何等的淺薄浮躁啊!
後來我通過自學考取了湖南商學院酒店管理專業,通過學習我拿到了湖南省烹飪高級技師稱號。
龔大師說雖然廚房的工作仍然是那麼辛苦,但相比起以前來,種種現代化設備的引進,已經讓廚房裡的環境和面貌煥然一新。我感覺自己現在已經能夠在廚房工作中享受到樂趣了,比如突然間靈光一閃地創出一道新菜品,或者是在聽到顧客稱讚我烹製的菜餚,或者是在自己的點滴感悟變成烹飪雜誌上的鉛字時,我都會感受到自己努力付出後所獲得的價值。我現在不僅愛上了廚房,而且還感覺已經離不開它了,因為它不僅是我學習的園地,還是我結交朋友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