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7日訊 (記者錢雲飛 婁冬梅 呂釗)12月16日,山東省招考委正式發布2020年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夏季考試和錄取工作的實施方案,標誌著新高考進入實質性落實階段。
新政策取消了傳統的文理分科,除語文、數學、外語三科由國家統一考試外,考生要從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門科目中任選三科參加考試。這種「6選3」的新模式,對習慣了傳統文理分科的學生來說,是個全新的嘗試——雖然有利於發揮興趣特長,但如何選擇成了他們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學校是如何引導學生做出選擇的呢?新高考政策又如何落地實施?今天,閃電新聞記者來到濟南中學,了解他們的選課模式。
「新高考方案對我們來說,是近些年來很大的一次挑戰。」一見面,濟南中學校長董亞便向記者介紹學校在應對新政策方面的情況。目前,學校採用學科全排列組合模式,將20種組合課程全部開齊,學生實行走班制度。而相較於老的教學模式,走班制需要配備更多師資。
「學生的選擇是20種 ,學校現有條件就是這些老師。」 董校長告訴記者, 根據學生選課的多層次需求,學校在師資引進方面,學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儘量彌補師資短缺所面臨的短板。」
對於明年要參加高考的2017級學生來說,文理分科已經實行多年,面對新的選擇方式,學生內心難免困惑。「突然讓他們去6選3 ,就像從超市買東西一樣,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去選 。」濟南中學教務處副主任劉欣介紹說道。
在如何讓學生選擇一個符合自己興趣又發揮優勢的學科方面,董亞校長介紹說,沒有捷徑,只有通過多次模擬考試,找到科學的數據來給學生提供參考。同時,學校還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增強學生對課程的了解,以及對自己職業生涯的影響和幫助。
平時的學習過程是學生認識自己的好機會。「最終學生們通過4次模擬考試和填報志願確定了所選的三門科目。」劉欣副主任說。
走班制打破了班級界限,隨之而來的還有對學生的管理問題。在流動性的走班模式下,保證學生有序的上課尤為重要。 「我們採用了導師制的方式。導師和學生進行雙向選擇, 他們之間有一種對標性的任務的執行,以能夠督促學生對於該科學習的提升。」劉欣向記者介紹了他們學校的管理方式。
另外,通過對每位學生配備合適的導師,從而讓孩子們對自己高考的目標進行確認,而且對於單科成績進行合理的估分。
「應該說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孩子們感覺到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老師有家長,關鍵還有自己最親的導師們來幫助他們共同提升,共同面對。」劉欣堅定地說。在新高考政策帶來的挑戰面前,學生、家長、老師永遠站在一條戰線上。
閃電新聞記者 錢雲飛 婁冬梅報導
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