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立下豐功、但文創開發有待深入—冬遊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有感

2020-12-24 我行我攝千山萬水

2020年12月中旬的一個冬日午後,與幾位老師從長安區結束採訪工作返回西安時,恰好開車路過南五臺山,順便去參觀了坐落在山腳下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之前只是聽說一、二,今終於有幸匆匆參觀了這裡古樸高雅的關中老宅建築和燦爛悠久的民俗文化展示。

站立拍照者為本文作者

這家佔地500畝,始建於2002年的博物院,是以搶救保護、收藏研究並展示民俗文化遺產為宗旨的大型民辦文化旅遊景區。該景區最大特色是在這裡復建了關中各地典型的40座明清古宅,如果不採用這樣的收藏方式,那麼這些極具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建築在原址上將難逃被拆除或倒塌的命運。

通過收集購買原古宅建築構件的方式,移到這裡規劃復建成的古民居一條街,整體建築群呈明清園林風格,氣勢恢宏、古樸典雅、青磚墨瓦,雕刻精美,不禁令遊人深深陶醉在濃鬱的關中文化氛圍中。正因為這些關中老宅得以原汁原味的保存,在這裡重現生機並發揚光大,堪稱陝西關中古民居極其寶貴的標本。

而該博物院另外一大亮點就是收藏了8600多根被譽為「地上兵馬俑」的歷代石雕拴馬樁,這裡不得不提到博物院的創始人,全國人大代表王勇超先生。1985年的秋天,還在從事建築行業的王勇超,在一次渭北之行中偶然在農民院中看到一些散落的拴馬樁,其精湛的雕刻工藝,豐富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深深的打動了他。然而不懂得其文化價值的當地農民卻隨意糟蹋「寶貝」,甚至將其砸碎用來鋪路。

眼見這些珍貴的文物被損毀和瀕臨消失,深受觸動的王勇超開始走向民間藝術品搶救的保護事業上。自那時起,他組織人馬,不惜耗盡了個人的財力,對關中各地的民俗藝術品開始了地毯式的搜尋和收購,通過他20多年艱苦卓越的努力和呼籲,逐漸得到了社會的理解和政府的支持,收藏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最終創辦下這座博物院,初步實現了他最大程度保護關中民俗文化遺產和藝術品的美好心願。

如今院內已搶救保護周秦漢唐以來歷代石雕、磚雕、木雕以及人們生產、生活、習俗等各類民俗遺物和藝術珍品4萬餘件(套),如此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藏品充分體現中華傳統文化和關中民俗特色,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關中地區人民在不同時期的民風、民俗、民藝、民情等歷史風貌,是關中地區數千年來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見證。

博物院也因此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讚譽為「民族文化的基因倉和標本庫」、「世界性的奇觀珍寶」。同時也被列為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俗遺物保護展示基地和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4A級景區。

走進古民居一條街的大門,左側第一家的梨園大院可以說是博物院景區內展示關中建築特色和民俗文化的中心園地。首先介紹下梨園的歷史,它的原址位於陝西合陽,始建於泰定元年,主要建築分為演戲樓和看戲樓。而看戲樓又為上下兩層,古樸壯觀。在2000年拆遷入庫保護收藏前,這處明清風格的老建築,其東側圍房已倒塌,只剩地基。隨後根據舊照片,2004年入院復建,基本還原了當年的「原汁原味」。

如今梨園之所以成為古民居一條街的「頭牌」和最吸引人的園地,在於遊客可以通過看戲的方式完成「穿越」,真真切切體驗下最具關中風土人情的戲文化。

目前梨園演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華陰原生態老腔和老腔皮影戲。主要演出的劇目有《白鹿原》、《關中古歌》等十幾個。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老腔,是以當地民間說書藝術為基礎,表現關中人民生活喜怒哀樂的情感,所發展形成的一種戲曲藝術形態。

老腔渾厚而高亢的唱腔猶如陝西愣娃詠唱黃河之水天上來,粗獷豪邁的氣魄令人震撼,被譽為黃土地上的搖滾。但隨著民間老一代表演藝人,因年事已高漸漸退出,很多經典的老腔劇已快失傳。

好在在陝西傳統民俗文化保護志士和民間藝人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皮影戲和華陰老腔入選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一部《華陰老腔一聲喊》的戲登上央視猴年春晚大舞臺,可謂為陝西大放異彩、用咱陝西方言來說就是「撩扎咧」!

由於我們這次前來正值寒冷的冬季,只有零星的遊客到此一遊,博物院的梨園也正處在演出的最淡季。所幸,我們碰巧遇到幾位老腔民間藝人正在臺上排練,得以近距離感受了一把,也算不虛此行。同行的金融作家、著名詩人程峰老師見此也不由得賦詩一首:

金融作家、著名詩人程峰在博物院留影

七律·華陰老腔

黃土高坡搖滾曲,結緣春晚乍揚名。

獨傳本族瀕危態,一唱眾幫豪邁聲。

檀板拖腔催節奏,銅鈴悅耳更深情。

申遺入錄音千古,復遇親聞又震驚。

出了梨園,我們匆匆又遊覽了其他在這裡復建的明清古宅及充滿關中風韻的古建築,這些四合院布局對稱,設計精巧,寬敞宏偉,古樸高雅。其戶主大都是過去的達官貴人、軍政要員、文化名人或富甲一方的商人。這些當年的「別墅」,自然也是宅主人身份、地位和財富的體現。

邊走邊環顧宅院上下左右,那巍然錯落的馬頭牆,那製作精美的照壁飛簷,那豐富多彩的雕梁畫棟,那雕刻精美、富有情趣的門飾和窗欞,還有一件件民俗舊物,猶如一幅流動的畫卷令人目不暇接,大開眼界。

也不禁讓我感嘆,縱使歲月無情,但因為有了博物院及時有效的搶救保護和復建工作,它們在這裡重獲新生、再現了關中古民居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介紹完了關中古居的整體特點和歷史價值,具體到它的地方特色之一,那就是每座宅院中門入口正對的照壁。

從關中傳統思想下的風水學來講,照壁可以藏精聚氣,擋住晦氣、殺氣,聚集財氣、運氣。其吉祥的寓意功能和建築裝飾功能得以巧妙的展現,充分表現出戶主追求家族興旺發達的美好心願。

而另一個特色之一,就是古宅院內無處不在的磚、木、石三種雕刻。牆體磚雕那是細緻精美、鏤空木雕那是活靈活現、照壁石雕那是大氣雅致,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所雕之畫即有龍鳳呈祥,金蝠獻瑞等吉祥圖案,也有松樹仙鶴等寓意長壽的圖案,還有荷花、果樹等關中人民喜歡的花草樹木,當然更少不了生動反映關中人生活生產的人文圖案。

這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栩栩如生的雕刻製品,充分展現了當時關中的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具有很高的雕刻藝術和研究價值。

如今越辦越好的博物院儘管身處南五臺山腳下,但這裡關中民居的古建築魅力、燦爛悠久的關中民俗文化,每年仍吸引著大量社會團體、研學人士、國內外遊客前來尋古探幽。在春秋旺季時候,景區更是多姿多彩,舒適宜人,十分適合單位團建和親朋好友結伴前來郊遊。

如今博物院在後期的文創開發上產品不少。現有文創產品共四類合37種。一是圖書出版類、二是紀念品類、三是非遺文化類、四是手工體驗類。但我個人感覺,如果博物院在文創開發上加大深度,挖掘關中民俗的好題材和好項目,並製作出百姓喜聞樂見的優質文創產品來吸引眼球,就能更具人氣和關注度。比如博物院古民居一條街上的每座老宅背後都有精彩歷史典故,都有令人可歌可泣的家族興衰史,這都大有「文章」可做。

院內幾座舊居的戶主都是昔日富甲一方的陝西商人,曾經也做著電視劇《喬家大院》中喬致庸一樣的生意,他們經營票號,從事販賣茶葉和鹽巴等商業。在鼎盛時期,或許他們的生意比喬致庸做得還大,做的還好,只是不為人知罷了。

如能從這40座古民居主人的史料中,挖掘出些好的題材和能引發共鳴的感人故事,寫成暢銷小說或製作出經典的影視作品,一旦火了,其產生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將是不可估量。

一部全國大火的電視劇《裝臺》,讓陝西方言和美食成為網紅,也讓西安成為近期外地人首選的旅遊熱點,就是因為這部充滿陝味人間煙火氣的優質影視作品,勾起了他們親自來感受下古城風土人情和美食的欲望。

這難道不是眼下最好的啟迪麼?最後以程老師即興所做的一首詩作做結尾:

七律·嫩綠

老樹為床著即鮮,寒風凜冽翠怡然。

莫言生命冬無息,只道落塵時有愆。

久許二儀誰念顧,長偎一蔭自精專。

拱華幽處青方好,如是不知能幾年?

相關焦點

  • 走進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探訪「地上兵馬俑」感受「豪宅」
    西安長安區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給你一個答案,一起感受關中地區的風土人情,體驗一次歷史文化之旅。 拴馬樁:令人震撼的「地上兵馬俑」 走進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9月13日,採訪團中來自北京的記者就被雕工考究、神態各異的拴馬樁所吸引。
  • 最古樸的關中民俗風貌: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看遍關中民俗建築
    (運營/子衛) 坐落在西安市長安區南五臺山腳下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以明清園林建築風格,規劃建設了古鎮遊覽區、民俗文化展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演示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各具特色的不同功能區。展示了出關中地區各族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審美、勞動、居住、習俗、風情等民俗歷史風貌。
  • 遊關中民俗博物院 體驗特色民俗文化
    關中民俗博物院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是由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王勇超先生歷經20餘年創辦的,是以民俗文化遺產搶救保護、收藏、研究、展示為主的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為一體的大型文化旅遊帶動項目博物院突出明、清園林建築風格,規劃建設各具特色的不同功能區,具體分為:古鎮遊覽區、民俗文化展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演示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要建設有40院遷復建明清古民居、民俗展覽館、展廳、展廊、文物庫房、戲樓、店鋪、工藝作坊、研究中心、人工湖、祭壇廣場、園林景觀等。
  • 關中民俗博物院
    最近旅遊旺季,大家去的都是山山水水的自然景觀,而在西安的環山路子午古鎮,關中民俗博物院,低調奢華的存在著,最近抽時間去看了一趟,及陝西古建築綜合氣質與一身,內容豐富,值得一看哦!
  • 感悟關中民俗,傳承優秀文化
    4月27日,西電中學初二年級400餘名師生,沐浴著輕柔的春風,和煦的陽光,來到南五臺下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進行為期一天的研學旅行活動。
  • 來到了位於終南山南五臺腳下的關中民俗博物院
    趁著年票最後一天過期,來到了位於終南山南五臺腳下的關中民俗博物院。這裡環境優美,遷建(復建)了十幾座關中古院落。參觀這裡,仿佛感覺時間定格在了過去,集中展示關中建築的風貌。就是有很多的院落,不對遊客開放,只有請講解才能進去參觀,感覺不是很好。
  • 「十四冬」文創產品開發豐富多元
    步入店內,記者便被一面像素牆吸引了,畫面上「十四冬」的吉祥物——「安達」「賽努」這兩個蒙古族娃娃栩栩如生,一個看起來正在向前奔跑,一個正在跳著蒙古族舞蹈。牆面右上角的倒計時格外醒目,讓我們充滿了期待。琳琅滿目的「十四冬」文創產品擺滿了展架,紀念徽章、鑰匙扣、保溫杯、領帶、圍巾、T恤、胸針、充電寶、數據線及毛絨玩具等產品,不僅具有紀念意義,而且觀賞性和實用性都很強,讓人愛不釋手。
  • 長安這個博物院不能錯過
    ),直達終點即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下車。乘坐地鐵2號線到「韋曲南站」換乘500路公交車或4-04路公交車,到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下車。乘坐215路、229、323、905、917、918路等公交車到「韋曲南站」或「長安客運站」 下車,換乘4—04路或500路公交車到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下車;或者換乘4—13路公交車到「五臺街辦站」下車向南走約500米到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 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王亞民亮相廣州談故宮文創
    本次活動由尚天河文化季組委會主辦,天河文創產業協會承辦,活動吸引眾多產業界、學術界等人士參加。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出版社社長、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王亞民帶來「文化創意融入當代生活——以故宮博物院為例」的精彩主題演講;來自文創產業等領域代表圍繞「國潮熱背景下的挑戰與突破」展開對話,共同研究探討國潮盛行背後的產業邏輯。
  • 文創產業 | 文化創意產業把握新態勢 實現跨界發展
    袁家村以村民為主體、以村子為載體,把恢復關中民俗和重建鄉村生活作為旅遊「吸引核」,獨一無二,不可複製。高質量的產品加上鄉愁民俗與現代氣息的融合,鑄就了這一「超級IP」。文創產業的發展,創意是關鍵。要深入挖掘特色和個性,並通過合適的數字媒介加以展示。
  • 臺北故宮博物院攜文創衍生品首次亮相上海
    ,臺北故宮博物院每年僅翠玉白菜的文創衍生品就帶來幾千萬元的銷售額。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攜2000多件文創商品亮相上海,讓上海民眾無需遠行就能買到創意十足的臺北故宮的文創商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自4月5日至8日,帶領10家臺灣品牌授權廠商參加 「2012年上海臺灣名品博覽會」,以展現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數位推廣成果和文創藝術商品。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開班傳授「文創秘籍」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開班傳授「文創秘籍」  新華網臺北1月22日電(記者許雪毅 陳斌華)臺北故宮博物院22日宣布,將於3月至12月舉辦第六屆文創產業發展研習營,延續前五屆成功培植文創合作團隊經驗,秉持「為青年及產業找出路」的目標,邀集臺灣文創13個領域的頂尖師資,向學員傳授文創商品設計實務經驗和產業合作開發秘籍。
  • 冬遊煙臺來美博:2020美術館新春民俗大市集開市啦
    冬遊煙臺來美博:2020美術館新春民俗大市集開市啦 2020-01-20 15:10:08 來源:煙臺文旅
  • 關於故宮文創產品開發運營的調查報告
    近幾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本著文化教育和傳播的目的,聯合各方資源陸陸續續的開發了一系列的文化創意產品,致力於發展兼具藝術與實用性的文創商品,跳出了文物複製品的局限,並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筆者針對性的查閱了一些資料,分門別類的對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項目做了分析和梳理,寫成了這份報告。
  • 故宮博物院最新文創產品有哪些?
    今天,故宮博物院迎來94歲生日,官方既沒有慶祝活動,也沒有任何典禮儀式,低調度過。  不過,這座599歲的紫禁城依然收到了不少特殊的「禮物」,故宮角樓咖啡、故宮文創和故宮書店等通過上新形式慶祝院慶,故宮雪糕、紫禁城徽章、故宮氣墊紛紛亮相。
  • 當故宮博物院遇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兩「掌門」暢談文創
    如果您對中國的博物館稍有了解,就會知道,這些創意是源自兩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些產品創意新穎,或形象呆萌,或美觀別致。但不知您有沒有注意,這些有趣的產品還有一個共同特點,都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提到這些創意,就不得不提到兩個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周功鑫。這兩位被認為是中國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的重要推動者,巧的是,二人昨天在浙江寧波相遇了。
  • 「帳本」揭秘|故宮博物院文創商品進化簡史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作為國內體量最大的文化IP,其文創發展歷程也備受關注。北京故宮文創產品一共有一萬多種。
  • 冬遊遼寧怎麼玩?嬉冰雪泡溫泉 到遼寧過大年
    冬遊遼寧,廣州市民同時可體驗冰雪、泡暖泉、嘗鮮美食材,以及各色攝影及體驗主題文化。近期,廣州前往瀋陽的往返機票非常便宜,在遼寧境內可通過高速、高鐵前往周邊各地市和景區,老少鹹宜,適合南方遊客家庭遊及親子遊。
  • 吉林省博物院舉辦「玩兒趣兒——吉林省冬季娛樂民俗展」
    依託吉林省博物院院藏文物,「玩兒趣兒——吉林省冬季娛樂民俗展」正在吉林省博物院一樓展出。此次展覽以與娛樂項目有關的題材為主題,配合場景復原、觀眾互動等形式,展現關東獨有的娛樂民俗,特別是對吉林省地區娛樂文化的展現,讓觀眾們在輕鬆的展覽氛圍中感受黑土地人民樂觀、向上的生活熱情。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都有什麼權利?
    本篇文章圍繞著回答上述三個問題角度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中館藏單位權利來源進行深入分析探究。 結合《操作指引》相關內容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以下簡稱《文物保護法》)《博物館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本篇文章圍繞著回答上述三個問題角度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中館藏單位權利來源進行深入分析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