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今年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明顯了「升溫」,不少熱點城市的房價均出現了上漲,尤其是深圳、杭州等城市,但很快這些城市就出臺了新的調控措施,並不斷加碼了調控的力度,但一些熱點城市依舊出現了「萬人搶房」的熱潮,並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那麼,國內的房產稅會到來嗎?
其實,網上曝光的「萬人搶房」現場,來自深圳南山區的某個樓盤,但讓人們驚訝的並不是「萬人搶房」,而是起步價高達1000萬的房子,凍結的資金高達339.05萬元,僅開盤半天就售空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是由於新房價格倒掛,於是樓市打新成為了中產「穩賺不賠」的遊戲。
據悉,該樓盤的均價在13萬元左右,但周邊的二手房價格已經達到了18萬元左右,一套房子的差價大約在四五百萬,因此不少購房者「蠢蠢欲動」。面對這樣的現象,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已經與「房住不炒」的理念背道而馳了,並且抑制樓市「打新熱」已經成為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建立科學的房地產稅制度,才能有效的抑制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投機行為。
但「房產稅」的說法已經有一定的時間了,雖然目前國內並沒有實施,但此次全國人口第七次大普查,入戶登記並調查的其中一項就是「查房」,有網友猜測,此次「查房」結束之後,就能看出房地產市場中的需求了, 這也有利於相關機構了解全國人們的住房情況,並制訂合理的房地產制度,那麼,國內的房產稅到底會不會徵收呢?
對於部分一二線城市而言,房價確實是比較高的,並且不少年輕人表示買房壓力非常大,但作為國內房價最高城市之一的深圳,很大可能會成為國內房地產稅的最先徵收的城市之一。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人們常說的「房地產稅」與「房產稅」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所謂的房地產稅是包括土地、房產在內的一系列稅收體系,不僅包括房產稅,還包括土地增值稅等稅收。
雖然目前全國已經實現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全國住房信息聯網以及70年產權續期問題,但從目前來看,相關機構並沒有對該項進行規定,並且對如何徵收還存在一定的爭議,短期來看,房地產稅可能並不會到來,並且可能並不會實施,但國內已經有部分城市開始徵收房產稅了,但僅僅只是地方版的房產稅。
從央行公布的數據來看,國內超40%的家庭,幾乎都擁有兩套及以上住房,國內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為96%,而擁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佔比已經達到了58%以上,擁有兩套住房的佔比達到了31%以上,擁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佔比達到了10%以上,在一些大型城市,擁有兩套甚至更多房子的家庭則更多。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房地產稅對剛需免徵的話,則能從根本上直接抑制投機,對於升溫的房地產市場,可能還會起到一定的「降溫」作用,但「房住不炒」的觀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這樣的方案也有利於「房住不炒」的不斷推進以及實施。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個符合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目標。那麼,大家期待房產稅的到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