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自2019年3月波音737 Max出現墜機事故以來,波音就遭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禁飛,同時這家美企還遭到了多個賣家撤銷訂單,出現多個月零訂單等情況。
以中國市場為例,Business Quant此前就曾援引波音公司的數據顯示,在遭到中國市場停飛之後,波音2019年在華營收就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數據顯示,2019年波音在華營收僅為56.8億美元,與2018年的137.6億美元相比跌幅達到近60%。
也就是說,僅2019年一年,波音在華市場的營收就損失了80.8億美元(約合528億元人民幣)。眼見自家飛機製造業在華折戟,美國近期似乎已經「坐不住」了。
據報導,2020年12月21日,美國宣布了一份包含103個實體的名單,並聲稱將限制其採購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其中包括航空發動機。據環球網報導,這103個實體中有58個是中企,其中包括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AECC)下屬的8個實體。
分析認為,美國此舉是為了阻礙亞洲最大經濟體實現飛機國產化的進程。然而,周五(1月8日)最新消息顯示,美國這一意圖很可能將無法實現。
據報導,中國光大集團已於周五與中國商飛公司在北京籤署了專項合作協議。光大集團旗下的中飛租賃與中國商飛公司籤署了60架ARJ21飛機買賣協議,其中30架為確認訂單,30架為意向訂單。
報導指出,此次專項合作協議不僅能加深中國光大集團和中國商飛公司之間的合作關係,同時還能助力國內航空產業的發展,並開拓東協國際市場。由此可見,中國商飛可能正成長為波音的競爭對手,而這是美國無法阻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