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時、65公裡,海達行知師生用遠足磨練意志

2020-12-25 齊魯壹點

18日上午6時15分,在清晨陽光的照映下,濟寧海達行知校園和煦靜謐。此刻,來自於初一、高一的全體學生集結待命,一場65千米遠足實踐課程即將開啟。

「深刻的教育,來自於我們自己的深刻的體驗。」出發前,學校執行校長豐建勝為學生們鼓勁加油。他說,此次拉練活動,就是要挑戰自我、挑戰極限,挖掘生命的潛能,從而磨練意志、強壯心靈、提升意志品質,為強大的自己積蓄力量。

6點30分,隨著副校長陳東的一聲令下,每個班級手舉各自班旗,喊著口號踏上了遠足徵程,學生們的臉上洋溢著新奇、喜悅的表情。「從來沒有過」「這是第一次」,對於這次遠足課程,學生們充滿期待。

從濟寧海達行知學校出發,目的地直達濟寧太白湖景區,整個行程65千米。剛開始,行進路上,同學們有說有笑,累了就喊喊口號。隨著行進路程越走越遠,尤其返程路上,有的同學因疲憊跟不上,同隊的就相互攙扶,有的班級大聲喊出「乘風破浪 揚帆起航」的前進口號,在旁跟隊的導師團也不停鼓勁。

夕陽西下,此時,好多人已精疲力竭,似乎滿是大聲呼吸的聲音,但還是頂著勞累一步步緊跟,給出「我可以」「我能」的回答。

晚上8點多,在校門口,學校師生還有部分家長們,以列隊歡迎的方式,凝神眺望,迎著這這些英雄們凱旋。當走進校門那一刻,有的學生喜極而泣,可他們每人臉上的成功和自豪感,感染著現場每個人。正如出發前,集體宣誓時的豪邁與自信。「磨練意志 成長心靈 強壯精神 承擔責任」,也終將成為每一位學生的收穫。

65千米遠足實踐,是271教育集團各校必不可少的一項課程。為籌備此次活動,濟寧海達行知學校在拉練前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和會商,並全程配備了齊全的安保、醫療等設施和人員,確保了活動的順利進行。活動中,學生們還遊覽了太白湖溼地公園以及濟寧醫學院生命科學館,感知自然和生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偉 張清直 見習記者 梁響

相關焦點

  • 強健體魄,品味生活,濟寧海達行知學校第四屆體育美食節來啦
    10月17日,濟寧海達行知學校師生齊聚高中部操場,共同迎接「強健體魄 品味生活」第四屆體育美食節。體育美食節開幕式在莊嚴的升旗儀式中拉開帷幕。隨後,濟寧海達行知學校執行校長豐建勝致開幕辭。他從「健康是生命高質量的基礎」和「美食是生活高質量的根本」兩個方面闡釋了本屆體育美食節主題,並希望每一位同學度過一個有意義的體育美食節。
  • 平輿縣實驗中學九年級舉行冬季遠足活動
    駐馬店網訊(記者 田瑞德 通訊員 姚衛東)為增強學生體質,磨練學生意志,豐富學生文化生活,展示學子青春風採,12月4日,平輿縣實驗中學九年級舉行了「用腳步丈量生命的精彩,用意志譜寫青春的輝煌」冬季遠足活動。
  • 濟寧海達行知學校:為學生搭建廣闊而自由的成長舞臺
    11月21日晚,在2020世界旅遊小姐中國總決賽上,濟寧海達行知學校高三(15)班學生李家馨憑藉自身超強的實力和出色的發揮,一舉奪得世界旅遊小姐中國年度總決賽亞軍。這個在世界展臺上綻放異彩的女生將榮譽歸功於母校的培養。她說:「學校高層次的教育理念,為我搭建起廣闊而自由的成長舞臺。」
  • 唱著《遠足歌》去「遠足」
    遠足的路程,初小的一般不會超過五公裡,到高年級,也大約是十公裡左右;初中生,在十五到二十公裡之間,帶一頓中飯,當天來回。到了高中,就可以在外過夜,就是自帶帳篷,像國軍一樣,野營露宿,簡稱「露營」。但我們的遠足只是跟著老師在附近兜圈兒,只能稱作近足。所看到的東西,是我們幾乎天天都能看得到的東西。
  • 踏上文明徵程,邂逅詩意遠方——日照一中2020年遠足掠影
    11月27日,日照一中組織師生開展了2020年遠足。冬日凜凜,鳥獸盡藏匿,接山連海的漫漫長路上卻迎來一群群意氣飛揚的旅人。他們攜手並肩,載笑載言,且歌且行,共同踏上遠足徵程,去邂逅冬日的青山藍海。東校區師生從學校出發,步行到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南邊沙灘,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趣味文體活動,中途略作休息後返回;西校區師生從學校出發,步行到山海西路戰時人口疏散基地,在基地內參觀了部分設施設備,接受了國防教育,各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趣味文體活動,中途略作休息後返回。
  • 媒體聚焦海達行知學校 見證濟寧高新區教育高位發展
    海達行知學校執行校長豐建勝告訴記者:「立人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育時代新人,要培養有擔當和責任感,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濟寧海達行知學校校園美食節精彩來襲
    為使學生們在美食DIY和模擬經營中學會尊重勞動、換位思考和感恩,10月25日上午,濟寧海達行知學校舉辦了以「味蕾盛宴薈萃 青春洋溢校園」為主題的校園美食節。
  • 30餘家媒體走進濟寧海達行知,感受現代教育成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偉 見習記者 孔媛媛感受「271」教育理念,參觀特色校本課程、走進多彩社團活動……16日,30餘家主流媒體走進濟寧海達行知學校,感受現代教育發展成果。作為山東271教育集團聯合濟寧高新區管委會傾力打造的一所學校,濟寧海達行知學校佔地460畝,分為中學部、小學部和幼兒園三個校區,實現了教學的數位化、現代化。
  • 直面挑戰行穩致遠 江津二中1200高三師生開展遠足活動
    江津網訊(通訊員 何玲)加強師生間的交流,緩解高三學生備考過程中的心理壓力,11月22日,江津二中舉行高2021級遠足活動,該校校長、高三班主任及學生約1200人參加遠足活動。
  • 遠足研學弘揚東圳精神
    莆田網訊 為鼓勵高三學生衝刺高考,近日,莆田哲理中學組織學生前往東圳精神教育基地,舉行以「遠足前行,致勝高考」為主題的遠足研學活動,高三年段全體師生及部分家長共400多人參加此次活動。  據了解,近幾年,該校在畢業班開展一系列遠足研學活動,踐行「接觸自然,延伸課堂」的教育理念。眼下距離高考還有100多天。同學們通過此次遠足研學活動,既放鬆了身心,調整心態,又在課堂外磨礪意志,學到了精誠團結、勇攀高峰的精神,也拉近了與父母間的距離。(湄洲日報 董立群 柯強強)
  • 西工大啟迪中學:2021屆高考衝刺動員大會暨勵志遠足活動
    啟迪高三學子們摩拳擦掌站在高考180天倒計時這個起跑線上,通過動員大會,高三師生為高考衝刺準備;通過遠足活動,青年學子為夢想起航揚帆。本次活動本著「五育並舉」的理念,以「高考衝刺動員暨勵志遠足」為主題,通過往返約12公裡遠足活動,培養學生自信,磨礪學生意志,增強學生體質,加強集體觀念和團結友愛意識,促進家校合作,共同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二三事
    1927年3月15日正式開學,在開學典禮的頭天晚上,陶行知與幾位客人就住在農民家裡,稻草鋪地,同臥的還有一頭大水牛,他戲稱它「牛大哥」。開學那天,師生們穿著草鞋,有的扛帳篷,有的拿繩索,在曉莊搭成四個大帳篷,供來賓休息,又用木料搭成一個高臺。出席典禮的有從南京來的江問漁、陳鶴琴等各界代表和敲鑼打鼓前來祝賀的農民。第一期學生只有13名。
  • 小學生軍訓:折騰孩子還是磨練意志?(圖)
    而教育部門則認為,這是經歷考驗、磨練意志,對於學生來說是不可多得的體驗。也有家長質疑,這種軍訓就是折騰孩子,幾天的軍訓能提高多少素質呢?  小學生軍訓未免太早?  「走得那麼慢,跑步前進!」江東第二實驗小學的陳同學只遲疑了一秒鐘便被教官揪了出來。他看了看教官馬上加快了步伐。
  • 吐故納新:陶行知對王陽明知行觀的繼承與發展
    針對王陽明「樹立學為聖人之志」「須在事上磨練工夫」的教育主張,陶行知創造性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論,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最具個性和影響力的教育學說之一。吐故納新以建構理論體系的精神確是教育家負責任的一種表現,此精神對於中國當下乃至未來的教育發展都有所啟示。
  • 新生特輯 | 歡迎加入行知旅遊團!
    關注「蘭溪文旅」公眾號 點擊下方「蘭溪智旅」 選擇「師生遊客」 進行個人認證即可免門票哦/這是迄今發現的諸葛亮後裔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築格局按「八陣圖」樣式布列,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國內僅有、舉世無雙的古文化村落
  • 遠足新手指南:首次遠足所需的一切!
    一整天或一整夜的遠足,還包括露營。我對徒步旅行的定義是:一個人正在探索周圍的環境,用腳感受地面上的泥土。有人可能會說這很困難,必須有一定的海拔高度變化等等,這屬於冒險家一類。我們不必如此。如果他們有更多的遠足經驗那是最好的。3)確定自己的運動水平。如果你是新手,那麼最好不要進行長達8個小時的徒步旅行,那實在是太危險了。4)選擇你的遠足地點。地點儘量保持簡單!遠足之前最好對其進行了解,然後確定你是否要去那裡。不要過度複雜化此步驟。這個世界充滿了令人敬畏的地方,開始之前先行計劃。
  • 會同一中3000師生開展戶外素質拓展活動
    「同學們,我們腳下的路得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我們人生之路,更得我們腳踏實地」……11月15日,會同一中師生進行素質教育踐行活動,老師和學生的對話在山嶺間迴蕩。據悉,本次該校組織初一到高二五個年級3000餘名師生開展戶外素質拓展活動,其中高一年級以野炊為主,其餘四個年級均以遠足為主,同時開展環保宣傳。各個年級路線不同,路程不同。
  • 40小時騎行633公裡,2019馬自騎總決賽開啟中國賽事新時代
    馬自騎總決賽的常規距離是421公裡,24小時騎完;除此之外,本屆馬自騎新增加了兩個組別:210公裡的半程馬自騎,633公裡的超級馬自騎,參賽選手必須分別在12小時、40小時之內完賽。選手們從安徽省級旅遊小鎮——績溪瀛洲鎮出發,跨越安徽、浙江、江蘇、上海三省一市,到達終點上海金山廊下生態園;不僅要騎行180公裡山路,爬升2600米的海拔,還要克服下雨、大霧、泥濘、夜騎、寒冷等惡劣環境,當然也有一路如畫的風景陪伴,可以說這不僅是自行車愛好者挑戰自我、磨練意志的方式,也是」體育+旅遊+文化「的重要嘗試。
  • 會澤縣茚旺高中致遠中學舉行首屆師生趣味運動會
    掌上曲靖微校園12月26日電 近日,會澤縣茚旺高中致遠中學舉行首屆師生趣味運動會。全校1200餘名師生參加。運動會舉辦旨在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師生「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積極響應「每天鍛鍊一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的陽光體育精神,促進師生交流,豐富校園文化。運動會開幕式上,校長王明超致辭。
  • 大話陶行知
    一、初步了解陶行知1.人物簡介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濬,後改知行、行知,安徽人。他師從杜威、孟祿,與克伯屈關係甚好。1923年,陶行知與朱其慧、晏陽初在北京組織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在河南、浙江推行平民教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