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東莞市長安鎮在茅洲河畔舉行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開館儀式暨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發布活動,向社會各界發布生態環境提升、交通教育千日攻堅、產城融合示範、科技金融引領等「四大工程」共13個重點項目,進一步落實新發展理念,全面推動長安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為建設「灣區智造之都 魅力品質長安」增添澎湃動力。
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揭牌開館
據悉,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坐落於深圳東莞的界河茅洲河(東寶河)與人民湧的交界處,由東莞萬科和廣東中天集團自發出資建設。作為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建設的代表建築,該館以「茅洲河」為敘事線索串聯工業文明及場地記憶,深度展示了長安40多年來工業文明的發展軌跡,展館總面積為6651.35平方米,其中核心布展面積1300平方米。
展館建築以「工業之河•河岸燈塔」為設計主題,以時代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融合發展為思想脈絡,分為「先河·一條河的歲月」「奔流·兩座城的傳奇」「潮起·江與海的對話」「向海·智造鎮的進階」等4大主題展區,包括雙城風雲、星光大道、光影迴廊、莞聲金句、造物空間等10大特色展項,展示茅洲河流域工業發展的各類實物展品、老照片100餘件,講述區域發展、城市變遷和中國製造的輝煌故事。
發布13個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
長安全面貫徹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按照市委「1+1+6」工作思路,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灣區都市 品質東莞」戰略部署和價值追求,進一步堅定長安鎮「灣區智造之都 魅力品質長安」建設目標,搶抓「三區疊加」發展機遇,深入貫徹高質量發展理念,以生態環境提升、交通教育千日攻堅、產城融合示範、科技金融引領「四大工程」為新一輪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在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據悉,長安推動高質量發展「四大工程」共有13個重點項目。其中,生態環境提升工程包括綠道之城、茅洲河九大主題公園、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交通教育千日攻堅工程包括品質交通千日攻堅、教育擴容千日攻堅;產城融合示範工程包括TOD省市合作用地開發項目、新民茅州河沿岸產城融合類更新單元、知榮服飾創新中心項目、長安碧桂園科技創新園;科技金融引領工程包括OPPO長安研發中心、vivo研發中心、奧普特機器視覺產業增資擴產項目、長江股份總部項目。
長安鎮委副書記、鎮長覃春在講話中表示,茅洲河是長安的「母親河」,見證了長安四十多年工業化進程,也親歷了長安近年來舉全鎮之力打好水汙染治理攻堅戰,塑造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治水情懷。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正是長安工業文明與治水情懷激情碰撞的舞臺,昭示著生態文明和物質文明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覃春表示,站在「三區疊加」的發展機遇,長安厚積薄發、銳意進取,謀劃推進一系列重點項目,繪就再次騰飛發展的宏偉藍圖,力求推動經濟、社會、生態、民生等各項事業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接下來,長安鎮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指導下,繼續優化生態、人文、營商等環境,全面落實惠企政策、精準提供政務服務,全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化危為機,與廣大企業攜手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開展系列活動共享推進高質量發展成果
為提升活動的持續性及影響力,長安鎮將在12月10日至2021年1月期間,策劃開展系列活動,包括工業文明研學遊、媒體專題採訪及文化惠民活動,發動全鎮黨員幹部群眾學生積極參與,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近年來,長安鎮按照「整資源、拓空間、搭平臺、優環境、強服務」的總體思路,抓好產業發展、空間拓展、城市品質、汙染治理、民生改善等一系列工作。當前,通過茅洲河治理和綠道之城建設,建成了11.88公裡的茅洲河河岸碧道和九大主題公園,初步串聯起鎮內山水林田湖海等各類優質生態資源,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初現;結合廣深高速沿線環境提升工程和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大力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和鄉村振興,鎮村風貌和環境品質有了明顯提升;深入推動土地統籌和城市更新,盤活了一批閒置土地,TOD開發取得突破,一眾優質城市更新項目蓄勢待發,各領域的新成果新優勢將成為長安鎮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鍾宏連 通訊員:長安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