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長安鎮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開館

2020-12-12 大洋網

12月10日上午,東莞市長安鎮在茅洲河畔舉行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開館儀式暨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發布活動,向社會各界發布生態環境提升、交通教育千日攻堅、產城融合示範、科技金融引領等「四大工程」共13個重點項目,進一步落實新發展理念,全面推動長安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為建設「灣區智造之都 魅力品質長安」增添澎湃動力。


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揭牌開館

據悉,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坐落於深圳東莞的界河茅洲河(東寶河)與人民湧的交界處,由東莞萬科和廣東中天集團自發出資建設。作為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建設的代表建築,該館以「茅洲河」為敘事線索串聯工業文明及場地記憶,深度展示了長安40多年來工業文明的發展軌跡,展館總面積為6651.35平方米,其中核心布展面積1300平方米。

展館建築以「工業之河•河岸燈塔」為設計主題,以時代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融合發展為思想脈絡,分為「先河·一條河的歲月」「奔流·兩座城的傳奇」「潮起·江與海的對話」「向海·智造鎮的進階」等4大主題展區,包括雙城風雲、星光大道、光影迴廊、莞聲金句、造物空間等10大特色展項,展示茅洲河流域工業發展的各類實物展品、老照片100餘件,講述區域發展、城市變遷和中國製造的輝煌故事。


發布13個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

長安全面貫徹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按照市委「1+1+6」工作思路,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灣區都市 品質東莞」戰略部署和價值追求,進一步堅定長安鎮「灣區智造之都 魅力品質長安」建設目標,搶抓「三區疊加」發展機遇,深入貫徹高質量發展理念,以生態環境提升、交通教育千日攻堅、產城融合示範、科技金融引領「四大工程」為新一輪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在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據悉,長安推動高質量發展「四大工程」共有13個重點項目。其中,生態環境提升工程包括綠道之城、茅洲河九大主題公園、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交通教育千日攻堅工程包括品質交通千日攻堅、教育擴容千日攻堅;產城融合示範工程包括TOD省市合作用地開發項目、新民茅州河沿岸產城融合類更新單元、知榮服飾創新中心項目、長安碧桂園科技創新園;科技金融引領工程包括OPPO長安研發中心、vivo研發中心、奧普特機器視覺產業增資擴產項目、長江股份總部項目。

長安鎮委副書記、鎮長覃春在講話中表示,茅洲河是長安的「母親河」,見證了長安四十多年工業化進程,也親歷了長安近年來舉全鎮之力打好水汙染治理攻堅戰,塑造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治水情懷。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正是長安工業文明與治水情懷激情碰撞的舞臺,昭示著生態文明和物質文明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覃春表示,站在「三區疊加」的發展機遇,長安厚積薄發、銳意進取,謀劃推進一系列重點項目,繪就再次騰飛發展的宏偉藍圖,力求推動經濟、社會、生態、民生等各項事業全面實現高質量發展。接下來,長安鎮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指導下,繼續優化生態、人文、營商等環境,全面落實惠企政策、精準提供政務服務,全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化危為機,與廣大企業攜手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開展系列活動共享推進高質量發展成果

為提升活動的持續性及影響力,長安鎮將在12月10日至2021年1月期間,策劃開展系列活動,包括工業文明研學遊、媒體專題採訪及文化惠民活動,發動全鎮黨員幹部群眾學生積極參與,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近年來,長安鎮按照「整資源、拓空間、搭平臺、優環境、強服務」的總體思路,抓好產業發展、空間拓展、城市品質、汙染治理、民生改善等一系列工作。當前,通過茅洲河治理和綠道之城建設,建成了11.88公裡的茅洲河河岸碧道和九大主題公園,初步串聯起鎮內山水林田湖海等各類優質生態資源,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初現;結合廣深高速沿線環境提升工程和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大力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和鄉村振興,鎮村風貌和環境品質有了明顯提升;深入推動土地統籌和城市更新,盤活了一批閒置土地,TOD開發取得突破,一眾優質城市更新項目蓄勢待發,各領域的新成果新優勢將成為長安鎮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鍾宏連 通訊員:長安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

相關焦點

  • 東莞長安鎮: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開館 發布13個項目
    12月10日,東莞市長安鎮舉行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開館儀式暨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發布活動,向社會各界發布生態環境提升、交通教育千日攻堅、產城融合示範、科技金融引領等「四大工程」共13個重點項目,進一步落實新發展理念,全面推動長安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為建設「灣區智造之都魅力品質長安」增添澎湃動力。
  • 長安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開館!四大主題十大特色,講述東莞製造...
    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展館外觀有很強的現代感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總面積4000平方米,布展面積1300平方米,致力於打造展示茅洲河流域工業發展的第一門戶、東莞首個以工業文明為主題的城市客廳、融合工業遺存活化與園區迭代的創新典範。
  • 一河管窺珠三角經濟脈動 舊廠房變身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12月10日,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在東莞市長安鎮正式開館。據介紹,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坐落於深圳、東莞的界河茅洲河(東寶河)與人民湧的交界處,展館由原先的俊升電子廠舊廠房改造而成,標準層面積221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651平方米,核心布展面積1300平方米,由工業文明展廳、招商中心、路演大廳、瞭望塔等部分組成。
  • 茅洲河展示館這些亮點一定要看
    如果你是歷史粉,帶你穿越六千年前的嶺南文明;如果你是創業族,可以結伴來尋找工廠時代的青春歲月;如果你是科技迷,made in 大灣區的智能製造一次看個夠;這個與眾不同的工業文明展示館,等你來逛!經過一段時間的打造,長安鎮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於12月10日正式開館,一時間刷爆朋友圈,一躍成為長安新晉「地標」。
  • 東莞長安鎮升級打造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
    ■6月份,長安啟動「綠道之城」規劃建設部署,升級打造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圖為茅洲河綠道 記者 吳金華 通訊員 佔有兵 攝「要以鏈補珠,精心打造九大主題公園,將茅洲河沿線串聯成長安智造體驗帶、生態文明觀光帶,形成現代都市文明體驗服務帶。」
  • 東莞新晉「網紅」打卡點,我首推這裡!
    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 今天 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正式開館啦! 茅洲河工業文明展示館坐落於東莞市長安鎮新民社區茅洲河畔,由長安鎮政府、新民社區、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東莞萬科、廣東中天合作共建。
  • 東莞長安鎮近十年來首次發現黑臉琵鷺
    東莞長安鎮近十年來首次發現黑臉琵鷺金羊網  作者:唐波、孫永林、廖志忠  2019-12-12 近兩年開始,越來越多的鷺鳥回歸和候鳥停棲
  • 借智借力賦能河岸開發,長安將打造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
    7月7日下午,長安鎮組織開展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建設調研活動,向社會各界集中介紹茅洲河生態經濟長廊、九大主題公園和「綠道之城」的建設理念,並廣泛問計於企於專家於媒體,借智借力賦能茅洲河河岸開放,引入社會力量共創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 長安:工業大鎮的新鄉村守望|長安鎮|湧頭社區|公園|陳屋村|烏沙...
    今年的長安鎮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落實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並加快推進湧頭社區美麗幸福村居連片示範建設,啟動新民社區特色精品示範村建設前期工作,打造一批美麗廊道。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設成效初顯。看著日漸變化的村居環境,湧頭、新民等社區的市民已經嘗到美麗村居建設帶來的甜頭。長安鎮作為東莞經濟強鎮,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達760.3億元,綜合實力名列全國千強鎮第7名。
  • 東莞長安鎮迎2020新春沿河跑活動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東莞市長安鎮迎2020新春沿河跑活動昨天在美麗的茅洲河畔舉行。鎮委書記葉孔新,鎮委副書記、鎮長候選人覃春,鎮人大主席王志明,鎮人大主席候選人張衝,鎮委副書記陳敬林、莫沃佳等鎮領導班子成員,深圳市松崗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部部長廖國軍,長安鎮機關黨員代表、黨員志願者代表、社區居民代表、產業精英代表、家庭代表等5類不同群體以及深圳市松崗街道辦黨員幹部代表等3800多人參加沿河跑活動。
  • 治水攻堅戰|長安鎮:河長制推動河湧整治 茅洲河畔舊貌換新顏
    鎮村兩級河長帶隊開展「河暢行動」茅洲河是東莞與深圳的界河,發源於深圳市境內的羊臺山北麓,屬於珠江口水系。茅洲河界河段起於茅洲河與塘下湧的交界處,終於茅洲河出海口,界河全長約11.88千米,集水面積約77.38km²,流經長安鎮湧頭、霄邊、錦廈、新民、烏沙等5個社區。
  • 東莞長安鎮湧頭社區:城中村蝶變 顏值價值雙提升
    湧頭緊鄰深圳寶安區,是G107和深圳寶安大道連接東莞的第一站,是展現東莞城市面貌的重要窗口。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湧頭3.89平方公裡的狹小區域,承載著10萬的龐大人口,髒、亂、差等「城中村」問題日益凸顯。
  • 東莞圖書館首批繪本館開館
    東莞圖書館首批繪本館開館 2018年01月21日 18:31 (全媒體記者 唐佳雯)少兒閱讀是全民閱讀的基礎,東莞圖書館在總分館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啟動實施繪本館建設項目,從小培養少年兒童的閱讀興趣。
  • 打卡「綠道之城」長安②十餘裡茅洲河碧道水清岸綠好風光
    長安鎮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九次會議提出,長安將建「綠道之城」,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南方+帶你打卡「綠道之城」長安,跟著南方+鏡頭感受「綠道長安」魅力,體會智造之都的城市慢生活。今天第二站,我們來到長安茅洲河畔,給大家展示一個美麗的「綠色長廊」,領略水清岸綠好風光。圍繞「撥草現珠,串珠成鏈,多鏈成環,環環相扣,扣扣相通,通山達海」理念,長安「綠道之城」建設呼之欲出。
  • 深圳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即將開園
    門戶溼地主題公園:勾起茅洲河畔的工業記憶來到茅洲河與支流塘下湧的交匯處、茅洲河右岸門戶溼地主題公園,首先吸引記者目光的,不是藍天白雲下緩緩流過的河水,不是一邊漫步一邊覓食的蒼鷺,也不是草長鶯飛、微風拂面的河堤兩岸,而是傳遞著濃濃工業風的三座大型龍門吊。龍門吊也叫門式起重機,主要用於貨物裝卸作業。
  • 上海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即將開館
    央廣網上海9月18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今天召開的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開館暨中秋國慶系列活動媒體發布會傳出消息,上海市松江區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將於9月26日開館,展品遴選了廣富林考古發現的具有代表性的159組文物珍品。
  • 茅洲河之變(人民眼·生態治理)
    茅洲河發源於深圳羊臺山北麓,往西北蜿蜒流淌,在深圳寶安區和東莞長安鎮交界處注入伶仃洋。全長31.3公裡的茅洲河,流域總面積388平方公裡,在深圳境內有311平方公裡,幾乎佔到市域面積的1/6。  然而,一段時間以來,茅洲河流域曾聚集了約5萬家工業企業,其中電鍍、線路板等高汙染中小企業眾多。因長期超負荷汙染排放,茅洲河成為珠三角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
  • 深圳河之緣,在福田河,大沙河,還是茅洲河?
    本次來「河小青」學習培訓,純屬偶然,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讓我有機會與廣東省各地市的志願者朋友們一起探訪久違的深圳經濟特區,學習了生態文明建設、愛河護水志願服務、公益訴訟及自然權益保護等有關內容,實地考察了福田河、大沙河、茅洲河等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系列系統治理的先進範例
  • 品質東莞建設巡禮③|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靚麗「水」名片成發展新引擎
    ——摘自市委書記梁維東在市委十四屆十一次全會上的講話位於茅洲河畔的新民社區,曾被視為長安鎮的「邊緣村」,隨著茅洲河生態環境的好轉,已經成為投資熱土。茅洲河是莞深界河,隨著工業高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長,沿岸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直排河湧,使得茅洲河汙染逐步加重,產生黑臭現象。在整治前,茅洲河共和村國考斷面的水質屬於劣Ⅴ類。去年1月召開的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全面補齊截汙治水短板,深化茅洲河、石馬河等重點流域整治,並將茅洲河整治作為全市水汙染治理的「一號工程」和「示範工程」,確保茅洲河水質在2020年達到Ⅴ類。
  • 長安爭當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先行者、實踐者
    據悉,長安鎮委鎮政府明確了「灣區智造之都、魅力品質長安」的目標路徑和各項重點工作任務,提出要順應粵港澳大灣區時代城市群發展潮流,突出以品質取勝,爭當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的先行者、實踐者。    其中,堅決打贏茅洲河治理攻堅戰擺在首位。葉孔新強調,要以結果導向檢驗執行力,推動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提質增效。茅洲河流域汙染綜合治理,將為長安帶來的新品質,是長安民生「一號工程」和各項工作重中之重。今年一開年,長安鎮就召開誓師大會,提出奮戰400天,堅決打贏茅洲河水汙染治理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