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5 |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景點、美食

2020-12-16 阿牛帶你山西吃喝玩
和順縣地圖

和順縣地處山西省境東陲,太行山脈西側,地理坐標東經113°05′—113°56′,北緯37°03′—37°36′。總面積2250平方公裡(2012年)。東鄰河北省邢臺市,西連榆社縣、榆次市,南與左權縣接壤,北界昔陽縣、壽陽縣。東西長75公裡,南北寬30公裡。

和順縣以山地、丘陵居多,僅在清樟河沿岸有小塊平川,平均海拔在1300米以上。主要山峰:東有陽曲山、五蛇堖;西有人頭山、北萬山等,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其中以陽曲山最高,海拔2058米。主要關隘北有松子嶺關,東有黃榆嶺關,東北部有馬嶺關。

2010年,和順縣常住人口為144178人,人口密度為64.08人/平方公裡。

1、氣候

和順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季乾燥多風,夏季溫暖多雨,秋季涼爽,陰雨較多,冬漫長而寒冷。年平均氣溫6.3℃,一月零下10℃左右,年降水593mm,霜凍期為九月中旬至次年五月中旬,無霜期124天。

2、交通

至2012年,安和線戀思水庫淹沒段改線二期鋪油配套工程完工;汾邢高速和順段完成投資3.1億元,陽左高速和順段完成投資9.15億元;和邢鐵路列入全國鐵路建設「十二五」規劃,線路定測已完成。二級汽車客運站建成運營。

3、旅遊美景

3.1 太行龍口景區

太行龍口位於山西省和順縣青城鎮百備村境內,地處和順縣境東部,交通條件十分便利,距縣城僅三十公裡,東鄰河北省邢臺縣,西通省會太原,北接昔陽縣、壽陽縣,南與左權縣接壤。景區處在晉冀分水嶺,太行山大斷崖,本縣境內南北走向三十公裡處全是陡壁懸崖之構造,看後無不令人膽顫心驚,頭暈目眩,可謂無限風光在險峰。景區內有明代長城遺址,以及烽火臺、炮臺,在我國歷史上,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軍曾在這裡憑據天險依屏障,率義軍激戰於此,在民間留下不少傳奇色彩的故事。

太行龍口景區

這裡自然景觀別具一格,晨可觀雲海日出,飄浮變幻無窮,晚看千峰夕照,蒼山層層盡染,極目遠眺,群峰蒼蒼,雲海茫茫,其氣勢恢弘磅礴,叫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南北兩山對峙,地形狀若龍身,碩大無比,坡緩而平,全被密布的小草覆蓋,涉足於此猶如進入了蒙古大草原,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在此或散步、或騎射、或登山、或野餐頗具浪漫色彩,可盡情擁抱自然,沐浴山風,仰摸行雲,俯視千山。真是:遠看如林如海,近觀有神有靈,那一峰一石,天造地設,鬼斧神工,似鳥似獸,惟妙惟肖,似人似物,栩栩如生。

景區內的姑崖天險是太行山大斷崖晉冀天然屏障,素以雄奇險峻名聞晉冀,更以天險棧道懸廟給遊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棧道長約百米,平均寬度不到一米,最險處僅有0.5米許,古人描述此棧道為「絕壁鑿開此棧道,尺餘至二尺寬,仰首懸崖龕壁,俯視萬丈深淵,不及瞻前顧後,令人提心弔膽,有幸從此通過方免終生遺憾,可謂棧道難,難於過刀山。

景區所在地抗戰時期是八路軍129師和順遊擊區的根據地之一,是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另外景區還有獨具特色的農家樂,讓你充分體會山西的農家風情,使人流連忘返。懿濟聖母廟

門票35人民幣

景點位置

山西省晉中和順縣青城鎮百備村境內

3.2|懿濟聖母廟

懿濟聖母廟(第六批國保)

時代:元至清

地址:和順縣合山村東南50米處的臥虎崗下

太行龍口景區

懿濟聖母廟位於中國山西省和順縣平松鄉合山村東南臥龍崗,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懿濟聖母廟始建於宋,元至治元年(1321年)、至元四年(1338年)重修。廟依山而建,坐南朝北,由上下二院及顯澤侯神祠組成,佔地8400平方米。上院有聖母殿、獻殿、眼光殿、痘疹殿、白龍殿、藥王殿,下院有牌樓、山門、戲臺、東西廊房及禪院,顯澤侯神祠有大王殿、蟲王殿、閻王殿、財神殿、土地廟、山門,其中聖母殿為元代建築,餘為明清建築。聖母殿面闊進深各三間,單簷歇山頂,鬥栱四鋪作單抄單下昂,計心造,梁架結構為六椽栿對後乳栿用三柱。

據重修碑載:「宋朝建至,宋金兵劫火焚之餘」。元代重修。歷代均有修葺。廟坐南朝北,分上下兩院。中軸線上依次為木牌坊、山門、樂樓、聖母殿。下院山門戲樓兩側有鐘鼓樓、靈官廟、東西禪院、廊房;上院兩側有東西配殿、痘疹殿、眼光殿;東南角有「顯澤侯神祠」。總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

聖母殿為寺內主體建築,面寬、進深各三間,平面方形,單簷歇山頂。鬥栱為四鋪作計心造,單抄單下昂。梁架結構為六椽栿對後乳栿用三柱。

顯澤侯神祠與聖母廟相毗鄰,俗稱「大王廟」,創建年代不詳,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坐南朝北,依山而建,為四合小院。大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頂。祠前泉水一眼,名曰「合山奇泉」,古為和順十景之一。

寺內現存明、清、民國時期重修記事碑8通。

3.3 天河山

天河山位於邢臺縣與和順縣交界的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總面積30平方公裡,距邢臺市65公裡,交通便利,沿途風光優美。這裡奇峰林立,峽谷幽峻,植被豐茂,林木蔥鬱,這裡群瀑飛雪,清泉鳴箏,水源豐沛,是著名的「太行山水」;這裡松濤陣陣,牛羊成群,又稱「雲頂草原」。

天河山景區文化底蘊豐厚。早在新石器時代,天河山地區就有人類居住。春秋時期,孔夫子曾遊學至此,「夫子巖」由此得名。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八路軍主要根據地之一。129師醫院,冀南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前身)等革命遺址,至今保存完好。特別是天河山一帶廣泛流傳著牛郎織女的故事,並擁有大量的文化遺存。經多位專家考證,這裡就是牛郎織女故事的原生地。

2005年,天河山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為「中國愛情山」。2006年,天河山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七夕」文化研究基地,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七夕文化之鄉」。

這裡是千裡太行的一顆耀眼的明珠。主要景點有:漢闕大門、天河湖、鴛鴦池、天河度假山莊、碟仙谷、碧蓮池(壺穴)、情人谷、牛郎莊、仙人峰、鵲橋、月老峰、聖母廟、夫子巖、雲頂草原、天下第一牝等數十處。另外,「七夕」文化陳列館、中華古代性文化展也已向遊人開放。

天河山擁有北方最大的戶外拓展培訓基地和華北落差最大的峽谷漂流項目,因落差大,水流急,驚險刺激,被譽為「中國情侶第一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楊亮才先生觀天河山有感:「此景只應天上有,不知何故落邢臺。」牛郎織女魅力的愛情故事,也許只能發生在這唐詩宋詞般絕美的仙境之中。

天河山

3.4 石牌坊

石牌坊(第三批省保)

時代:明

地址:和順縣城中和街北門

石牌坊全名「兵憲石坊」。明末山東按察司昌平兵備道付使藥濟眾的門生---巡按山西監察御史劉弘光為藥濟眾所立。

牌坊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石牌坊,由八十八塊巨石建成。明間寬3.3米,次間寬1.7米。主坊通高9.57米,面闊8.5米。重簷歇山頂,由四根霸王柱支撐。中間兩柱高5.9米,旁邊兩柱高4.6米。每根柱前後各護有戧石兩塊。每塊戧石上雕有大獅一,小獅二,共24隻。石柱前後兩面刻茶花、牡丹花紋。石柱之間的梁枋,明間用鏤刻麒麟園環圖案聯接。明間梁枋長3.3米,刻「中憲大夫昌平兵備道山東按察司付使藥濟眾」十九字,上款「巡按山西監察御史門生劉弘光」,落款「山西遼州和順知縣路從中、典使陳應奎、儒學教諭趙志弘,崇禎四年歲次辛未孟冬吉日建」。上層橫坊刻:「十八學士登瀛州圖」。再上是石匾,刻「陵京鎖鑰」四個大字。明間簷下置一豎匾,上刻「恩榮」二字,兩邊刻「雙鳳朝陽圖」。頂部出簷刻鬥栱式廡殿頂。次間下簷正脊置雕花立柱,承接上簷。

石牌坊

3.5 天池寺

天池寺位於餵馬鄉前窯堤村西四公裡處。其地「石澄嵯峨,曲經幽秀,地高而凹,狀若天池」,寺名由此而得。寺院規模不大,建築尚壯觀,該寺創建年代不詳,明,重修碑記始於嘉靖十年(1531),後明崇禎十五年、清康熙二十九年、鹹豐六年、同治十二年、民國二十五年幾次修葺,現在建築基本保持明代風格。此寺原為佛教寺觀,後改祀釋迦牟尼、孔丘、老聃,大殿更名為「三教殿」。

全寺建築為一四合院,佔地680平方米。大殿高8.2米,面闊10米,進深9米,出簷1.5米,單簷歇山頂,屋頂覆蓋筒瓦,板瓦,簷下鬥拱壯實,單抄重拱。南向四根露明柱,明間裝格扇門,次間下砌檻牆、上裝格式窗。三梁起架,梁枋重金彩繪龍鳳圖案。殿內後槽兩根立柱,神臺砌於立柱之後。泥塑全部毀壞,壁畫猶有殘留部分,內容與三教教義有關:老聃皓首紅顏,面目慈善,執佛塵,背鬥笠,騎青牛,書童相隨。孔丘峨冠多髯,面目嚴肅,手執竹簡,真真有神。壁畫線條流暢,簡樸寫實,表現了明清時代北方傳統的民間畫風。

天池寺

3.6 榮華寺

榮華寺(第三批省保)

時代:元、明、清

地址:和順縣城南10公裡的東餵馬村西

寺創建年代不詳,據寺內碑文載,宋元祐八年(1093年)己有寺院,明嘉靖四十二年(1545年)、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重修,現存為明清建築。

寺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軸線上自南而北建有山門、正殿。山門兩側建有鐘鼓樓。院內東西兩側建配殿各五間。正殿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重建,石砌臺基,高0·65米,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簷懸山頂。殿內石佛3尊,呈一字形排列。佛均站姿,砂石質,其造像手法和風格上應為南北朝時期作品。寺內還保存有明代碑碣各1通,清代殘碑10通。

3.7 八路軍石拐會議紀念園

八路軍石拐會議紀念園位於和順縣橫嶺鎮石拐村,佔地100畝。紀念園由四部分組成:一是紀念碑,高19.45米,寓意為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二是紀念館,總面積1400平方米,內設展廳4個,面積900平方米;三是石拐會議舊址院落,佔地2940平方米,中間是石拐會議的主院,一進兩串,主房間為二層,下層石碹窯洞5間,上層木石結構房5間;四是6000平方米廣場,廣場南端有兩組大型八路軍-雕塑像,東西兩側分別是八路軍石拐會議簡介和八路軍石拐會議紀念園建設情況簡介。廣場北端建有由「紅五星」、「1937.11.11」、「八一」數字組成的入園大門。

八路軍石拐會議紀念園

3.8 走馬槽

該區位於和順縣東部,距縣城30公裡,區內地勢南北高,東部以懸崖為界,與河北省接壤,中部地勢坪坦,綠草絨絨,植被較少,視野寬廣,是最佳的觀景勝地。在這裡晨觀雲海日出,飄渺變化無窮;晚看千峰夕照,蒼山層層盡染,俯視千山萬壑,近睹峭壁懸崖,巍巍太行盡收眼底,這裡集華山之險,黃山之秀,泰山之博,廬山之幽於一身;呈太行風光,棧道天險,南方秀色,北國草原於一體。

走馬槽

走馬槽地處晉冀兩省的分界嶺上,一眼望去,奇峰絕壁,格外險峻;周圍約15平方公裡的山嶺上,綠草如織,猶如置身於北國大草原之中;山上可以看到用石頭築起了一條條「古棧道」,棧道兩邊以石塊砌起像城牆一樣的「護牆」,加上「烽火臺」、「望臺」,彎彎曲曲,綿延起伏,看上去就像去了「八達嶺」;更為奇特的是,在半山腰有一個千米的大溶洞,洞內石筍、石柱、石鐘乳形態各異,並有石花、石菊、石珍珠等,玲瓏剔透,大有南國景觀之秀麗。

3.9 雲龍山

雲龍山自然之異之美,歷代縣令、來縣政客和文人多有記述。清縣令邱廷溶在《重修雲龍山碑記》中論道:"今之登雲龍山者,皆以為異也。先是元人於山之陽,得靈泉而異之。設堂其上祭祀龍王,歲旱有禱必應,其巔則趙王臺,所云襄子避暑地,遺踝猶存。時至其地,躡層巒,憩飛閣,周覽幽遐,放情寥廓

雲龍山
雲龍山

雲龍山在城西北,是一座全開放的山林式市民休閒公園,山上新建了一片仿古建築,老遠兒就看得見那片金碧輝煌。駛至山腰停車場放好車,沿著碎石步逕往裡走,中途有眼常年不斷流的"龍泉",不少市民提著礦泉水桶來接水。向他們打聽石窟,都很熱情地給予指點。新建的寺廟大概還沒完工,大門緊閉。石窟在寺廟後側的崖壁上,須從旁邊山坡上繞過去。

在雲龍山「玉瀉橋」北,有石牌坊一座,登階而上,連走數十個臺階,便可到達「龍王廟」。廟東有「澄碧樓」,樓中水井,清澈澄碧,偶見遊魚,歷歷可數;廟西,有鐘樓一座,鐘鳴之聲,遠逸數裡。此外,雲龍山還有典雅古樸的「棋盤亭」。這個小亭,構造精巧別致。在雲龍山上,還有「四明所」、「翰俗軒」、「掌陀廟」、「觀音堂」等景觀。

雲龍山

3.10 香山寺

香山寺位於和順縣餵馬鄉大佛頭村西一華裡處的山坡上,始建於北宋熙寧三年,距進約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具有相當的文物價值,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殿宇背靠山崗,東西有清水環繞,院內有兩大古松參天,現存正殿五間,南殿三間,東、西配殿各四間,南殿兩側有鐘樓二樓,東側另配有禪院。

香山寺
香山寺
香山寺

3.11 青崗寺

青崗寺位於縣城東四公裡的義興鎮鳳臺村東的鳳凰山腳下。背山面水,環境清幽,為和邑十景之一的「鳳臺異形」風景區,古今遊攬勝地。因其歷史久遠,再加年久失修,殿宇破爛,碑刻散落,始建年代,無志可考。所幸建築遺存尚好,經省古建研究所古建專家蔡澤俊實地考察,視大殿呈元代建造特點,當屬元代所建,距今己有800多年的歷史。雖歷經人間蒼桑,自然風雨剝蝕,千瘡百孔,遍體鱗傷,滿目荒涼,塑像一空,但整體建築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50年代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革後,於九三年縣政府又重新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4、特產美食

4.1 和順核桃

核桃產業為和順特色農業八大產業之一,該縣充分利用青城、松煙、平松等適宜核桃乾果經濟林種植的氣候特點,發展起了以青城—松煙一帶為主要區域的萬畝核桃經濟帶,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拓寬了增收渠道。

和順核桃

4.2 新馬雜糧

和順縣新馬雜糧開發有限公司創建於1998年,公司位於和順縣城濱河路,佔地面積15000㎡,經營範圍雜糧種植、收購、加工、銷售,註冊資金756萬元,資產總額3523萬元,銷售收入3838萬元,固定型職工48名,建有雜糧麵粉、雜糧掛麵、營養小米和方便食品四條自動化生產線,年加工生產能力5000噸,產品分雜糧掛麵、雜糧麵粉、營養小米和雜糧方便食品四大系列20多個品種。

蕎麥掛麵、苦蕎掛麵、莜麥掛麵、豆粉掛麵、毛谷小米連續6年獲得國家綠色產品認證;蕎麥、穀子、黃豆、小豆、黑小米5種原料獲得有機產品認證,並獲得一至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和中國綠色食品福州博覽會「暢銷產品獎」,銷售網絡遍及省內外20多個市縣區。

4.3 陽光佔酒

據史料記載,明清曾是陽光佔酒坊發展的鼎盛時期。主要以高粱、玉米、豌豆、香梨為原料踩曲,憑水好、曲好之優勢,土法製作白酒、黃酒和醋。曾一度遠銷榆次、太原、河北保定府、順德府(今邢臺)、陝西和內蒙等地。

陽光佔酒廠初具規模化的生產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並與1981年正式生產「紅太陽」、「陽光大曲」、「隋唐液」、「雙龍酒」等產品,並晉京參加評比,曾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獎」。

2005年,和順縣新一任領導班子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自然資源和傳統產業的固有優勢,確定了三縣發展戰略,並依託煤炭支柱產業的優勢,提出了地下產業帶動地上產業發展的新思路。

山西天凱集團公司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依靠自身資金、人才、管理優勢,共投資2600餘萬元,對陽光酒廠進行技改。

截止2006年8月底工程全部完工,9月8日開始投料試產,10月3日出酒,經山西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中國農業科技研究院檢測,各項指標全部達到國家優級酒標準。

4.4|寒湖月餅

寒湖月餅以其皮薄餡多、香甜可口、營養豐富被列為晉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寒湖月餅」是由寒湖村郭鳳梧老先生首創,距今已有60餘年的歷史,因產地在和順縣陽光佔鄉寒湖村而得名,現由其兒子郭玉旺老人繼承,寒湖月餅生產採用獨特配方、手工製作、傳統吊爐溫火烘烤加工而成,具有配料精緻、色澤誘人、香酥味美、口感純正、不油膩不變味、保存時間長、適合大眾消費的特點。

4.5 和順莜麵栲栳

莜麵栲栳其製法、名稱來歷,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

民間相傳,唐國公李淵被貶太原留守,攜家眷途經靈空山古剎盤谷寺,老方丈特製了這種莜麵食品以款待。

李淵問:"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

栲是植物的泛稱,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條編成的盛物器具(《辭海》)。

唐寅有詩云:"琵琶寫語番成怨,栲栳量金買斷春。

"看來當時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籠屜作答了。

後來李淵當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臺山當住持。

老方丈帶領眾僧赴任,路過靜樂縣,看莜麥初收,便把莜麵栲栳栳製法傳給當地。

再後來這種民間麵食傳遍了晉、陝、蒙、冀、魯等地,成為北方山區人民的家常美食。

民間還有一種說法,相傳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這種麵食犒勞三軍,一舉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勞一詞流變而來。

莜麵栲栳,微量元素含量高,可健腦醒目,還可降低現代"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

在過去艱苦的自然條件下,鍛鍊出了和順山區人們雜糧細做的本領,和順的莜麵栲栳,工藝講究,成形美觀與口感勁道完美結合,是和順縣一道有名的家常美食

和順莜麵栲栳

4.6 莜麵瓜絲蒸餃

莜麵瓜絲蒸餃原料及製作方法:

原料

主料:莜麵、南瓜、生羊肉

輔料:薑末、蔥花、精鹽、花椒麵、食用油、甜麵醬

製作方法

1.和面:將莜麵擱盆裡,用剛燒開的水澆面,然後用筷子將水與面攪拌在一起,趁熱用手將面揉勻,軟硬適中

2.和餡:將南瓜擦成絲,生羊肉剁成小碎塊。

把南瓜絲放進鍋裡(或盆裡),將羊肉碎塊擱在瓜絲上面,再將適量薑末、蔥花、醬、精鹽放在上面,另將適量的食用油加熱燒紅,用滾油澆在羊肉及調味料上面,然後將羊肉、調味料及瓜絲用力攪拌均勻,另可加少量味精,鹽淡適中既可;

3.擀麵片兒:將和好的面用手團成一個個桌球大小的劑子,用兩手掌在掌心中將麵團壓成扁圓,用擀麵杖擀成圓片兒;

4.包餃:將餡放在面片兒中央,將面片兒對摺,兩邊捏緊,將邊免成花邊(防止上鍋蒸時裂口);

5.蒸熟:將包好的餃擺好,放進蒸鍋裡,大火蒸25-30分鐘即可;

6.食用:將蒸好的瓜絲餃整角反放在淨榓上,沾蒜醋食用。

莜麵的營養成份是其它麵粉營養成份的七倍以上。

莜麵中含有鈣、磷、鐵、核黃素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元素和藥物成份,可以治療和預防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等多種疾病。

同時莜麵中含有一種特殊物質——亞油酸,它對於人體新陳代謝具有明顯的功效。

另外,莜麵還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助於減肥和美容其口感香甜。

4.7 和順糊嘟

糊嘟製作方法:糊嘟看似製作簡單,其內容卻豐富,鍋裡放清水,把洗盡切塊的土豆、豆角等輔料一併擱進鍋裡煮,待到鍋裡的水煮開,菜半熟時就可以撒面了。

撒面也有講究,需要根據鍋裡水的多少撒面,多了少了做出來的糊嘟都不好。

撒面時,沿著沸水面的外延轉著圈撒,中間和邊沿留出可以上蒸汽的空隙,面撒好了,就蓋上鍋蓋改慢火慢慢蒸煮,等鍋裡的水耗到只剩可以與撒進去的麵粉均勻調拌時就到了調糊嘟的工序。

調糊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工序,需要兩個人共同操作,一人緊緊把穩鍋沿,一人用擀麵杖急速攪動鍋內已經蒸煮成熟的面和菜。

這時候最見功力,攪動的過程是面、菜、水三者緊密融合的過程,攪動的時間短了,頻率不夠,方法不對頭都可能使做出來的糊嘟裡夾有生麵疙瘩。

這樣的糊嘟是不合格的。

常見的糊嘟有玉米面糊嘟 莜麵糊嘟。

鄉間還有用酸菜、豆葉菜、蘿蔔絲等作輔料調糊嘟的,因為糊嘟裡放些蔬菜不僅在調糊嘟時更容易使面、菜、水三者結合,而且可以使糊嘟的口味更好。

調糊嘟對火候的掌握也很重要,旺火煮開水,慢火蒸煮麵。

如果掌握不好,火旺了糊鍋,火慢了到點吃不上飯不說,還可能做出夾生的糊嘟來。

4.8 和順肉牛

2001年,和順縣承擔的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中國西門塔爾雜交牛,被農業部確定為中國西門塔爾牛太行山區類群,「和順肉牛」的地位和品牌正式被確立。

和順肉牛

4.9 和順民間牽繡

和順民間牽繡從樣式到整理成形一般需要糊裱、畫圖、裁剪、手工牽繡等4—5道工序;在牽繡針法的運用上主要用斜針、平針、散針繡、打子繡、套扣繡、盤金繡等多種針法。

和順民間牽繡
和順民間牽繡

相關焦點

  • 山西省晉中市的和順縣和平遙縣
    山西省晉中市的和順縣和平遙縣。和順縣在哪裡?和順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縣政府在義興鎮新華街3號。和順縣有哪些旅遊景點?旅遊推薦:南天池村,天凱莊園。順和福順精品酒店位於永和路257號,距景點19km。天凱莊園位於和順縣松煙鎮。去天凱莊園旅遊,晚上可以入住和順和福順精品酒店,順和福順精品酒店位於永和路257號,距景點19km。
  • 「牛郎織女」傳說誕生地,山西省和順縣
    和順縣,隸屬山西省晉中市,東臨河北邢臺,西通山西省府太原,北連太舊高速,南下上黨盆地。至2010年,和順縣轄5鎮5鄉,總面積2250平方公裡,總人口14.38萬。和順歷史悠久,孕育了「牛郎織女」的傳說,2008年「牛郎織女傳說」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山西省晉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批次不合格
    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平和路103號和順縣姚保軍小吃店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平和路103號肉包子散裝>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和化路萬和嘉園1號樓2號商鋪和順縣偉斌濤棟涮鍋店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和化路萬和嘉園1號樓2號商鋪芝麻醬(蘸料)散裝
  • 山西省晉中市迎新年新創劇目展演啟動
    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良好節日氛圍,日前,由山西省晉中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晉中大劇院有限公司承辦的晉中市迎新年新創劇目展演正式啟動。展演為期10天,每晚19時至21時都會在晉中大劇院上演極具地方特色的新創劇目。
  • 山西省晉中市的昔陽縣和壽陽縣
    山西省晉中市的昔陽縣和壽陽縣。昔陽縣在哪裡?昔陽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有哪些旅遊景點?旅遊推薦:大寨村AAAA級景區,晉中黃庵堖嶂風景區。大寨村AAAA級景區位於昔陽縣大寨鎮大寨村,去大寨村AAAA級景區旅遊,可以去附近的全珍飯店吃飯,全珍飯店距景點1.7km。晉中黃庵堖嶂風景區位於昔陽縣。去晉中黃庵堖嶂風景區旅遊,晚上可以入住嶂石巖金龍山莊,嶂石巖鄉嶂石巖大道20號。
  • 山西省晉中市的4大特色美食,你都知道哪些?
    #晉中,山西省地級市。位於山西省中部,屬於溫帶季風氣候,這裡有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榆次老城平遙古城等著名景點,這些景點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當然這裡除了這些景點以外,還有許多的特色美食,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晉中的特色美食,希望大家喜歡。
  • 山西省晉中市的祁縣和山西省忻州市的五臺縣
    山西省晉中市的祁縣和山西省忻州市的五臺縣。祁縣在哪裡?祁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晉中市。祁縣縣政府在祁縣東風大街101號。祁縣有哪些旅遊景點?旅遊推薦:晉商老街,千朝浪嶼水世界。晉商老街位於祁縣鎮昭餘,去晉商老街,晚上可以入住附近的漢庭酒店(祁縣新建南路店),漢庭酒店位於新建南路101號,距景點1.2km。
  • 山西三個市:陽泉、呂梁、晉中的代表性景點,你最看好哪個?
    每次要出去旅遊時,總會為到哪去旅遊而煩惱,因為可選的目的地太多了,就拿國內來說,國內眾多的省市有著大量的旅遊景點,不過,雖然多,但是很多人對這些景點卻並不熟悉,也不知道它們有什麼特色,尤其是這些景點分布在的各個地級市,這些地級市到底值不值得去,也很難說。
  • 山西省朔州市的右玉縣和山西省晉中市的左權縣
    山西省朔州市的右玉縣和山西省晉中市的左權縣。右玉縣在哪裡?右玉縣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縣政府在右玉縣新城鎮迎賓北路。右玉縣有哪些旅遊景點?旅遊推薦:右玉旅遊示範區,中陵湖景區,辛堡梁林海景區。右玉旅遊示範區位於右玉縣縣城南。中陵湖景區位於右玉縣縣城南。
  • 介休56|山西省晉中市景點和美食
    介休市位於山西省,汾河十字北,綿山位於南部,與平遙、靈石、汾陽、孝義、沁源等縣市接壤。介休市是一個縣級市,距省會城市太原市139公裡,他是一個新興的年輕區域中心城市,轄1區7鎮3個鄉鎮230個行政村、5個街道辦事處、26個社區,總人口43.6萬人,總面積744平方公裡。介休山河很漂亮,景色宜人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 山西省晉中市八大著名景點,你還知道晉中市哪些著名景點?
    晉中,山西省地級市,位於山西省中部,東依太行山,西臨汾河,北與省會太原市毗鄰,南與長治市、臨汾市相交,東北與陽泉市相連,西南與呂梁市接壤。晉中已形成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晉商民俗文化旅遊區等一批全省旅遊精品;晉中工業起步較早,工業基礎條件良好,工業門類較為齊全;晉中是華夏文明重要組成部分——晉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晉商文化的搖籃;1824年在這裡誕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金融機構「日升昌」票號。
  • 晉中市和順縣打造鄉村休閒遊
    黃河新聞網晉中頻道訊 (記者李宏)鳥兒歡快地鳴叫,牛兒悠閒地吃草,茂密的植被、遍地的野花,潺潺的小溪,宛如一幅天然山水畫卷。這裡就是隱藏在大山中的和順縣義興鎮高窯村。風景優美、清新自然的鄉村風貌,成為徒步者和攝影愛好者的新寵。
  • 國家公務員局考試官網|2019晉中市和順縣國家公務員成績查詢網址
    廣東人事考試網同步廣東人事考試網信息:國家公務員局考試官網|2019晉中市和順縣國家公務員成績查詢網址,更多關於2019國家公務員成績查詢,晉中市和順縣國家公務員成績查詢網址,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的信息,請關注人事信息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晉中市建成區面積排名,榆次區最大,榆社縣最小,來了解一下?
    晉中市是山西省的一個地級市,位於山西省中部偏東地區、太行山西麓地帶,和河北省接壤。晉中市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平遙古城和綿山風景區、紅崖峽谷等。晉中市衛星地圖榆次區榆次區位於山西省中部地區。城區建在太原市區東南部的平原上,由於距離太原市非常近,目前兩地的城區已經連成一片,實現了同城化發展。榆次區是晉中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在城區北部修建有大學城,擁有眾多高校。實測建成區面積為83.8平方公裡。
  • 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避暑勝地,太行深處和順縣
    和順縣地處山西省東部晉中市東部,她東連河北省邢臺市,西接榆社縣、榆次市榆次區,南鄰左權縣,北界昔陽縣、壽陽縣。據《元和郡縣誌》 載,因縣東北和順故城為名;《讀史方輿紀要》云:和順故城在縣治東北,據傳為十六國時期後趙石勒時所建,石勒很注意籠絡民心,禮賢下士,取《易經》中和順於道德理於義,為之命名。另一說縣名由《禮記·樂記》中的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一語而得。
  • 山西省晉中市拍賣行拍賣公告
    (原標題:山西省晉中市拍賣行拍賣公告)
  • 晉中市和順縣6大推薦美食,這些地方美食值得你的品嘗
    和順縣地處山西省東陲、太行山中段,為晉中市版圖最大的一個縣,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到了和順縣要品嘗一下的6道地方美食。3、寒湖月餅寒湖月餅以其皮薄餡多、香甜可口、營養豐富被列為晉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產地在和順縣陽光佔鄉寒湖村而得名,採用獨特配方、手工製作、傳統吊爐溫火烘烤加工而成,具有配料精緻、色澤誘人、香酥味美、口感純正、不油膩不變味、保存時間長、適合大眾消費的特點。
  • 晉中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擁東被查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晉中11月18日綜合報導 據山西省紀委監委網站消息,晉中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擁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晉中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1995年9月至1996年12月,榆次市建委科員;1996年12月至2004年3月,歷任晉中市紀檢監察幹部培訓電教中心科員、副主任;2004年3月至2007年11月,歷任晉中市紀委監委副科級檢查員、正科級檢查員;2007年11月至2008年2
  • 「晉情來消費」晉中4300萬政府消費券領取攻略
    >山西海棠灣大酒店有限公司晉中君約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晉中市黃金海岸大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晉中海杭燕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晉中市利來名人酒店山西晉園美域國際酒店有限公司山西杏花堂龍湖大街餐飲有限公司晉中江南天相園餐飲有限公司晉中市正墨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晉中市晉安招待所晉中山外山大酒店
  • 參觀山西省晉中市平遙古城美麗景色⑧
    觀看山西省晉中市平遙古城美麗景色點擊打開「閱讀原文」疫情期間告別擁擠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始建於周宣王時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平遙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平遙古城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