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周代,這個名字「介休「」源於春秋時期的一位名人。為了紀念聖人「割股奉君」之德,重耳並不貪圖名利。綿山附近地區更名為「介休」,意思是介子的休息地。
介休市位於山西省,汾河十字北,綿山位於南部,與平遙、靈石、汾陽、孝義、沁源等縣市接壤。介休市是一個縣級市,距省會城市太原市139公裡,他是一個新興的年輕區域中心城市,轄1區7鎮3個鄉鎮230個行政村、5個街道辦事處、26個社區,總人口43.6萬人,總面積744平方公裡。介休山河很漂亮,景色宜人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在這片區域內,綿山像一個屏幕一樣矗立著,汾水似乎被許多名勝包圍著。綿山景區是六大低山旅遊景區之一,他以自然景觀「奇、險、秀」和文化景觀「古、巧、絕」而聞名,大多數寺廟和道觀都建在峭壁之間,主場景巖巖從頂部突出,呈抱腹狀,這個山洞能容納一萬人,真是難得。
1、交通氣候
1、1交通條件
介休被譽為晉陝大通道,是山西腹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境內有大運高速公路、108國道和東夏線等7條國省幹線,207條縣鄉公路,總裡程1092公裡,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
公路密度達到147公裡/100平方公裡,在晉中中名列前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近三年來,介休市委、市政府根據建設新基地和建設新介休的需要,率先推進交通道路建設,解決交通「瓶頸」問題,累計投資6.8億元,建成橋梁24座(在建8座),總裡程385公裡,其中二級公路改建工程170公裡,三、四級公路改建工程15公裡,其中通暢工程175公裡,本市今年已完成70公裡二級公路改造工程,是晉中市計劃的兩倍,也是介休公路建設史上建設規模最大、項目最多、投資最多、標準最高的一年。
為適應公路建設快速發展的形勢,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安全行走心情舒暢」的需求,我市大力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兩年完成養護投資2200萬元,不斷提高全市農村公路等級和管理水平,基本實現了「保路、保質量養必、管橋、管到位」的工作目標,縣鄉公路優良率分別達到91%以上和81%以上。
1、2氣候特徵
介休市地處中緯度季風氣候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氣候溫和。全年日照時數200多天2500小時左右,其中丘陵山區小於平原,南部日照時間小於北方。據1954~氣象資料統計,介休市平均氣溫為10.4℃,冬、夏季氣溫變化幅度較小,總的分布趨勢是由南向北從平川增加到丘陵山區。全市年平均降水量477.2mm,一般集中在之間。平均無霜期為175天,其分布趨勢為平川丘陵比南部的山區長。
2、風景名勝區
2、1綿山景區
位於介休城南10公裡處,又稱介山,是晉文公下屬介子提「功不言祿」隱居的地方,春秋時期與母親同歸於盡,因此介休得名。山綿山險峻,林木密布,山溪常年連綿。綿山景區跨越介休、xxx-7和xxx-8的邊界,最高海拔2566米,相對高度1300多米,景區總面積約40平方公裡,是太嶽山的一個分支。綿山景區是國家級AAAAA旅遊景區,是山西省首批公布的六大景區之一,也是著名的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的發源地。景區內著名景點有祁縣溝、古藤谷、水濤溝、龍頭寺、龍脊、李姑巖、蜂巢泉、大羅宮、天橋。
2、2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位於綿山北麓的龍鳳鎮張壁村。古堡是利用臺地的潛力建造的,南高北很低,三面面對溝渠,背面靠著綿山。374米東西長,南北長244米,佔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東距平遙古城,西距王家院靈石,南距綿山風景區,距介休市北40公裡。這裡有十餘座寺廟古建築和幾十座明清時期的房屋,帶有晉中山間民居。張壁古堡先後榮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旅遊特色景觀名鎮名村」和張壁古堡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2、3介休益深大廈
位於介休順xin東端的一座三簷古建築xin),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保存的瑣羅亞斯德教建築。作為原鄒廟的組成部分,樓因廟以其命名,他是一座集城樓、音樂塔、街樓於一體的亭子式建築。他是廟前,不僅是山門,而且是一個用來裝飾街道中心的過街建築。平面為「凸」形,突出部分為街樓,他有兩層樓高,上面有雙簷。在大樓較寬的部分,下層是山門,上層是樂樓。有許多圖案在傳統寺廟建築中是看不到的,比如老虎,牧羊犬,神牛,大象等等,這些是瑣羅亞斯德教的神聖動物。
2、4介休后土寺
三清樓和獻殿兩側為東西側廳,後殿兩側為左右花廳,共9座寺廟。在東西兩個側廳內,共有高1.2米的道教人物彩塑1000餘件,均為明代頂級。雕像的主要內容是南極勾陳皇帝,北極紫微和元始太上老君等神在道教中非常壯觀,他們是道教彩塑中的珍品。
2、5介休汾河溼地森林公園
介休汾河溼地森林公園位於介休市三縣大道汾河大橋以南、108國道以北,南北兩岸長2.4km,南起勝利大橋北側的汾河橡膠壩,北至森林公園西門,總面積1000畝(含水面450畝)。他以「自然、生態、野趣」為構造概念,其景觀簡單地說是「一條水帶、兩條長廊、三個綠島、四個景點」。其中,四個景點分別是「芳草渡」,「輪之舞」在東岸,「匯石園」,「野趣園」在西岸。在2013中,介休汾河溼地森林公園被國家林業局正式命名為國家溼地公園,山西省林業廳專家組實地考察評價、集體評價和宣傳。
2、6洪山源寺
洪山源寺位於介休市洪山鎮洪山村虎岐山腳下,他的原始未知,據說他是為了紀念唐初尉遲恭被任命為縣長時大禹治水。現存的建築是明代的遺構。元廟佔地面積1623平方米,坐北朝南,為第二庭院布局。由北向南主廳為木廳,廟宇兩側有鐘鼓樓,東西側廳和側廳。該寺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7秦柏禪堂
秦柏禪寺位於介休市山西省西南15km綿山鎮長壽村秦柏寺院。秦柏寺院古色古香,氣勢恢宏,尤其是院內一棵高大的柏樹,挺拔挺拔,傲視天空,被譽為「樹神」,護佑地方,國泰民安。
秦柏,王的世界柏樹。根據傳說,秦柏有的歷史了。株高16米,樹幹高2.6米。樹幹分成10個分支,樹枝的平均周長為3.1米,最粗的枝條周長4.75米,蔭蔽面積近300平方米。
3、特色食品
3、1介休貫餡糖
介休餡糖是山西省晉中市的特產。介休「貫餡糖」也叫「灌餡糖」,介休貫餡糖是一種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著名食品,他是由麩皮,透明紅綢,核桃仁,軟白糖,桂花,玫瑰和芝麻製成。
介休市貫餡糖是介休市傳統的糖點,他是「八珍」的珍品之一,也是山西十大著名特色食品之一,與浙江中的「寸錦糖」齊名。早在明末清初,貫餡糖就因其皮薄餡,酥脆香甜而在國內市場上銷售。貫餡糖是季節性產品,一般在立冬後製作,明年元宵節期間將停產。貫餡糖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具有潤肺化痰、健腦補腎、養血催乳的功效,他也是婦女兒童適宜的糖點,也是饋贈親友的好禮物。
3、2介休泡
介休蘸成片,用優質白粉或高梁面揉成塊,在砧板上滾成塊,切成3×5cm的長方形、菱形和三角形,煮熟後放入小盆或碗中,根據自己的喜好蘸麵條。蘸汁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有韭菜味、酸菜味、西紅柿味、蒜泥味、芝麻油味、香椿味和胡椒味。
3、三,條子
古詩詞雲:「春雨漣 霢霂餘,玉樓人喜午晴初。清清白白銀條菜,玉版冰壺總不如」。詩中的大白菜。他是蔬菜中的珍品,只產於介休,被稱為介休縣「八珍」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細長直立,葉呈披針形,花小為微紅。根莖長30多釐米,筷子粗細,莖中空有節,顏色白色。每年開春以後,人們經常在蔬菜是綠色和黃色的時候吃銀。這道菜白如玉脆嫩可口,營養豐富,對便秘、胃腸炎等疾病有明顯療效。
3、4龍鬚麵
龍鬚麵是中國北方流行的一種傳統麵食,一種又長又細的麵條,看起來像龍鬚,他是由山東麵條演變而來,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農曆二月二日,龍抬頭,有吃龍鬚麵的習俗。如今他已成為普通居民的食物,而且常年食用。這是山西介休的特產。
3、5擔擔麵
3、6鹹亨到黃酒
鹹亨雍黃酒創建於清代山西介休義安村鹹亨雍黃酒創建於興盛於清晚期義安村,根據介休縣的記錄,他獲得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銀質獎章。民國初年已出口到日本、東南亞等12個國家。
到目前為止,當地人還在口口相傳。義安村的有識之士組織活著的老酒工按照配方恢復生產鹹亨勇黃酒。鹹亨Tong黃酒營養成分含量極高,富含人體必需的17種胺基酸。具有通便活血、安肝健胃的功效。如果五臺山舒筋散與黃酒合用,療效加倍,鹹亨衝洗黃酒雞蛋也是產後婦女最好的補品。
3、7介休鹿茸
3、8洪山陶瓷
陶瓷產業是介休洪山村的傳統產品產業。洪山在古代被稱為「陶村」。據史載,洪山瓷窯建於唐貞元,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元深泉水和洪山陶瓷為洪山陶瓷提供了獨特的物質條件。據專家研究,當時生產的陶瓷產品與北方名窯相當。特別是到了宋代,陶瓷工藝達到了完美的水平,受到了國內外的好評。如黑釉瓷,不僅能看火不爆,而且有黑如墨的美譽,明亮如鏡,質感如玉,聲音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