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墓中兩骨塊為黃牛骨 墓主人屍陳何處——上官婉兒墓又現謎團
時隔1年,上官婉兒墓再起波瀾。11月9日,上官婉兒墓葬項目考古隊領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李明證實說,2013年上官婉兒墓中發現的兩小塊骨塊,經科學檢測,並非人骨,而是黃牛的枕骨。空空如也的上官婉兒墓中為何會出現黃牛骨?它們會是陪葬品嗎?一代才女上官婉兒究竟屍陳何處呢?
黃牛骨緣何出現在墓中?
上官婉兒墓位於陝西省鹹陽市渭城區北杜鎮鄧村北,東南距西安鹹陽國際機場4.2公裡,距唐長安城遺址約25公裡。2013年8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園區南大道項目建設用地的考古勘探中,無意中發現了這座帶有5個天井的唐代墓葬,根據蓋題「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銘」的一方墓誌,考古工作者判斷該墓的主人當為唐代著名女政治家上官婉兒,並在考古發掘中,在墓室中部發現了這兩塊骨頭,除此之外,墓室中再無他物,也未發現棺槨。
對於墓室內發現的兩塊骨頭,當時就有人認為很有可能是上官婉兒的遺骸。儘管史書中多次記載,上官婉兒受重用的原因並非美貌,而是其才幹,但在歷經千年的傳頌中,似乎唯有才貌雙全才能與這位傳奇女子的一生相匹配。上官婉兒墓葬的發現,尤其是這兩塊骨頭的出現,不少人都期盼著藉助現代化的高科技手段還原婉兒容貌,一睹上官婉兒芳容。
為徹底弄清這兩塊略小於人巴掌的骨頭來源,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專門從事科技考古研究的胡松梅研究員對骨頭進行了提取,通過詳細研究、鑑定,並不斷與標本庫中的骨頭進行多次對比,最終確認這兩塊骨頭並非人骨,而是黃牛的枕骨。「復原古人相貌一般需要頭蓋骨,而如今人骨已經不在,也就是說,上官婉兒的芳容很難再現。」李明說。
這些黃牛骨為什麼會出現在上官婉兒的墓中?據李明介紹,上官婉兒墓發現之時,雖然沒有發現盜洞,但墓室很明顯曾遭到大規模破壞,尤其是墓葬的第五過洞及甬道頂部已經全部缺失。墓室頂部全部坍塌,連墓室內的鋪地磚也全都被人揭取。根據骨頭出現的地層位置,李明推測,這些黃牛骨應該是在上官婉兒墓被破壞之後、墓室頂部坍塌之前進去的,因為墓室內除了骨頭外一無所有。但骨頭究竟是如何進入墓室的,他說,這或許是官方毀墓時帶入的,但真相目前仍是一個謎。
黃牛骨會是陪葬品嗎?
中國歷來重視喪葬禮儀,對死的重視絲毫不亞於生。在陝西以往考古發現的陪葬品中,除了金銀首飾、陶俑等器物外,也有酒肉。如西安曾出土2000多年前的西漢美酒;陝西省考古研究的考古專家也曾在西安臨潼的一戰國墓內發現一個裝滿黃牛肉的銅敦。上官婉兒墓中出現的黃牛骨,會有可能是為其陪葬的一些食物,比如牛肉等,歷經多年之後,只剩下了牛骨?對此,李明說,這還有待商榷,「假如這些食物真的是陪葬品,那也應該裝在器具裡面,但考古人員在現場並沒有發現裝有食物的器物,更何況,食物陪葬在唐代喪葬習俗中也不多見。」
據了解,上官婉兒墓考古發掘報告的編寫項目現已列入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整個報告將於2015年底完成,屆時,這位與武則天、武惠妃(武則天堂侄的女兒,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楊貴妃並稱為唐代「關中四大美女」的上官婉兒,為什麼生前顯赫死後卻又不得善終等一系列謎團將有望得到解決。
上官婉兒為何「非死不可」?
上官婉兒究竟因何而死?史書記載,公元710年,唐中宗李顯駕崩,李隆基發動政變,誅韋後,上官婉兒表忠不成而被殺。上官婉兒的墓誌顯示,婉兒死後,太平公主非常哀傷,派人去弔祭,並出錢購得五百匹絹(相當於今天50萬元左右的購買力)。由此可以推斷,上官婉兒的墓應該是太平公主出資修建的。由於被認為是「太平公主派系」,上官婉兒被李隆基所殺。而此前李隆基之所以能政變成功,卻在於太平公主的鼎力支持。李隆基為什麼非要殺死上官婉兒呢?
有學者認為,一個人的才華和品行是兩回事。上官婉兒雖才華卓著,但她也「淫亂宮闈」,對唐朝宮廷產生極壞的影響。名聲不好,是她慘遭殺害的主要原因。李隆基登上皇位後,為了徹底剷除武則天以來的武韋等勢力,突然起事,下令賜死太平公主,並剷平太平公主丈夫的墳墓,手段之殘忍,是歷次宮廷政變少有的。李明推測,由於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的關係比較好,其墓也因此受到牽連,棺槨和屍體被官方毀壞,這也是墓室內空無一物的主要原因。而在此之前,唐朝也有過此類事件發生:唐初名將徐茂公(因功勳卓著被賜姓李,改名李勣)的孫子徐敬業造反,武則天一氣之下,把徐茂公從墳裡挖出來,屍體燒掉,挫骨揚灰。
根據墓誌,上官婉兒死後被葬於「雍州鹹陽縣茂道鄉洪瀆原」(今陝西省鹹陽市)。「洪瀆原是傳統意義上的貴族墓葬區,上官婉兒進入該墓葬區似乎說明其喪葬等級很高,但作為唐中宗所冊昭容,她為何沒有按照唐代喪葬禮儀,已嫁女子從夫葬,未嫁女子從父葬,陪葬在唐中宗的定陵(陝西省富平縣),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李明說。
上官婉兒一生深陷政治漩渦之中,曾經登上政治權力高峰,現如今,墓室內發現的骨頭也非她的遺骸,屍骨究竟在何處,以後更是幾乎不可尋。可以說,政治的沉浮讓她死後千年都難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