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鹹陽五陵原上練車,正好經過上官婉兒墓所在鄧村旁。通過手機地圖的指引,才在一條正在施工的道路中間,找到這處新建不久的遺址公園。
上官婉兒墓遺址公園很不起眼,如同一處街心花園,僅在西側的入口處立著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進入園中,迎面橫放在寫有:「唐昭容上官氏公園」的巨石,之後繞過曲折的小路,不遠處的盡頭就是上官婉兒墓的遺址。
遺址公園入口處
風格獨特的垃圾桶
精心製作的長凳
我看過很多唐代墓葬的遺址,但是這樣的展示方式,在關中恐怕還是頭一次吧?原來的墓葬已經被回填起來,僅在地表利用石塊,擺放出墓葬的輪廓,包括墓道、天井、壁龕和墓室等,其中還專門註明墓志銘的出土位置。
墓道
壁龕
墓志銘出土處
墓室
在墓葬的南北兩側,修建著兩塊浮雕故事牆,展示了上官婉兒一生的幾個重要事件。旁邊的草坪上,還擺放著複製的墓志銘和發掘時的照片。遊覽一趟下來,對上官婉兒墓的基本情況和她的生平,可以有一個大體的了解。
複製的墓志銘
考古發掘時的照片
展示上官婉兒一生的故事牆
一提起上官婉兒墓,會喚起很多業餘考古愛好者極大的興趣。但是作為一名考古專業的學生,從2013年末第一次聽說至今,我對此墓沒有絲毫興趣!
2013年10月在學校上研究生時,突然有一天晚上,歷史專業的學生跑來問我:「聽說上官婉兒的墓在你們鹹陽被發現了,咱們學院的老師已經去看過,你有沒有跟著去看看?」我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答:「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鹹陽原上帝王將相的墓多了去了,發現一座上官婉兒的墓很平常呀!」
大體了解一下此墓的發掘情況後,我就更加明確自己的判斷:「很一般的一座墓,很普通的一次考古發掘!」在2014年初評選「十大考古新發現」時,上官婉兒墓落選也是情理之中!
作為一名鹹陽人,作為一位考古專業的學生,同時也是痴迷的歷史古蹟愛好者。我講這樣的話,也是不偏不倚的,原因如下:
1、考古不是挖墓
一提起考古,大家往往想到《盜墓筆記》。可是真正地挖墓,根本看不出考古水平的高低,最難挖的是遺址!
要想挖墓,只要找到墓葬的開口,就可以解決大問題;可是想挖好一處遺址,既要劃分清楚地層,還要辨別遺蹟現象,而且稍有不慎就會挖錯!
因此,上官婉兒墓的發掘,根本沒有體現出太多考古發掘的先進技術。
2、古不考三代以後
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考古工作,是考古學中的亮點和精華,是我們認識這個時代唯一的途徑;夏商周三代的考古發現,也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補充了當時文獻的不足;再往後的秦漢考古,就多少受到文獻的牽制。而更往後的隋唐考古,基本上就是證明文獻,不太好玩了!
因此,上官婉兒墓的考古工作,並沒有補充太多歷史的空白。
3、此墓被盜嚴重
雖說「古不考三代以後」,但是如果能夠像法門寺地宮、雷峰塔地宮、乾陵陪葬墓、明定陵等考古項目一樣,發現大量精美的陪葬珍寶,讓大家一飽眼福的話,也可以算是一次重大的考古發現。
可是上官婉兒墓被盜嚴重,甚至經過官方的毀壞,僅殘存興許陪葬品和一塊墓志銘。
因此,上官婉兒墓評不上「十大考古新發現」,那是名正言順的。大家就不要再議論此事了!
我是申威隆,陝西師範大學考古專業的研究生。想和我交朋友的話: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平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