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地處黃河上遊,東、北隔甘德爾山與鄂爾多斯搭界,南與寧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盟;地處大陸深處,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下轄3區、總面積1754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56.11萬人。
2016年,烏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2.23億元,2017年,烏海市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25元。
烏海市素有「黃河明珠」的美譽,三山環抱,一水中流,民風淳厚。烏海市境內資源富集,素以「烏金之海」著稱。優質焦煤、煤系高嶺土、石灰巖、鐵礦石、石英砂、白雲巖等礦產資源儲量大、品位好、易開採、相對集中配套、工業利用價值高。烏海市水土光熱資源豐富,適合葡萄種植,有「葡萄之鄉」的美稱。
航空:烏海機場位於烏海市海勃灣區城北北15千米處,目前已開通了經停呼和浩特到上海以及直達西安的航線,烏海經停西安到廣州烏海-呼和浩特,烏海直達北京首都機場以及南苑機場各一班飛機 。
鐵路:烏海市主要鐵路幹線有包蘭鐵路1條,以及地方鐵路東烏鐵路以及海老線烏吉線等多條支線。烏海市有兩個客運火車站:烏海站(位於海勃灣區新華西街西首)、烏海西站(位於烏達區)。遊客買票和乘車時需注意區分,以免走錯車站、耽誤行程。
公路:穿越烏海的國道有110(北京-銀川途經張家口、集寧、呼和浩特、包頭、臨河、烏海、石嘴山、銀川)、109(北京-拉薩,途經山西朔州、東勝、烏海、銀川、蘭州、西寧、拉薩)等還有國家高速G6京藏高速公路以及G18榮烏高速公路。烏海市有多個長途汽車站,主要的汽車站位於海勃灣區,在烏海火車站對面。烏海市的汽車客運站有發往市內各區以及周邊一些省市的班車。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
烏海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境西南部、黃河沿岸、鄂爾多斯高原西部、烏蘭布和沙漠的東南緣。北、東與伊克昭盟為鄰,西與阿拉善盟接壤,西南與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交界。黃河由南向北沿海南區西邊、海勃灣區與烏達區中間,再沿海勃灣區西邊縱穿流過,黃河水面在烏海市境約40平方千米。
基本地形地貌特徵是「三山兩谷一條河」。東部是綿延百裡的桌子山,中部為甘德爾山,西部為五虎山,各山體均屬賀蘭山脈的北端餘脈,三山成南北走向平行排列,中間形成兩條平坦的谷地。黃河沿崗德爾山西谷流經市區,阻斷烏蘭布和沙漠進入河套地區。烏海地勢東西兩邊高、中間低。域內地貌分為四大類:構造侵蝕中低山地佔烏海總面積的40%,剝蝕丘陵區佔烏海總面積的20%,山前堆積衝洪積扇區佔烏海總面積的30%,黃河衝積堆積階地佔烏海總面積的10%。
氣候
烏海市地處大陸深處,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其氣候特徵是冬季少雪,春季乾旱,夏季炎熱高溫,秋季氣溫劇降。春秋季短,冬夏季長,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可見光照資源豐富。多年平均9.640.2℃,極端最高氣溫40.2℃,極端最低氣溫-36.6℃,多年平均日照時間數為3 138.6小時,年平均接受太陽輻射能155.8千卡/平方釐米,平均無霜期為156—165天;歷年平均降水量159.8毫米,平均相對溼度42%,平均蒸發量3 289毫米;年平均風速2.9米/秒,瞬間最大風速33米/秒。烏海是發展種養業及高效農業光熱資源最充足、最理想的地區之一,所有北方的農作物都適宜在這裡種植,並產高質優。
水資源
黃河流經市區105千米,平均河寬250—500米,水深2.5—11.6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69億立方米。黃河水由於受上遊融雪、消水、降水及上遊水庫調節影響,年內水位變化較大,幅度一般為2—4米。烏海地下水補給量主要來源地降水入滲,少量凝結水、回灌入滲和黃河測向入滲補給。據內蒙古水文總局初步測算,烏海市地下水資源穩定開採量為11200萬立方米,可利用水量為9500萬立方米,並同黃河形成自然互補系統,為發展工農業生產提供較充足的水資源。
礦產資源
烏海市礦產資源豐富,礦種較多,多數質量較好,分布集中,配套性較好。域內擁有煤、鐵、鉛、鋅、銅、鎳、金、銀、鍺、鎘、電石灰巖、水泥灰巖、制鹼灰巖、熔劑灰巖、耐火粘土、高嶺土、水泥配料粘土、膨潤土、白雲巖、輝綠巖、紫砂粘土、磚瓦粘土、礦泉水等37種,礦產地82處,有探明儲量的礦產25種。礦產規模達到大型的礦床有8處,中型21處,小型25處。
植物資源
烏海市野生植物已查明的有69種、181屬、279種。在這些植物中,有藥用植物甘草、鎖陽、肉蓯蓉、苦豆根、麻黃、遠志、羅布麻等;有造紙植物松葉豬毛菜、紅河、油蒿、籽蒿等;有國家二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四合木、半日花、錦刺、沙科青、胡楊等,特別是四合木的科學研究價值無可估量。烏海市天然林資源面積30萬畝。主要有四合木、沙冬青、霸王、白刺等天然灌木林。
黃河風光
烏海市位於黃河上遊區域,黃河穿境而過逾百千米,由南向北順流而下,沿途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個河心島。
沙漠風光
主要有馬堡店生態旅遊區、金沙灣生態旅遊區,其中的金沙灣生態旅遊區是AAA級旅遊景區。
山嶽奇觀
主要有甘德爾山、桌子山、蘑菇山、巖溶洞、飛來峰、奇峽谷等。
綠色景觀,烏海風光
主要四合木自然保護區、龍遊灣溼地公園、一棵樹生態旅遊區、黃河溼地景觀區、金水樂園、烏海植物園、葡萄及葡萄系列產品。其中四合木自然保護區中的植物四合木為全國唯一的特有單種孤本屬植物,被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
古城旅遊
主要包括漢代古城遺址、明代烽火臺、馬堡店遺址、秦長城遺址等。漢代古城遺址位於北新地鄉城梁村的碧野裡,有一堆長三百米,寬三百米左右的土丘,據考察這是漢代的古城牆,極有可能是漢武帝沿黃河修建的三十座城池中的一座。這裡,曾出土過漢代的五銖錢、半兩錢,以及大量帶有紋飾的陶片等。
歷史遺蹟
集中體現在桌子山巖畫、召燒溝巖畫群、摩爾溝巖畫、蘇白溝巖畫。其中桌子山巖畫群是新石器至青銅時代北方遊牧民族的藝術珍品,巖畫內容多為太陽神等人面像、動物圖形、狩獵圖、符號等。
宗教文化
主要有滿巴拉僧廟、拉僧仲廟、卡布其廟、敖包圖廟遺址等。其中滿巴拉僧廟位於拉僧廟鎮所在地,始建於乾隆五十五年,由第一代貝勒東日布斯仁捐贈。
生物化石
烏海擁有亞洲之最,長40多米、底徑1米的石炭紀矽化樹。
賞石城
烏海被譽為賞石城,在烏海市公園東門有一條街叫賞石街。
烏海的奇石大體可分為黃河卵石、古生物化石、戈壁風凌石3種。烏海奇石美,從美學的角度看,包括地質美、色彩美、形態美、神韻美。
烏海湖
烏海湖生態旅遊區是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形成的118平方千米的舒緩水面及環湖區域,橫貫烏海市南北,涵蓋烏蘭布和沙漠、烏蘭淖爾湖、烏海湖、胡楊島、兔島等風景區。
文章整理編輯,內蒙古烏海市歷史文化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