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團還是艾粄,你怎麼說

2020-12-23 騰訊網

清明前後,艾粄又開始成了各大糕點檔的熱門。對這種綠油油的食物,總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兒時,很喜歡在春雨過後去後山走走,每年的這個時候,空氣中都夾帶著艾草獨特的香味兒。耳畔也經常回憶起祖母的聲音:「阿妹啊,莫顧著玩咯,想吃艾粄就幫阿婆摘點艾葉咯。」

長大後在大都市工作生活,那種美好畫面和記憶中艾粄的味道,已經悄悄封存。再次見到時,才漸漸理解,為何有人說艾粄裡藏有淡淡的鄉愁。

艾粄是客家菜中的一種傳統小吃,是清明粄的一種。要做原汁原味的艾粄,選材很重要。

艾草是艾粄的重要原料之一。三四月是艾草正嫩的時候,勤勞的客家人奔走於鄉郊野外採摘野生的艾草,取其最嫩的牙尖部分。因艾草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等作用,因而客家人也有「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一說。

將採摘回來的艾草洗淨後,放入鍋中焯軟,瀝乾,再放入沸水中煮水,倒入攪拌器打成泥,加入粘米粉和糯米粉,將艾草汁分幾次倒進和成麵團。

再將花生、黑芝麻攪碎,和白糖攪拌均勻,做餡料。

捏出一小團揉成球形,用拇指在中間壓凹,順著一個方向捏薄成為碗狀,包上調製好花生的餡料,一個艾粄就做成了。

蒸艾粄也是一個技術活,時間長短,火勢大小全憑經驗判斷。常年做艾粄的人,早已熟能生巧,做出艾粄厚薄相當,大小相近,如同一個模具裡做出來的。

(蒸艾粄的時候需要墊上芭蕉葉)

揭開蒸籠的那一刻,熱氣騰空而起,一股濃烈的艾草香在空氣中擴散。跟其他等待的客人一樣,我也已經迫不及待將本要打包帶走的艾粄打開。

輕咬一口,糯米香混著淡淡的艾草香,舌尖回味,意猶未盡;屬於故鄉的這抹味道,終究讓人滿足了。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興衝衝地發給我同事看,同事說:「你這是青團。」一位同是客家的同事說:「這確實是艾粄」。

青團還是艾粄,你怎麼說。

相關焦點

  • 艾粄:清明前後的客家美食!
    文人筆下的青團,像是一幅畫,一幅春天的畫。我們河源人自古以來就重視傳統風俗,每逢清明,不管是在遠處的遊子,還是離家鄉不遠的,都要趕回老家,同父老鄉親一起去祭拜先人。清明成了合家團圓的日子。「各處鄉村各處例」,祭祖掃墓,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時候會跟著大人去採摘艾草回來做艾粄。艾粄的味道簡直就是美味佳餚,好吃又充飢。那味道清香中帶點苦味,苦中又含甘甜,令人回味無窮。
  • 客家粄食:艾粄
    客家稱艾粄,江淅滬一帶稱之為青團。客家飲食,如同客家人從北往南慢慢的變遷。客家地區流傳著一句民俗:「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又叫清明粄,散發著濃濃艾葉香,具有祛溼、暖胃等功效,是當地的特色小吃,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也是客家獨特的清明文化。每逢清明節前後,也就是艾草長得最鮮嫩的時期,客家人就會出外採摘艾草,與糯米粉一起製成艾粄。清明時節天氣陰溼,而艾葉有祛溼、健脾胃的功效,吃艾粄正好適合祛溼溫補,所以有了吃艾粄,身體強健之說。
  • 歸來食艾粄
    在客家地區鄉下,春天採艾做艾粄,是自然不過的事情。艾粄是糯米製品,又叫清明粄,大概是做艾粄、吃艾粄的人在清明時節最多的緣故。對於一路求學的我來說,春天是上學的時候,是讀書的好時光,可也正因為如此,鄉村生活漸漸地從我腦海中剝離,在外公家採摘、醞釀、品嘗這春天的味道,回頭一想,原來已經是孩提時代的記憶。蒸好啦!
  • 原來青團有十幾種名字,這些叫法和口味,哪一種是屬於你家鄉的?
    這圓圓的青團,從古至今,也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古人清明蒸青團,用作祭祀。原來呀,這流傳了千百年的青團,有十幾種名字,這些叫法和口味,哪一種是屬於你家鄉的?青團的N種叫法上海和寧波就叫青團,這是最常見的叫法了。
  • 客家的傳統美食艾粄
    小時候經常聽到一句話「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草是個好東西,據說有著消食健胃,散寒除溼,消腫散結,平喘、鎮咳、祛痰、護肝利膽的作用。用處有很多,吃法也有很多。像我們客家人吃法有艾粄、艾葉炒雞蛋,艾草煲雞等。
  • 踏青採艾葉 巧手做艾粄
    清明吃艾粄是客家人的傳統。  「清明時節艾粄香,客家風俗代代傳」——艾粄,是鳳崗客家人代代相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美味的傳統小吃,每逢清明時節,這道小吃必不可少。  清明節一早,鳳崗油甘埔村的張阿姨就把製作艾粄所需的糯米粉、艾草、紅糖及餡料等食材準備就緒,只見她把洗淨的艾草和部分糯米粉放鍋內加水煲爛,然後倒出適量,慢慢加入糯米粉和成麵團。「艾葉跟紅糖放一起和好,就搓到它潤潤的,做起來軟軟的最好吃。」
  • 青團測評 || 吃撐的時候沒有一顆青團是無辜的!
    雖然對我來說還是有點辣,但就是停不下來想再吃下一口。因為這款青團的湯汁比較多,所以大家拎回家的時候要特別小心,我這次沒注意,到家全灑出來了。。。唯一的缺點就是餡跟皮分離一不留神,肉餡就滾出來了,這個青團也是加熱食用口感會更好。其實所有的鹹口青團真的不適合冷吃,肉腥味會變重,而且皮子也會硬邦邦得跟塊小石頭一樣。其實馬蘭頭青團這是最有爭議的一款青團,外地的盆友們會覺得內陷鬆散,馬蘭頭香味奇異。但是上海本地的盆友都非常喜歡,怎麼說呢王家沙是上海老牌子,他家青團總有種在吃本幫菜的感覺,一個個都是地道的上海風味。
  • 清明艾粄輕鬆做的做法
    #罐頭小廚#「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吃貨們高能預警!300g加入粘米粉100g,趁熱倒入剛煮好的艾葉攪拌均勻,揉成光滑的麵團,蓋上保鮮膜,靜置放涼3、料理機中放入熟花生仁60g、熟黑芝麻20g,打碎,加入紅糖100g,攪拌均勻製成餡料4、將艾葉麵團搓成均等的小球,依次壓扁,填入餡料,收口搓成圓球5、模具內撒少許糯米粉防粘,填入包好的艾粄壓製成形
  • 芝士牛肉青團、黃油腰果青團、榴槤青團……滬上老字號「青團季...
    今早9時,隨著一屜冒著熱氣的青團新鮮出爐,杏花樓2020年「青團季」火熱開啟!「今年推出的時間,相比去年晚了一星期左右。」杏花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智靜女士告訴記者。但據記者了解,滬上各家老字號今年無論在品種上,還是口味上都有所突破。一起去看看吧!杏花樓——將「西菜中做」進行到底「昨天通過公眾號知道消息的,今天過來買兩盒。」在附近公司上班的張小姐說。■顧客正在購買青團今早9時,杏花樓青團正式開賣。記者在杏花樓總店看到,沒多久就有不少顧客紛至沓來。
  • 鳳崗:清明時節艾粄香 客家風俗代代傳
    鳳崗:清明時節艾粄香 客家風俗代代傳 2016年04月03日 10:33   艾粄,是鳳崗客家人代代相傳下來的一種獨特美味的傳統小吃,每逢清明時節,這道客家菜更是必不可少。4月2日,鳳崗油甘埔村張阿姨家又做起了艾粄。
  • @親子家庭,這個周末,客家艾粄製作線上體驗活動等你來參與!
    @親子家庭,這個周末,客家艾粄製作線上體驗活動等你來參與!有沒有很困惑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寓教於樂讓孩子對傳統節日有更深的認識共同了解客家文化的風俗習慣、文化價值進而享受親子之間的默契和快樂為此,深圳市婦聯和龍崗區婦聯聯合打造「艾」在一起——線上體驗客家艾粄製作親子活動
  • 收好這份閔行青團購買指南,這家店的青團別再買了!
    點擊播放 GIF 0.4M商家的腦洞是無限的青團仿佛可以包進全世界好不好吃就兩說了對於青團,你更愛經典款還是嘗新款點擊播放 GIF 0.4M馬蘭頭青團每年這個時候王家沙都會排隊成患,能成為網紅,多少還是有實力傍身,可是買起來就心累了,回想去年黃牛把幾個青團炒到了何等高價
  • 清明「食」節,送你一張美食地圖.
    除了祭祖踏青,還有好多傳統小吃等著你!青團青團是江南地區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青色,用雀麥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現在的青團,有的採用漿麥草,有的採用青艾汁。每逢清明時節,傳統糕點店便會上市這款「清明限定」小吃。
  • 客家艾粄2種傳統做法,配方做法告訴你,新手一次成功,營養好吃
    第二步:把提前泡過的冬菜清洗乾淨,然後剁碎,稍微剁碎一點口感更好哦,這是我們做鹹味艾粄的食材。第三步:準備一碗肉末,再準備一小塊姜剁碎和肉末放一起。肉末隨自己喜好來增減量,這也是做鹹味艾粄食材。第五步:冬菜水分炒幹,加入生抽,少許的蠔油,把它翻炒均勻,炒均勻後盛出備用,這就是鹹味艾粄的餡料了,大家也可以隨意搭配,沒有冬菜可以用酸菜鹹菜或榨菜,一樣好吃哦。
  • 最別致的青團,給你最春天的味道| 野生艾草·手工青團
    春風十裡,帶來的是飄飄的柳葉與各色花朵的盛放,還有遠山田野裡的野生艾...艾草被人們採來取汁,和糯米粉捏了團填了餡,上籠屜蒸過,便是軟糯清甜,有著一股清爽氣的青團,這是時令賦予的味道,只有春日才能享用得到。
  • 自製青團格外香
    清明時節吃青團,是一種習俗,好多店家平時也出售青團,青團已不再是「當令食品」,讓人感嘆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家為適應市場變化,還推出醃篤鮮、鹹蛋黃肉鬆餡料的「網紅青團」,年年都有新花樣。然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裡,要想在商店裡買到青團,那真是一件「奢望」的事。於是,也就有了人們在家自製青團的經歷。
  • 又是一年青團季,盒馬×喜茶的「奶茶味」青團來了
    記者 | 婁曉晶編輯 |1在這春色如許的時節裡,如果可以把一杯奶茶中的芝士豆乳、阿華田和彈彈的「波波」包到青團裡,那軟糯甜美的口感或許也是一種治癒系。3月11日,盒馬宣布與喜茶聯名的青團開啟上海的預售,此次推出的青團共有兩款:爆漿芝士豆乳青團、阿華田波波青團。
  • 客家三件寶,鹽焗雞梅菜扣肉和艾粄,你最愛哪一寶
    接下來小華推薦的這道客家地區特有的清明節小吃,那就是艾粄。這是用艾草、糯米粉、粘米粉做成的糕點。艾粄是餈粑的一種,外表看起來是鮮綠色,吃起來軟糯香甜,小孩子都特別喜歡吃。而艾粄的餡料可做成肉餡或者糖餡,鹹口或者甜口的餡都很受歡迎。因為在清明時節,正是艾草生長時節,客家人知時節,善於利用藥草來做成美食,並流傳至今。
  • 很多人做青團不好吃,教你正確做法,青團軟糯香甜,不發苦不粘牙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二條愛美食,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很多人做青團不好吃,教你正確做法,青團軟糯香甜,不發苦不粘牙春天到了,又到了吃青團的時候了,青團是由艾草做成的,軟糯香甜,餡料鮮美,非常好吃,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這邊都有吃青團的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