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機製造有多難,看看我們的大飛機發展之路就知道了!
2008年,自主研製生產的首架噴氣支線客機ARJ21-700飛機在上海大場機場首飛,12年過去了,ARJ21支線客機才交付了39架。
根據商飛說法,ARJ21產能達到30架以上。
這就是一架支線飛機的發展之路,漫長曲折。
而C919大飛機,2017年首飛,明年開始商業交付,真正商業運營得2023年開始,2025年產能才能達到50架左右。這已經很快了。
對於C929就更遙遠了,還沒有總裝下線呢!
一架大飛機二三十萬個零部件,全球供應鏈管理,
安全測試,高溫,高冷……等等幾百上千項測試,因為是幾百個人乘坐,這就決定了民航客機的重要性,安全,省油,性能穩定,同時決定了測試之路漫長。
不管如何,我們國產大飛機已經起飛!
加油吧,國產大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