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嫩又滑,容易吞咽。你能猜到這是什麼食物嗎?
沒錯,就是豆腐啦!經常能在後臺收到媽媽們的疑惑:寶寶多大能吃豆腐?怎麼做才好吃?聽說吃豆腐會性早熟?
別急別急,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關於給娃吃豆腐的那點事兒。溫馨提醒:文末還分享了10道適合寶寶和全家人吃的豆腐食譜哦!喜愛豆腐製品的人,千萬別錯過啦!
豆腐無疑是我國餐桌上非常常見的食物了,煲湯、清炒、涼拌樣樣都行。不說別的,麻婆豆腐簡直是最愛!米飯都能吃三碗的節奏~
它不光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很豐富。最重要的是,它濃縮了黃豆的精華,不用啃黃豆了,直接從性狀上發生了改變。
尤其對於牙口不好的寶寶,豆腐是個補鈣又補蛋白的好東西。在輔食期給寶寶補充營養,非常合適。
豆腐的由來
當爽滑的豆腐在你的唇齒間滑過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它是怎麼來的呢?小板凳坐好,野史時間來啦。
相傳在西漢時期,非常盛行著書煉丹,修煉長生不老之術,淮南王劉安也是其中一個。他在煉丹藥的時候,用豆汁培育丹苗,然而丹藥沒練成,倒是豆汁和石膏、鹽起了化學反應,出現了一坨奇怪的東西,有人大膽的吃了一口,竟然意外的好吃!
這就是豆腐的雛形。於是,劉安這位大兄弟想長生不老沒成,陰差陽錯成為了美食博主。
但是幾千年了我們還在吃豆腐,這對他來說是不是另外一種「長生不老」呢?
豆腐的大致分類
我們對於豆腐最直接的評判就是口感,然而不同的豆腐,也有不同的背後的故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北豆腐▼
含鈣量更豐富,但是質地相對較硬,不容易散碎。大人吃的話更適合用來煎炒或者做釀豆腐。
南豆腐▼
水分含量更多,鈣質不如北豆腐。但是口感非常軟嫩,用來涼拌、清炒都可以。
內脂豆腐▼
水含量最高,鈣含量最少。但是口感滑嫩,跟豆腐腦差不多,適合沒有出牙的寶寶食用。也比較容易碎,在市場上一般都用盒子裝著賣。
以上三種豆腐,寶寶也都能吃哦。
人紅是非多,餐桌上紅了幾千年的豆腐,也是各種緋聞纏身。關於以下這些對豆腐的誤解,你一定聽說過,今天咱就給豆腐伸個冤。
豆腐+菠菜=腎結石?
很多人都說豆腐和菠菜不能一起吃。然而還記得我們說過什麼嗎?拋開劑量談危害都是耍流氓。
菠菜富含草酸,豆腐鈣質滿滿,理論上菠菜和豆腐在一起會形成難溶於水的沉澱——草酸鈣,也就是比較常見的結石。但是,我們也說了,菠菜經過焯水後,能去除大部分草酸,剩餘的那麼一丟丟草酸,真的不足為懼,更不用說形成結石了!
所以,豆腐+菠菜(焯水)=不擔心
1歲以後的寶寶才能開始吃豆腐?
豆腐軟軟嫩嫩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不就是完美的輔食材料嗎?為啥不能給娃吃,6個月以上就可以開始吃。
第一次吃的時候少量嘗試,觀察3-5天,沒有不良反應,下次就可以放心吃啦。
寶寶吃豆腐會性早熟?
這點真的是躺槍,不怕不了解,就怕一知半解。
黃豆中含有大豆孕黃酮,這是很多人認為會致使嬰兒性早熟的原因。
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都是植物性激素,只對植物有作用,對人體並不會有什麼危害。
看完這些,是不是對豆腐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了。搞清楚了它的來龍去脈,就能更放心的吃豆腐啦~